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8日上午8.00,成都市老體協(xié)騎游總隊6大隊2中隊14輛摩托車共14人,在國國的帶領下從三圣鄉(xiāng)出發(fā),沿成新蒲快速路,106省道,147縣道,245國道前往峨邊彝族自治縣摩旅。</p> <p class="ql-block">上午10.45,沿S103省道穿越眉山東坡區(qū)詩書路中段時,天空中黑色隆煙滾滾,不知什么地方失火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1.30,峨眉山市G245國道上。在峨嵋至峨邊路段,大貨車一輛接一輛,經(jīng)常在山上堵車,排隊緩慢通過。</p> <p class="ql-block">下午3.40,峨邊彝族自治縣射箭坪旅游服務區(qū)休息。</p> <p class="ql-block">下午4.00,峨邊彝族自治縣245國道旁的大渡河風景。</p> <p class="ql-block">騎行202公里后,下午4.20,到達峨邊彝族自治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午5.00,入住峨邊彝族自治縣新街利民酒店,標間100元。</span></p> <p class="ql-block">峨邊彝族自治縣城內(nèi)街上居然有小朋友車騎迷你摩托車玩,小摩托車須拉繩子打火起動。</p> <p class="ql-block">利民酒店門口的農(nóng)貿(mào)市場里正在包粽子,粽葉與眾不同,綠色粽葉上有許多白色斑點。</p> <p class="ql-block">峨邊彝族自治縣隸屬于四川省樂山市,位于西南小涼山區(qū),與佛教圣地峨眉山毗鄰。縣城沙坪鎮(zhèn)介于東經(jīng)103°15′至103°33′,北緯29°15′之間。東西寬56千米,南北長73千米,全縣幅員面積2382平方公里。地處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由于地形高差懸殊,氣溫隨海拔高度而異,垂直差異明顯。全縣轄轄19個鄉(xiāng)鎮(zhèn)129個村,總人口15.3萬人,其中彝族5.6萬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峨邊彝族自治縣城內(nèi)的公交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城中心有一座象征漢族和彝族“團結進步”的紀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利民酒店附近的濱河餐館吃晚飯。</span></p> <p class="ql-block">花生稀飯,土豆格外香。</p> <p class="ql-block">峨邊彝族自治縣城農(nóng)貿(mào)市場有許多水果攤,車厘子才8元1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背峰山公園位于峨邊彝族自治縣縣城北麓,是峨邊彝族自治縣城鄉(xiāng)基礎設施綜合建設及提升改造工程中的一個重大項目,是峨邊彝族自治縣重點打造的兩個城市山地郊野公園之一,是峨邊彝族自治縣未來的第一園林城市展示窗口、旅游資源發(fā)展窗口、人文歷史文化展示窗口、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窗口、城市風貌展示窗口和城市未來規(guī)劃發(fā)展窗口,是一個集彝族文化活態(tài)博物館和戶外運動體驗基地于一體充分展示峨邊文化的多功能性公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峨邊有三大主峰,其中之一為矗立在縣城北部邊境的聚北峰山脈,大致成南北走向,是毗鄰金口河區(qū)、峨眉山市的界山,北風山是指整個山系,具體這座漢語叫“背風山”、又叫“背峰山”,古名“喜風山”,彝族名稱叫“妞勒背惹”,海拔1144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背風山,巍然屹立在縣城北邊,顧名思義,背風山就是“擋風的北山”之意,擴而言之,就是為峨邊人民遮風擋雨、蔭庇峨邊人民安居樂業(yè)、幸福安康的一座山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彝族人很喜歡這座山,自古就用“妞勒背惹”這個專用名稱來稱呼這座美山。彝語“背惹”是“山”“山坡”“山峰”的意思。彝語“妞”是四肢攀附在懸崖峭壁上向上登攀之意;彝語“勒”、“史勒勤”,是用盡全力向上登攀的意思。這兩個動詞連在一起,就是一鼓作氣攀登到山頂之意。背風山陡峭險峻,向上登攀極其艱難,取這樣一個名稱,喻示著要經(jīng)過一番艱苦努力才能攀到山頂?shù)囊馑?。還有一個意思是,“妞”(音接近侶)在古彝語里是“?!钡囊馑?,“勒”有“爬陡路”“向上頂”“挑”“撬”“撬動”“膨脹”等意思。