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我和我的父親

梁智

<h3>  父親因“腦溢血”住院已70余天,今天終于出院了。在我和二哥的護送下來到了南山社會福利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重,規(guī)定家屬不能進入院區(qū)。出迎的工作人員有的在檢查各種手續(xù),有的幫助運送行李。父親在陪護的攙扶下借助助行器械,蹣跚地、緩慢地走向大門。兒時眼中父親那挺拔的身軀,能負大山的雙肩已蕩然無存。老話說:“父母在,家就在?!蓖改高h去的背影,心里一陣陣酸楚。</h3> <h3>  我家五口人,父母親和三個兒子。圖中,母親懷抱著的是我。在兒時模糊的記憶中,父親轉業(yè)后,忙于營業(yè)部的事務:各種商品進貨,庫存和銷售。印象中貨物運達后,父親都要親自率領員工們卸貨,重達兩百斤的鹽袋都是自己扛的。有時,母親太忙,只能由父親給我們做飯,父親把和好的面用手一搓,便做成了一個一個形狀像“貓耳朵”的面片,加上調料之后美味無比??赡芨赣H也不知道這種美食的名稱,就告訴我們叫“貓耳朵”。此后,心里便盼望著父親能經(jīng)常做這種美食,但父親越來越忙,“貓耳朵”的味道便逐漸從我的味蕾細胞中消失了。有時,父親的武裝部戰(zhàn)友郭劍平叔叔會開車(吉普或轎車)來接我們去縣城里玩,上車后那種期盼和激動的心情立刻就沒有了,伴隨的是翻江倒海的嘔吐和天旋地轉的眩暈。父母很注重培養(yǎng)和支持我們的各種興趣愛好:大哥要學習繪畫,父母直接買了一箱宣紙和各種畫筆。大哥后來成了畫家。我對數(shù)學感興趣,父母便訂了一年的《高等數(shù)學》雜志,一共四十元。這是什么概念?這是我們家差不多一年的收入。收到雜志到后,一看傻眼了。由于太深奧,又沒有人指導,完全看不懂。錢是浪費了,負疚至今。美好的童年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和充滿幻想中逐漸過去了。</h3> <h3>  1979年,我參加高考,這年是出成績前填報自愿。我本想報地質學,幻想著背著背包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就在此時,父親因上腹部及胸前區(qū)疼痛住進了縣人民醫(yī)院,診斷是“心絞痛”,父親疼痛難忍,在注射了止痛藥的情況下,還想撞墻。這種情況下,姨父張東、小孃劉芹、老師胡麗珠對我說:“你父親病成這樣,你干脆報醫(yī)學專業(yè),家里有個醫(yī)生總是好的”。面對父親的病痛,親戚和老師的建議,我填報了醫(yī)學專業(yè)。</h3> <h3>  1983年我大學畢業(yè)后分到了普格縣人民醫(yī)院工作。好像是老天爺在作怪,父親的病又一次發(fā)作了。這次的發(fā)病似乎比上一次更加嚴重,除了上腹部及胸前區(qū)疼痛以外,還伴有皮膚發(fā)黃??h醫(yī)院的老醫(yī)生們束手無策了,有的認為是“心絞痛”,有的認為是“肝炎”,甚至有的認為是“肝癌”,建議轉院治療。于是轉到了西昌邛海邊的某陸軍醫(yī)院,在該院治療月余,黃疸逐漸消退,身體變得虛弱不堪。最后診斷是“黃疸性肝炎”。出院后回到家里,時不時會有疼痛發(fā)作,全家人都十分擔心。恰在此時,縣人民醫(yī)院購進一臺B超,經(jīng)檢查后診斷為“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至此,父親的病才算真相大白。經(jīng)多方打聽,得知涼山州第一人民醫(yī)院肝膽外科最好。于是,通過各種關系住進了這家醫(yī)院并做了手術。術后父親身體逐漸恢復,全家人懸著的心才算踏實。</h3> <h3>  1984年父親離休,落葉歸根回到老家河北省邢臺市。在邢臺這5年里,父親身體無恙。我也在積極準備研究生考試。<br>  1989年8月,我考入了華西醫(yī)科大學。畢業(yè)后懷揣夢想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h3> <h3><br>  1995年二哥調入深圳。一同搬來的有嫂子魏麗佳、侄女梁艾曦、還有父母。我們和父母親可以經(jīng)常見面了。