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8年,毛主席《菩薩蠻.黃鶴樓》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號,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抗,從此找到了出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八.七”會議,毛主席首次提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的著名論斷。他說:“對軍事方面,從前我們罵孫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蔣、唐都是拿槍桿子起家的,我們獨不管。現(xiàn)在雖已注意,但仍無堅決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動非軍事不可。此次會議應(yīng)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湖南此次失敗,可以說完全由于書生的主觀錯誤。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quán)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隨后,毛主席在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次會議上對這個思想作了進(jìn)一步的闡述:“一.湖南的秋收暴動的發(fā)展,是解決農(nóng)民的土地問題,這是誰都不能否認(rèn)的。但要發(fā)動暴動,單靠農(nóng)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有一個軍事的幫助。有一兩團(tuán)的兵力,暴動就可以起來,否則終歸于失敗。二.暴動的發(fā)展是要奪取政權(quán),沒有兵力的擁衛(wèi)或去奪取,這是自欺的話。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軍事?,F(xiàn)在應(yīng)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軍事運動,實行在槍桿子上奪取政權(quán)、建設(shè)政權(quán)?!?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主席在《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中指出:“相當(dāng)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quán)存在的必要條件。若只有地方性質(zhì)的赤衛(wèi)隊而沒有正式的紅軍,則只能對付挨戶團(tuán),而不能對付正式的白色軍隊。所以雖有很好的工農(nóng)群眾,若沒有相當(dāng)力量的正式武裝,便必然不能造成割據(jù)局面。所以‘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的思想,是共產(chǎn)黨和割據(jù)地方的工農(nóng)群眾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38年11月6日,毛主席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再次強調(diào):“革命的中心任務(wù)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quán),是戰(zhàn)爭解決問題?!薄霸谥袊x開了武裝斗爭,就沒有無產(chǎn)階級和共產(chǎn)黨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務(wù)”。“外國的資產(chǎn)階級政黨不需要各自直接管領(lǐng)一部分軍隊。中國則不同,由于封建的割據(jù),地主或資產(chǎn)階級的集團(tuán)或政黨,誰有槍誰就有勢,誰槍多誰就勢大”。“共產(chǎn)黨員不爭個人的兵權(quán)(決不能爭,再也不要學(xué)張國燾),但要爭黨的兵權(quán),要爭人民的兵權(quán)。……勞動人民幾千年來上了反動統(tǒng)治階級的欺騙和恐嚇的老當(dāng),很不容易覺悟到自己掌握槍桿子的重要性?!總€共產(chǎn)黨員都應(yīng)懂得這個真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蹏髁x時代的階級斗爭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只有用槍桿子的力量才能戰(zhàn)勝武裝的資產(chǎn)階級和地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只有用槍桿子才能改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在“七大”政治報告中指出,“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斑@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有自覺的紀(jì)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shù)人的或狹隘集團(tuán)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而結(jié)合,而戰(zhàn)斗的。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wù),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毛主席在重慶談判時,堅持“人民的武裝,一枝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新的形勢下,毛主席反復(fù)告誡我們:“槍桿子對于未取得勝利的和已經(jīng)取得勝利的人民來說,是須臾不可離開的東西”。</span></p><p class="ql-block">參考文獻(xiàn):《毛澤東文集》、《毛澤東選集》</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