<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首先,熱烈祝賀秋季詩歌賽圓滿落幕,恭喜所有獲獎老師,謹以此文獻給美篇工作人員、所有評委老師、所有參賽老師以及所有關(guān)注秋季詩歌賽的朋友。下面我們開始進入正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 、《歲月安好,勿念》賞析</p><p class="ql-block"> “歲月安好,勿念”,這是多少年前,通信還不發(fā)達時,人們以書信相通時的一句書信常用語。僅這一句詩題配上裊裊音樂就能勾起人無限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詩歌的題目特別重要,這次比賽,有很多詩歌的水平不差,但是配一個特別俗氣的題目,就會導(dǎo)致人家很難有意愿走進去,認真閱讀。</p><p class="ql-block"> 詩歌的題目最好來源于詩歌的詩句,往往是最點題的那一句或者穿插在其中的那句線索,再或者是作者最想暗示讀者的那一句。</p><p class="ql-block"> 如果想用簡短的兩三個字概括詩歌大意作為題目,最好不用“戀”、“愛”、“情”等等這些大俗的字。一個詩人一定要有識別“俗”的能力,“俗”是詩歌的天敵。被“俗”啄一下,詩就沒命了。</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似乎是在縹緲的狀態(tài)中寫的。意象和情感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思念、故鄉(xiāng)、兒時、村莊、兩小無猜、誰人與共以及托秋風(fēng)送去的信信箋等等。但是筆法實在太好了。始終不實寫任何一物,都是通過暗喻、韻律甚至配圖和配樂來傳達。</p><p class="ql-block">比如第一段:</p><p class="ql-block">“昨日田野花紅草綠,水潺</p><p class="ql-block">一夜間,水瘦風(fēng)寒,秋蟲戚戚”</p><p class="ql-block">意思就是:夏天離去,秋日來臨。</p><p class="ql-block">“時間的輪盤,不停地碾過昨天”</p><p class="ql-block">意思就是:時間不停流逝。</p><p class="ql-block"> 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筆法寫出來,反映的不僅是筆法,更重要的是詩人對于生命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我看了一下作者冬兒老師的空間,冬兒老師的散文寫得也特別好。</p><p class="ql-block"> 我在這里再抻開講一下詩歌和散文的不同。韓寒抨擊過現(xiàn)代詩的分行和標點符號問題。我想請朋友們?nèi)プx一下冬兒老師的散文和詩,再來細想一下,現(xiàn)代詩與散文之間的區(qū)別,難道就只是分行、標點符號,這點膚淺的表象嗎?</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不是,現(xiàn)代詩有現(xiàn)代詩的意境和行文規(guī)律?,F(xiàn)代詩與散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超脫的意境和不必思考就可以理解作者情緒的韻律。人們不能理解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是因為我們對于國外自由體詩歌的閱讀量不足,深入研究不夠;不能夠用一個發(fā)展的態(tài)度來對待現(xiàn)代詩由弱到強的必由之路,是因為自身的膚淺與功利。</p><p class="ql-block"> 詩歌這種文學(xué)形式注定不可能用一百年時間就沉淀出來,但是正是我們這些人在泥土里默默創(chuàng)新,才為詩歌語言的發(fā)展與破土而出,提供了必要的滋養(yǎng)。</p><p class="ql-block"> 是的,在我們這個時代,是有無數(shù)人抨擊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這些抨擊除了顯示智力優(yōu)越,又有什么貢獻?最終還不是一代詩歌創(chuàng)作者通過永不放棄的實踐,找到走向卓越的道路嗎?我們能夠欣賞李白、杜甫,不正是因為有謝靈運等早朝詩人為唐詩鋪路嗎?</p><p class="ql-block"> 格式的自由從來就不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問題,詩歌不再追求“美、意境、靈動、韻律”,才是現(xiàn)代詩暫時沒落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韓寒老師享受到了這個時代文學(xué)創(chuàng)新的紅利,名利雙收,我們?yōu)槟愎恼?。但是我相信也有很多愿意默默無聞地以現(xiàn)代詩的方式寫作,然后就像種子在泥土中一樣,默默地推動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作為一個詩歌理論的研究者,在這次詩賽中,我已經(jīng)看見幾位具備成為大師潛質(zhì)的創(chuàng)作者,比如田菜農(nóng)老師、原野老師。