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1月,教育部相繼出臺文件,對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睡眠、讀物、作業(yè)、體質(zhì)管理等“五項管理”作出部署。2021年5月,《關(guān)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正式通過。在“五項管理”和“雙減〞的背景下,教師幫助學生有效地利用課堂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校開展了“推進課堂變革”教學評比展示活動,以比賽促教研,提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語文組共有17位老師參與推變課的評比活動,給師生們帶來了個性張揚、精彩紛呈的語文課,這些課有精神,有力度,有溫度,也有未來。</p><p class="ql-block"><br></p> 過程記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0日,有三位老師的展示課,分別是王思思老師的《三峽》、劉穎老師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張蓉老師的《野望》,帶領(lǐng)我們沉浸在古詩文的世界里,回望中國人的精神家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1日的三節(jié)課是杜小筱老師的《行路難》、陶利老師的《記承天寺夜游》、胡雪鷗的《背影》,帶領(lǐng)我們經(jīng)歷迷惘與自信,憂傷與曠達,愛與付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后,語文組老師在一起評課,盤點這兩天的六節(jié)課。翟建紅老師和王榮老師分別點評了這六節(jié)課,楊彥軍老師代表評委綜合點評了展示課的亮點,也指出了存在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3日的三節(jié)課是萬萍老師的《愚公移山》,謝艷艷老師的《孤獨之旅》,張磊老師的《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引領(lǐng)學生在寓言中振奮精神,在小說中經(jīng)歷成長,在書信中讀懂正義與良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天,也有幸請到了銀川市語文教研員馬珺老師來聽評課。馬老師首先肯定了三節(jié)課都在關(guān)注學生的成長,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然后結(jié)合“推變”的五項核心指標分別點評了三節(jié)課,指出優(yōu)點與不足。馬老師高屋建瓴,既解答了老師們在“推變”中的一些困惑,也給老師們今后的教學提出了指導性建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4日的三節(jié)展示課是馬澤云老師的《湖心亭看雪》,馬蘭老師的《回憶我的母親》,馬姍姍老師的《蘇州園林》,三節(jié)課引領(lǐng)學生在感性與理性交織中體味情感,品鑒手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后,付麗萍老師對三節(jié)課的進行了點評,李順琴老師代表評委就“推變”課怎么上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提出了語文課要上出趣味、韻味、情味、理味。</p><p class="ql-block"><br></p> 總結(jié)與反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已經(jīng)結(jié)束的12節(jié)課來看,語文組的每一位參賽老師認真?zhèn)湔n,研究教材也研究學生,努力的讓課堂去落實“推變”的五項核心指標,同時貫徹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些課學生在課前都有充分的自學與預習,課堂則留給學生與老師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教師幫助學生把所學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實現(xiàn)內(nèi)化,促進學生的潛能釋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課堂學習中,老師們貫徹以學生為本的課堂理念,注重探究式的學習,注重設計學生學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把思維引向深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雙減”的背景下,老師們注重作業(yè)設計,除了有必做與選做,作業(yè)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夯實基礎(chǔ),提高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次“推變〞展示還有一個亮點是教師注重朗讀教學,還語文課堂以瑯瑯的書聲。</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動有收獲,亦有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的關(guān)注點始終要在學生的學。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認知的起點,預判學生潛能的釋放點,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適時的引導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不能不顧學生的實際,一味推進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堂環(huán)節(jié)宜簡潔清晰,不要設計的太過復雜,復雜的設計會讓學生不易從中提煉知識與方法,難以實現(xiàn)內(nèi)化。在學習過程中,陳述性知識要講準確、講清楚,程序性知識要示范正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課堂問題的設計要有梯度,注重讓學生在情境中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師要加強理論學習,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這樣才能做出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教學決策,促進自身的成長,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些課堂凝結(jié)著老師的心血,也充滿了老師對學生的愛。愛不是相互凝望,而是看向同一個方向。教育是一項未來的事業(yè),也是一項有溫度的事業(yè)。我們的老師就這樣看向?qū)W生的方向,引領(lǐng)學生走在奔赴未來的路上。“推變”改變的是我們的課堂,不變的是教育者的責任與擔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nèi)沃氐肋h。</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王彬</p><p class="ql-block">攝 影:王彬 楊彥軍</p><p class="ql-block">審 核:莫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