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 / 何岱新</p> <p class="ql-block"> 在濟寧書畫家隊伍中,孟慶國先生可以稱得上是較有成就的實力派書畫家了。他是《慶國青少年書法繪畫學?!沸iL,其規(guī)模始終是濟寧此類學校的排頭兵。執(zhí)教鞭三十多年來,可謂“桃李滿天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長期以來,努力培育高質(zhì)量書法繪畫藝術(shù)人才。有序組織參加并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以及省市級文聯(lián)、書協(xié)、美協(xié)等賽事一、二、三等獎項上千人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向全國各類藝術(shù)院校輸送了大批人才,為國家一類美院輸送了多名研究生。被稱贊為:“騰蛟起鳳桃李滿天下;厚德樹人高師出棟梁”。</span></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臨池不輟,三十多年的書法繪畫篆刻教學生涯,使得他在‘詩、書、畫、印’的實踐與理論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擅長‘隸書、楷書、篆書及行草’,精于‘繪畫、篆刻、及文博鑒賞’,還專門撰有評論古今書法的高品位論文,對書法領(lǐng)域、歷代文人名家的書法都有頗為獨到的見解。</span></p> <p class="ql-block"> 先生書法本乎帖學,取法在晉宋之間,以王鐸為本而上溯二王,講求書卷氣,尤精于用筆,所貴在學富而胸羅、書之無盡爾。故發(fā)而為書,郁郁芊芊,無俗、怪、狂之病,而又自然雅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先后臨摹了《張遷碑》、《石門頌》、《曹全碑》、漢碑群館、摩崖石刻、武梁祠漢碑、曲阜三孔名碑,吸取精華、反復揣摩、融會貫通,領(lǐng)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懷著對書法藝術(shù)的追求和執(zhí)著,先后游歷了名山大川,江南古鎮(zhèn),寶剎寺院,文化歷史名城。把點點滴滴的文化信息、像吮吸甘甜的乳汁一樣滋養(yǎng)著自己,極大的豐富了自己的藝術(shù)學養(yǎng)。</span></p> <p class="ql-block"> 慶國先生善于學習,近乎癡迷。學習的信念之根竟是那樣的堅實,超乎于常人的動力基于堅強和向往,鍥而不舍基于藝術(shù)和高尚。</p> <p class="ql-block"> 正是如此,使得慶國先生在書法的藝術(shù)道路上,打下了深厚堅實基礎(chǔ)。因循漸進,尤以隸書有獨到之處,他以扎實的基本功,逐漸形成了個人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的書法作品嚴謹,重骨力、求變化、創(chuàng)鑄鐵之雄風,用筆沉雄,給人以凝重、遒勁、堅毅潑辣之美感,得到多位當今書壇名家高度評價,許多作品被海內(nèi)外人士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詩人對他的藝術(shù)人生是這樣描述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城子固世上希,楮染半生咸稱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持身但使渾金樸,志立直與青云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風采三秋明月志,放懷五岳篤不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翰海綠硯馳文城,筆花紅箋砌石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屋聽雨謀生拙,梅堂看云守樊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紅血濡潤童懵蘊,經(jīng)年彩鏤龍門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玄禽蕓閣雙比翼,廿載荏苒如銜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柔情百般付華年,詭奧細詮教案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詩心銘畫幾千印,風雨權(quán)把金石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剪紅刻翠太行山,擷香摘艷騁岱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霜煤淡描韻小品,煙墨濃潑寫大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率乃虞韶三益友,天縱丹書清雅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紫玉池深浸炙久,紅螺杯小雁行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圃獨羨竹林賢,破琴伯牙與子期。 </p> <p class="ql-block"> 基于先生斐然的業(yè)績,在《濟寧市文廣新局》關(guān)注下,任城電視臺《人文任城》欄目制作了《孟慶國先生藝術(shù)生涯》專題片,進行了廣泛宣傳報道。山東政府新聞網(wǎng)官方網(wǎng)站《濟寧名人》欄目專題制作滾動視頻報道。</p> <p class="ql-block"> 先生思想品德高尚,在進行書法繪畫教育的同時,把‘德’寓于教,總是提倡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追求仁慈、博愛的高尚情懷。