周末或節(jié)假日,我們喜歡去周邊(青青世界、海上田園、蛇口老街、上海輕工總匯)游玩、購物。二哥和我常常組織家庭飯局(或在家里自己做,或在餐館里吃)。一家人其樂融融。</h3> <h3> 2006年的一天清晨,二哥發(fā)現(xiàn)父親說話時,嘴是歪的。送至南山醫(yī)院后,診斷為“腦梗塞”。雖經(jīng)及時和積極治療,還是留下了喝水嗆咳,左下肢乏力的后遺癥。這一年父親已經(jīng)81歲了。</h3> <h3>  約2007年前后,我家搬至陽光帶。為了看病方便,父母親便住進了地處醫(yī)院的房子。房子沒有電梯,父親尚能夠上下四樓。期間,請過保姆,也請過鐘點工。在這十余年里,前五年父母身體尚好,后五年有明顯衰退跡象。</h3> <h3>  2017年醫(yī)院拆遷后,也是為了便于照顧老人,我們在城市山林小區(qū)(二哥住這里)租了一套三室一廳兩衛(wèi)的電梯房,父母單獨居住。本想請個保姆,照顧父母的起居飲食,但父母堅決不肯,認為生活尚能完全自理。此后,每逢節(jié)假日,二哥總要帶父母去周邊泡溫泉和度假,并組織全家聚餐。</h3> <h3>  2017年11月南山區(qū)人才公園開園,我和二哥得空時總是輪流帶父母去人才公園散步。此時,父親尚能夠圍繞公園的內湖走半圈。<br>  </h3> <h3>  2018年父親的體力在下降,僅能圍繞公園的內湖走三分之一圈了。</h3> <h3>  父親老了,歲月不能倒流,唯有盡量多的陪伴父母。我做出一個決定:每個周六必須推掉所有的學術會議和應酬來陪伴父母。有時實在推不掉,必須在周日補上。</h3> <h3>  2019年父親左上瞼長出一腫物,越長越大并影響視線。手術切除后術病理報告提示:“鱗癌”。這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如果不處理,可能會遠處轉移,也可能局部復發(fā)。局部復發(fā)會嚴重影響外觀,這對父親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他有軍人的尊嚴)。與二哥商量后,決定再次手術。徹底切除病變組織,整個上眼瞼就沒有了,必須重建一個眼瞼。手術難度可想而知。父親已經(jīng)93歲高齡,手術臺上隨時可能出現(xiàn)意外。于是,我請來中山二院的張金明教授主持手術重建了左上瞼。但父親一直說左眼不舒服,感覺有東西卡在里面。我分析是線結刺激。兩月余后的一個周末,我冒著傷口裂開的風險,翻開了左上瞼,拆除了縫線。此后父親未再有左眼不適。</h3> <h3>  此后,父親沿人才公園內湖走四分之一圈都已經(jīng)很困難了。</h3> <h3> 9月的一天,二哥突然來電,說父親呼吸很急,讓我趕緊去看看。當我趕到后,發(fā)現(xiàn)父親呼吸急促、嘴唇微紺、端坐呼吸、不能平躺、雙下肢浮腫。迅速入住呼吸科,經(jīng)急診CT檢查發(fā)現(xiàn)“左側支氣管占位性病變”。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腫瘤,另一種可能是異物。怎么辦?必須迅速做出決定。經(jīng)全院多學科會診后,決定行支氣管鏡探查,如果是異物就取出,如果是腫瘤就只能聽天由命了。父親已經(jīng)出現(xiàn)心衰,任何手術風險極大。在是否麻醉的問題上也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全麻極大可能性就不能蘇醒過來,最后決定不給麻醉,在清醒狀態(tài)下進行。我陪父親進入了手術室,雙手托著父親的下頜,不停的安慰他。支氣管鏡經(jīng)父親的口腔緩緩下行,刺激引起父親強烈的咳嗽,不能呼吸。支氣管鏡走完一個行程,拔了出來,父親緩過一口氣,像嬰兒般大哭起來。我雙手撫著父親的臉,不停的安慰他:“我在這里,我在這里”。父親才逐漸平靜下來,呼吸明顯改善。手術結束后,立即進行了胸部CT復查。之前“左支氣管占位性病變”消失了。<br>  雖然危機渡過去了,但我們卻更加擔心父親的身體狀況了。如何安排父母的晚年生活成了一大難題。平心而論,我們希望和父母一起生活,盡床前之孝。但現(xiàn)實的住房條件和高速運轉的工作生活節(jié)奏不允許。