雖然這次他們沒有成為冠亞軍,但是這只是時間問題,而且他們成為現(xiàn)代詩的大家,也只是時間問題。</p><p class="ql-block"> 我推薦大家去看看他們兩位的作品,認真細致地研讀,他們各代表一種很有潛力的風(fēng)格。田菜農(nóng)老師是大膽又細致地修辭(田菜農(nóng)老師筆法已經(jīng)具備,需要做的是持續(xù)不斷地創(chuàng)作,去尋找能夠打動大眾的那個點,就像海子等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樣),原野老師是意識流(意識流是詩歌寫作的最高級狀態(tài),但是需要很強的文學(xué)和意識駕馭能力,初學(xué)者和沒有天賦者不可用,原野老師已經(jīng)初具形態(tài),需要加強的是哲學(xué)修養(yǎng))。</p><p class="ql-block"> 希望兩位老師能夠耐住寂寞,詩歌的成就是“成名就代表不朽”,所以其道路也無比艱辛。</p><p class="ql-block"> 回到本詩的鑒賞。我再拋一條我的詩歌理論:詩歌在文學(xué)形式中,具有先鋒作用,文字一定要有創(chuàng)新,不要去向流行歌曲的歌詞、俚語、電視劇臺詞看齊(這些代表的是熟悉感,而不是美)。很多老師在閱讀中,不能區(qū)分什么是熟悉感、什么是詩歌美。</p><p class="ql-block"> 在我們的大腦中,熟悉的美是可以被遷移的,比如廣告中的明星代言,就是將我們對于明星的熟悉感和好感一起遷移到所代言的商品上。</p><p class="ql-block"> 鑒賞詩歌,我們一定要區(qū)分,是熟悉感在影響我,還是美在影響我。為什么我們看很多晦澀的名詩會感覺眩暈,就是因為這些表達脫離了我們理解力上的舒適區(qū)。如果堅持閱讀,過一段時間就適應(yīng)了,就能夠理解那些名詩為什么好。再回頭讓你閱讀尋常的詩,你就無法忍受了,哪怕它出自名家之手。所以古人說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只有鑒賞過海量的名詩,見過最美的風(fēng)景,才敢品評不同水平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中,有很多詩人自創(chuàng)的詞語:孑立暮秋,水潺,水瘦風(fēng)寒,秋蟲戚戚,知秋遙想,醮灑一闕離殤,秋情楹聯(lián),重門深掩等等。</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一位卓越詩人的自信,什么樣的人,才有勇氣自創(chuàng)詞語?</p><p class="ql-block"> 正是這些詞語、詩句、韻律,讓這首詩飛翔在“沉香裊裊的云間”。</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的韻律也是非常值得表揚的。</p><p class="ql-block">“ang,eng,ing, ong”和“an”音的搭配,在自由體是中是最好的。第一,匹配的“字”多,不會影響詩人的本意表達;第二,“an”音,具有萬能搭配的作用和其他音的兼容性都比較好,與這四個音的搭配尤其融洽。我相信那些抨擊現(xiàn)代詩(自由體)的人,從來也沒有這樣研究過現(xiàn)代詩,自由之下也是有規(guī)律的。過去,卓越的現(xiàn)代詩少,是因為我們以為自由就可以放棄所有詩歌本應(yīng)該有的追求比如韻律。如果詩人通通兼顧,詩就仍然是詩,無論有沒有格式。</p><p class="ql-block"> 另外,上面也只是說韻腳,這首詩還有律動。第一,是與背景音樂的配合。(我猜想,也許未來,基于美篇創(chuàng)作的人,會因為美篇這一工具,會獨立成為一個流派,因為只有在美篇創(chuàng)作,你才會需要兼顧音樂以及版面制作,兼顧這兩樣,自然就會兼顧韻律和美學(xué)。久而久之,美篇的詩人就會不同于不用美篇創(chuàng)作的詩人。)第二,四言詩和長句的配合。比如:</p><p class="ql-block">一頁書簽,寫盡知秋遙想</p><p class="ql-block">秋光深處,多想看清遠處家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四言是比較硬的語言,長句則有柔和的效果。這樣搭配,就會出現(xiàn)剛?cè)岵穆蓜有Ч呵鞍刖溆昧σ晃?,后半句就隨之曲折飄搖。</p><p class="ql-block"> 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再挖掘一下。</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也有一點小小的瑕疵。就是我在本詩詩歌下方的留言說的,關(guān)于“兒”和“的”的省略。</p><p class="ql-block"> 在現(xiàn)代詩中,自由不代表沒有“律”,我說的“律”,是除了韻腳外,那種能夠讓語言跳動的感覺?!暗摹⒌?、得”這三個字,在現(xiàn)代詩的“律”上,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首詩就是把“的”省略后的一個案例,大家可以嘗試把省去的“的”補回去再讀,會更加有律動。另外,大家可以試試把《再別康橋》中的“的”去了,再讀一下,就沒法讀了。《再別康橋》的韻律中,“的、地、得”巧妙運用起了很大作用。