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西地區(qū),每年進入農歷四月,看著麥子一天一個樣,老伯姓心情也一天天騷動起來,謀劃著收麥的亊。打掃屯,缸,整理傢俱, 置辦農具, 糙場....<br>老鄉(xiāng)說:麥收三天忙。意思就是說在麥子熟時要搶收,搶打,搶曬。只有在麥子進倉才放心。一年之中,麥收可是一家人的大亊。麥子熟了,最怕麥子焦在地里,最怕下雨爛在地里。這可是一年的汗水結晶啊..麥收這天,全家齊動員。早早起床,吃過飯,?上鐮刀,杠著扁擔,推著架子車就上地了。割麥可不是輕活,一手揮鐮,一手攏麥,一天下來一人割不了二畝地,累的腰都直不起來。麥子割下來,壯勞力背呀,擔呀,架子車推呀,往打麥場上運。在打麥場上把運回的麥攤開,待曬干。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是用牛拉著石??再拖一個磨盤繞圈轉。在把麥粒全脫下來后,卸下牛,把麥楷攏起來,把帶麥糠的麥子攏一堆,接著就該揚場了.<br> 揚場主要看風向,沒風不行,風大不行,風亂了也不行。有時為了等風,夜里就躺在場里,徹夜等。揚場就是用木??把帶糠的麥子高高揚起來,風把糠刮走,畄下麥子。這中間還得有一個人?掃把,把麥堆上的糠掃凈。此后,再把凈麥子攤開,曬干,入倉。就萬事大吉了.<br>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后,打麥大都用上了脫粒機,打麥就方便多了。時代發(fā)展到現(xiàn)在,大塊田都用上了收割機,農民只需坐在地頭?著袋子收麥了。這組圖片大都是在1983年前后在我老家嵩縣大章福至溝村拍攝的。<br><br> 4.麥快熟了每天要到地里看三次. 在三十多年前,予西地區(qū)農歷四月初八是麥收前最隆重的一次集會,主要是經營收麥的各種農俱。扠,耙,掃帚,?;\咀樣樣俱全. 糙場,在四十年以前是收麥前的一項至關重要的事情。經一年的刮風下雨,場面已不平整。這時就得先在地面灑上水,撒上麥糠,夽上牛,拉著石??拖著樹枝,在場面上轉,直到壓的平光。 <br> 麥收這天,全家齊動員。早早起床,吃過飯,?上鐮刀,杠著扁擔,推著架子車就上地了。割麥可不是輕活,一手揮鐮,一手攏麥,一天下來一人割不了二畝地,累的腰都直不起來。麥子割下來,壯勞力背呀,擔呀,架子車推呀,往打麥場上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