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等你,在春暖花開時,等你,心如盛開的鮮花,婉約入面,我要鋪開天邊的彩霞,伴隨我的足跡,書寫我所看到的紅色歷史光輝百年的一二。胸中有大義,筆下游乾坤。</p><p class="ql-block">有一種回憶,櫛風沐雨,不曾褪色與忘卻。</p><p class="ql-block">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我們八位古稀和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開啟了2021年春天的放飛,3月29日清晨我們在首都北京集合啟航,我們這個年齡的自駕游,行程中理所當然會安排好一大段紅色之旅,因為我們都是出生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后,長在紅旗下,與共和國同命運,受到黨多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愛祖國,愛人民,愛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對革命先輩們無限的敬仰和熱愛,胸懷崇敬之情,丹心映日月,重走革命路,緬懷先輩人。</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山西省長治市武鄉(xiāng)縣王家峪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在八年的英勇抗戰(zhàn)中朱德,彭德懷,左權(quán)等一大批人曾在此戰(zhàn)斗生活了四年之久,這里記錄下了在這1000多個日日夜夜中,他們同太行山的父老鄉(xiāng)親,同甘共苦,血脈相連,他們和這里的男女老少結(jié)下了深厚的戰(zhàn)斗情誼,太行山里的五谷雜糧也養(yǎng)育了他們,這片熱土有他們太多的不舍,太行山深處的山山水水,一屋一舍,也都記錄下了先輩們的豐功偉績,那是烈土們用生命和鮮血染紅的抗日熱土,眼前的一切向一股潮水蕩滌著我們的心頭,重溫那段艱苦歲月,敬仰之情,在心中升騰。</p> <p class="ql-block">在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日斗爭中,以共產(chǎn)黨為代表的抗日隊伍,面對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喚起了民眾千千萬,誓死不做亡國奴,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用錚錚鐵骨和血肉之軀筑起了抵御外辱的長城。</p><p class="ql-block">紅日照遍了東方,聽吧!黃河在怒吼,我們要筑起銅壁鐵墻,看吧!祖國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巍巍太行山上,到處都燃燒起熊熊的抗日烽火。</p> <p class="ql-block">奏響了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展現(xiàn)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和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p><p class="ql-block">平型關大捷的勝利,展示出了中國共產(chǎn)黨軍事指揮的高超和卓越才能,八路軍115師利用了平型關喬溝天然的有利地形打響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zhàn),喬溝一個最理想的打伏擊好地方,在兩邊高高的大山中間一條小路展開,由于道路狹窄,雨后路面泥濘不堪,日軍人馬車輛行動遲緩,斷其退路,經(jīng)過激戰(zhàn)消滅了日軍1500余人,是華北戰(zhàn)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殲敵的一次重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為全國抗戰(zhàn)豎起了一面大旗。</p> <p class="ql-block">在八年艱苦卓絕的敵后抗戰(zhàn)中,以左權(quán)將軍為代表的一大批將士們犧牲在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白山黑水,高山密林之中,他們受盡了饑渴和風霜之苦,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同日寇浴血苦斗,為祖國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甚至有些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不為后人所知曉,沒能夠親眼看見新中國的誕生,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p><p class="ql-block">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中華民族最優(yōu)秀的兒女,他們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英雄,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也不會忘記!