</p><p class="ql-block"> 但是瑕不掩瑜,我所講的詩歌理論(以及我寫的《詩學(xué)——寫詩的技術(shù)》)是用來促進詩歌發(fā)展,服務(wù)于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的,而不是為了反過來凡事都要套理論。鑒賞一首詩,最重要還是以心映心的過程,其中還有很多妙不可言的感覺,這就是藝術(shù),不完全是理論分析和理性思考,而且詩歌鑒賞中感性優(yōu)先于理性。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海量的閱讀+適量的技術(shù)分析來鞏固自己的感性認知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我從秋來,我不離開》賞析</p><p class="ql-block"> 紅紅老師的詩,充滿灑脫的想象、壯烈的語句和濃烈的感情。與冬兒老師、水上葉老師的作品相比,完全是另一種風(fēng)格,更加具有現(xiàn)代詩的氣息。所有意象與情感都完全脫離了古詩詞的影響與束縛,比如:</p><p class="ql-block">即將枯萎的秋葉,靜臥鐵軌;被碾碎的思念,飄零半個世紀;鳥兒啄食漿果;秋的溫暖,流過我冰冷的肌膚;請把愛,和我的骨髓一起,撒進這片熾熱的土地等等,這些詩句中意象與情感都是完全現(xiàn)代化的,沒有絲毫古典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情感濃烈,但是這種情感,又完全是通過想象、隱喻、技巧來傳達的,不同于當(dāng)代直抒胸臆的主流詩。</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在公共媒體上看到的的主流詩,為了表達感情,大多都充斥著“啊、呀”等等這類語氣詞。實際上,詩歌應(yīng)該這樣寫嗎?看看來自小品相聲的嘲笑就知道這種寫法的荒謬性了。這樣的詩,仿佛大風(fēng)來了以后,滿天亂飄的塑料袋,卻非要讓人們它當(dāng)成了滿城飛花來欣賞。這種詩非但不美,還充滿了情緒樂色,所以漸漸淪為笑柄。看到這種狀況,主流文學(xué)家就會認為現(xiàn)代詩走到末路了。但是一定會有無數(shù)的詩歌愛好者,用千萬次的試錯,在為現(xiàn)代詩的進化,趟一條新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的意象和情感雖然現(xiàn)代,但是有一樣?xùn)|西卻沒有變,那就是詩志和詩歌的意趣,我們可以以此為根據(jù),清晰地辨別這是一首詩。我想說的是,這就是現(xiàn)代詩與古詩一脈相承的聯(lián)系,也是現(xiàn)代詩與散文乃至與宋詞、流行歌詞等的區(qū)別。詩歌的靈魂不在格式,而在詩人本身是否有詩志和詩趣,詩人有,詩就有。</p><p class="ql-block"> 基于這點,我想告訴大家:為什么賈淺淺的詩不是詩,因為她沒有詩歌的志和意趣。除了賈淺淺之外,我還看過很多當(dāng)代80后、90后其他女詩人的所謂的“詩”,內(nèi)容充滿了無聊的生活場景,絲毫沒有詩志和詩的意趣。我覺得她們走得太遠了,我不能認同。</p><p class="ql-block"> 無論詩歌的形式與內(nèi)容怎么變遷,只要還有傳統(tǒng)詩歌的志和意趣就是詩,反之就不是詩。</p><p class="ql-block"> 只要還有這兩樣特征,我相信詩歌是否需要韻律、是否需要美,等等這樣的問題,就不言自明了。</p><p class="ql-block"> 《我從秋來,我不離開》這首詩,詩人用意象、修辭、想象、詞藻、情感,共同渲染出濃濃的秋色,將真摯的情感撒入熾熱的土地。在這樣的詩歌面前,我們仿佛不是在讀詩,而是駐足在一幅油畫前,欣賞油畫的美。</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選取題目的辦法就是我前文所說的,截取始終穿插在詩中的那一句線索句。</p><p class="ql-block"> 在這首詩中,“我從秋來,我不離開”,雖然只出現(xiàn)了一次,但是另外還有兩句“你走了,你從秋離開”,與這一句其實是鏡像句,如果從語義上倒置了一下,其實這三句是一樣的,而前兩次以鏡像的語態(tài)出現(xiàn),就是為了第三次出現(xiàn)時,變作“我從秋來,我不離開”后,語氣更加堅定,情感得以升華。</p><p class="ql-block"> 在創(chuàng)作中,如果能夠懂得找一句線索句,在詩中像龍一樣反復(fù)穿梭,若隱若現(xiàn),是寫情感詩時,一種非常高級的寫作技巧。</p><p class="ql-block"> 但是這首詩,并不是沒有問題。</p><p class="ql-block"> 第一,這首詩沒有韻腳,就不要提韻律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我從秋來,我不離開”這個靈魂詩句,多少有點土氣,這個線索句,如果再靈動一些,這首詩的質(zhì)量可能會飛躍。作者掌握了詩歌技巧,但是在詩歌的靈動上,還有所欠缺。為什么李白、蘇軾不同于普通詩人,就是因為他們的這種抓取靈動性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需要像杜甫一樣,通過練習(xí)來達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上這些,就是為什么這首詩與《歲月安好,勿念》一詩有微小的差距。