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五月的濰坊,鮮花嬌艷,綠葉威蕤,處處洋溢著初夏盎然的生機與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這樣一個處處萌發(fā)著美麗希望的季節(jié)里,我們帶著滿腔的熱情,懷著共同的期待,從濰坊各地市相聚在一起,共赴"濰坊市小學英語新時代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專家入濰指導(dǎo)培訓(xùn)”這場學習與成長的饕餮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月12—14日,壽光小學英語團隊5名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27名骨干教師,在壽光教科研中心王君主任的帶領(lǐng)下參加此次培訓(xùn)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專家引領(lǐng)提高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2日下午是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的培訓(xùn)專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次培訓(xùn),邀請到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俞紅珍教授與高惠蓉教授兩位大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培訓(xùn)伊始,主持人開場,然后濰坊教科院任偉老師發(fā)表講話,提出培訓(xùn)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認真學習,積極研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服從、遵守培訓(xùn)安排與紀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3.謙虛謹慎,互幫互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勉勵老師們要珍惜學習機會,抓住成長時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高教授主持,俞紅珍教授為大家?guī)眍}為《課題研究的基本問題》的匯報,從“如何認識課題研究?”、“如何選定課題?”、“如何做好研究方案?”、“如何寫好報告?”四個方面為我們普及了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知識。俞教授的匯報讓我們明白了“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高教授根據(jù)選題主題把老師們分成了五個小組,小組合作討論,頭腦風暴,從課題選題、課題目標、課題實施等方面分析本組課題的優(yōu)缺點以及整改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整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們角色反轉(zhuǎn)成為學生,激烈討論,思維碰撞,大膽展示,所有的小伙伴們都高度集中,積極參與,收獲頗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4日上午,終于迎來我們期盼已久的專家報告,俞教授和高教授分別從論文寫作和項目化學習兩個方面,為我們做了理論普及與導(dǎo)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俞教授的《英語科研論文寫作》專題報告,清晰明了地指導(dǎo)我們?nèi)绾巫珜懻撐?。她分別從論文的主要類型,論文的寫作要素,論文的文本結(jié)構(gòu)等等方面展開論述。俞老師從一個個具體的案例詳細闡述了適合一線教師撰寫的論文。比如我們可以撰寫經(jīng)驗總結(jié)型論文、學術(shù)論文、研究報告、教育教學案例研究等。而這些論文來源不僅僅是學習高深的理論,主要還是通過外出學習、點滴記錄,長久觀察以及善于反思。這給我們在座的老師們很大的啟示,只有仰望星空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務(wù)實進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高教授的專題報告--《項目化學習在線教學模式探究》,為我們提供了真實可行的項目式學習。疫情期間的特殊時刻為英語學科在線學習提供了機遇,也為英語教師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條件。高教授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了開展項目化教學后孩子們的進步,也看到了實驗學校教師們教研氛圍的高漲,同時還為我們的教學探索指出了一條新路。相信在看到高教授向我們展示的低年級孩子們的成品時,每一位老師都會有躍躍欲試的沖動,當然我們要做的是,在高教授的引領(lǐng)下,讓這份沖動轉(zhuǎn)化為成果落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課異構(gòu)擦火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5月13日,坊子龍泉實驗小學王芳老師、峽山鄭公街道北戈莊朱媛媛老師和濰坊高新雙語孟蔚萍老師分別就外研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Module 7 Unit 1 My father goes to work at eight o'clock every morning一課,出示了同課異構(gòu)展示課。三位優(yōu)秀老師聚焦“教學評”一致性,從教材文本的不同角度對同一課題進行了不同的解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節(jié)課由坊子龍泉實驗小學王芳老師執(zhí)教。王老師采用大單元整合的理念,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容,設(shè)計富有層次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深度思維。王老師通過Free talk、Brainstorm、拼讀、讀文找信息、調(diào)查單、外教視頻等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王老師溫文爾雅,深受學生的喜歡,也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二節(jié)課由峽山鄭公街道北戈莊學校朱媛媛老師執(zhí)教。朱老師活潑、富有激情,以歌曲和rap導(dǎo)入,師生互動性強;以圖片、拼讀、造句等方法,在語境中認讀新詞;通過觀看視頻《勞動者十二時辰》,引導(dǎo)學生感悟交流,使得情感教育潤物無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三節(jié)課由濰坊高新雙語孟蔚萍老師執(zhí)教。