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我是青陽人,走近你我他</b></p><p class="ql-block">——<b>鄉(xiāng)賢?人民公仆沈培新。</b></p><p class="ql-block">安徽省女作家石楠在紀念沈培新《他曾為我舉過燈》的文章中說:“一個人走了,還有人記著他,懷念他,他就是一個好人,好干部,一個了不起的人?!?lt;/p><p class="ql-block">沈培新(1936~2012.3),安徽省青陽縣蓉城鎮(zhèn)火焰山沈家人,享年77歲。他18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0歲參加工作。先后在合肥師范專科學校、合肥師范學院、省人事局、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省教委、省文聯(lián)、省委宣傳部、省政協(xié)供職。曾擔任過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協(xié)常委、省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主任。在省城工作幾十年,在官場,他的升遷是憑著對黨的忠誠,憑著實干,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p><p class="ql-block">沈培新在世時,在安徽省文化藝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不張揚,不擺架子,不盛氣凌人。他有一股書生氣,青絲絲的,面帶微笑,溫文爾雅,像個紳士。他嚴于律己,樂于助人,只要在職權范圍內的事,能幫上忙的盡力為之。他的同事和朋友給予很高的評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沈培新生前生活小照</span></p><p class="ql-block">原合肥市市委書記鄭銳說:“在每個工作崗位上,他都十分執(zhí)著、敬業(y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善于團結人,能夠在其工作范圍內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使大家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出來,這實在是難能可貴?!?lt;/p> <p class="ql-block">省文聯(lián)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雪說:“有的人雖然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雖然死了,但他還活著。老部長就是那種永遠活著的人。因為,他有自己的精神,有自己的境界,而人們記住的恰恰是他的這種精神?!?lt;/p><p class="ql-block">他為沈培新寫了一副挽聯(lián):“一身正氣真君子,兩袖清風大寫人?!?lt;/p> <p class="ql-block">說了這么多,講幾個具體例子吧。</p><p class="ql-block">其一,在蕪湖鐵山賓館和秘書、司機同住三人間。</p><p class="ql-block">省教育廳總督學李明陽講了一件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剛調任辦公室秘書的李明陽隨沈培新去蕪湖,到鐵山賓館登記住宿時,為節(jié)約費用,他特地要了一個三人間,他和司機睡兩邊,沈居中鋪。時值盛夏,沈坐在床上閱文件,準備第二天講話,房間無空調,只有一個電風扇,熱得他不停地用毛巾擦汗??吹嚼钕春迷?,沈對他講,我們出去走走。散步中,沈指著路邊不遠處一幢房子對李說:“明陽,以前出差我一般住在那里?!币痪湓捥嵝蚜死睿s緊給沈換了房間。沈時任省教委副主任,按規(guī)定是單獨住一間房,便于接待來人和夜晚辦公。初來乍到的李秘書第一次出差沒有經驗,安排不當,沈沒有批評他,而是悄悄提醒。觀人入微。一件小事體現(xiàn)出他謙遜友善,平素待人的優(yōu)良作風。</p><p class="ql-block">第二件小事。</p><p class="ql-block">據安徽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韋君琳回憶,有一次,他找到我家,開門見山地說:“小韋,我有件事想請你幫忙?;幢蹦沁呌袀€聾啞學校的孩子們書畫搞得非常好,我想為他們在合肥辦個書畫展覽,作一次宣傳。想請你幫我搞搞籌備工作,了卻這個心愿。這不是組織下達任務,我是以一個朋友來請你的喲。”我見他態(tài)度如此誠懇,又是為了鼓勵殘疾孩子積極進取,就馬上答應下來。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這個特殊展覽在安徽畫廊成功舉辦。此后,沈主任還找省城部分書畫家為聾啞學校贈送了書畫作品,支持學校發(fā)展。</p><p class="ql-block">第三,為安慶市女作家石楠張羅開新作研討會。</p><p class="ql-block">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石楠到省城參加政協(xié)會議,遇見沈培新,當他得知石楠出了一套三卷本的女畫家系列叢書(畫魂-潘玉良傳/ 海魄-楊光素傳/ 美神-劉葦傳)。他非常高興,說要給她舉辦個新作研討會。2000年10月8日,石楠新作研討會,由安徽省文聯(lián)、安慶市文聯(lián)和省政協(xié)科教文委聯(lián)合在省政協(xié)12樓主席會議室舉辦。省內著名的文藝批評家和學者來了三十多人,是個高級別的研討會。石楠以與會者出席,自已沒有參與籌備,沒有花錢,連吃住都是他們安排的。沈主席是為基層作家辦實事做好事的好領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石楠著作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沈培新先生不僅為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竭誠服務,而且也不忘為家鄉(xiāng)人民多做好事。他曾多次率領省城文藝界的名家、學者到青陽采風,宣傳青陽。1997年春,他率領省文聯(lián)雜協(xié)、曲協(xié)、劇協(xié)、作協(xié)、攝協(xié)、民協(xié)和舞協(xié)等七大協(xié)會主席及著名作家、書畫家共40多人的團隊到青陽采風,并出版了一期《大九華》專輯,大力推廣、宣傳青陽縣。</span></p> <p class="ql-block">2009年,蓮峰云海景區(qū)負責人找沈老幫忙,委托他找陳錦華先生為景區(qū)題字。他答應試試,于2010年1月某日到陳錦華家中,請他題寫“蓮花峰生態(tài)園”園名。他還將求墨寶的過程記錄下來,交與都總說:“我將北京求字經過整理記錄給你,省得后人考證麻煩?!鄙蚶吓c人為善,助人為樂,辦事認真、嚴謹,此可為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陳錦華在北京會見沈培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09年,沈培新等在蓮花峰生態(tài)園考察</span></p><p class="ql-block">2002年5月,沈老將自己收藏的100多幅當代名人字畫和幾百冊名人贈書捐贈給青陽縣博物館、圖書館。他說:“我不是企業(yè)家、金融家,無力在生產領域和投資方面為家鄉(xiāng)出力。捐獻字畫與書籍,只是一片心意,一絲情意,希望為家鄉(xiāng)的文化建設作點小小的貢獻”。赤子之心,愛鄉(xiāng)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沈培新先生一生勤奮,筆耕不輟,忙里偷閑著書立說,他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上海文學》等數十種報刊雜志發(fā)表200萬字文章。其中部分論文匯集成《歲月流韻》、部分隨筆、評論、散文編為《歲月流金》的書。他擔任主編(編委會主任、主審)出版的專著、書籍有《茂林悲歌——皖南事變全景掃描》、《安徽新四軍人物》第一卷(上、下冊)、《走近新四軍》、《新四軍在安徽》、《紀念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成立70周年文集》、《鐵軍文化研究》、《美的旋律》、《黨與人民心連心》、《走進陶行知》、《圓夢之后》等十幾本書。<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謂辛勤耕耘,碩果累累。</span>同時,他還籌劃拍攝了《徽商情緣》電影和《桃花女》、《風流謝家村》、《家》、《陶行知》、《月映月圓》等電視片,均獲得了中央宣傳部和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聶皖輝評價道:<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個從鄉(xiāng)村野寨走出來的青年,經過奮斗,官至”五品”,一生頗多建樹,身后能留下一筆“文化遺產”,也算是可以的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培新書法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沈培新自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