</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這些問題未經(jīng)專業(yè)剖析,只是普通閱讀也很難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 而且這首詩,并不是紅紅老師最高水平的詩,而《歲月安好,勿念》是冬兒老師目前為止最好的詩了。如果論綜合能力,也許紅紅老師在當(dāng)下這個時間點上,更勝一籌。當(dāng)然了,這是一個娛樂的說法,詩人之間無高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哦,這個秋天》賞析</p><p class="ql-block"> 水上葉老師是上屆的冠軍。他的作品確實很有美感,一些古典意象信手拈來,比如:?北雁南飛,作別還是重生,以葉作舟,秋江明月,江楓漁火,東籬的菊 幽谷的泉,雁橫秋水,蘆花飛雪,萬物輪回,盈虛有數(shù),榮辱悲喜,煙火人間等等。這些意象就像一朵朵飛花一樣,在詩歌的小世界里漫天飛舞。</p><p class="ql-block"> 即使這樣的作品在秋詩賽中,也要屈居季軍,可見這屆詩賽水平之高。</p><p class="ql-block"> 我在夏季詩歌賽的評語中,給水上葉老師說過這樣一個問題:水上葉老師的詩過度依賴古典意象。這首詩,如果不是用白話文做過渡和聯(lián)結(jié),說是一首古風(fēng),也未嘗不可。</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的詩歌比賽中,這樣詩確實很占優(yōu),因為我們都是深受古典詩詞熏陶的人,很容易理解古詩詞中的美。熟悉感和真正的美,一起入侵我們的大腦,大腦的感性部分,很容易就被攻陷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每當(dāng)我們深入思考的時候,我們就不禁要問一下,到底什么是現(xiàn)代詩?現(xiàn)代詩是不是應(yīng)該有自己獨立的氣場?我們應(yīng)不應(yīng)該鼓勵用這樣的方式來寫現(xiàn)代詩?</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了,詩歌創(chuàng)作者有絕對的創(chuàng)作自由。我只是站在詩歌的專業(yè)(或者說學(xué)術(shù))的角度提出這幾個問題,供大家一起思考一下。而且我也看到水上葉老師的這首詩是有向現(xiàn)代風(fēng)轉(zhuǎn)變的痕跡的。</p><p class="ql-block"> 因為這首詩的美,很容易理解,所以我就不再做美學(xué)上的解讀了。</p><p class="ql-block"> 我拿這首詩和水上葉老師自己夏季詩歌賽的作品做個比較。那首詩我至今記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雖然同為古典美的詩,但是夏詩賽那首詩中有許多角度,就像把幾面鏡子放在一起,相互映照,層層疊疊,亦真亦幻,而且傳達出多層情感,讀者必須反復(fù)閱讀,才能讀出一層又一層的意境。所以那首詩,是屬于上上品的佳作。</p><p class="ql-block"> 但是秋詩賽這首詩,結(jié)構(gòu)似乎有點簡單,第一段總起,第二三四段為分,用三個“我愿”, 兩個“我只想”和一個“我相信”,構(gòu)成了分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先說“我相信”這一句:我猜想老師寫作的時候,可能是想用“我相信”來收整首詩,但是又感覺這個“收”,收得不夠力度,所以沒有單獨放成一段,導(dǎo)致第四段,有點冗長,也導(dǎo)致整首詩缺少一個漂亮的收的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說分與收,沒有做好。</p><p class="ql-block"> 至于,三個“我愿”和兩個“我只想”,從文筆上,肯定是非常美的,但是與冠亞軍作品放在一起,就會發(fā)現(xiàn)明顯的不足,主要是層次感不夠,思考的深度也有些欠缺,情感傳達也缺乏力度,與詩歌的首尾之間沒有虛實、深淺的呼應(yīng)。</p><p class="ql-block"> 但是這就必須嘆服水上葉老師精湛的文筆了,把一個普通的格式駕馭到了不普通的水平。一般人的文筆,很難做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請允許我再深度講一條詩歌理論。</p><p class="ql-block"> 這一條是關(guān)于詩歌結(jié)構(gòu)的一個規(guī)律:詩歌創(chuàng)作盡量要規(guī)避“全詩采用排比結(jié)構(gòu)”,不論是怎么樣的變化后的排比結(jié)構(gòu),比如:四段全部用一個格式或者總分總的“分”中用排比格式,都是我所說的需要規(guī)避的排比結(jié)構(gòu)。因為排比結(jié)構(gòu)過于簡化,以至于反過來制約了詩人寫作時的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任何文學(xué)形式中的精品,其思考力度都是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我們都知道排比結(jié)構(gòu),之所以叫排比就是幾個并列的事物排在一起。既然“并列”就不可能逐層推進。所以排比結(jié)構(gòu)本質(zhì)上是一種思考上的放棄,可以說是詩歌創(chuàng)作上江郎才盡后的“爛尾工程”,是自己與自己妥協(xié)的結(jié)果。