先生關(guān)注當下,投身社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近二十年來,在中區(qū)文聯(lián)的領(lǐng)導下,各種公共事業(yè)的社會活動,無不留有孟慶國先生匆忙的身影。他的作品多次在報刊.雜志和電視媒體上刊登發(fā)表和報道,獲得無數(shù)次的榮譽與獎項。</p> <p class="ql-block"> 近年來隨著山水畫和花鳥畫的探索與推新,慶國先生的作品正是基于對傳統(tǒng)文脈的承續(xù),對當代生活的挖掘,使其山水畫與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中能夠從觀念到體裁,以及技法實踐高品調(diào)的追求,表現(xiàn)了自然流溢的文化品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解讀慶國先生近期的繪畫作品,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表現(xiàn)大山大水,還是田園風光;無論是秀雅的風格或是雄渾的氣象,堅持著直面自然的感悟,率性本真,合理合法,舍形悅影而有情有趣;觀其筆墨乃筆飽墨厚,水氣氤氳、虛實相生、黑白掩映,大有疏豁虛明的效果,而在具體的細節(jié)處理上又頗見匠心,毫不潦草從事,因而遠觀有勢,近看有質(zh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繪畫大師于希寧教授曾給予自己的愛徒高度評價說:“慶國的繪畫作品呈現(xiàn)出法古思變,創(chuàng)新能雅的態(tài)勢,是極為可取的”。由此可見其作品:‘氣息大而不空,形象生動,筆墨蒼勁。大有布局合理,繁而不窒,層次豐富的感覺。尤其山水畫水墨語言個性突出,大開大合、動靜生發(fā),令人回味’。</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一向認為:“一切的藝術(shù)手段都在于調(diào)動人類的情感和精神”。偉大的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在談到藝術(shù)的作用時也說:“藝術(shù)的目的就是要感動人,它麻醉人的理智的抵抗力,使人進入催眠般的狀態(tài),以至引起人的審美情感活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藝術(shù)門類,不管是詩歌小說,還是音樂繪畫,只有形式手法的不同,而沒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殊途而同歸。當然這樣說并不是輕視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手段和技法,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好的獨特的技法是實現(xiàn)完美表達的基礎(chǔ),正如筆墨、色彩和構(gòu)圖是畫家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一樣,離開了這些最基本的東西而奢談繪畫,則無疑是緣木而求魚。慶國先生取得今天的成就,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夫,與他多年來潛心揣磨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分不開的。</span></p> <p class="ql-block"> 《圖畫見聞志》云:“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當然,此處的‘人品’,不僅僅是簡單的道德評價,還應(yīng)包括氣質(zhì),心胸和學養(yǎng)。筆者認為慶國的繪畫能夠不為時習所掩,于傳統(tǒng)的大背景中而能出新,絕非偶然。</p> <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說到底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的文化,慶國先生的繪畫作品既有古意,也有筆墨率真;既有程式,也有隨心所欲;從畫家的角度說,他所進行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從過程到完成與其說是一種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不如說是一種寄托,是一種生活方式或一種生命境界,畫中的一筆一墨都寄托著他的生命情感與追求,這也是感動我的真正原因”。</p> <p class="ql-block"> 宗白華先生在《中國藝術(shù)意境之誕生》中說:“一切美的光是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映射是無所謂美的?!?lt;/p> <p class="ql-block"> 慶國先生的現(xiàn)代書法藝術(shù)的美、正是他的心靈深處的情感映射。他的書法繪畫藝術(shù)的生命,深深植根于他的情感沃土中,是他對現(xiàn)實人生的感悟、和他的最深心靈與他的環(huán)境世界接觸相感時的波動,是情感生發(fā)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先生的書法繪畫創(chuàng)作沒有任何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和定律,更不是為創(chuàng)造技巧與形式以炫人耳目,嘩眾取寵似的“標新立異”。他要表達的是突破傳統(tǒng)書法繪畫的樊籬,創(chuàng)立書法繪畫的革新意識,表現(xiàn)的是對創(chuàng)造書法繪畫的真摯感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的書法繪畫作品體現(xiàn)出來的獨特審美理念,正是他的堅強個性和人格精神。