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藏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羌塘無人區(qū)的核心地帶,是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有遙遠的“地球第三極”之稱,來西藏不去阿里等于沒有到西藏,這里是萬山之祖、百川之源,孕育了西藏最古老的象雄文明,一個最接近天堂的遙遠地方。西藏從來不乏經(jīng)典的自駕穿越線路,其中阿里大環(huán)線則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阿里由于人煙稀少、風(fēng)光壯美、野生動物眾多、加上神秘的宗教色彩,讓人無比向往。沿途將經(jīng)過喜瑪拉雅、岡底斯、昆侖、喀喇昆侖、念青唐古拉山等氣勢磅礴的雄偉神山。獅泉河、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等著名的河流,走進阿里,就像走進了一個混沌未開的世界。遼遠、空靈、超凡,脫俗,有別具一格的荒野之美。</h3> <h3>本次阿里大環(huán)線的路線圖。全程約4500公里。</h3> <h3>2021年的初夏,我開啟了15天阿里大環(huán)線的旅程,同行一共三位男士,平均年齡68歲。這次我選擇綠皮火車到拉薩,到了拉薩再租車。阿里大環(huán)線全程預(yù)計4500公里,由于全部約15天的行程都在海拔4500~5300米之間,對個人身體狀況,適應(yīng)能力都是考驗。這是我第三次進藏,由于前兩次進藏都是自駕,沒有高原反應(yīng),因此對本次阿里大環(huán)線信心滿滿。奔向阿里~出發(fā)</h3> <h3>列車經(jīng)過一天一夜的旅程,次日傍晚抵達蘭州站</h3> <h3>離開了蘭州站列車?yán)^續(xù)西行抵達西寧,抵達西寧后考慮到進藏旅客的健康安全,全部旅客換乘整車有供氧系統(tǒng)的列車。</h3> <h3>離開了西寧,又經(jīng)過了一夜的行程,凌晨時分列車抵達格爾木站,這里是青藏鐵路的起點,也是青新公路,青海經(jīng)大柴旦,茫崖去315國道的起點。</h3> <h3>天剛拂曉,東方露出魚肚白,列車抵達昆侖山口。</h3> <h3>過了昆侖山口,列車?yán)^續(xù)沿著青藏鐵路西行,此時海拔超過了4500米,鐵路兩旁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幅雪域高原的景象展示眼前。</h3> <h3>翻越唐古拉山口,此時的海拔5050米。</h3> <h3>初夏的上海,氣溫在28度左右,唐古拉山口卻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氣溫將至零度以下,列車行進在雪域高原,正如歌曲《天路》~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 ,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飛過藍天 ,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 ,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xiāng),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 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h3> <h3>經(jīng)過了48小時的長途旅行,我平安抵達拉薩,并且和約定同行的兩位同事在拉薩匯合。</h3> <h3>拉薩海拔3600米,為了對今后十多天在超過海拔4500米以上的阿里大環(huán)線生活的適應(yīng),我選擇在拉薩休整三天,讓身體適應(yīng)高原環(huán)境。在拉薩期間游覽布達拉宮,哲蚌寺,大昭寺,八廓街。</h3> <h3>八廓街是拉薩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拉薩的市中心,在八廓街能領(lǐng)略到淳樸的藏族風(fēng)情。每天絡(luò)繹不絕的游客在這里觀光游覽。分享幾張八廓街人像,得瑟一下。</h3> <h3>在拉薩休整三天后,我們開始了阿里大環(huán)線的行程。</h3> <h3>離開拉薩,沿著雅魯藏布江前行,經(jīng)過雅江河谷首先抵達羊卓雍錯。羊卓雍錯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水瓦藍如鏡,湖濱水草豐美,是一個豐饒的高原牧場,當(dāng)?shù)夭刈迦嗣裼妹窀栀澝姥蜃坑捍耄禾焐系南删?,人間的羊卓。</h3> <h3>行進在羊湖的道路上。