這是我剖析自己的創(chuàng)作心得所得,如果有過反面教材,那就是我自己。我相信每一位追求卓越的詩歌創(chuàng)作者,捫心自問的時候,都能反思到這一層。所以想寫出好詩,就要拋棄這種簡單又限制思考的格式。</p><p class="ql-block"> 我們找到那些寫作中的陋習(xí),把它們列入到自己的禁忌名單中,自己給自己穿上不是很舒服的“高跟鞋”,才能夠讓作品挺拔。這就是我們這一代的詩人想要超越前一輩大師,能夠采取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也不是我的原創(chuàng),它源自于村上春樹。村上春樹給自己設(shè)置禁區(qū)是不寫死亡、不寫性,直到《挪威的森林》才突破這一禁忌。</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我的這種告誡,有多少人能夠聽懂并且實踐。我并無意跟任何人爭論。詩歌的創(chuàng)作是靈活的,也是自由的,這只是其中一種寫作路徑,其中一種可能性。如果大家不認同,可以一帶而過。</p><p class="ql-block"> 這種完全脫胎于古典詩歌意象的詩,其實也是一種現(xiàn)象,并不是孤例,我見過很多這樣新瓶裝陳酒的作品了。以前在讀文齋,我見過一位特別優(yōu)秀的女詩人(忘了名字),也用這種方法寫詩,其優(yōu)美比水上葉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道路會越寫越窄。詩人要駕馭寫作方法而不能被寫作方法駕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這次比賽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選手和優(yōu)秀作品來看,中國的現(xiàn)代詩正在混亂中前行,有很多很多非常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者,他們正在探索出正確的、適合自己的現(xiàn)代詩詩歌創(chuàng)作的路徑。</p><p class="ql-block"> 在西方,無論是詩歌、繪畫、音樂,還是管理、經(jīng)商、甚至戰(zhàn)爭,都會回歸到理論,尋找一條理論上的道路,然后再指導(dǎo)實踐,就像中國革命一定要找到馬克思主義,再結(jié)合中國具體國情一樣。很多時候,藝術(shù)不過是理論的一個外在呈現(xiàn)而已。我想告訴所有參賽老師和所有像我一樣的熱愛詩歌者,要想真正把詩歌寫好,就要廣泛閱讀,不止閱讀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歌,還要閱讀詩歌理論、文學(xué)甚至其他藝術(shù)創(chuàng)作理論。沒有理論指導(dǎo),詩歌創(chuàng)作就是無本之木。</p><p class="ql-block"> 海子死時,身邊帶著四本書:《新舊約全書》、梭羅的《瓦爾登湖》,海雅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海子的詩歌中致敬過荷爾德林,尼采,波德萊爾,維特根施坦,葉賽寧等外國大詩人,從這個側(cè)面可以看出,我們前輩中的的桂冠詩人,是博覽群書、博采眾長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致所有參賽老師的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在這封信中,我想正面回答一個所有人都關(guān)心的問題:美篇的詩歌賽公平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把自己當(dāng)做一個讀書人來看待。一個讀書人,最重要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答案是對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強烈的責(zé)任心。</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個詩歌愛好者。當(dāng)看到現(xiàn)代詩似乎越來越混亂的時候,我就想也許我可以用我自己普普通通的一生為她做點什么。我就是懷著這樣的初心,從一個詩歌愛好者變成了一個詩歌理論的建設(shè)者和一個苦練派的詩人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我介紹自己,是為了引出讓我尊敬的麥子老師和清石軒老師。</p><p class="ql-block"> 在秋季詩歌賽開始前,麥子老師就通過要求評委提交作品的方式,優(yōu)化了評委團,建立了一個“真正懂得詩歌創(chuàng)作的評委團”。然后又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重新梳理了詩歌比賽的流程、制度等等,也許還有很多幕后工作比如策劃、宣傳、導(dǎo)流等等,是我們站在評委層面也看不到的。這些高屋建瓴又細致入微工作的結(jié)果就是:</p><p class="ql-block"> 秋季詩賽在麥子老師的帶領(lǐng)下,參賽詩歌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詩歌的質(zhì)量,這次詩賽,很多詩都已經(jīng)達到了卓越的水平。