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是80代初的孩子, 是曾經(jīng)那個時代的寶寶,但大多其實也并不會被真的視作嬌生慣養(yǎng)的寶貝。</p><p class="ql-block"> 我們真的大多不曾撒過什么嬌…… 因為那個年代的我們,就大多數(shù)而言并不是獨生子女,還是當哥哥、做弟弟,有兄弟姐妹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大多也是能吃苦,也真的吃過一些苦,或許并不見得比許多六、七零代哥、姐輩有多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自己,兩兄弟。</p><p class="ql-block"> 記得兒時才四五歲,就會跟著父母磚瓦窯搬磚坯、送茶水。少年孩童的年紀,六七歲起在雙搶農(nóng)忙時的我們,也是要下田又下地,同父母親一起割稻又插秧的。</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我們兄弟,常常要早早的晨起,也是有要輪流去放牛的。到后來,沒有養(yǎng)牛了,城郊農(nóng)村的我們,家里便會養(yǎng)了許多的豬和雞鴨,開始會種很多的菜,那都是父母賴以維持生計和家用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上學前、放學后,去酒廠拉酒糟,幫忙清理圈里、窩里的豬糞和雞屎鴨屎,去生產(chǎn)農(nóng)機的木工廠里撿廢木料當柴用,也是我們每天的功課……</p><p class="ql-block"> 每逢夏秋時節(jié),菜地里抬水、澆糞,剪枝去葉和除草,收拾那些涼薯、絲瓜、茄子豆角又辣椒、蔬菜之類,也都是常常要干的活,因為父親母親每天起早貪黑忙不過來,是真的辛苦,我們作為小小男子漢,一干也是干到了中學時期。印象中,直到我畢業(yè)要去外地讀書的那年,還和兄長幫忙負責照看著魚塘,每天要割喂魚的草料……</p> <p class="ql-block">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變化,后來的我們也不再下田下地討食了,這些田間地里的勞作,在我們家、我們這一輩便成了上個世紀的記憶,孩子們也沒有經(jīng)歷,甚至見到豬牛羊都成了稀奇,但它始終是一種要能吃苦耐勞的精神傳承!</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在父母辛苦種田、種菜又養(yǎng)魚的日子里,伴隨著豬牛雞鴨的叫聲和農(nóng)家糞肥,一邊勞動,一邊學習長大的80代。</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我們覺得生活并不算很苦,卻也免不了還是真正吃了許多苦的……我們上小學當然基本是靠走,中學蹬個老永久,路上會經(jīng)常跟著一些狗,每到吃飯的點,常常要靠父母滿村滿街的吼……</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課桌會劃有“38線”,卻也會配合女孩子跳線皮筋。偶爾,我們的老師、父母會給幾顆打蟲的“寶塔糖”,一個小面包,一根五分或一毛錢的冰棍時,就會讓我們興奮得滿心、滿嘴都是開心、知足……</p> <p class="ql-block"> 初中時,難得奢侈有點零用錢,便會背著父母去買那俄羅斯方塊游戲機、運動掛表之類的寶貝物件。那零用錢,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去河里摸螺螄,然后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變賣得來的一些,還有就是有大力氣了,會和父母大人們一起,到家門口生資公司的倉庫去裝車、御貨,搬那幾噸、十幾噸甚至幾十上百噸的農(nóng)藥、化肥和農(nóng)機配件,真正用體力賺那辛苦錢。</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我們讀書幾乎沒有什么琴棋書畫、樂器和球類運動的培訓,大多只是憑著自己的喜好去自學一通,有點能力的,自己設法又擠出點父母給的辛苦錢去接觸接觸……</p><p class="ql-block"> 到如今,我們看著或帶著自己的孩子參加一些培訓玩這些、學這些時,眼里、心里似乎又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也會有那么一些熱愛和喜歡,同時也會心生一些愧疚:自己不能給予孩子更多與更好的,總還想著怎樣給予再多一些、再多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跨世紀、新千年時,我們終于滿懷豪情跨進了成年人的新世界……我離開了父母,去到遠方,開始獨立的謀生和工作。</p><p class="ql-block"> 來到大城市,因為緣份、因為工作,我也認識、喜歡上了遠方的女孩,自由戀愛的成了她的男朋友。我們終于大膽地牽上了手,卻也常常要兩地去奔走,讓她愿意跟著我們一起去守候……</p><p class="ql-block"> 我們習慣了長年累月的加班工作,蝸居在繁華大都市,奮力地安身立命,通過謀生又想謀業(yè)。在太多次的失敗、失望的挫折中,一再抬頭,一再努力的向前走著……</p><p class="ql-block"> 我當然也有過許多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抱怨,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從少年到中年的更愛國和更愛家!因為我們經(jīng)歷了二十多年的成人世界的折騰,便也真正明白了一些事,有了自己的許多成年的故事。當然,我們也都不想成為一個世故的人,所以我們在知世故之中,掙扎著盡可能少世故……我們一直相信自立、自強的生活、處世之道,去交人、識人,去工作、去創(chuàng)業(yè),盡可能的多些理解、包容與積極,去面對這個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成年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終于,我與青春年華say goodbye,告別曾經(jīng)那個少年、那個男孩,也不再只是那年那個兩人世界里的男朋友,成了兩個小男孩、小少年的父親。</p><p class="ql-block"> 驀然又回首,不知不覺兩鬢漸漸開始真白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或許,我們是在做兒子的時候最好做人。那是在最不懂事的年紀,還有著父親、母親和兄弟的依靠,在理解父母卻又埋怨他們的光陰歲月里,長成了個男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今天,我也終于體會到——</p><p class="ql-block"> 那最難、最不好做的人,正是如今兒子、父親又老公身份不停在切換的那個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們總有“父愛缺席”的問題,有時會疏忽、忘記了還要去學著做個真正合格的父親,常常理直氣壯于把“男兒志在四方”當作借口,把育兒的事情一股腦丟給了背后的妻子與父母輩親人。</p><p class="ql-block"> 己到中年,己至不惑,不再是西游記,不再是大師兄。上有高堂,下有妻小,孩子的學習,父母的健康……我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那些責任、擔當,也緊緊捆綁了我那些永遠輕松不了的生活與遠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少不知父母恩,</p><p class="ql-block"> 懂時已是中年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個父親節(jié),我終于成了一個四十歲的父親……</p><p class="ql-block"> “看,那個人真的像一條狗!”</p><p class="ql-block"> 父親節(jié)快樂!</p><p class="ql-block"> 那就祝自己也快樂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