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是近年來國家倡導并大力扶持的新型產(chǎn)業(yè)。概念和以往有所不同,具備住、醫(yī)療、護理、康復等多位一體,功能齊全。入住養(yǎng)老中心,既可使父母享受高質量的晚年生活,又可以使子女們在繁重的家庭負擔中解脫出來。我們認為這是最佳的選擇。二哥和我開始輪番給父母灌輸這種思想。父母始終很猶豫,時而同意時而不同意。在二哥的精心安排下,于2019年9月17日到南山醫(yī)院進行了一次生活能力鑒定。父親已經(jīng)達到入住養(yǎng)老中心的條件,但最終父母親還是沒有同意。既然不同意入住養(yǎng)老中心,我們轉而求其次請個保姆,父母仍然不同意。</h3> <h3>  一年內經(jīng)歷了三次手術打擊,父親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了。父親已經(jīng)不能完成公園內湖四分之一距離的行走了。有一次,我們嘗試著從深圳灣體育中心二樓的平臺,通過連廊走到人才公園。原計劃是能走多遠算多遠,體力不支時再折回。剛到公園門口時,突然瓢潑大雨從天而降,我急忙扶著父親折回,但為時已晚。我們只好在連廊上避雨。我脫下衣服,披在父親身上。等雨稍小,我扶著父親緩慢的回到了體育館地下車庫。上車后快速回家,干毛巾擦拭后換上了干衣服。后來二哥知道了此事,很嚴肅的批評了我,所幸沒有感冒。</h3> <h3>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徹底放棄了人才公園。每個周六,我們改在了大沙河生態(tài)長廊,這里有一個書吧。我們走一段路,然后回到書吧里,看書、喝咖啡。</h3> <h3>  2020年1月,由于新冠疫情爆發(fā),很多公共場所關閉。我們又把散步場所改在了深圳灣體育中心二樓,這里的好處是全開放式的戶外場地,我們不懼疫情;頂上又可以擋雨,我們可以風雨無阻。</h3> <h3> 由于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全家人都很擔心。二哥反復叮囑父母,出門戴口罩,去公共場所(如:電梯間、超市)時不要隨意觸摸,盡量避開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在家做運動。同時,反復給父母灌輸要請保姆。<br>  2021年,父親96歲了。3月父母親終于同意了請保姆。在二哥的操持下,請了四川籍保姆小劉。她負責做飯,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父母的家務終于有人操持了。周末,我們同樣是戶外散步,不同的是多了一個小劉。</h3> <h3>  4月6日晨,小劉打來了一個電話“叔叔昨晚迷糊了,上廁所時把衣服都弄濕了?!蔽腋杏X到事情不妙,立即趕往父母住處。父親躺在床上,尚能說話,尚能認出是我。他說要小便,我扶他去衛(wèi)生間,但他找不到馬桶的位置了。測量血壓為190/130。二哥正出差在外地,我趕緊電話與他商量,決定立即住院。我和小劉一起把父親送到了醫(yī)院,醫(yī)生開出了一系列檢查。下午4點,腦CT提示“左側頂枕葉腦出血”,心內科醫(yī)生建議立即轉往腦外科。腦外科主任看了片子,認為出血量不大,建議保守治療。父親被送進了腦外科ICU,晚上9點左右,復查腦CT,出血范圍沒有繼續(xù)擴大,所以治療方案是繼續(xù)保守治療。這時的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難道我快失去父親了嗎?再次給二哥打了電話“結束出差,趕回來吧,有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了?!?</h3> <h3> 此后的幾天,我每天上下午各進去看一次,幫助翻身、拍背、吸痰、擦身。父親的意識有所恢復,右側肢體也有了微弱的活動。 12日,轉入腦外科普通病房。護理壓力巨大,先前的男護工頂不住了,要求換人,后來換了一名貴州籍女護工小周。<br> 人是活著,但不能活動、不能說話、不能認人、不能吃飯和吞咽、不能大小便。怎么辦?。柯齺?,一切從零開始: <br> “爸爸,我是誰?”、“爸爸,他是誰?”