我相信在這些詩人中,就蘊藏著我們這個時代詩歌的未來與希望。這些不是官話,在五十強老師們的評語中,我有具體指出是哪幾位老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在所有評委中,最讓我佩服的是清石軒老師。無論評委團產(chǎn)生什么樣的分歧,他都能用堅韌的性格、事無巨細的工作風(fēng)格給我們做出示范,讓大家在他的模范帶動下拋棄成見,回歸具體工作。</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詩賽中,有一個人一篇不落地看完過所有參賽詩,那么這個人就是清石軒老師。在他的細致復(fù)審下,不會讓一首好詩因為疏漏而被錯過。而這一切,都是清石軒老師主動承擔(dān)的,并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做。這么敬業(yè)的態(tài)度,試問,誰不敬重!</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很多老師,都比我認識這兩位老師更早,比我更了解他們。</p><p class="ql-block"> 評委團就是這樣,在麥子老師帶領(lǐng)下,由清石軒老師、洪紹乾老師和我本人組成的決賽評委組,以及由十三位獨立的優(yōu)秀詩人老師組成的初賽評委組,共同組成。</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我們這些人,這樣一個團隊,有什么動機和必要,把美篇的詩歌賽變成充滿黑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老師們也可以再次從詩賽的結(jié)果,倒推一下,這些獲獎的老師,哪位的作品,不能服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美篇的詩歌比賽制度是這樣的,所有評委的工作是分段分工的,任何一個評委,都不能單獨決定一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只要有任何一位評委對于某個加精提出異議,就有權(quán)要求其他評委協(xié)助鑒定,并且需要有幾位評委同時附議,又沒有人堅決反對,這位評委的提議才能夠被采納。</p><p class="ql-block"> 這一制度不是制定出來的,而是在詩人(詩賽評委都是詩人)不妥協(xié)的性格基礎(chǔ)上,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爭論,自然演化出來的。因為沒有一個詩人,會隨便屈從另一個詩人的意見。</p><p class="ql-block"> 入圍更是以初賽評委一人一張打分表,大家背靠背獨立打分,匯總后形成的,每個人都只能占十三分之一。而且誰也無法影響評委打分的獨立性。</p><p class="ql-block"> 很多提出質(zhì)疑意見的老師,主要都是對于作品的加精與入圍提出質(zhì)疑。其實,如果您能夠站在一位評委的角度,認真閱讀一下那些提出質(zhì)疑意見的老師的作品,再與被加精的,以及進入決賽的五十強作品進行對比,就知道那些不能被加精的作品到底是不是被冤枉了。</p><p class="ql-block"> 對于每一位提出質(zhì)疑的參賽老師,麥子老師都有把他們的作品曬在評委群里。我本來想把這些作品都保留下來,再寫一篇專業(yè)的分析,告訴大家為什么這些作品不具備加精與入圍的資格,然后再告訴大家如何提高。但是后來想想,老師們參賽與質(zhì)疑,本身正是對于美篇詩歌比賽的支持與關(guān)注,我們應(yīng)該心存感恩,所以就放棄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哪位沒有被加精的老師,還有疑問,可以把詩歌鏈接私信發(fā)我,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我相信大家參加比賽的目的就是想了解自己的詩到底處于什么水平。在這點上,我相信我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細節(jié),就是有些老師說:我的詩在話題加精率百分之百,為什么在詩賽中不能加精。因為話題加精的概率是百分之十左右,甚至更高,如果作品質(zhì)量長期穩(wěn)定,甚至某個特定話題的主持人老師會在潛意識給你的詩免審權(quán);而詩賽的加精概率是百分之三多一點,最高不會超過百分之五,這個數(shù)據(jù)是參賽作品越多,加精概率越低。而且詩賽評委相比話題主持人面臨的剛性規(guī)則更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yún)①惱蠋焸兊馁|(zhì)疑,本質(zhì)是想問這個問題:“我們投稿的詩歌,真的有被認真閱讀嗎?”</p><p class="ql-block"> 初賽評委組是分成時間段,二十四小時值班,檢查每一首新上傳的詩。如果評委老師拿捏不準,會把待加精的詩發(fā)到評委群,由大家共同評議、共同決策。但是評委獨自加精的作品,也會受到?jīng)Q賽評委組的復(fù)審(我前面也有提到過,清石軒老師幾乎一人重審了所有投稿,未加精作品也基本都經(jīng)過了多次多人閱讀)。