孟老師的課主線分明,以“family”為主線,通過職業(yè)游戲、自然拼讀、時間軸、思維導(dǎo)圖、調(diào)查匯報等活動形式,引導(dǎo)學生主動觀察,聯(lián)系實際,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最終達到“自然語用”的輸出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三位老師分別進行了精彩的說課,通過說課讓我們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教師的設(shè)計思路,更有利于聽課老師觀察課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工評課促成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三節(jié)課后,高惠蓉教授引導(dǎo)大家小組合作,共同討論,精準評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壽光的五位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積極參與小組討論并分別代表各自小組進行展示,充分展示出壽光小英團隊積極參與,主動成長的品質(zhì)!而且壽光老師們思維導(dǎo)圖的繪制能力得到了同小組老師的一致認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省反思助內(nèi)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專家的匯報高屋建瓴,我們“仰高篤行”,更加確定今后要走的路;俞教授說課題是做出來的,有了她們的理論導(dǎo)航我們將“行穩(wěn)致遠”!成長從反思開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長的足跡之起始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壽光市圣城小學 王曉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12下午-5.13全天的學習與培訓(xùn)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的話:燒腦、激烈、差距、進步、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從看到培訓(xùn)通知的內(nèi)容時,就知道我們的培訓(xùn)不會很輕松,但是能夠緊張激烈到什么程度不可預(yù)測。懷著緊張又期待的心情和來自上海的專家、濰坊各縣市區(qū)的教研員和各縣市區(qū)的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齊聚一堂,開始了我們的成長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一階段:俞紅珍教授的課題指導(dǎo)精準到位,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例解析,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高惠蓉教授的破冰+展示又將我們帶入了實操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還是延續(xù)課題的研究,將來自不同地區(qū)的老師們在短時間分好組,并進行思維地碰撞、大膽地展示,真正地又當了一次學生,所有的同伴們都高度集中,激烈碰撞,積極參與。當時我最感慨的就是我們的課堂中缺少的就是這樣的活動設(shè)計,給學生們最想說、最想練的活動,孩子們的狀態(tài)就會跟我們一樣,只會覺得時間過的太快,討論的還不夠充分,意猶未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二階段:聽評課階段。三節(jié)不同風格的課來自于三位很優(yōu)秀的老師,經(jīng)歷過公開課或是研討課的老師都知道這是很“熬人”的一段經(jīng)歷,也是成長最快的一條路徑,每節(jié)課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評課環(huán)節(jié),我們再次以學生的身份聚集在一個小組,快速整合,按照專家的要求完成我們的任務(wù),有了第一天的經(jīng)驗,這次老師們從容了很多,關(guān)鍵是體會到了差距。在一組又一組的展示中,我看到了太多有故事的老師,不斷的跟自己說:有差距才會有進步,繼續(xù)努力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三階段:專家點評階段。俞教授的點評精準明確,所提的改進之處不僅僅是針對今天的這三節(jié)課,更是對我們以后的課堂改進提供了抓手,從目標的敘寫、評價任務(wù)的呈現(xiàn)-實施-反饋、評價標準的制定方式和內(nèi)容等等多個方面都有了新的啟發(f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們的培訓(xùn)還未結(jié)束,我們的成長才剛剛起步,期待明天的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博學而審問,慎思而篤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壽光市明珠小學 劉美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懷揣著對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渴望、興奮和期待,參加了濰坊市小學英語新時代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專家入濰指導(dǎo)培訓(xù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俞教授從如何研究課題、如何選定課題、如何做好研究方案,三大方面讓我們對課題有了初步的認識,明白了課題的產(chǎn)生途徑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是課堂內(nèi)外發(fā)生的真實問題而非假想的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異構(gòu)同源,殊途同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老師的大單元設(shè)計構(gòu)思,以career為主線,讓學生在了解文本的基礎(chǔ)上,構(gòu)思自己2035年的職業(yè);朱老師則以時間為切入點,緊緊圍繞目標設(shè)計了教學任務(wù);孟老師圍繞職業(yè)和時間點設(shè)計教學任務(wù),緩緩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三、觀課研討,重新認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學員們基于教學平一致性觀課維度,分別從學習目標、任務(wù)設(shè)計、評價標準三方面對三位老師課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反觀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做到了化零為整,課堂有清晰的脈絡(luò)主線;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dǎo)作用,彼此有沒有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學生是否循思漸悟,有感而發(fā)。。。