剛開始,爸爸對這樣的呼喚只有反應,第二天知道開始點頭了。第三天,就能夠說出“梁智”、“梁宏”。<br> “抬腳”、“抬手”,他慢慢地知道根據(jù)指令配合運動了。我們請來了康復科醫(yī)生,增加了四肢電刺激及局部被動活動項目的理療。幾天后嘗試著扶著他坐了起來。<br>  “想喝水嗎?”、“想吃飯嗎?”爸爸點點頭,開始表達自己的意愿了。嘗試著給他喝水,他立即嗆咳起來。這時,爸爸還是靠鼻飼在維持各種營養(yǎng)的需要。一定要恢復他的吞咽功能,我們又請來了康復科的吞咽訓練師,買來了吞咽訓練器和塑化劑。每天進行著吞咽訓練。</h3> <h3> 7天沒有大便了,我和小周給他用了兩支“開塞露”。便后更換康護墊,打來熱水,進行擦洗。<br>  又過來幾天,父親四肢的力量逐漸恢復,在我的攙扶下,可以下床活動了。從此,我們可以推著輪椅去戶外活動了。每當遇到墻上的標示和廣告牌時,我總要要求他大聲念出聲來?!搬t(yī)護通道”、“掃黑除惡”、“保護自然”。漸漸的,越來越連貫、越來越清晰。我自創(chuàng)了一套輪椅上的康復操:雙手同時上舉20次,拍手20次,用力握拳20次,吹口哨20次,伸展舌頭20次,舌頭在口腔內旋轉20次,輪流抬腿20次。每天上午一組,下午一組。做完操后,便扶著父親離開輪椅行走。以上項目每天堅持。一天晚上,父親開始反抗了?!澳騺砹?,咋個辦嘛?”“幫我把手和腳解開,你把我捆起來是犯法的,你會坐牢的?!眹樀米o工小周立即照辦(為了防治墜床,當時四肢綁了約束帶)。爸爸的語言開始多了起來,他夸小周是“上海的鴨子,呱呱叫”。隨著父親的進一步康復,二哥買來了助行器,我反復教父親如何使用,慢慢的他學會了使用。每天操后的攙扶行走變成了父親自己行走。我和小周在旁稍作預防性保護。吞咽訓練也有進步。開始可以進食蛋羹和果汁了。五一節(jié)夜晚,父親再次造反,自己拔出了鼻飼管,值班護士責怪了護工小周,為了不讓小周受罰,父親同意再次插上。可能因為實在難受,父親再次拔出了鼻飼管。第二天早上,護士實在沒有辦法,請來了醫(yī)生。醫(yī)生告訴小周買一碗小米粥試一下,結果老爸一口氣把粥消滅了,沒有出現(xiàn)嗆咳的情況,從此告別了鼻飼管,增加了送餐的項目。二哥負責送餐,挖空心思想著各種辦法,既不能太硬又不能太稀。</h3> <h3>  5月13日轉入了康復科。康復項目很多,有運動類、針灸類、電刺激等等。</h3> <h3>  每天早上7時由我送早餐,一式兩份,父親一份,小周一份;8點準時送往4樓進行各種康復訓練;12點左右,二哥送來午餐;餐后午休;下午3點左右,我送上一杯果汁,然后進行輪椅操,借助助行器行走;晚上6時左右,二哥送來晚餐。每個周末,我和小周幫助排大便一次,然后是洗澡,每次結束后,躺到床上,父親總會說“舒服”。每兩周我會給父親理一次頭發(fā),刮一次胡須。</h3> <h3>  這期間父親性格變得開朗幽默,特別替別人著想,很愿意與人交流??评锏淖o士很愿意去逗他玩,摸摸他的光頭,覺得他很可愛。每次送去果汁,父親總是遞給護士或者小周,讓他們先喝。一次做完電刺激,醫(yī)生拔出針頭,父親說:“再找找,看看有沒有漏網(wǎng)之魚?!倍旱冕t(yī)生都笑了。</h3> <h3>  5月17日,父親原工作單位的領導井古體聰局長和辦公室主任前來看望父親,送來了一年前由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fā)給父親的一枚共和國勛章,父親重新穿上了他的舊軍裝,高興得像小孩子一樣。</h3> <h3> 轉眼,又過了一個月,該出院了。我們開始收拾行李,我在醫(yī)院準備康護墊、紙尿布、紙巾、濕紙巾、保鮮袋(假性導尿用),這些都是必備物品,二哥則準備好父母的其他用品。<br>  6月16日,二哥和我送父母親和小周住進了南山社會福利院。</h3> <h3>  入住養(yǎng)老中心已經(jīng)三天了,從視頻通話和傳來的照片可以看出,父母已經(jīng)適應了。父母是幸福的,能夠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是幸福的,愿我親愛的父親和母親能夠長命百歲。<br><br> 2021年6月1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