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壩上,是一地理名詞,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為氣候和植被的原因所形成的草甸式草原。</p><p class="ql-block"> 籠統(tǒng)的壩上是指河北省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地帶,河北省轄區(qū)占大部分,而內蒙古卻將其精華攬入地域。</p><p class="ql-block"> 壩上的秋十分短暫,每年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吧。</p><p class="ql-block"> 秋日、壩上,天生一種魔力,看一眼,便是一生忘不掉的風景,拍一張,更是攝影人的創(chuàng)作天堂。</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3日至28日(含返往日),我隨攝友們在壩上行攝,這是我的首次壩上之行,同行的老師們則早已是壩上的??土?。</p> <p class="ql-block"> 此行的目的地~烏蘭布統(tǒng)草原風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清晨,自上海乘坐“復興號”抵北京南站,38座的旅游巴士出北京,駛入京承高速一段后接G111國道一路往北,于當晚8時許抵達烏蘭布統(tǒng)蘇木,入住“壩上老張酒店”。</p><p class="ql-block"> 蘇木鄉(xiāng)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南端,與河北省圍場縣塞罕壩隔吐力根河相望。呈“井”字形的蘇木鄉(xiāng)政府所在地是景區(qū)內最大的旅游食宿中心,也是著名的紅山軍馬場場部駐地。</p> <p class="ql-block"> 烏蘭布統(tǒng)為蒙語,漢語的意思為“紅色的壇形山”,實指大、小紅山,位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南部,南與河北省圍場接壤。</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木蘭圍場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木蘭圍場是一個歷史概念。清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后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這里的草原水草豐美、禽獸繁衍,供皇室狩獵、旅游、操練的“木蘭圍場”應運而生,史稱“木蘭秋狝”。</p> <p class="ql-block"> 次日凌晨4點30分,老張的車隊準時出發(fā),數(shù)十分鐘后駛達將軍泡子。</p><p class="ql-block"> 這里水面開闊,周圍環(huán)山,拍攝晨曦和晚霞最佳。</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這是康熙擊敗噶爾丹叛軍的戰(zhàn)場,劇烈的炮轟和騎兵奔跑改變了地理結構,致使地下水涌出形成了一個大泡子。</p> <p class="ql-block"> 拍攝“馬踏水花”。</p><p class="ql-block"> 馬,在烏蘭布統(tǒng)隨處可見,多是零星的、總是在啃草的馴養(yǎng)馬,一付悠然自在的模樣。</p><p class="ql-block"> 成群結隊為攝影人做動作的是“訓練有素”的“專業(yè)馬”。</p><p class="ql-block"> 馴馬師控制著馬群,在老張的指揮和協(xié)調下,進退有方,一遍又一遍地展現(xiàn)踏水奔馳的本領。</p><p class="ql-block"> 上圖的快門速度是1/320秒,ISO3200。</p> <p class="ql-block"> 每次,群馬入水的那一刻起,龐大的攝影人隊列立馬安靜,耳邊響起連續(xù)、清脆的相機高速連拍的快門聲以及馬蹄聲聲,以及馴馬師手中的馬鞭聲,太美妙的一刻。</p><p class="ql-block"> 所有的人以奔馬為中心,全神貫注,各施絕技,將一幅幅精彩的畫面記錄在儲存卡中。</p> <p class="ql-block"> 到達將軍泡子下車時,一片漆黑,眾人跟隨引領者和前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快速前行,直到依稀看到了水面才停步,隨即有序展開,選擇機位,等待天亮。</p> <p class="ql-block"> 那天的清晨,天空云彩厚重,旭日東升的那一刻相當短暫。然而,已經(jīng)捕捉到,幾分滿足了。</p> <p class="ql-block"> 在將軍泡子的拍攝活動持續(xù)了約1個半小時后撤離,前往下一個拍攝點~小河頭。</p><p class="ql-block"> 因小河從不干枯而得名?;钏魈?,水草簇生,為烏蘭布統(tǒng)旅游拍攝點之一,尤以冬景為美。</p> <p class="ql-block"> 小河頭有度假村、農家樂。</p><p class="ql-block"> 我們就拍白樺林?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 梅花鹿,夏毛呈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臀斑白色,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p><p class="ql-block"> 它們生活在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 梅花鹿性情機警,行動敏捷,聽覺和嗅覺很發(fā)達,膽小易驚,奔跑時姿態(tài)優(yōu)美瀟灑。