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魯迅先生也說——必須和社會實踐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和文化,在六一兒童節(jié)到來之際,大同市實驗小學文博分校六年級全體師生來到云岡石窟,開啟了畢業(yè)前的研學之旅。</p> <p class="ql-block">云岡盆地寶窟存,絕代千秋藝品真。</p><p class="ql-block">鬼斧鑿崖成殿宇,天工雕像化仙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屹立千年,見證了大同古城的滄桑巨變。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時代,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chuàng)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有曇曜開鑿的五個窟,后來逐步開鑿了200多個窟,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F(xiàn)存主要洞窟45個,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2007年5月8日被中國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云岡石窟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之一。千年前,先人們用堅韌的苦心開鑿將信仰建筑成了這番美輪美奐的想象世界。它是中國佛教石窟寺中唯一的全皇家工程,是中國文化之美的代表殿堂、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更體現(xiàn)著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p> 行前教育 <p class="ql-block"> 為了保證這次活動的順利進行,臨行之前,郝校長對孩子們進行了行前教育,讓孩子們了解了這次實踐活動的各項要求、注意事項以及大致流程。細致入微地為孩子們講了紀律、禮儀等方面方面的要求。孩子們認真地聽著,把校長的囑咐牢牢地記在自己心中。</p> 快樂出發(fā) <p class="ql-block"> 朝陽未暖,晨風微涼,要出發(fā)了,孩子們早早到達階梯教室,集結完畢,整裝待發(fā)。孩子們再一次聆聽了郝校長的囑托,激動的心情洋溢在臉上。</p> <p class="ql-block"> 坐在校車上,孩子們拿出了自己喜愛的書籍,認真地讀起書來,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p><p class="ql-block"> </p> 研學足跡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順利到達了目的地。孩子們有序下車整隊,領取耳機,排著長長的隊伍開啟了我們的研學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孩子們有序參觀,認真地聽著,快速地做著筆記,生怕有一點兒遺漏。孩子們漫步于那綿延的武州山崖前,頂禮膜拜、仰頭贊嘆。</p> <p class="ql-block"> 雕飾精美的石像、碑刻是北魏遼金時期歷史的見證,更是華夏古文化精魂魅力的化身。這是一座壯麗又輝煌的藝術寶庫。</p> <p class="ql-block"> 在景區(qū),我們看到窟龕里的佛像和樂伎刻像造型各異: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載歌載舞,神采飛揚,他們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懷抱琵琶,悠然自得,仿佛在笑迎四方游客。細細端詳發(fā)現(xiàn),這些佛像和樂伎刻像的面貌和衣飾上,都明顯地流露著異域色彩,有的象印度人,有的則象波斯人,這是我國古代人民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智慧結晶,也是他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 美好的時光從孩子們寫字的手邊滑過,從孩子們行進的腳邊溜走。孩子們的研學之旅悄然接近尾聲,依依不舍地與大佛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這次研學實踐活動中,孩子們深刻地了解了北魏歷史,了解了家鄉(xiāng)文化。增強了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一尊尊佛像,在向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微笑著,講述著……一個王朝,一段歷史…一座云岡石窟,一部鐫刻在石頭上的北魏史。還有很多的奧秘,值得我們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編輯:陸芝</p><p class="ql-block">圖片:六年級全體老師及跟班老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