牛又很健壯,耕荒馭物都有較大韌勁;整座山又極其陡峭險峻,兩者結合在一起,形成一條大牯牛爬山的壯闊場景,整個意思是,就是“牛爬山”的一座山,或者像牛一樣角角向上頂?shù)囊蛔降囊馑??!袄铡?、“干多勒”是一個過程,艱難爬坡的意思,這個字意里還蘊含著“勒托”,就是“上面”“登到山頂”“完成”之意。實際是喻含著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的意思,彝族人把這個精神提煉、綜括出來,特別形象生動,而不是指一條實物的牛爬山。</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古稱北江、戢水、涐水、沫水、大渡水、濛水、瀘水、瀘河、陽、陽山江、 羊山江、中鎮(zhèn)河、魚通河、金川、銅河。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西部,歷史上被作為中國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但從河源學上應為岷江正源。</p> <p class="ql-block">峨邊彝族自治縣大渡河的急流中有勇敢的漂流者。</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發(fā)源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nèi)阿尼瑪卿山脈的果洛山南麓,上源足木足河(其上源為麻爾柯河、阿柯河,在久治縣)經(jīng)阿壩縣于馬爾康縣境接納梭磨河、綽斯甲河(杜柯河、多柯河)后稱大金川,向南流經(jīng)金川縣、丹巴縣,于丹巴縣城東接納小金川后始稱大渡河,再經(jīng)瀘定縣、石棉縣轉向東流,經(jīng)漢源縣、峨邊縣,于樂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全長1062公里(一說1050公里),流域面積7. 77萬平方公里,大渡河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28條,10000平方公里的2條,河網(wǎng)密度0. 39。</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渡河流域為中國地質災害高易發(fā)區(qū),發(fā)現(xiàn)地質災害隱患點2212處,以滑坡和泥石流為主。大渡河水力理論蘊藏量豐富,可開發(fā)裝機2336.8萬千瓦。1935年5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中,曾經(jīng)強渡石棉縣安順場渡口和奪取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的瀘定橋。流域內(nèi)旅游資源豐富,著名的峨眉山、貢嘎山、海螺溝、金口大峽谷都有獨特的旅游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位于峨邊沙坪鎮(zhèn)濱河路的“記憶峨邊”一條街影像和文化長廊,是以文史鑄魂、以山水入畫、以人文添彩,通過景墻獨特的藝術展示,以史為據(jù),以文輔景,以景傳情,如一幅幅悠遠的畫卷。全程以時間為軸線打造了“遠古呼喚”、“一步千年”、“走向新生”、“燃情歲月”、“沐浴春風”、“奔向小康”六個主題場景,展現(xiàn)峨邊歷史長河、飛躍發(fā)展的文化長廊,并同步打造了“記憶峨邊”非遺文化沉浸式演出,演出峨邊人文歷史、彝族特色等。</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9日早上7.30從峨邊彝族自治縣出發(fā),沿S309省道前往黑竹溝。</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9日上午8.30進入黑竹溝旅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上午9.30,到達峨邊彝族自治S309縣道旁的麻子壩服務區(qū)。</p> <p class="ql-block">服務區(qū)旁的官料河下游設有小水電,上游形成長達數(shù)十公里的湖面,可能由于湖水氣溫低,湖面上貼著一層薄霧,猶如人間仙境。</p> <p class="ql-block">山上煙霧繚繞,山下騰騰起霧,官料河畔夢幻仙境,游人到此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官料河,又名西溪河,俗稱官廟河,長江支流岷江支流大渡河的支流。據(jù)傳,因興建廟宇、官衙,木材由此河流放,故名官料河。官料河發(fā)源于峨邊縣與美姑縣接壤的阿米都洛山頂峰東北面,自南向北貫穿峨邊縣境,至宜坪斑鳩嘴注入大渡河,全長88公里,年平均流量為19.8立方米/秒。支流有三:即西河、長灘河、茨竹河,集雨面積684.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3000米。