</p><p class="ql-block"> 在馴養(yǎng)師攜帶的美食誘惑下,該群梅花鹿被步步引導,不經(jīng)意間成了鏡頭里的模特。</p> <p class="ql-block"> 威風凜凜的群主,不貪美食,警覺地守護在一邊,觀察著周圍的動靜。</p> <p class="ql-block"> 樹葉的誘惑。</p> <p class="ql-block"> 情侶。雄獸頭上長角?;虮恍藜艋蜃匀幻撀洌?月,不見雄偉的實角。</p> <p class="ql-block"> 上午9時許收工,9.30回到酒店,10點午餐,下午2.30出發(fā)活動。</p><p class="ql-block"> 草原天氣變化多端,下午整裝上車時,下著中雨,老張也沒有方向了。稍后,上車出發(fā)去草原觀光,途中改變方向,前往敖包吐。</p> <p class="ql-block"> 敖包吐(敖包圖),是烏蘭布統(tǒng)景區(qū)內一個地勢起伏、小山頭與盆地互為依托的拍攝點,適合拍攝日出日落。</p><p class="ql-block"> “敖包”意為用木、石、土壘成的堆,“吐”就是一個近乎圓形的大山包。</p><p class="ql-block"> 敖包吐就位于蘇木元寶山村境內。山頂可以俯瞰將軍泡子和小紅山,山坳間的盆地則是蒙古族人日常生活的演示場(擺拍),充滿了濃郁的民族氣息。</p> <p class="ql-block"> 從停車場到敖包吐要步行約10分鐘,都是坡路。</p><p class="ql-block"> 拍攝區(qū)域在盆地周圍,遠處跟本就看不到。待你走到了就是豁然開朗,所有的素材都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敖包吐拍攝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駿馬下山”和“駝群出山”。</p><p class="ql-block"> 天氣陰沉,光影缺席。</p> <p class="ql-block"> 25號凌晨,還是4點半出發(fā),拍攝地~暖水河。</p><p class="ql-block"> 機位在坡頂。摸黑上坡“搶”位置,晚來者就無法支腳架了。天亮了,才看清自己身在何處,陡坡就在腳下。也才看清了整片山坡上都是攝影人!</p><p class="ql-block"> 溝底是河流、河谷。</p><p class="ql-block"> 拍攝日出和牛羊過河。今天沒見羊,只有牛。</p> <p class="ql-block"> 黎明時分,東方,牛群出現(xiàn)在河谷里,慢吞吞的,走一步停三步。</p> <p class="ql-block"> 河面上閃耀著金屬般的光彩,景色別致。</p> <p class="ql-block"> 暖水河畔,山梁、溝坡、樹林、田地……,色溫隨著光照的角度而變,從暗青色逐漸過度到暖橘色、粉紅色……,一片斑斕。</p> <p class="ql-block"> 從暖水河回酒店途中,先后在建筑中的“經(jīng)烏高速”和草原便道停車,拍攝自然風光,也是一種消閑、放松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25號下午,去往數(shù)十公里外的天太永村薩林河畔拍牛群。</p><p class="ql-block"> 烏蘭布統(tǒng)北部門戶~樺木溝,從樺木溝景區(qū)大門進入(可以免門票去天太永村),經(jīng)過蛤蟆壩,再沿黑樺線往西北十幾公里,就是一個小山村~天太永。</p><p class="ql-block"> 掠過村莊,沿薩林河谷前行,停車后步行數(shù)百米到一個坡頂。這里與河床形成了一個二、三十米的落差,正是俯瞰河谷的最佳之處。</p> <p class="ql-block"> 薩林河,是西拉木倫河的源頭,西拉木倫河又是西遼河的源頭。</p><p class="ql-block"> 流經(jīng)蛤蟆壩的薩林河,河道彎曲而狹窄,到了天太永,水面變的很寬,河水很淺,流水的沖刷將河床刻畫成一幅巨型水彩畫,又像沙畫,十分之美。</p> <p class="ql-block"> 枯死的樹干屹立在河床中,似乎在訴說著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遠處,愛好者們駕駛著各自的越野車,在平坦的河床中結隊疾馳,濺起扇形水花。</p><p class="ql-block"> 沿著薩林河,兩岸大小村莊的村民們在傳統(tǒng)農牧業(yè)為主的生活中開拓了旅游觀光業(yè),內容豐富,老少皆宜,各尋樂趣,四季皆有活動。</p><p class="ql-block"> 火熱的烏蘭布統(tǒng)旅拍極大的促進了當?shù)氐慕?jīng)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26號凌晨時分,前往公主湖拍攝日出?倒影。</p><p class="ql-block"> 相傳,康熙大帝的三公主藍齊格格被迫嫁給蒙古首領噶爾丹,途經(jīng)此地,悲極而泣,淚流成湖。</p> <p class="ql-block"> 拍攝人在湖畔等待破曉時光。</p> <p class="ql-block"> 那天清晨,氣象條件并不理想,企盼的朝霞兩次露臉時長約數(shù)十秒鐘而已,稍有分心就會錯失了。</p><p class="ql-block"> 總算是不負攝影人的虔誠用心,公主湖的美麗風情萬種,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坡上的攝影人。</p> <p class="ql-block"> 離開公主湖景區(qū)后,老張的車隊駛向風光拍攝地~無名坡。