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茅山銅礦是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江西省德興市花橋鄉(xiāng)楊村,曾經(jīng)是荒蕪人煙的地方,有個埋人坑,據(jù)說里面尸骨累累,但是山清水秀,解放后是省公安廳下屬一個勞改農(nóng)場,又開礦建廠,慢慢人煙興旺起來。我在那兒出生,在那兒成長,在我的記憶中,家鄉(xiāng)的某個山上有一片小樹林,樹林中有一個小湖,湖里長滿了蘆葦,時常可以看見一群群野鴨,湖邊的小溝里還有硫磺,水流湍急,有點黃色,深的地方有漩渦,容易摔倒,腳摔倒碰到石頭,挺疼的。我和伙伴經(jīng)常去那里玩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河邊小山上春夏秋天都可以摘到野果,比如泡泡,像銀耳一樣吃葉子的茶耳,還有紫色的小野果。有時還去摘酸棗。有時去爬比較高的山,摘楊梅,楊梅掉到地上,用手一捧一大把,裝進口袋里,回家美美吃一頓,牙齒都酸得有點搖了。山上還有板栗,甜珠,都是自然野生的生態(tài)有機食物?,F(xiàn)在流行富人去高級飯店吃野菜,按現(xiàn)在標(biāo)準(zhǔn),那時我們雖是窮人,但吃的食品是現(xiàn)在富人渴望吃的有機食品。為了采摘有機食品,和小伙伴一起去山上采摘野果的過程,其中另有一番野趣韻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還有一條小河,也是我們愛去的地方。那河里有許多碧綠色,淡綠色,淡紅色的石頭,我們?nèi)ズ舆厯焓^,玩那個打子。長大后我發(fā)現(xiàn)那色彩斑斕的石頭是石英石。有時我們也會揀點鵝卵石帶回家玩跳房子的游戲。那時沒有電視電腦手機,甚至很少看電影,所以都是玩這些游戲,踢鍵子,跳橡皮筋,跳房子,躲貓咪,夏天去抓泥鰍改善伙食,捕蜻蜓喂雞喂鴨,冬天打雪仗,都是十分有趣的活動。后來住進高樓大廈,努力讀書考學(xué)校,這些野趣童真也慢慢淡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中,我的家鄉(xiāng)曾經(jīng)是勞改農(nóng)場,后又劃給了農(nóng)墾系統(tǒng),我的家鄉(xiāng)曾有一個蔬菜種植地-----菜組、一個奶牛場、一個梨樹園,那時我們吃的西瓜、蔬菜是菜組里的工人自己中的,我們喝的牛奶是奶牛場的工人自己養(yǎng)、自己擠的,梨樹園的水果成熟后按人頭分給大家。我家訂了奶牛場的新鮮牛奶,奶奶煮熟給我爸爸喝,我有時也喝。在我沒讀書前常和小伙伴去菜組玩,在那里春天開滿了藍的或黃的野花,秋天結(jié)滿了潔白的棉花,果樹枝頭掛滿了果實;在那里常可以聽見青蛙和知了在唱歌,還可以聽見蛐蛐和螅蟀在鳴叫。后來集體的菜田被瓜分到戶,成了私人的自留地,在梨樹園建起了梨園小區(qū),一間間樓房成了一線工人的安樂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人口多,菜地也分的多,我爸會讀書,也會種菜,種了很多黃瓜、西紅柿、甘蔗、地瓜等瓜果,這些我家都是生吃的。還有芋頭、土豆、紅薯,我們家都是用水一煮,當(dāng)主糧吃。我奶奶善與養(yǎng)雞養(yǎng)鴨,雞蛋是有的吃的,雞鴨都是清燉著吃。家里還種了芝麻,豆角等作物,奶奶會曬南瓜果,炒熟芝麻拌糖吃。長腳豆炒熟,做餅吃,這些綠色蔬菜,綠色瓜果,家里應(yīng)有盡有,都能吃個飽。在那個物質(zhì)供應(yīng)定量限購的年代,我爸當(dāng)時是行政辦公室主任,行辦負責(zé)全廠物資采購物質(zhì)分配,及住房建設(shè)和分配等工作。除了自家種的這些蔬菜瓜果,我家還額外買了許多西瓜橘子蘋果等水果,四季瓜果不斷,我自小不愛吃炒菜,喜歡生吃瓜果果腹,水煮土豆芋頭不放油鹽當(dāng)飯吃。這就是我們的童年。自家種菜,用鹽煮毛豆,煮花生,煮馬鈴薯,煨紅薯。</p><p class="ql-block"> 但那時肉吃得很少。自己家養(yǎng)雞,生雞蛋,那時化工廠還有奶牛場,鴨棚,我家訂了新鮮牛奶,也會去買鴨蛋吃。我是1969年生的,那個年代是定量計劃供應(yīng)的年代,長大后我跟別人述說我童年吃過鮮牛奶,他們都很吃驚呢。</p><p class="ql-block"> 喝鮮牛奶,是大城市的人才有的洋葷,我雖生在山里,從小學(xué)三年級到五年級學(xué)校試點開了英語課,中學(xué)英語教師來給我們上課。我長大后和朋友提及此事,他們都驚奇不已。后來想想就是我們這屆才有這個待遇,完整上了三年英語課。</p><p class="ql-block"> 我母親還是這個學(xué)校的創(chuàng)辦人,我們是職工子弟學(xué)校。1976年我上小學(xué)了,文革結(jié)束了,已經(jīng)發(fā)下的課本被收回,重新?lián)Q了教材,大茅山化工廠子弟學(xué)校漸漸比之前要正規(guī)一些,我們那屆正好有子弟學(xué)??傂钚iL的兒子,化工廠一把手陸書記的兒子,還有好多個老師子女,干部子弟,我們那屆小學(xué)三年級開設(shè)了英語課,也僅僅是我們那一屆,小學(xué)英語三到五年級一直開設(shè)英語課教學(xué)。所以在那個年代,雖生在山溝里,我們是幸運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因為物質(zhì)匱乏,吃東西有限量。有幾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七八歲的時侯,有一次我挑了七八擔(dān)土箕柴火,蒸熟一只雞,結(jié)果媽媽說等大家回來再吃,放在冰箱里,鄰居大叔以為是他老婆給他準(zhǔn)備的,存放在我家冰箱里,就拿走了。這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后來很喜歡吃雞,吃了好幾百只,大概跟這件事有關(guān)。</p><p class="ql-block"> 童年時看見一個上海下放知青吹泡泡糖,吹起一個個泡泡,覺得很新鮮,我們也很想吃泡泡糖,看泡泡吹起來??稍谀莻€物質(zhì)緊俏的年代,東西很難買到,我們就用面粉制作泡泡糖,但半天也吹不起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那時我特別喜歡夏天,因為在</span>我們那個年代,家里子女多,布票是定量的,大孩子穿小了,縫縫補補給小的穿。我是家中最小,從小衣服褲子都不合身,可是我有一身極好的皮膚,在陽光下能泛出一種異樣的白光,一到夏天,雖衣服褲子不合身,但露出的白胳膊常讓人嘖嘖稱奇,羨慕不已,我也感到特別驕傲。</p><p class="ql-block"> 世上所有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陽光空氣水最珍貴,是免費的,我們從小吃的用的都是天然的自制的,不花錢去商店買,卻都是有機的珍貴的東西。童年美好的回憶,永遠珍藏于記憶深處,并伴隨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