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指南》指出:“幼兒在接觸自然、生活和現(xiàn)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驗,不斷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并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能力?!睘榱烁玫膶τ變哼M行科學啟蒙教育,我們和孩子一起種植大蒜、照顧大蒜,一起觀察大蒜的生長過程,把孩子們種植管理大蒜的過程作為活動內容,將一些簡單的種植技能以及幼兒初步的合作意識滲透在種植活動中,通過拍照、畫圖等記錄方式記錄大蒜的生長過程,同時讓幼兒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激發(fā)其對植物生長的興趣,感受大蒜生長的意義,豐富孩子們的生活認知經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一、緣起</b></p><p class="ql-block"> 我們開展了“秋天可以種什么”的談話活動,孩子們了解:“哦,原來不是所有蔬菜和水果都能在秋天種植?!薄扒锾焯鞖鉀鰶龅亩視円箿夭畲?,只有適應這樣氣候的蔬菜和水果才可以在秋天生長!”菠菜、蘿卜、香菜、生菜、萵筍、大蒜都是適合在秋天種植的蔬菜!簡單了解了這些蔬菜的生長條件之后,孩子們進行了蔬菜大評比,最終經過投票,生長周期短,并容易存活的大蒜勝出了,我們決定在種植區(qū)種植大蒜!</p> <p class="ql-block"><b>教師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b> 幼兒在園的活動非常多,有學習活動、生活和游戲活動等,各類活動中都蘊含課程與教育契機,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抓住教育契機,將經驗與發(fā)展帶給孩子,把課程的主導權交還給孩子,引導孩子關注到幼兒園的一草一木,讓孩子真正成為課程的主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認識篇</b></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大蒜,看一看、摸一摸、剝一剝、聞一聞、嘗一嘗!</p> <p class="ql-block"><b>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b></p><p class="ql-block">1.大蒜捏上去是硬硬的、滑滑的。</p><p class="ql-block">2.蒜頭底下有老爺爺一樣的胡須。</p><p class="ql-block">3.它像個白色的小圓球,皮還干干的。</p><p class="ql-block">4.它的蒜頭像橘子一樣,有六七個蒜瓣兄弟靠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為了更好的了解大蒜的習性,我們開展了“神奇的大蒜”語言活動,并把這本自制繪本投放到了班級的圖書區(qū)。哇,原來大蒜是這樣一點一點長大的呀!</p> <p class="ql-block"><b> 教師的思考:孩子獲得經驗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身體驗和實踐操作,在看一看、摸一摸、剝一剝、聞一聞、嘗一嘗的過程中,孩子們更好的了解了大蒜外部特征。通過《神奇的大蒜》語言活動,孩子們也初步了解了大蒜的生長過程,接下來進行的大蒜種植就是對繪本經驗的實踐認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三、種植篇</b></p><p class="ql-block">集體討論:大蒜種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我覺得大蒜種在水里也可以,我們的教室里不是有用水種的綠蘿嗎?</p><p class="ql-block">“我覺得大蒜應該種在土里?!?lt;/p><p class="ql-block"> 既然孩子們有不同的看法,那我們就通過土培、水培兩種方來試一試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成長篇</b></p><p class="ql-block"> 大蒜種下后,我們開始期待,迫不及待的希望它能夠明天就長大!接下來每一天他們都會認真記錄,照顧蒜寶寶。</p> <p class="ql-block"> 每一天,孩子們都會遵守約定抽時間去看一看大蒜寶寶,終于有一天,洋洋驚喜地大叫“你們看,大蒜長出芽了!”小朋友們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看去,呀!大蒜真的發(fā)芽了!</p><p class="ql-block"> 大蒜發(fā)的芽叫什么名字呢?它叫蒜苗!</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一天…兩天……??</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三天…四天……????</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老師,我的發(fā)芽啦!????</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小蒜苗都長得好高呀!</b></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趕快用小筆記錄下來吧????!</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小蒜苗又長高了,我來量一量!????</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誰的長得快……??</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收獲篇</b></p><p class="ql-block"> “蒜苗可不可以吃啊?”看著剪下來的蒜苗孩子們產生了疑問。</p><p class="ql-block">“可以炒著吃,我媽媽做過。”“可以做湯,湯里面就有綠綠的蒜苗?!薄俺措u蛋吧,雞蛋什么都可以炒。”既然孩子們有這么多好主意,我們就一起來做蒜苗美食吧!</p><p class="ql-block"> 在品嘗了自己親手種植的蒜苗之后,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小朋友在品嘗之后說:“蒜苗吃起來有點辣辣的、香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好開心(●°u°●)? 」????</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清洗干凈??</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試著切一切????</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老師,我想吃????!我想嘗一嘗…</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今天的臊子面好香呀!??</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勞動樂趣多,勞動更幸福!????</i></p> <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后我們也發(fā)動家長,看看蒜苗還能做什么美食,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自己動手做一做????</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勞動讓我們快樂,讓我們的食物更美味!??</i></p> <p class="ql-block"><b>教師的思考:在種植區(qū)陪伴孩子種植的過程中,我所看重的并不是他們學會了如何種植大蒜,而是希望通過這一活動支持他們在問題情境下的探索活動。教育家陳鶴琴說:“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笔澜缟蠜]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師,它將萬事萬物都毫無保留的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我們需要做的是跟隨著孩子的腳步,陪伴他們一起去探索,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放手,當我真的放手的時候,孩子的表現(xiàn)遠遠超出我的預料,他們還會發(fā)現(xiàn)和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會驅使著孩子們主動地去觀察、操作、探究、發(fā)現(xiàn),而這正是有效學習的根本要素,這些也是日后學習的必要品質!</b></p><p class="ql-block"> 看著大蒜從一顆小小的蒜瓣到長出長長的蒜苗,離不開孩子們堅持細心的照顧與精心呵護,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大蒜的成長,更多是種植成功的自豪感與責任心,最終,這也將凝結成為孩子們成長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除了蒜苗有營養(yǎng),還有其他蔬菜嗎?讓我們畫一畫我們的營養(yǎng)餐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