</p> <p class="ql-block">官料河邊因河道窄,礁石多,落差大,水流急,河水因晴雨天氣變化而暴漲暴落,不宜通航,但水能蘊藏豐富,可開發(fā)電站12處,總裝機容量97068千瓦。至2002年已建成巴溪電站、楊村水電站、大堡水電站等水電工程。</p> <p class="ql-block">官料河旁風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紅房子是當?shù)卣疄橐妥迦朔鲐毿藿ǖ纳鐣髁x新彝寨。</p> <p class="ql-block">從此進入通往黑竹溝的旅游公路。</p> <p class="ql-block">路旁山泉水嘩嘩流淌。</p> <p class="ql-block">前方一層層陡峭的盤山路。</p> <p class="ql-block">盤山路上車輛很少,去黑竹溝旅游的人寥寥無幾。</p> <p class="ql-block">山峰白霧纏繞,谷底溪水潺潺,雀聲谷中回蕩,神仙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黑竹溝的:</p><p class="ql-block">山腳盛夏山嶺春,山麓艷秋山頂冰;風霜雨雪同時辰,春夏秋冬最難分 .</p> <p class="ql-block">走進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zhèn)古井村,朦朧霧氣掩映下,黃色主色調(diào)的彝家新寨鱗次櫛比,嶄新平坦的硬化路通村聯(lián)戶,村民廣場、電影廣場、體育設施、傳統(tǒng)手藝展銷館等一應俱全,家家戶戶開起了民宿,彝族婚俗體驗園初具雛形……</p> <p class="ql-block">古井村處于半山腰,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遠,以前進一趟城要兩天時間。”古井村支部書記吉克漢干介紹道。古井村是彝族聚居村,緊鄰中國百慕大—黑竹溝景區(qū),距離峨邊彝族自治縣城65公里。村里耕地少,以前村民主要依靠放牛、放羊和采摘中藥材維持生活,“基本只能自給自足?!?全村幅員面積4541.2公頃,共有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51人。其中建檔立卡30戶131人,</p> <p class="ql-block">古井村處于半山腰,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遠,以前進一趟城要兩天時間?!惫啪逯Р繒浖藵h干介紹道。古井村是彝族聚居村,緊鄰中國百慕大—黑竹溝景區(qū),距離峨邊彝族自治縣城65公里。村里耕地少,以前村民主要依靠放牛、放羊和采摘中藥材維持生活,“基本只能自給自足。” 全村幅員面積4541.2公頃,共有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51人。其中建檔立卡30戶131人,</p> <p class="ql-block">騎行66公里后,上午10.59,到達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景區(qū)大門,60歲以上憑身份證可以免費進入。</p> <p class="ql-block">進景區(qū)山門后,繼續(xù)沿旅游公路前往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旅游公路旁處處風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到達黑竹溝石門關蜂巢巖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蜂巢巖位于黑竹溝景區(qū)溝口,是一片海拔在1800米至2000米的原始灌木叢林。因巖壁上有無數(shù)圓洞,色呈褐黃宛若蜂巢,故而得名“蜂巢巖”。</p> <p class="ql-block">穿過長度約20米,伸手不見五指的牽手洞隧道,隧道內(nèi)耳聞嘩嘩流水聲,洞口微光處便是一條長長的懸索橋,仿佛連接著另外一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出隧道便見一條長長的吊橋橫跨踹急的溪流。</p> <p class="ql-block">溝內(nèi)許許多多的奇瀑深潭數(shù)不勝數(shù),在層巒疊翠和叢林幽谷中崩騰怒吼,其就像雪濤奔涌、滔滔而下,其聲如戰(zhàn)馬奔騰、千軍呼喊,形成黑竹溝濕地公園極其壯闊的動態(tài)園林水景園林景觀。</p> <p class="ql-block">穿越牽手洞、跨過相思橋、步入川心亭,遇見一望無盡的原始叢林,穿梭于林間棧道,奇瀑深潭一路相伴,林間山畔云霧環(huán)繞,時而聚集、時而飄散,似有神指。</p> <p class="ql-block">說起黑竹溝有人驚嘆于它的詩意美好,更多人鐘情于在林海之間暢快的呼吸。黑竹溝植被茂密,負氧離子密集,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春雨洗刷后的黑竹溝空氣格外的濕潤清新,讓人頗感愜意。