</p><p class="ql-block">生為豪士死英雄,爭自由,誓抗戰(zhàn),效馬援,裹尸還。</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頂風逆雨駕車進入到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之時,就在我們下車的那一刻,毛毛細雨瞬間變成了鵝毛大雪鋪天蓋天的迎面撲來,讓我們驚嘆驚呼,在山西四月未還在降飛雪,無花盡是寒呀,望著天空飛舞的雪花,我們仿佛感覺到天空飄飄灑灑的是一朵一朵白花,那是天公代我們獻給英烈們的祭祀,一朵一朵潔白無瑕的花,代表了我們的追思和崇敬心情,難道我們的赤誠之心真地感動了蒼天嗎?偉大的英烈們!曰冦以被你們趕出了中國,你們?yōu)橹畩^斗的新中國早以成立了!捷報飛來當紙錢吧。</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革命圣地延安參觀了王家坪,楊家?guī)X,棗園,清涼山等一大批革命紀念圣地,登上寶塔山,遙望靜靜流淌的延河水,思緒萬千,當我們來到四,八烈士陵園時,看到了毛主席為四,八烈士們的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心情極其沉重,陵園里安葬著一九四六年四月八日空難中犧牲的我黨高級將領等十多人,其中有葉挺,秦邦憲,王若飛和葉挺只有二歲的兒子(葉阿九)……,看到這里,我們的眼里早已沁滿了淚水,他們?nèi)チ耍麄儏s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活在共和國歷史最輝煌的歷史篇章中,黃土有幸埋忠魂。</p><p class="ql-block">我們是共和國的長子,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將革命的火炬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更應將我們看到的和親身感受的,用筆傳記下去。</p> <p class="ql-block">在距離四川省廣元市劍門關不遠的山坡上,矗立著兩座紀念碑,那里是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和遺址遺跡,是為紀念1935年紅四方面軍血戰(zhàn)劍門關戰(zhàn)斗而建的,松濤林海中遍布著戰(zhàn)壕和掩體,那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紅軍烈士的鮮血,紅四方面軍在這里進行了一場生死之戰(zhàn)。</p><p class="ql-block">紅四方面軍誕生于鄂豫皖大別山蘇區(qū),千里轉(zhuǎn)戰(zhàn)到四川,經(jīng)過劍門關戰(zhàn)斗后發(fā)展和壯大了紅四方面軍,為了配合紅一方面軍長征,他們又轉(zhuǎn)戰(zhàn)到川西北卓克基一帶。</p> <p class="ql-block">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中生死攸關的一場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瀘定橋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這里古稱“瀘水”,諸葛亮所謂“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就指這一帶,河的西岸連著我國第二高峰貢嘎山,雪峰皚皚聳入碧空,河的東岸是高萬丈的二郎山,兩山如二把巍峨的冰刀玉劍,兩山夾峙下的大渡河水在陡峭狹窄的縫隙中奔涌,巨浪翻滾,發(fā)出雷鳴般的巨響,令人耳聾目眩,一條鐵索大橋橫跨于大渡河之上,遙想當年敵人把橋板全部抽掉,只剩下寒光閃閃的13根鐵鏈子,不要說上去,看著都讓人膽戰(zhàn)心驚。</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紅一方面軍紅四團在政委楊成武,團長王開湘的率領下從安順場邊戰(zhàn)斗,邊爬山過河高速急行軍,在完全超出了人體極限的條件下,憑借著超人的革命意志晝夜不停,一天一夜跑完二百四十里地在指定的時間到達瀘定橋西岸,緊接著就投入到了飛奪瀘定橋的戰(zhàn)斗中,以22勇士為先導突擊隊,冒著槍林彈雨,攀爬匍匐在鐵索上前進,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舍身忘死的革命精神一舉消滅了守橋之敵,驚天地,泣鬼神,讓蔣介石使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的夢想破滅。</p><p class="ql-block">戰(zhàn)役后毛澤東,朱德,劉伯承親自走上了鐵索橋面,感慨萬千,劉伯承曾在橋面上走來走去,默默無語,突然他狠狠的在橋板上連跺三腳,眼含熱淚觸景生情的說,瀘定橋啊,瀘定橋,我們終于征服了你,我們勝利了! 我們應該在這里豎一塊碑!