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點最后:查看原文,可見原文和張也唱的《父親》!??!</p>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h3>有一種精神,穿越時代的云煙,<br></br></h3></br></strong></strong></strong></strong><h3><strong>日久彌新;</strong></h3></br><h3><strong>有一種懷念,歷經(jīng)時代的風(fēng)雨,</strong></h3></br><h3><strong>更臻醇厚!</strong></h3></br><h3><strong>毛岸青邵華夫婦深情一曲</strong></h3></br><h3><strong>《父親》</strong></h3></br><h3><strong>獻(xiàn)給全天下最好的父親!</strong></h3></br><h3> <h3>父親毛澤東與兒子毛岸青 兒媳邵華</h3></br><h3><strong><br></br>《父 親》</strong><br></br><strong>毛岸青邵華作詞<br></br>張也演唱</strong><br></br><strong>山西老鄉(xiāng)微生活編輯制作</strong><br></br><br></br></h3></br><h3><strong>《父親》</strong><br></br></h3></br><h3><strong>毛岸青 邵 華</strong></h3></br><h3>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最想你的時候/閉上眼睛/歷歷往事涌上心頭/你慈祥的目光/是一份愛的暖流……</h3></br><h3>你總是告訴我/風(fēng)風(fēng)雨雨要勇敢接受/坎坎坷坷要堅強追求/無論走多遠(yuǎn)啊無論走多久/夢里總有你向我不停地?fù)]手。</h3></br><h3>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最想你的時候/緊握你手/千般叮囑在我心頭/你親切的關(guān)懷始終在我身后。</h3></br><h3>你總是告訴我/意志如鐵壯志不言愁/堅定信仰百折不回頭/無論走多遠(yuǎn)啊無論走多久/身后總有你陪我默默一起走!</h3></br><h3>? <h3>毛岸青(1923.11.2-----2007.3.23),又名毛永壽、毛遠(yuǎn)義,生于湖南長沙市,是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次子(長子毛岸英,1950年11月在朝鮮戰(zhàn)場犧牲)。1937年,由康生帶往莫斯科,改中文名叫毛岸青。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9年7月抵北京掛階中校,在軍事科學(xué)院從事研究工作,曾任軍事科學(xué)院百科部副部長。1960年,毛澤東撮合毛岸青與邵華。1970年,誕生一子毛新宇。毛岸青很少走進(jìn)大眾的視線。我看過鳳凰衛(wèi)視采訪晚年的邵華將軍,她說岸青很有才華,俄語講得最好,一流水平,甚至俄語水平超過漢語;他愛好音樂,會譜曲,會吹口琴。毛岸青晚年居于北戴河總參療養(yǎng)院,2007年3月23日凌晨因心臟病在北京301醫(yī)院逝世。到今天整整10周年了!邵華(1938.10-----2008.6),毛岸青夫人,中國共產(chǎn)黨員。1938年10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xué)院百科部副部長,第七、八、九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兼任軍事科學(xué)會副秘書長,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h3></br><h3> <h3>? ? ? ?毛主席兒媳 邵華</h3></br><h3>邵華(1938.10-----2008.6),毛岸青夫人,中國共產(chǎn)黨員。1938年10月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xué)院百科部副部長,第七、八、九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兼任軍事科學(xué)會副秘書長,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h3></br><h3>從20世紀(jì)50年代起,邵華步入文學(xué)和攝影領(lǐng)域,畢生鐘愛黨史學(xué)習(xí),,精心整理毛主席和革命先輩珍貴史料,出版文學(xué)作品和研究專著60余部1800余萬字,攝影專輯、影視作品20余部,其散文代表作《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曾被列入中學(xué)生教科書?!睹珴蓶|之路》榮獲中國圖書獎。2008年6月24日傍晚,邵華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9歲。<br></br></h3></br><h3>他沒有給子女留下一分遺產(chǎn),卻給人民留下了一個人民當(dāng)家做主的共和國,留下了清風(fēng)麗日 碧水藍(lán)天!</h3></br><h3>他從未給家人和親屬開過后門,卻把六位親人和畢生的心血獻(xiàn)給了人民!</h3></br><h3>他從未自稱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精英,卻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了一個時代的高峰!</h3></br><h3>1943年,毛澤東和女兒李訥,右邊為葉子龍的女兒葉燕燕,這張溫馨的照片,至今看來仍令人感動,父女情深 <h3>1943年冬,毛澤東與小女兒李訥在延安棗園,李訥享受父愛最多</h3></br><h3> <h3>延安時期,毛澤東和女兒李訥在一起嬉戲</h3></br><h3> <h3>1943年, 毛澤東和江青、李訥在延安棗園</h3></br><h3> <h3>重慶談判歸來后的毛澤東,手牽李訥</h3></br><h3> <h3>1946年,毛澤東在延安窯洞前教李訥識字</h3></br><h3> <h3>1949年5月,毛澤東和女兒李訥在香山</h3></br><h3> <h3>1949年,毛澤東與毛岸英、劉松林、李訥在北京香山</h3></br><h3> <h3>毛澤東在打乒乓球</h3></br><h3> <h3>毛澤東、毛岸英、李訥的極為罕見的合影照片</h3></br><h3> <h3>給毛主席拍照</h3></br><h3> <h3>1949年毛澤東與毛岸英在香山</h3></br><h3> <h3>毛澤東同毛岸英</h3></br><h3> <h3>毛澤東與江青</h3></br><h3> <h3>1949年,毛澤東與江青(左1)和長子毛岸英(右2)兒媳劉松林(右1)女兒李訥在北平香山</h3></br><h3> <h3>1949年7月,分別7年多的大女兒李敏回國了,毛澤東十分興奮,說李敏是他的“洋寶貝”</h3></br><h3> <h3>1951年夏,毛澤東和李敏一起翻看影集</h3></br><h3> <h3>1951年,毛澤東帶李訥在中南海散步</h3></br><h3> <h3>1951年,毛澤東和李訥一同看照片</h3></br><h3> <h3>1952年8月9日,毛澤東同李敏、李訥、毛遠(yuǎn)新在香山聽李訥講故事。那時,李敏、李訥和毛澤民的兒子毛遠(yuǎn)新還在上小學(xué)</h3></br><h3>毛澤東給他的兩個女兒起名李敏、李訥,一定是希望他的孩子“君子敏于行而訥于言”。</h3></br><h3> <h3>1953年,毛澤東和李訥在北京萬壽路住地欣賞盛開的梅花</h3></br><h3> <h3>1953年5月30日,毛澤東與李敏、李訥、劉松林及身邊工作人員在北京玉泉山</h3></br><h3> <h3>1954年,毛澤東與工作人員一起打撲克</h3></br><h3> <h3>1954年7月,毛澤東與李敏及劉松林在北戴河</h3></br><h3> <h3>1955年,毛澤東和兩個女兒、侄子,在北戴河浴場</h3></br><h3> <h3>1959年,毛澤東暢游湘江之后,訪問橘子洲農(nóng)家,同兒童逗樂</h3></br><h3> <h3>1959年6月26日,毛澤東到父母墓前行禮致敬</h3></br><h3> <h3>1959年6月26日,毛澤東同他少年時的私塾老師毛宇居攜手同行</h3></br><h3> <h3>1960年7月,毛澤東同李訥在北戴河海濱</h3></br><h3> <h3>毛澤東與賀子珍</h3></br><h3> <h3>?視頻?山西老鄉(xiāng)微生活?編輯 張益善</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qMloBGKJ3c1w_X6xpIQ1Q"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