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先,對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關(guān)注度不一樣</p><p class="ql-block">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一起,一點風(fēng)吹草動你都看在眼里,而且你會特別在意,打個噴嚏,咳嗽一聲你都會覺得是生病了。</p><p class="ql-block">而別人家的孩子,你可能只會在自己家孩子生病時候才會去對比一下別人家孩子,平時別人家孩子哪怕住院了你可能也沒留意到,更別說去統(tǒng)計一個學(xué)期生病幾次了。</p><p class="ql-block">所以孩子身體就和學(xué)習(xí)一樣,總是覺得別人家孩子更好。畢竟很多人還覺得老公、老婆也是別人家的好。</p><p class="ql-block">其次,可能是正常的個體差異</p><p class="ql-block">就和人的身高一樣,同齡孩子也不會完全一致,有人在5%分位線,也有人在90%分位線,只要他們都是在正常范圍內(nèi),而且整個生長趨勢沒有異常變化,則都屬于正常范圍。</p><p class="ql-block">對孩子生病來說也一樣,一個學(xué)期沒感冒,和一個學(xué)期感冒三四次,雖然給家長的感受差別很大,但都屬于正常范圍內(nèi)。</p><p class="ql-block">而且畢竟你對比的只是共同學(xué)習(xí)的這個階段,在孩子入園前的情況你也不了解,也許別人家孩子入園前經(jīng)常生病,現(xiàn)在生病變少了。把觀察時間放長一點,短期的不正常就變得正常了。</p><p class="ql-block">再者,有異常的差異也要面對</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健康結(jié)果,都可以歸因于遺傳+環(huán)境,生病狀況也一樣。</p><p class="ql-block">有的因素我們可以改變,比如母乳喂養(yǎng)、打疫苗、衛(wèi)生習(xí)慣、家庭環(huán)境等,這些環(huán)境因素的差異可以導(dǎo)致導(dǎo)致孩子的生病的差異性。</p><p class="ql-block">再過來遺傳上的差異,也可能讓孩子對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比如新冠病毒感染,有的人沒癥狀、有的人癥狀輕,有的人癥狀重。比如肺炎支原體感染,有的可能是癥狀上“輕輕點水”,有的可能是“白肺”。這是我們都要面對的事實。</p><p class="ql-block">也許我們在感冒的“抗病性”上沒那么優(yōu)秀,或許在語言學(xué)習(xí)上比別人更優(yōu)秀,不太可能所有的“獎項”都落在一個人頭上。我們自己不可能事事“完美”,孩子也不可能事事“完美”,完全完美的人生也沒有意義。</p><p class="ql-block">接受不可改變的,改變可改變的才有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