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東南教科院2021年暑期兒童閱讀種子教師高級研修班(線上培訓)</h3> <h3> 認真學習了薛法根老師的《父親 樹林和鳥》,使我深受啟發(fā),受益匪淺。 薛老師結(jié)合單元要素和課后習題精準地制定了本課的三個目標:1.感受課文中生動的語句。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3.在朗讀中感受父親的形象,在辯論中領(lǐng)悟課文的情感。 整堂課設(shè)計了四個主要活動:一、用逐詞疊加的方法,引導學生朗讀短語感受語言的生動和形象。 在學習過程中讓感受到“樹林”“父親”“鳥”的形象逐漸鮮明。學習完課文中的表達形式之后就讓學生們練習說話,讓學生走向創(chuàng)造像課文一樣生動的語句,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整體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1.抓住課文中兩個時間順序的詞語讓學生進行概括。2.追問,兩件事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整體把握課文結(jié)構(gòu)和主要內(nèi)容。三、朗讀“我”和“父親”之間的對話。 對話中折射出父親了解鳥、愛護鳥的情節(jié),在讀熟上下功夫,領(lǐng)悟父親說的話,體會出父親對鳥的情感。四、辯一辯。 整合課后的兩道習題設(shè)計了三連問。1.父親像不像一個獵人?從課文中找線索,聚焦課文內(nèi)容,關(guān)注父親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使學生閱讀走向文本深處,閱讀能力得到提升。2.父親像一個獵人但他不是一個獵人,找到依據(jù)。 出示了文中的4句話,找出父親和獵人的差距在哪里?從語言形式上觸摸到文章的情感,學生一點一點認識更加深入。3.父親像一個獵人但他不是一個獵人,打比方他像什么? 他像樹一樣,愛鳥、懂鳥。 薛老師設(shè)計了四個主要活動,一層一層讀到課文深處,讀到人物心靈的深處,學生的語文能力也一點一點提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