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作品加精后,又被取消加精的原因,以及有些作品很晚才被加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看到這里,老師們是否能夠相信美篇的詩歌比賽不止公平公正,而且對于每一篇參賽詩都做到了絕對認真、負責(zé)。</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們能在美篇詩歌賽是公平公正、認真的,這個點上達成共識。那么,我想請參賽老師們看一下我們評委團在評審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小而重要的問題。</p><p class="ql-block"> 在海選過程中,有以下問題是最容易導(dǎo)致優(yōu)秀作品不能被加精的或者被取消加精的,請老師們認真閱讀,并且在日后的創(chuàng)作中改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先,不認真閱讀詩賽規(guī)則。</p><p class="ql-block"> 最常見的現(xiàn)象:超行、沒有前綴、與詩賽主題無關(guān)、錯別字詞、錯誤用典、舊詩新投等等。由于詩賽作品很多,而且評委團為了最基本的公平,必須先將不符合詩賽規(guī)則的詩歌無條件地移除出去,很多很好的詩,就是這樣被拒之門外,實在可惜(但是我們又不能不維護這一最基本制度的公平)。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引起老師們的重視。</p><p class="ql-block"> 其次,引用流行歌曲歌詞、俚語、網(wǎng)紅用語、電視劇臺詞等</p><p class="ql-block"> 我前面已經(jīng)講過:詩歌在所有文學(xué)形式中,應(yīng)該具有先鋒作用。即使用典也應(yīng)該在詩歌或者其他嚴肅文學(xué)中尋找。如果在通俗歌曲、俚語、網(wǎng)紅用語或者電視劇臺詞中尋找靈感,說明這些詩歌的作者本身還不夠成熟,還需要通過增加閱讀優(yōu)質(zhì)作品的數(shù)量來提高自身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往往提出申訴的老師,大多都容易犯這樣的毛病,而且這個問題特別容易迷惑普通讀者。我在詩歌鑒賞中講解過原理,就是因為我們把熟悉感錯誤地當(dāng)成了美。</p><p class="ql-block"> 再次,配圖、配樂的問題</p><p class="ql-block"> 美篇平臺不同于其他平臺創(chuàng)作的最大特點就是,美篇可以通過配圖與配樂立體地傳達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在美篇創(chuàng)作,應(yīng)該善用這兩項工具,至少不應(yīng)該讓配圖和配樂,削弱創(chuàng)作者的作品表達力。而且配圖與配樂,從另一個方面展示了創(chuàng)作者的綜合文學(xué)素養(yǎng)。有一些文字還不錯的詩,確實會因為配圖或者配樂過于俗氣而被淘汰。雖然可惜,但是這也是美篇平臺必須重視的和在評審中必須考察的。</p><p class="ql-block"> 最后,抄襲問題</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這個問題,不用再解釋了。另外,我似乎看到一些代筆的現(xiàn)象。一個人的參賽作品,對比他平時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是否是出自本人之手,切莫掩耳盜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這封信的全部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謝所有參加秋季詩歌賽的老師,是大家的支持推動了美篇詩歌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我相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當(dāng)代詩歌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感謝那些大膽提出質(zhì)疑的老師,是你們的監(jiān)督,讓我們心存敬畏,也讓我們牢記初心;</p><p class="ql-block"> 感謝麥子老師和小美老師,是你們讓我有機會在美篇這個平臺上發(fā)表我對于現(xiàn)代詩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最后的最后,感謝清石軒老師,感謝每一位并肩作戰(zhàn)的評委老師,也許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為了讓這場詩賽變得更好,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辛苦、多少堅持以及多少寬容!我記得在夏季詩歌,和幾位評委爭論的時候,我曾經(jīng)說過:“先求真然后才有朋友?!钡墙裉欤矣X得能夠走到秋詩賽的評委都是值得尊敬的老師,希望我們永遠是戰(zhàn)友。</p><p class="ql-block"> 這次詩賽中,與老師們碰撞出來的所有思想的火花,都會收錄在我的詩歌理論《詩學(xué)——寫詩的技術(shù)》。