記下我們紅軍戰(zhàn)士的不朽功勛!</p> <p class="ql-block">紅一方面軍,翻過了小金縣終年積雪氣候極其惡劣的夾金雪山后,在小金縣達維鎮(zhèn)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經(jīng)過了兩河口會議后紅一,四方面軍,分別駐扎在毛爾蓋和卓克基。</p><p class="ql-block">卓克基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馬爾康市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位于秀麗的小金川畔,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春天時山坡和草地盛開著不知名的鮮花,秋天時這里會呈現(xiàn)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美景,(這是我第二次來這里啦,上次是一六年秋季),一個十分迷人的地方,在這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和張國燾是南下還是北上的斗爭以經(jīng)悄然開始?</p> <p class="ql-block">由于張國燾錯誤路線的抵制,紅軍沒有完成松潘戰(zhàn)役,錯失了一次極佳的好戰(zhàn)機,紅一方面軍只能向著茫茫諾爾蓋草原進發(fā)了。</p><p class="ql-block">諾爾蓋草原是我國三大濕地之一,縱橫數(shù)百里的大草地,一望無際如茫茫大海,草墩像蒲團似的東一叢西一蓬,到處是積滿了污水的爛泥潭,沿途渺無人煙,草地天氣變化無常,時而彩云滿天,時而暴雨傾盒,時而下起冰雹,時而雪花紛飛,在這里的人就像經(jīng)歷了春夏秋冬四季一樣。</p> <p class="ql-block">當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都曾途經(jīng)這里,他們頂風雪,冷風蕭瑟,寒氣凜冽,在泥澤中艱難前行,氣候變化無常,不時有冰雹,狂風大雪降臨,飲饑餓,他們經(jīng)歷了挖野菜,啃樹皮,吃草根,煮皮帶等極端惡劣的生存條件,以堅定不移,勇往之前的革命信念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革命斗志,翻越雪山,跋涉草地,跨越沼澤,這里遍布著紅軍的足跡</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紅原縣九紅草原紅色旅游公路經(jīng)過一個叫“麥洼”的地方,這里是紅軍過草地走過的地方,在一個山坡上樹立著一座紅軍過草地紀念碑,舉目望去空曠而荒涼,我們駐足其地,凝望著草原深處,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p><p class="ql-block">凝望之中我仿佛看到了很遠很遠的草原深處有那么一點紅,緩緩的向我走來,漸漸的它在我面前變成了一片紅,紅的要我好心動,當年的風雨藏在了歲月的背后,而我依然能夠看到你蒼茫的音容,好似一群衣履不整瘦弱而憔悴的人們,跌跌撞撞相互攙扶著向我走來,目光是那樣的炯炯有神,剛毅而堅定,那是一股鐵流,那是一群勢不可擋,必將沖破黑暗向著勝利前進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這座雕像是樹立在從九寨溝,川主寺去往諾爾蓋,巴西和甘南郎木寺的三岔路口旁,它講述了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在雕塑的下邊篆刻著王平上將在(紅旗飄飄)中的描述。</p><p class="ql-block">當我們過了班佑河后,彭老總說后邊還有兩個營的戰(zhàn)士沒有過來,讓我?guī)б粋€營去河那邊接應一下,當我站在班佑河這邊時用望遠鏡看到了在水邊不遠的前方,有很多戰(zhàn)士圍坐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座,我們呼喊著可沒人回答,當我們走到了近前時,眼前的一切讓我們驚呆了,七八百名紅軍戰(zhàn)士圍坐在一起,相互依靠,懷中緊緊的抱著鋼槍,已經(jīng)全部光榮的犧牲了,只有一個小戰(zhàn)士還有生命體征,可沒過了多長時間也長眠了,看到這慘烈的一幕時,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和戰(zhàn)士們哭著喊著,輕抬慢動的把他們一個一個放平,讓他們有尊嚴的躺下,得到安息!戰(zhàn)士們淚流滿面鳴槍致敬!他們都還很年輕呀,大多數(shù)人只有十八,十九歲左/右。那是一座天地英雄氣的雕塑</p><p class="ql-block"> 茫茫草地英雄魂,班佑河水泣紅軍 </p><p class="ql-block">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降</p> <p class="ql-block">那一片紅,遙遠的紅,故事雖然已經(jīng)遙遠,而我依舊能夠聽到你們那悲壯的國際歌聲,那一片紅,無邊的紅,照亮了紅軍的行程,你越大地穿蒼穹,勇往向前,意志堅定,那一片紅,驕傲的紅,你引領浩蕩的天空,戰(zhàn)無不勝,你更是中國的紅,你永遠燃燒在我們的心中,你是烈士鮮血染成的紅,紅的讓我們好感動,我們深切地向著紅軍烈士紀念碑鞠躬致敬!