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春天花開了,是拍微距的好時機。大家在朋友圈里也看過很多手機拍出的微距大片。有的人覺得這不可能,手機真能拍出微距大片嗎?怎么做的?</strong></h3></br><h3><strong>拍微距,手機能達到單反效果嗎?</strong></h3></br><h3>現(xiàn)在手機拍微距不僅簡單,而且效果非常出彩。一些微距達人拍攝的作品,讓人驚嘆。下面我們先來看兩位微距達人的手機微距作品。</h3></br><h3> <h3>守候 ? 作者:老巴兔</h3></br><h3> <h3>天眼 ? 作者:心語</h3></br><h3>可以看到手機能拍出昆蟲的復(fù)眼,這在單反的拍攝中都有一定難度。在手機上看畫質(zhì)也很好,但是否就能達到單反的畫質(zhì)呢?如果手機和相機的作品在電腦上放大100%,差距就能看出來了。</h3></br><h3>手機拍攝的照片放大后有明顯的顆粒感,像素之間色斑明顯,細節(jié)層次過渡不自然。焦外的差距更是明顯,相機是奶油般的化開,而手機焦外效果更像使用后期模糊濾鏡的效果,沒有相機油潤的自然虛化。</h3></br><h3>從畫質(zhì)上而言,我們沒有必要拿手機去跟相機作比較,這是由硬件本身素質(zhì)決定的。但就手機在微距上的表現(xiàn)來說,是非常令人驚喜的,也是最容易出效果的,相對相機而言,在其他方面還有一些優(yōu)勢。</h3></br><h3><strong>手機拍微距有哪些優(yōu)勢?</strong></h3></br><h3><strong>優(yōu)勢1:更大的景深效果。</strong>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手機的感光芯片小,在拍攝時有更大的景深,在拍攝微距上更具有優(yōu)勢,相機的感光原件越大景深越淺,這在微距拍攝中反而成了劣勢。使用單反拍攝微距,我們把光圈設(shè)置為F11以上的小光圈,拍攝的微距景都非常小,而手機我們一般光圈都使用最大光圈,拍攝的景深效果也是夠的,很多時候覺得剛剛好。</h3></br><h3> <h3>天線 ? 作者:暖秋</h3></br><h3>這張是手機上的光圈值F2.2,從拍攝的效果來看,整個螞蚱是比較清晰的,尤其是頭頂那根長長的“天線”,如果是單反拍攝,要達到這樣的景深,估計得把光圈收到F11以上。這樣就會造成曝光時間延長,必須使用三腳架。而手機可以手持操作,而不用擔(dān)心景深問題。雖然我們不能比較出手機上多大光圈等同,但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手機在拍攝微距上,景深有明顯的優(yōu)勢。</h3></br><h3><strong>優(yōu)勢2:放大比,手機鏡頭也能1:1</strong><strong>。</strong>使用單反的用戶都知道,拍微距需要專業(yè)的微距鏡頭。一枚微距鏡頭要達到1:1的放大比,價格都不便宜。而手機的鏡頭微距鏡頭從便宜的20元起,貴的不超過300元。同樣可以達到1:1甚至更大的放大比,在成本上大大地降低,操作也簡單。</h3></br><h3> </strong>手機微距鏡頭可以輕松拍的蝸牛眼睛。</h3></br><h3><strong>優(yōu)勢3:拍攝角度,360度無死角。</strong>手機拍攝微距很容易出好作品,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拍攝角度上,手機也具有很大優(yōu)勢,基本可以實現(xiàn)360度無死角全方位拍攝,而相機在近距離拍攝大多是俯視,有時為了取一個平視或者仰視的角度,折騰半天累個半死,效果還不一定理想。</h3></br><h3> <h3>使用手機,可以深入到花瓣內(nèi),近距離接近花蕊從下往上拍攝,這樣的絕佳拍攝角度,單反是很難實現(xiàn)的。