</p> <p class="ql-block">黑竹溝風巢巖</p> <p class="ql-block">馬里冷舊在彝語中的意思就是:長滿鮮花的草地。這是一塊天然高山濕地,空氣新鮮,并且大片草地,成群的牛馬在這里肆意玩耍。而且四周杜鵑環(huán)繞,珙桐滿山都是,一年四季山花開不斷,游客走在這山間,如沐仙境。</p> <p class="ql-block">這里其實是一片2000多畝的濕地公園。樹木、流水、山丘、植物,是濕地公園通??煽吹降娘L景。這里則盡量保持原生態(tài)。</p> <p class="ql-block">馬里冷舊風景如畫,摩友跳躍觸景生情,邊錄像邊吟詩。</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黑竹溝后,沿來路返回,路上遇見羊群在漫步行走。</p> <p class="ql-block">X149縣道峨美路有2公里長的爛路。</p> <p class="ql-block">下午2.23,峨邊西大門。</p> <p class="ql-block">下午3.50,到達樂山市金口河區(qū)鐵道兵黨建長廊。</p> <p class="ql-block">鐵道兵黨建長廊中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入住金桃園賓館,有電梯,標間80元。</p> <p class="ql-block">步行到彩虹橋上,耳畔響起奔騰的大渡河聲。遠眺青山如黛,頓感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區(qū)是四川省樂山市的一個市轄區(qū),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小涼山脈中部,1978年從峨邊縣劃出成立縣級金口河工農(nóng)區(qū),1985年改為樂山市金口河區(qū)。幅員面積598平方公里,轄2個鄉(xiāng)、2個民族鄉(xiāng)和2個鎮(zhèn)。</p> <p class="ql-block">境內(nèi)的金口大峽谷有動植物王國和地質博物館之美譽,2001年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10月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2][3]大瓦山國家濕地公園被美國自然科學家貝伯爾稱為“世界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雕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span></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區(qū)是享受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待遇的縣級區(qū),也是四川省唯一不對外開放的區(qū)縣。2019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金口河區(qū)退出貧困縣序列。</p> <p class="ql-block">金韻廣場的街道依然干凈,“花”依舊迎著秋風“綻放”,噴泉“肆意”地噴灑,河水歡快地流淌,一切都那么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金韻廣場上跳廣場舞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夜景</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10日上午10.00,沿245國道到達金口河大峽谷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大峽谷景區(qū)有游輪供游客乘坐瀏覽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大峽谷,西起烏斯河東至金口河,地跨四川省的樂山市金口河區(qū)、雅安市漢源縣和涼山州甘洛縣。它全長26公里,谷寬不足200米,谷深卻達 2600米。峽谷兩岸奇峰突起,危巖聳立,構成各種象形景觀。</p> <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金口大峽谷景區(q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源于四川青海接壤處的巴顏喀拉山,其上游的大金川和小金川在丹巴匯合后,始稱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它在橫斷山脈東部的崇山峻嶺中奔騰而下,沿途幾乎都為奇景疊出的峽谷河段,然而只有到了金口大峽谷,大渡河的峽谷景觀才達于極致。