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看看骨傳導耳機的原理。然后看能否助聽<div>骨傳導是相對于空氣傳導說的,意思是聲音通過骨骼傳導給聽神經,無需通過耳膜振動產生聲音。本篇以紐曼Q8型為例介紹骨傳導耳機的使用。</div> ↑↑ 既然不通過空氣傳播,骨傳導耳機是不入耳的。不入耳的好處是:<br>(1)駕車者使用不影響耳朵接收其他聲音;<br>(2)對噪聲的敏感度降低;<br>(3)可以當無線mp3使用,在運動場合(如游泳、跑步等)有很大優(yōu)勢,既可避免使用手機時的輻射,也沒有導線的煩惱。 ↑↑ 不入耳的好處是:<br>(1)駕車者使用不影響耳朵接收其他聲音;<br>(2)對噪聲的敏感度降低;<br>(3)可以當無線mp3使用,在運動場合(如游泳、跑步等)有很大優(yōu)勢,既可避免使用手機時的輻射,也沒有導線的煩惱。 ↑↑ 林林總總的骨傳導耳機便應運而生。這一款是眼鏡式的。 ↑↑ 這一款是韓國現代的骨傳導耳機。 ↑↑ 本篇采用傳統(tǒng)掛耳式國產紐曼耳機。上圖為紐曼Q8骨傳導耳機外觀。左右各2個鍵,揭開右側蓋子,可看到充電口,也作和電腦相連數據傳輸用。 ↑↑ 和氣導藍牙耳機一樣,骨導耳機也使用藍牙和手機溝通,當接聽電話時只要一鍵就可以順利接聽。<div>不入耳加一鍵接電話這兩大優(yōu)點,使骨導耳機成了駕車者的好幫手。</div> ↑↑ 當然不帶內存的耳機是不能存放歌曲的,你需要購買帶內存的耳機才可以做到。有8G內存就可以存放2000多首歌曲了。 ↑↑ 紐曼Q8的開關鍵是個多功能鍵,長按為開和關,短按為功能切換用,依次為本地音樂(當mp3用)/ 藍牙音樂(聽手機播放音樂)/ 錄音。每按一次,就換到下一個功能,同時耳機內會有聲音提示當下所在的功能。 ↑↑ 另一側耳機的兩個鍵上面的是暫停/錄音/接聽電話鍵,均為短按切換。下面鍵的是短按為音量加,長按為下一曲。 ↑↑ 指示燈和充電口在同一側。充電完畢顯示藍色 ↑↑ 初次使用時需要將耳機和手機做一次藍牙配對。耳機開機后自動進入本地播放模式,短按開關鍵,切換到藍牙模式。耳機在藍牙模式下會自動尋找周圍的藍牙設備,當和手機聯通后,手機的藍牙設備欄里會看到“Q8”,就表示兩者已經聯通。配對無需密碼。<div>一旦配對成功,以后再次使用就不需要重新配對,互相就能認出。</div> ↑↑ 骨導耳機給出一個提示:既然不必通過鼓膜傳遞聲音,能否助聽。于是有了林林總總的助聽拾音器。拾音器拾取周邊的語音,通過藍牙傳輸給骨導耳機,耳機再傳給聽神經。完成了語音傳遞的全過程。<div>你首先要做的是:打開骨導耳機開關,耳機進入本地播放模式,戴上耳機,看是否能清晰聽到內部存儲的音樂或廣播所播放的聲音。如果不能,說明聽神經有毛病了,這種情況下任何助聽都是無效的。如果可以聽到,就有可能用骨導方式得到助聽。<br><div><br></div></div> ↑↑ 掛胸式拾音器。<div> 市面上也有賣成套的骨導耳機助聽系統(tǒng),但是那種產品進入醫(yī)療領域了,價格不菲。自己來配套,則廉價得所。</div> ↑↑ 這一款助聽骨傳導耳機采用有線傳導,拾音器和耳機之間是有線的。 ↑↑ 這一款是領夾式藍牙傳導拾音器。 ↑↑ 林林總總的耳機,林林總總的拾音器,最后的成套方案就是:領夾式藍牙拾音器 + 紐曼Q8骨導耳機 = 助聽系統(tǒng)。 ↑↑ 領夾式拾音器的鍵和充電口。 ↑↑ 初次使用時需要完成拾音器和耳機之間的藍牙配對。通常是自動完成的。配對完成后,再次使用就無需重新配對了。只要先開紐曼耳機,再開拾音器,就自動進入助聽狀態(tài)了。 系統(tǒng)工作過程如下。<br>(1)打開骨導耳機開關,耳機進入本地播放模式。<br>(2)將拾音器和耳機做藍牙配對。<br>(3)打開拾音器,等待數秒鐘,等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后,就可以助聽用了。敲擊拾音器,看耳機能否聽到,如果聽到,說明兩者已經溝通聯系。<br>(4)將拾音器放在靠近說話者的位置,在耳機中應該能聽到。注意調節(jié)音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