你讓我們好心痛,我們久久的,久久的凝望著那片紅,百感交集,默默無語心情極其沉重,不忍離去,觸景思人,遙想當年,任憑淚水在我們每個人的臉頰流淌縱橫……</p> <p class="ql-block">這座紅軍烈士墓碑記錄了無數(shù)的紅軍英靈,草地,茫茫的大草地,殘酷無情的草地,你奪去了多少紅軍戰(zhàn)士的寶貴生命,他們把全身的每一分熱,每一分力氣都耗盡了,他們念念不忘革命,念念不忘北上抗日,走完了征途上的最后一步,永遠的留在這茫茫草地了,可他們的英雄事跡,與日月同輝,與山河共存,讓我們永遠緬懷這些英雄吧!這是一個舉世無雙的偉大壯舉,更是一種絕地逢生的偉大力量,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挑戰(zhàn)極限的象征,永遠訴說著紅軍與大自然殊死搏斗的悲壯史詩,</p> <p class="ql-block">昔日沼澤地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歷史卻永遠銘記,萬世傳揚偉大的紅軍長征精神,教育后代,銘恩奮進,這是一部彪炳千秋的英雄戰(zhàn)歌。</p><p class="ql-block">紅軍過草地后在巴西和斑佑,經(jīng)過暫短的休整,召開了著名的巴西會議和俄界會議,督促張國燾放棄南進計劃繼續(xù)北上抗日,而后向甘南岷縣臘子口前進,揭開了突破天險臘子口戰(zhàn)役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天險臘子口地形極其險峻,山溝兩邊的山頭,仿佛是一座大山,被一把巨型的大刀劈開了似的,既高又陡,周圍全是崇山峻嶺,無路可通,又像是一道用厚厚的石壁構(gòu)成的長廊,兩邊絕壁峭立,臘子河從溝底流出,水流湍急,在臘子口前沿,兩山之間橫架著一座東西走向的木橋,把兩邊絕壁連接起來,除了通過這個小橋,別無他路,橋東頭頂端丈八高懸崖上,筑造有碉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魯大昌以一個旅,三個團的重兵扼守著口子和后面高山之間的峽谷,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戰(zhàn)斗后,我英勇紅軍終于突破了天險臘子口,戰(zhàn)斗中也涌現(xiàn)出了一位十六七歲的苗族小戰(zhàn)士“云貴川”這樣的英雄,讓我們永遠銘記他們吧!</p> <p class="ql-block">臘子口一戰(zhàn),是紅軍長征中少有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勝的一仗,這一仗打出了紅軍的威風,顯示了紅軍戰(zhàn)士智勇雙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頭精神,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把紅軍困死,餓死在雪山草地的罪惡計劃,打下臘子口后,紅軍揮師東進來到了哈達鋪</p> <p class="ql-block">哈達鋪是甘肅省的一個小鎮(zhèn)子,盛產(chǎn)藥材“當歸”,回民占一半以上,那是一個初秋的時節(jié),紅軍離開江西瑞金,也快一年了,連日的征戰(zhàn),紅軍已疲憊不堪,在這難得富裕的好地方,紅軍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每人分得了一塊大洋,紅軍殺豬宰羊,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哈達鋪召開的干部會議上說,感謝國民黨的報紙,為我們提供了陜北紅軍比較詳細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劉志丹的紅軍,還有徐海東的紅軍,還有根據(jù)地,毛主席大手一揮堅定的說,我們到陜北去!</p><p class="ql-block">當毛主席回到自己的住處時,難掩其激動的心情,百感交集,含淚揮筆寫下了,氣壯山河,傳世萬代的豪邁詩篇</p><p class="ql-block"> 七律《長征》</p><p class="ql-block">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p><p class="ql-block">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p><p class="ql-block">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p> <p class="ql-block">紅軍在哈達鋪得到了充足的休整,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哈達鋪因此也成為了紅軍長征中名副其實的加油站。</p><p class="ql-block">紅軍從去年十月離開了根據(jù)地瑞金,星夜渡過了于都河,近一年來,他們走過了二萬五千多里路,跨越了十一個省,終于可以安安逸逸的過幾天休閑的日子,兩天后開始向陜北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紅軍過了漳縣,來到了地跨寧夏,陜西兩省的巍巍六盤山,六盤山是紅軍長征跨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經(jīng)過一場戰(zhàn)斗后,戰(zhàn)士們高舉著迎風招展的紅旗,隊伍像奔騰的鐵流,大步向著陜北前進!