</p> <p class="ql-block">金口大峽谷西起漢源縣烏斯河,東至樂山市金口河,長26公里,谷底寬一般70至200米,局部小于50米,谷肩最大寬度約8公里,谷深達 2600米。</p> <p class="ql-block">245國道前方右側有一個長達300米,可容許一輛汽車通過的狹窄單向爬山的山洞,是鐵道兵博物館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出山洞后,再向上爬幾百米就到達了鐵道兵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鐵道兵博物館下面是成昆鐵路關村垻站。</p> <p class="ql-block">鐵道兵博物館,位于國家級地質公園樂山市金口大峽谷腹地,坐落在我國唯一的洞中火車站關村壩火車站旁。是全國唯一一座以鐵道兵為紀念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占地60余畝,主管建筑面積近1000平方米,珍藏歷史文物1100余件。</p> <p class="ql-block">主展館以“夢幻的記憶”作主題,在建筑型體上采用具有動感的螺旋型形體設計,并在入口處引導弧形墻上插入無數(shù)個鋼釬,使參觀者在進入博物館前就在其心靈上帶來巨大的震撼;主展館在內(nèi)部空間設計上采用夢境虛幻時空來體現(xiàn)歷史的痕跡,參觀者進入鐵道兵博物館后就進入歷史的當年,在過去的艱辛歲月中參觀和了解這些英烈及在世的鐵道兵勇士。</p> <p class="ql-block">展區(qū)分為“領導關懷、鼓舞人心”、“槍林彈雨、建功沙場”、“開山筑路、功勛卓著”、 “永志不忘、繼往開來”等四個版塊,通過珍貴的歷史照片、詳實的文字資料以及鐵道兵當年生產(chǎn)生活用品,集中展示鐵道兵的輝煌歷史和精神風貌,供世人瞻仰,以此激勵后人傳承和弘揚鐵道兵精神。</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建在這里,有他特殊的含義,鐵道兵,本是一個不應被淡忘的群體。雖然中國軍事博物館等有一些涉及鐵道兵的收藏,但國內(nèi)還沒有一家專門的鐵道兵博物館。鐵道兵從1948年組建到1983年并入鐵道部,這一工程技術兵種,存在了35年,消失也不過25年。博物館建起來了,就是鐵道兵們的娘家。博物館將陳列成昆鐵路珍貴的歷史資料。</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簡稱:鐵道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編成序列中的鐵道工程技術兵種。</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在東北組建的一支武裝護路隊伍,后改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護路軍。1953年9月9日,中央軍委決定組建鐵道兵領導機關,鐵道兵正式作為一個兵種進入人民解放軍序列。1954年3月5日,鐵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時鐵道兵總兵力達40余萬人,先后修建了鷹廈鐵路、成昆鐵路、貴昆鐵路、襄渝鐵路、東北林區(qū)鐵路、新疆南疆鐵路、青藏鐵路和北京地鐵工程等大型鐵路,立下了汗馬功勞。</p> <p class="ql-block">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在中國人民革命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和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拋頭顱灑熱血,櫛風沐雨、披荊斬棘、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流血犧牲、氣壯山河,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和建設事業(yè)做出了不朽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成昆鐵路建設紀念碑亦稱成昆鐵路鐵道兵紀念碑。建于2010年7月,位于成昆鐵路關村壩站上方的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qū)永和鎮(zhèn)勝利村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博物館廣場。