</p><p class="ql-block"> 老張大名張樹文,一位土生土長的草原人,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長期鉆研烏蘭布統(tǒng)攝影,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民攝影家。他的酒店擁擠45間客房,承接一攬化的草原之旅。</p><p class="ql-block"> 多年來,他探索和發(fā)現(xiàn)了很多處拍攝點,旅拍經(jīng)驗豐富。這一次的老張車隊就包括5輛38座的大巴和6臺越野車,指揮著百多位攝友活動,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p> <p class="ql-block"> 當天下午到蛤蟆壩拍攝。</p><p class="ql-block"> 這是烏蘭布統(tǒng)最老牌的旅游攝影景點。</p><p class="ql-block"> 蛤蟆壩,是一塊高起的平緩坡地,三邊是“溝”或低地,地貌獨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秋天的蛤蟆壩絢麗多彩,漫山遍野的紅葉與明黃的白樺葉融合在一起,流金溢丹。</p><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qū)門口到達蛤蟆壩村山坡之前,可以繞蛤蟆壩水庫行走,欣賞秋色。</p> <p class="ql-block"> 在水庫坡道遠眺,山坡下、溝膛里,依山就勢,散落著幾十間紅磚瓦房,右側的山坡上就是最佳機位。</p><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時分,炊煙裊裊,牛羊歸欄,正是古樸原始的田園風味的展現(xiàn)時刻。</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今的蛤蟆壩小村,茅屋草舍已不復存在,雜亂的小汽車和農家樂的廣告招牌破壞了小村的原始與寧靜,畫面讓人興趣索然。</p><p class="ql-block"> 臨近傍晚,云厚天陰風大寒冷,大伙紛紛提前收拾器材上車回家。</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在蛤蟆壩村山坡拍攝的水壩及觀光棧道。</p> <p class="ql-block"> 26號夜間,中雨持續(xù)。</p><p class="ql-block"> 次日凌晨,雨止,出發(fā)時抬頭望見星星,去拍平流霧。</p> <p class="ql-block"> 下車就開始爬坡。木棧道結了一層冰霜,太滑,只能在潮濕的草坡上“奮勇爭先”。</p><p class="ql-block"> 迅速選定機位,靜下神觀四周,寬闊的谷地(溝底)已見白霧漫游,遠處的公路上車燈成串,四面八方的攝影人不約而同的聚集在這里~烏蘭布統(tǒng)影視基地和北溝間的一片區(qū)域。</p><p class="ql-block"> 從定位上看,拍攝的位置附近有“歐式風光區(qū)”、“康熙點將臺”、“涉水洼地”等等。</p> <p class="ql-block"> 靛藍天體之下,一片絮棉似的霧帶匍匐在坡下的凹地里,緩慢變幻著龐大的柔軟身驅。</p><p class="ql-block"> 平流霧是暖濕空氣移到較冷的陸地或水面時,因下部冷卻而形成的霧。通常發(fā)生在冬季,持續(xù)時間一般較長,范圍大,霧較濃,厚度較大。</p><p class="ql-block"> 由于壩上的小氣候,氣溫低,溫差大,在北溝影視基地、野鴨湖、將軍泡子、敖包吐等地會時常出現(xiàn)這種平流霧,而這些地方的自然景觀又各具特色,攝影人趨之若鶩。</p> <p class="ql-block"> 天地之作,有幸相遇。</p><p class="ql-block"> 東方泛紅,天庭金黃。</p> <p class="ql-block"> 在烏蘭布統(tǒng)地區(qū),可以拍好平流霧的地點散布在各處。難在平流霧讓人捉摸不定。</p> <p class="ql-block"> 觀賞平流霧美景后,去拍馬群。</p><p class="ql-block"> 大草原萬馬奔騰的場面是相當壯觀的。而隨著草原保護力度的提升,跑馬受限制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看到的,只能是“百馬奔騰”,而且昨夜的雨濕潤了草原,塵土飛揚之景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27號下午,老張率領團隊再次來到將軍泡子拍馬。</p> <p class="ql-block"> 以下的九張照片,角度差別不大,快門速度從1/60秒至1/1250秒,其中還有80分之一、320分之一、640分之一、800分之一和千分之一秒等。</p><p class="ql-block"> 駿馬來回奔跑,攝影人則大顯身手,不停地變換著機位,用各種條件記錄壩上特有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這次壩上之行的拍攝活動,始于將軍泡子,又在將軍泡子劃上句號,圓滿結束。</p> <p class="ql-block"> 壩上的秋,獨特驚艷,身臨其境,方得享受。</p><p class="ql-block"> 去了壩上,才是真的理解攝影界的專家、老師們?yōu)榱藟紊隙鴺反瞬黄#晦o辛勞,N次地到此創(chuàng)作而大片迭出。</p><p class="ql-block"> 此次壩上秋攝,得到同行的市攝協(xié)劉開明主席等一眾老師的指導,收獲頗豐,謹此表示由衷的感謝!</p><p class="ql-block"> 撰文?攝影 五洲留痕 2021?10?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