不管我們從他的作品的藝術(shù)形式,還是思想內(nèi)容來看,都是“緣情而發(fā)”,富有自己的藝術(shù)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 所以,在這些作品中,我們感覺到他的書法作品,已不是以書寫漢字為對象的書法,而是書寫的是他對書法繪畫藝術(shù)的無比虔誠的靈魂。這正是慶國先生書法繪畫作品的高超價值之所在。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求”。他在靈山塔下求得是什么呢?他求得是“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 的藝術(shù)境界(王國維語)。在這種藝術(shù)境界中,他的情感個性和人格精神得到了張揚和升華。</p> <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作品要“以情動人”。我們欣賞慶國先生的現(xiàn)代書法藝術(shù)作品,給我們以豐富的審美感受。情思表達,是其作品的審美意味。在慶國先生的有些作品中、則又使人產(chǎn)生高亢,熱烈向上的審美情感。大氣磅礴,正氣凌人;愉快熱烈;寧靜優(yōu)雅。這種審美快感是作者情感的升華;是對現(xiàn)實人生的情感超脫和凈化,也是作者經(jīng)過痛苦的反思,孜孜以求地尋覓自己的藝術(shù)真諦,而終于走出了“象牙之塔”的喜悅情感的流域。</p> <p class="ql-block"> 尤其慶國先生的書法繪畫作品,不是純粹的書畫創(chuàng)作,它是詩、書、畫、印的完美結(jié)合的藝術(shù)象征。他強調(diào)“非理性和有理性、有意識與無意識創(chuàng)作理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大膽地運用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把中國畫的色與墨巧妙地熔鑄在一起,增強了作品的神秘感和凝重感,使他的藝術(shù)作品的氣勢和抒情更加突出,格調(diào)更加高雅、清新,富有現(xiàn)代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的線條瀟灑、飄逸,呈現(xiàn)出節(jié)奏韻律美。濃、淡、干、濕墨的運用,極大地開拓了墨在宣紙上的表現(xiàn)能力,讓人感覺自然,真切,而不是矯揉造作,故弄玄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尤其是款印,可謂是慶國先生繪畫作品的精妙之處。他的用印也是非理性的激情所使然。他打破了傳統(tǒng)繪畫和書法中款印的陳規(guī)舊制,摒除了傳統(tǒng)繪畫書法中印章的從屬性的功能,使在他的繪畫書法作品中,印章具有了獨立的審美特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你看他把印章或撳在中間,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總之要突出印章在畫面上的獨特位置??雌饋砜偸悄敲春锨楹侠?,實質(zhì)上這正好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書畫藝術(shù)要求的詩、書、畫、印完美結(jié)合這一原則的精神。這正是他保持繪畫書法的基本姿態(tài),也是他的個性顯現(xiàn)。</span></p> <p class="ql-block"> 早年先生在《中國書協(xié)高級研修班》研修期間,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北京書協(xié)主席,詩人林岫先生對慶國先生的書法也給予了首肯,她說:“慶國同學的字氣韻相合、拿捏得當,大有向上的趨勢,已走出了正書的圈子,越寫越活了,基本走出來了”。相對來說,這在中國書法界已經(jīng)是極高的評價了。 </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書如其人”、“書為心畫”。慶國先生的繪畫書法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先生的性格、思想、志趣、情感及他的為人。慶國先生善良、熱忱,待人真誠。感情奔放,個性鮮明。他酷愛書法繪畫藝術(shù),全身心地投入書法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一絲不茍地書寫真情,就是這樣慶國先生在書法繪畫的藝術(shù)殿堂里默默地耕耘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他常說:“書法要和時代同步,不要拘泥于過去,要突破、要創(chuàng)新,書法的整個歷史本來就是不斷變革求新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書法不能無視傳統(tǒng)文化根脈和書法的現(xiàn)實責任,在傳統(tǒng)文化低迷沉淪的當下,書法家應(yīng)喚起文化擔當意識,使書法這一國粹煥發(fā)出文化的光輝和詩意的美韻”。 </span></p> <p class="ql-block"> 前輩先賢書畫高并,聳峙充穹,實難逾越,對此我們很無奈。我們只有繞過這些高峰,堅持著達到另一個高度,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慶國先生站在典雅高致的基點上,以飄逸的姿態(tài)抒寫徹骨真愛的藝術(shù)情思,以及慶國先生對中國千百年來薪火傳承的主動擔當,足以讓人油然而生敬意!僅憑這一點,慶國先生的成就將會達到新的高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i>謝謝觀賞 ?。。?lt;/i></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