群雕造型的紀念碑由全國鐵道兵戰(zhàn)友聯(lián)誼會捐資修建,在成昆鐵路建成通車四十周年紀念日落成并舉行了隆重的揭碑儀式,以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修建成昆鐵路的偉大歷史壯舉,緬懷犧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金口河大峽谷懸索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峽谷出口處河谷最低海拔約580米,峽谷北岸的大瓦山海拔3222米,使峽谷最大谷深達到2600余米,其連續(xù)完整的峽谷長度和險峻壯麗程度世所罕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地處橫斷山東緣地殼強烈上升地段,又是我國一、二級地形階梯階坎上高差極大的部位,加上構成峽谷的基巖主要為堅硬的、層理呈水平狀的白云質灰?guī)r,使得金口峽成為我國大型河流上最為典型的嶂谷和隘谷,其特點是谷坡直立、谷地深窄、谷底幾乎全為河槽占據(jù),河灘不發(fā)育。</span></p> <p class="ql-block">而兩側的眾多支溝,更是呈現(xiàn)深不見底、窄如刀縫、絕壁深澗一線天的奇觀。</p><p class="ql-block">金口大峽谷有罕見的立體通道可供進入:沿河有金-烏公路和成昆鐵路并行,山上有抗戰(zhàn)時修建的樂西公路盤旋于驚險萬狀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四川省境內(nèi)的大渡河畔,有一條古老涼山分裂成的長達幾里的大裂縫,名叫老昌溝。溝的兩邊平行相峙,山壁陡峭,直插云天,溝深達200余米,寬僅50余米,溝里云飄霧繞,從溝底仰望天空,好像一條藍色的繩索懸在空中,人稱“一線天”。1964年修建成昆鐵路時,橋梁建設者們在這里修建了一座中國跨度最大的鐵路石拱橋。</p> <p class="ql-block">飛水崖大橋</p> <p class="ql-block">進入深溪溝隧道,全長5公里。</p> <p class="ql-block">騎行95公里后,中午12.00到達九襄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川省漢源縣的九襄鎮(zhèn),有一座非常著名的石牌坊,它位于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官馬大道上,沿著這條官馬大道北行1里左右,就是古代清溪縣有名的漢源街。</span></p> <p class="ql-block">九襄石牌坊建造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歷時9年。整個牌坊融合我國古代戲曲的川劇藝術于一體,按“忠、孝、節(jié)、義”為主題雕成48本傳統(tǒng)川劇戲曲,浮雕169幅,大小人物570余個,或獨自一人,或群集于一,但皆自然真實,面目清晰,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毫發(fā)畢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整座石牌坊的建筑造型非常奇特,著重突出了本地的鄉(xiāng)土人文和佛家文化思想的融合,雖然看上去有些獨特新穎,但充分反映出古文化的悠遠和中華民族兼容并蓄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溪古城從漢代開始建立,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古城得以不斷擴建,唐朝的時候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在清代達到最為完美的巔峰狀態(tài),清溪城內(nèi)有名的“9街18巷”,便是這座古城曾經(jīng)的輝煌寫照。古城至今還保留了一段古城墻。</span></p> <p class="ql-block">清溪古城地勢險峻,地理位置特殊,這里北接雅安,南通西昌,東連樂山,西達康藏,曾經(jīng)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及古鹽道上的重鎮(zhèn),千百年來,南來北往的商賈,從清溪古城來來往往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清溪古鎮(zhèn),除了一些古城墻和老街巷的遺跡外,還有一處重要的古建筑,那就是清溪文廟。</p> <p class="ql-block">清溪文廟的萬紉宮墻保存得很完整,上面有一條標語殘跡,沒有影響到它高大的氣勢。文廟設置的這道高墻,其實就是要求人們從思想上、心理上有一種超越,才能進入做人做學問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文廟,就是人們常說的孔廟。清溪文廟建成于光緒九年,距今已有160多年了的歷史。走進清溪文廟,但見舊跡斑斑的殿宇軒昂聳立,紅墻碧瓦的院落里古樹參天,腳一跨進廟門的剎那,即見欞星門,濃烈的歷史塵土味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200多年的古樹。</p> <p class="ql-block">文廟大殿內(nèi)全部是孔子教育的彩色雕塑和壁塑。