</p><p class="ql-block"> 愿中國現(xiàn)代詩繁榮的時代,早日來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聶瑞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4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記:</p><p class="ql-block"> 秋詩賽正好趕上是我們公司最忙的時候,所以很多詩評都是深夜寫的,沒有時間進行反復(fù)檢查,所以會有一些不夠仔細的地方,萬望老師們海涵。</p><p class="ql-block"> 我原想為前五十強,每一篇詩都寫一段詩評,但是寫完一大半,因為同類文字寫得太多,大腦有點疲勞。看來我是沒法完成這個工作了。所幸這個工作完成了一大半,能夠給老師們的建議都大同小異,老師們可以相互閱讀一下。沒有寫到的老師,我先欠著,如果哪位老師還是期待有個人認真閱讀并給點建議的話,可以私信我。我會盡我所能,這既是為了回饋每位參賽老師,也是一個讀書人對于他熱愛的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應(yīng)盡的義務(w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錄:</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冠亞季軍及其余十強詩歌鏈接(阿拉伯?dāng)?shù)字為比賽中的序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冠軍</p><p class="ql-block">6 </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詩] 歲月安好,勿念</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3pjoid </p><p class="ql-block">亞軍</p><p class="ql-block">50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我從秋來,我不離開</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7mdk3k </p><p class="ql-block">季軍</p><p class="ql-block">88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哦,這個秋天</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3aa1ni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余十強為(排名不分先后):</p><p class="ql-block">1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 踏秋</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1dal4z </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 秋色</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7qt30g</p><p class="ql-block">16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日暮秋晚</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63rvu3 </p><p class="ql-block">45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秋天,那些關(guān)于詩的傳說</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0u5gzq </p><p class="ql-block">71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清秋,給生命一些亮色</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2px20n </p><p class="ql-block">81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秋葉的心事</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7efmwo </p><p class="ql-block">95 </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詩】晚秋,那一抹淡淡的離殤</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5.cn/3ueae5wv</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