蔚為壯觀,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宣告結(jié)束,多年后毛澤東主席想起了當年的情景激動地寫下了。</p><p class="ql-block"> 《清平樂——六盤山》</p><p class="ql-block">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p><p class="ql-block"> 不到長城非好漢</p><p class="ql-block"> 屈指行程二萬</p><p class="ql-block">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p><p class="ql-block">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p> <p class="ql-block"> 男兒豈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p><p class="ql-block"> 未惜頭顱興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p><p class="ql-block">劉胡蘭,是我們在小學課本中就熟知的一位巾幗英雄,她用十五個如花似玉的年華,書寫了她悲壯的一生,彪炳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歷史史冊,在鍘刀面前,她臨危不懼,大義凜然,高昂著她那不屈的頭顱大聲的說,“怕死不當共產(chǎn)黨員”,殘忍的儈子手,當著她媽媽和眾鄉(xiāng)親們的面下了毒手,胡蘭子倒下了,媽媽卻昏死在了鍘刀旁,她是中國的“卓婭”,致死也要挺胸昂頭,面不改色,此時讓我想起了毛主席出訪蘇聯(lián)時,在前蘇聯(lián)女英雄“卓婭”墓前曾意味深情說過的一句話,死都如此壯麗,生該多么精彩。</p><p class="ql-block">當轉(zhuǎn)戰(zhàn)陜北的毛主席看到了報道后,奮筆疾書,生的偉大:死得光榮!</p><p class="ql-block">烈士的鮮血不能白流,血債要用血來償,1956年殺害劉胡蘭烈士的兇手,就在這個場地,就在這座廟前,得到了他應有的下場。劉胡蘭烈士可以安息了!</p><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劉胡蘭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書寫到這里我們“重走革命路,緬懷先輩人”,就要接近了尾聲,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的征程能夠走到今天,是無數(shù)先輩們的前赴后繼奮斗所得,他(她)們用鮮血和生命鑄造了共產(chǎn)黨的百年輝煌,重走紅色之路,能夠讓革命精神激勵后來人振奮精神,厲精圖治,為實現(xiàn)民族的振興,祖國的富強,社會的和諧,時代的進步,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懈的努力奮斗!</p> <p class="ql-block">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唐太宗李世民曰,“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就是需要我們了解歷史的意義,世間沒有如果,歷史也不能重來,歷史是過去時,也是現(xiàn)在時,更是將來時,璀璨的星空發(fā)出的是昨日的光芒,照耀的,卻是今日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歷史的星空,閃過了多少熟悉的面容?,一股英雄氣,在人間縱橫馳騁。</p> <p class="ql-block">這一部美篇,是我飽含深情蘸著心血把它書寫制作完成的,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腥風血雨坎坷光輝的歷程,深深地撞擊著我的內(nèi)心深處,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服務國家與人民,穿越時空,那是應盡的使命,光榮與夢想,砥礪前行,那是應有的情懷,彰顯責任與擔當,歷久彌新,那是應做的傳承,先輩們的浩然正氣,如同青松一樣永遠挺拔向上,把根深深的扎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的美好未來努力奮斗!先輩回眸應慰笑,擎旗自有后來人。</p><p class="ql-block">每當我回看這部美篇時,我的眼里會含滿淚水,因為我對中國共產(chǎn)黨,對偉大的祖國和革命先輩們愛的深沉。</p> <p class="ql-block"> 偉大民族復興的號角以經(jīng)吹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