</p> <p class="ql-block">下午4.30,離開清溪古鎮(zhèn)不久,G108國道兩邊是漫山遍野,包有白色塑料布的果樹,場面非常震撼和壯觀。</p> <p class="ql-block">在生態(tài)雅安的熱土上,橫亙著三條百公里百萬畝鄉(xiāng)村振興產(chǎn)業(yè)帶,體現(xiàn)了雅安特色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雅茶、雅竹、雅果、雅藥、雅魚“五雅”)的發(fā)展成效。</p> <p class="ql-block">漢源為主的百公里百萬畝鄉(xiāng)村振興果蔬產(chǎn)業(yè)帶,部分分布在以雨城、蘆山、天全為主的百公里百萬畝鄉(xiāng)村振興果藥產(chǎn)業(yè)帶,涵蓋石棉黃果柑、石棉枇杷、漢源甜櫻桃、漢源蘋果、雨城獼猴桃等多個類別,總面積63萬多畝,串聯(lián)起景區(qū)、農(nóng)業(yè)園區(qū)、貧困村,輻射帶動數(shù)以萬計的果農(nóng)發(fā)展產(chǎn)業(yè)、致富奔康。</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10日下午5.46,雅安市滎經(jīng)縣G108國道泥巴山埡口。泥巴山的國道的路況比以前好多了 ,在下泥巴山時,前輪偶爾出現(xiàn)了嘎嘎的金屬摩擦聲,只能慢速下山。</p> <p class="ql-block">晚上8.18,到達滎經(jīng)縣,往順發(fā)賓館,單間80元。</p> <p class="ql-block">云峰寺,又名太湖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滎經(jīng)縣,距縣城東南4公里,占地80余畝,是一處以宗教文化為支撐的風景名勝地。景區(qū)總面積15平方公里,年均氣溫15℃,最低海拔1010米,最高海拔2628米。相傳,女媧從太湖取石補天,不慎墜落一顆于寺內(nèi),人稱“太湖飛來石”,故又稱“太湖寺”。</p> <p class="ql-block">雅安云峰寺始建于唐,賜額于宋,兵毀于元,修復于明,續(xù)修于清。寺有三奇:古楠、神水、太湖石;有三絕:佛塔、風洞、搖亭碑動。吸引諸多文人墨客光顧,如張大千、許世友、劉文輝等名人曾在此吟詩作畫、揮毫潑墨。寺內(nèi)千年的楨楠、銀杏、古杉參天,蔭翳蔽日,形成天然“氧吧”,是瀏覽觀光度假勝地。滄海桑田,云峰寺經(jīng)近代高僧清德大和尚的修繕,九重十八殿終已重輝。晨鐘醒世,墓鼓警人,佛音繚繞,香火薪傳。每逢會期,善男信女人流如織。</p> <p class="ql-block">滎經(jīng)縣夜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6月11日上午8.00從滎經(jīng)出發(fā),中午11.00,沿G108國道騎行至距雅安青衣江邊休息,青衣江中的大型雕塑“女媧補天”。</span></p> <p class="ql-block">月亮湖風景區(qū)位于雅安市名山區(qū)解放鄉(xiāng),總面積3平方公里,是名山區(qū)打造的中國至美茶園綠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是集“生態(tài)休閑、茶園觀光、茶文化體驗、養(yǎng)生度假”于一體茶旅田園綜合體。 </p> <p class="ql-block">雅安月亮湖景區(qū)內(nèi)的知青廣場。</p> <p class="ql-block">6月11日上午8.00從滎經(jīng)出發(fā),中午12.00,沿G108國道騎行至距雅安市27公里處的名山區(qū)王安橋安橋村時,前輪左右擺動,并連續(xù)發(fā)出金屬摩擦聲,打電話給4S店朱經(jīng)理說明情況,他立刻打電話請了一位雅安的摩托車修理師傅開車前來修理。</p> <p class="ql-block">經(jīng)檢查,前輪彈子盤損壞,剎車片正常,換了兩個新彈子盤,故障排除,開車輕松多了,輕微加油門就60公里以上。昨天下泥巴山時,出現(xiàn)金屬摩擦聲,就是彈子盤開始有輕度故障了,只能開40碼。今天早上從40碼榮經(jīng)出發(fā),過了雅安27公里處,前輪連續(xù)出現(xiàn)嘎嘎的異響聲,20碼行走時發(fā)現(xiàn)前輪在左右搖擺,致使剎車盤與前輪減震器摩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2021年6月8日至11日,從成都出發(fā),歷經(jīng)4天,騎行735公里,游覽了四川省雅安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城,黑竹溝風巢巖景區(qū),馬利冷舊景區(qū),樂山市金河口區(qū),金口河大峽谷,鐵道兵博物館,漢源縣九襄古鎮(zhèn)石牌坊,清溪古鎮(zhèn)文廟,滎經(jīng)縣云峰寺,雅安市名山區(qū)月亮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