</h3></br><h3><strong>對焦清晰,</strong>手機拍微距的難點</h3></br><h3>手機拍微距,不能自動對焦,拍攝距離是靠手動控制的。因此大部分人拍微距,拍出的畫面總是模糊的。能精確對焦是需要拍攝微距首要的問題。</h3></br><h3> <h3>拍攝距離沒有掌握好,拍攝的畫面是模糊的。</h3></br><h3> <h3>對于拍攝靜態(tài)的花卉來說,是練習(xí)對焦最好的對象。拍攝時可以前后移動,反復(fù)對焦,多次拍攝,直到拍清晰為止。</h3></br><h3> <h3>而對于拍攝能動的昆蟲來說,難度就很大了。除了技術(shù)上的原因,還有很多的運氣。另外時間的選擇也很重要,比如選擇早上有露珠時拍,一般蟲蟲都不會動的。<br></br></h3></br><h3> <h3>盡量在清晨雨后去拍昆蟲,這樣就能拍出它們身上的小水珠,從而增加畫面質(zhì)感。</h3></br><h3>其實關(guān)于對焦,拍微距不僅是手機的遇到的難題,使用相機也是一樣的。使用相機即使使用F11以上的小光圈,景深也是極淺的,必須使用三腳架拍攝。而手機基本不用三腳架,手持就能拍,靈活性更大。</h3></br><h3>如果你手持的確難度太大,手機也可以使用三腳架,至于快門線,耳機線可以充當(dāng)快門線。另外建議新手在購買鏡頭的時候,選擇10到20之間的放大倍率就可以了(放大倍率越大,對焦控制難度就越大)。</h3></br><h3><strong>如何快速提升作品質(zhì)量?</strong></h3></br><h3>看到很多微距達人拍出的作品,非常羨慕。自己如何才能快速提升作品質(zhì)量?這里有幾個技巧,你可以去嘗試一下。</h3></br><h3><strong>技巧1:充分考慮光線問題。</strong>手機拍微距,光線的考慮非常關(guān)鍵。因為手機的拍攝距離很近,手機的屏幕很大,拍攝時很容易擋住光線。你利用手電筒,現(xiàn)場打光,模擬逆光拍攝。</h3></br><h3> <h3>微距的光線問題很好解決,一點微弱的光線都能對拍攝畫面帶來質(zhì)的變化。因此拍攝微距一個手電筒足以。</h3></br><h3><strong>技巧2:背景的考慮。</strong>拍微距需要考慮背景的效果。拍攝時稍稍改變一個角度,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背景效果。</h3></br><h3> <h3>選擇有光斑的背景,畫面會更生動。<br></br></h3></br><h3> <h3>拍出單一的黑背景也是提升作品逼格的方法之一。</h3></br><h3> <h3>拍水滴,背景是需要設(shè)計的,微距可以通過水滴拍出背景的圖案,做到讓背景完全虛化。</h3></br><h3><strong>技巧3:構(gòu)圖提升畫面逼格。</strong>微距也需要構(gòu)圖,好的構(gòu)圖可以提升畫面逼格。關(guān)于構(gòu)圖,需要大家多去嘗試多看一些好的構(gòu)圖。</h3></br><h3> <h3>三分法構(gòu)圖是拍攝中最常用的構(gòu)圖方式,把拍攝主題放在畫面上下或者左右三分之一的位置,給畫面多留空間。</h3></br><h3> <h3>光影也是一種構(gòu)圖,如果你覺得單一的背景不好看,那么在黑背景下增加一些光斑會很漂亮,讓背景富有顏色變化,會顯得更有特色。</h3></br><h3>多角度觀察,拍出花朵的形態(tài)美,大多數(shù)時候是俯拍,但有的時候需要從側(cè)面拍攝。</h3></br><h3> <h3>試試仰拍,這個角度非常適合手機拍攝。<br></br></h3></br><h3> <p class="ql-block">俯拍,也不錯,注意花的形態(tài)要很漂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