</h3> <h3>離開了羊湖第二天我們抵達日喀則江孜縣,這里的江孜古堡,位于海拔4100米的西藏江孜縣城里,也叫江孜宗山古堡,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宗”,在過去的西藏是行政單位,相當(dāng)于縣。所以這個城堡實際上就是縣府。民主改革以前,西藏政教合一,縣府既是官府,也是寺院,宗教色彩很濃,城堡實際上也可以說是一座宮殿式的寺院。江孜是一個盆地,農(nóng)業(yè)非常發(fā)達,在一片蓊郁的色彩當(dāng)中,突兀拔起一座赭黃色的石山,在石山上又突兀拔起一座白墻紅頂?shù)某潜ぃ惋@得特別的突出、搶眼。江孜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宗山古堡遺址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懸崖峭壁上,整個古堡群錯落有致的雄踞山頂,在年楚河平原中央顯得非常雄偉峻峭。讓江孜最享盛名的是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歷史。1903年冬天,英國侵略軍從亞東進犯江孜,遭到西藏軍民的頑強抵抗。英軍死傷慘重,被迫逃跑。1904年4月,英軍再次攻打江孜,他們憑著先進的武器,濫殺無辜,西藏軍民在宗山上用土制槍炮頑強抵抗兩個多月,終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武器落后及火藥庫意外爆炸,彈盡糧絕,抗英勇士全部壯烈犧牲。電影《紅河谷》真實的再現(xiàn)了這段歷史。</h3> <h3>清代的江孜宗政府在山頂。</h3> <h3>江孜宗政府建筑內(nèi)景</h3> <h3>俯瞰江孜縣全景</h3> <h3>318國道從上海人民廣場到西藏聶木拉縣,全長5476公里,我們途徑318國道5000公里點。</h3> <h3>翻越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珠穆朗瑪國家公園近在遲尺。</h3> <h3>進入珠穆朗瑪國家公園</h3> <h3>遠眺珠穆朗瑪峰</h3> <h3>珠穆朗瑪峰位于西藏定日縣境內(nèi),珠峰大本營在海拔5250米的中國海拔最高寺廟的絨布寺旁邊,我們到達珠峰那天,天氣特別晴朗,遠眺珠穆朗瑪,雄偉壯觀,傍晚時分,我非常榮幸的拍到了一組《珠峰日照金山》照片,由于珠峰地區(qū)天氣變化無常,經(jīng)常烏云籠罩珠峰,日照金山難以拍到,我有幸能拍到了珠峰日照金山。托福于藏族同胞。扎西得嘞[合十][合十][合十]</h3> <h3>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點,在這里測得珠穆朗瑪峰高度8844米,背后就是珠峰。</h3> <h3>日照金山《珠穆朗瑪峰》是拍攝難度最大的。由于拍攝點海拔超過5000米,不是所有的攝影愛好者都能涉足。且珠峰經(jīng)常被云霧籠罩,很難見到如此清澈透明的珠峰天氣。去往珠峰大本營的山路上,很榮幸的拍下一組日照金山珠穆朗瑪照片。好運來[合十][合十][合十]</h3> <h3>珠峰蘑菇云是一種極其罕見的自然現(xiàn)象,只有在天空晴朗的情況下,一股強大的氣流從喜馬拉雅北坡往上升,把半山坡上的云吹上天空,形成了十幾公里直徑的蘑菇云。到珠峰大本營的當(dāng)天,天空晴朗,正巧蘑菇云出現(xiàn),我非常有幸地用相機留下了這及其珍貴的瞬間。</h3> <h3>在珠峰大本營海拔高度石碑旁邊的山坡上,有一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一一絨布寺。 絨布寺(也稱龍布寺)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屬西藏寧瑪派寺廟,位于西藏日喀則地區(qū)定日縣巴松鄉(xiāng)南面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cè)的“卓瑪”(度母)山頂,距縣駐地九十公里,海拔約5250米,地勢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位于珠穆朗瑪峰腳下絨布冰川的末端,是一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h3> <h3>一群牦牛在絨布寺前悠閑地度步,祥和,安寧。遠處就是珠穆朗瑪峰。</h3> <h3>進入珠峰大本營的途中,換乘珠峰大本營景區(qū)過駁中巴,車后坐著幾位藏族大媽和他們的孩子。昔日的農(nóng)奴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喜悅的心情使她們唱起了傳統(tǒng)的藏族民歌。美妙的歌喉不次于降央卓瑪。</h3> <h3>離開了珠峰大本營,一路向西,希夏邦馬峰就在前面,希夏邦馬峰海拔8027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級高峰。