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27日,走進潮州西湖,來到湖畔的涵碧樓,那是廣大黨員群眾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潮汕在望。</p> <p class="ql-block">涵碧樓是革命歷史記紀念地,它是一座和周恩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畫兩層小樓,占地面積2820平方米,建筑面積930平方米。大門上的“涵碧樓”三個字是原南昌起義革命委員會主席團成員、總政治部主任郭沫若重書。</p> <p class="ql-block">1927年9月23日至30日,潮州七日紅。</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海陽縣儒學宮位于潮州城區(qū)昌黎路和文星路交界處。俗稱紅學、學宮。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景炎三年(1278),后毀于火。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大成殿,雖歷經(jīng)滄桑,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了明初粵東地區(qū)殿堂建筑的風貌特點,以后歷代屢有增建,始成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學宮是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國民革命軍二次東征時的東征軍第一師政治部和南昌起義軍軍官教導團均曾駐扎于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陽是潮州的舊稱,儒學宮所在的昌黎路的“昌黎”兩字則是韓愈的別稱,儒學宮旁邊的老牌坊還有“昌黎舊治”四個大字。當年韓愈曾自稱“郡望昌黎”,后世稱“韓昌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成殿是海陽縣儒學宮的主殿,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以前但凡學子都要到這里來拜孔子,祈求學業(yè)有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成殿的門口擺放著大鼓,據(jù)說舉行重大儀式的時候會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殿中供孔子及其弟子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潮人家訓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