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積木是兒童每天都會使用的材料,那么如何幫助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發(fā)展身體、社會性、情緒情感、認知、語言和創(chuàng)造力的技能呢?幸而在閱讀《幼兒園自主性區(qū)域活動》一書后有所收獲和感想,幫助我撥開了心中的疑慮,現(xiàn)將一些粗淺的感想記錄如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積木區(qū)本章開篇,作者就提醒我們,積木游戲遠比我們看到的復雜的多。兒童玩積木不僅可以建構知識,而且能促進成長與發(fā)展的每一個方面,這一點是其他學習活動難以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在積木建構過程中,兒童學習了<b>取放、堆疊和平衡積木</b>等<b>身體技能</b>,同時也學習了<b>分享與合作</b>等<b>社交技能</b>。他們的<b>語言技能</b>在<b>交流與傾聽</b>的過程中得到拓展,他們的<b>創(chuàng)造力</b>也在<b>設計、搭建</b>了不起的建筑物的過程中得到增強。所有這些都促使他們對自我產(chǎn)生積極的感覺,認為自已是有價值的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促進兒童發(fā)展的積木活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一、促進身體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 書中提到,兒童在與積木互動時,能促進其大肌肉動作、精細動作以及手眼協(xié)調能力發(fā)展。并詳細細分了積木促進幼兒哪一部分的身體動作發(fā)育。</p> <p class="ql-block"><b>通過撿積木增強手指力量</b></p> <p class="ql-block"><b>在搭建時發(fā)展平衡、手眼協(xié)調能力</b></p> <p class="ql-block"><b>在整理游戲中強化手腕力量</b></p> <p class="ql-block"> 當然,如果教師完全放手讓兒童自己搭建積木,那么他們就會通過與積木互動來學習如何使用積木。</p> <p class="ql-block"><b>意義水平:搭建一個建筑物給它命名</b></p> <p class="ql-block"><b>意義水平:在建筑物內放置車輛玩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二、促進社會性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b>積木區(qū)是兒童自發(fā)練習社交技能的絕佳場所。兒童需要學習的社會技能包括:<b>加入他人正在進行的游戲、成為領導者或聽從他人的領導、輪流游戲、合作游戲以及培養(yǎng)樂于助人的親社會技能。</b></p><p class="ql-block"><b> </b>書中提出:一些兒童可能會聯(lián)手進行建構游戲,其他兒童則可能試圖加入游戲,但被拒絕了。在我們班就出現(xiàn)過這樣的情況,由于幼兒缺少前期游戲經(jīng)驗,有很多男生不喜歡搭建積木,因此我嘗試讓建構水平較高的女生帶著游戲水平較弱的男生進行搭建,但是在嘗試一周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班女生并不愿意帶著男生進行搭建,多數(shù)都是女生在搭男生在拿積木。游戲回顧時,我請萱萱和雅雅來說一說原因以及問題。從幼兒的話語中得知:因為他們倆合作搭建時間較長形成一定的默契,而新加入的成員不會搭建,總把積木碰倒……孩子們似乎相互有些“嫌棄。”針對于這一情況,雖然我也采取過一些策略,如:繪本閱讀、多次交流引導等,但是效果不佳。今天,我在書中找到了幼兒積木游戲參與權的策略與支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小組附近靜靜地徘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模仿鄰近小組的游戲行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再次嘗試加入小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帶領幼兒閱讀《這是我們的房子》圖畫書,可以利用故事導入教室內真實活動</b></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將利用這些好辦法在實踐中進行嘗試,有效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三、促進情緒情感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 書中說到:“兒童在建構活動中,或者在與他人一起游戲中,每經(jīng)歷的一次成功,都能極大地增強他們對自己的好感——<b>積極的自我意象。</b>如果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與同伴發(fā)生不良情緒時,可以通過“<b>三關愛”</b>規(guī)則,指導幼兒學會<b>關愛自己、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和材料。</b>面對幼兒的沖突,書中也提出良好解決策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幼兒自主解決問題,以安撫游戲者使得游戲繼續(xù)進行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空間和積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帶領幼兒閱讀有關游戲沖突的故事《吉吉和露露之間的大戰(zhàn)》、《咬人大王布奇奇》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在閱讀后,和幼兒進行分享交流,是否會用同樣的方法解決問題?你們將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培養(yǎng)幼兒的同理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四、促進認知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書中提到,單元積木特別適合幼兒獲得這些經(jīng)驗,因為他們是依照數(shù)學單位的分數(shù)和倍數(shù)而精心設計的。我發(fā)現(xiàn)我班幼兒,在搭建積木時就特別喜歡將單個積木進行多個組合構造,在收納積木時亦是如此。在同伴間合作搭建時,經(jīng)常聽到幼兒說:“在幫我拿3個小圓柱形,在拿2個大叉路……”幼兒在建構中收獲了許許多多數(shù)、量以及數(shù)量關系;形狀與空間關系;一一對應等數(shù)學認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五、促進語言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 在學習這一領域發(fā)展中,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說到在給兒童閱讀有關房子的圖畫書時,可以讓幼兒講講他們自己房子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可以讓幼兒為它們的建筑物拍照,然后記錄下他們對該建筑物的描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為了激發(fā)兒童進行故事創(chuàng)作,可以閱讀一些有關別人房子的書籍作為引子</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六、促進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b>積木區(qū)是兒童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的絕佳場所。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與他們的想象力和假裝能力有關。書中說到,<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在積木區(qū),教師最有效的干預策略就是袖手旁觀!讓兒童自己動手搭建!</b><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可以為幼兒提</span>供用于假裝游戲的書籍,為幼兒提供多種開放性機會和材料支持幼兒建造自己的房子,打開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最后,作者還說到可以讓來幼兒來說一說自己的搭建故事,將故事記錄展示在圖書區(qū)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u>一份收獲</u></b></p><p class="ql-block"> “兒童是自主的學習者,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兒童是通過與環(huán)境中的材料、活動和人的實際互動來建構知識、經(jīng)驗的?!标P于如何支持幼兒在建構區(qū)的深度探索學習,怎樣尊重和支持幼兒多領域的發(fā)展,《幼兒園自主性區(qū)域活動》的第三章積木區(qū)給了我很多啟發(fā),<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拓展了我對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qū)域活動的認知——尊崇兒童的游戲天性,并且還</span>提供了專業(yè)性和實用性并重的建議和指引。我會將從書上學到的于孩子有益的知識運用到日常工作中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