它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南方距珠穆朗瑪峰約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聶拉木縣境內(nèi)的8000米級高峰,也是喜馬拉雅山脈的著名高峰之一。</h3> <h3>佩枯錯是珠峰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希夏邦馬和佩枯錯親密相伴。</h3> <h3>離開希夏邦馬,翻越海拔5236米的孔搪拉姆山,不遠就是中尼邊境口岸吉隆鎮(zhèn)。</h3> <h3>出發(fā)第五天,我們抵達中國~尼泊爾口岸吉隆鎮(zhèn)。這里是中國與尼泊爾商貿(mào)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西藏旅游的最后秘境。</h3> <h3>吉隆在藏語中意為“舒適村”、“歡樂村”。相傳藏王赤松德贊從印度迎請蓮花生大師入藏時,大師途經(jīng)吉隆溝,見此地山清水秀,風(fēng)景明媚,不勝感慨,便將此地命名為“吉隆”。吉隆溝是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天然通道,翻越吉隆北部的海拔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就進入了吉隆縣,從縣城路向南抵達吉隆鎮(zhèn),海拔一直從5236米迅速下降到2800米。70公里的公路穿越了喜馬拉雅山脈,從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到喜馬拉雅南坡的亞熱帶風(fēng)光,沿途植被的變化使人感覺如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因此,吉隆又被稱為“西藏最后的秘境”。</h3> <h3>吉隆鎮(zhèn)隨處可見尼泊爾人開設(shè)的餐廳,商店,由于疫情防控,吉隆口岸關(guān)閉近兩年,曾經(jīng)熱鬧非凡的口岸小鎮(zhèn)如今冷冷清清。但愿疫情早日過去,還人們一個自由。去不了尼泊爾,在吉隆口岸尼泊爾人開設(shè)的餐廳領(lǐng)略異國風(fēng)情。</h3> <h3>乃夏村在藏語中意為“圣地”,駕車出吉隆鎮(zhèn)向東十公里左右,就可以看見乃夏村,乃夏村分為上下兩村,都坐落在山頂?shù)囊惶幤脚_上,視野開闊,是欣賞雪山的極佳位置。西邊隔谷相望的是曲姆古拉雪山,矗立在眼前的雪山猶如一面巨大的白色墻壁,感覺近在咫尺。在其右側(cè)西北方向是著名的日吾班巴雪山,眼前的三座佛塔做前景,配上四周郁郁蔥蔥的樹木,讓人有身在天堂的感覺。</h3> <h3>第七天離開了吉隆鎮(zhèn),沿著岡底斯山脈一路向西進入了阿里地區(qū)海拔4600米的普蘭縣,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就在阿里普蘭。在崗仁波齊以南有一個圣湖之母~瑪旁雍錯?,斉杂哄e周圍自然風(fēng)景非常秀美,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fā)源地。距離瑪旁雍錯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稱為“世界神山”的岡仁波齊,在前往瑪旁雍錯的路上,有幸看到了岡仁波齊的真容(岡仁波齊經(jīng)常被云霧籠罩)瑪旁雍錯與岡仁波齊山水相依,猶如一對相親相愛的戀人,坐落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h3> <h3>瑪旁雍錯海拔4600米,在這生命禁區(qū),雞鴨全無的雪域高原,湖面上卻有成百上千只海鷗自由的飛翔。高原,雪山,藍天,碧水伴隨著海鷗展翅飛翔在湖面,使瑪旁雍錯變得更加美麗。</h3> <h3>岡仁波齊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并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昆侖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普蘭的高原上,這就是海拔6656米的第二主峰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獅泉河的發(fā)源地。相傳雍仲苯教發(fā)源于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由于剛?cè)什R經(jīng)常被云霧籠罩,很難見到其真容,我們到達時候剛?cè)什R山下,云開霧散,榮幸見到了其真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