</span></p><p class="ql-block">四、專家引領(lǐng),撥云見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針對三節(jié)課研討課,俞教授從課堂優(yōu)點、教案呈現(xiàn)、學生課堂表現(xiàn)、目標制定、對話教學形式、腳手架的搭建、課程意識等9個方面分析了三節(jié)課優(yōu)點和不足,為所有聽課的學員解開了一天的疑惑。隨后就老師疑惑的教學評一致、自然拼讀、學生主體性三個方面,專家進行了明確的指導(dǎo)。在專家的指導(dǎo)下,我們會將學習內(nèi)容不斷內(nèi)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學習中尋找差距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反思中明確方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壽光市臺頭鎮(zhèn)大坨小學于國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首先,有幸入圍濰坊市小學英語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我非常感恩,也非常珍惜此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定會加倍努力,快速成長,帶著更先進、更專業(yè)的知識,投入到鄉(xiāng)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通過這一天半的學習,我收獲很多,感悟很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是專家引領(lǐng)明方向,撥云見日點迷津。通過俞教授的課題分享,讓我重新認識了課題研究,如何選定、做好、寫好課題。接下來,我要認真反思,將想法回歸理論,結(jié)合學情和教育教學實踐明確課題研究方向等,努力做好課題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二是課堂觀摩找差距,評課議課促成長。三位優(yōu)秀教師的同課異構(gòu)課堂觀摩,各有特色,給予我很多反思。其中我最大的感觸是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正如俞教授說的:學生動腦了嗎?學生自己歸納了嗎?我們教師能做的應(yīng)該是想辦法推著學生自己去做;同時,分組討論交流活動中,讓我有幸認識了其他區(qū)域的優(yōu)秀教師,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想法,也明確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但是我并不會因此而膽怯,而是應(yīng)該以此作為一種鞭策,接下來必須腳踏實地、努力學習、虛心請教、潛心專研、敢于挑戰(zhàn),每天進步一點點,努力縮小與老師們之間的差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生命中沒有一種狀態(tài),能比不懈努力更能讓我活得理直氣壯。加油[加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仰高篤行 行穩(wěn)致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壽光現(xiàn)代明德學校 孔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緊張、充實的學習、交流之中兩天的培訓(xùn)已然接近尾聲,此次培訓(xùn)帶著學生的姿態(tài),學習的態(tài)度,放空大腦,酣暢淋漓的吸收知識養(yǎng)分的感覺真的太棒了!</span></p><p class="ql-block">一、專家引領(lǐng)有高度 頭腦風暴促理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5月12日下午,培訓(xùn)伊始,濰坊教科研任偉老師提出了對老師們的要求:認真學習、積極研討;服從、遵守會議秩序;謙虛謹慎、互幫互助;告誡老師們要珍惜此次培訓(xùn)機會,努力成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次培訓(xùn)邀請到了華東師范大學俞紅珍教授與高惠蓉教授兩位專家,兩位老師從理論層面給我們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首先俞教授做了題為《課題研究的基本問題》的匯報,從“如何認識課題研究?”“如何選定課題?”“如何做好研究方案?”“如何寫好報告?”四個方面為我們普及了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知識。從俞教授的匯報中我學到的幾點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① 問題即課題,研究要立足解決實際問題,但是目標定位要高,課題研究的目標不應(yīng)局限于只解決眼下的問題,要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②概念界定要精準,通過俞教授的匯報我知道了實踐研究與行動研究的區(qū)別,明白了主題與主題意義的不同,曉得了思維品質(zhì)與思維能力不是一回事等等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③以效果逆推措施,不能想當然的設(shè)計實施過程,要逆向思維,反思自己能不能做到,實施措施要切合實際,可操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第二階段,根據(jù)俞老師的指導(dǎo),老師們分組討論,頭腦風暴的方式修改課題,字斟句酌的反思題目是否合適?表述是否恰當?研究目標是否準確?實施過程如何設(shè)計?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辯論過程中促進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同課異構(gòu)擦火花 精準評課掀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5月13日一天的時間,來自坊子區(qū)、峽山區(qū)、高新區(qū)的王芳、朱媛媛、孟蔚萍三位老師展示了三堂同課異構(gòu)的精彩課例。三堂課各有千秋,碰撞出了不小的火花,而老師們分組評課更是掀起來研究的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課堂觀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借助課堂觀察量表,依據(jù)教學評一致性的理念,從“學生參與度,問題深度、梯度,課堂效度”等方面對三位老師的課堂進行了觀察記錄。通過記錄發(fā)現(xiàn),三位老師在這幾個方面都有異同之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從學生參與度來看,因為場地問題,三位老師們對中間偏后的學生關(guān)注有所欠缺,王芳老師課堂中16人回答問題,共回答24次;朱媛媛老師的課堂上18人回答問題,共回答32次;孟蔚萍老師的課堂上22人回答問題,共回答34次。相對來說朱媛媛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活躍度最高,孟蔚萍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參與面最廣。這是形式上的行為參與,但是學生參與度不僅僅看行為參與更要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參與,如何觀察思維參與?問題的設(shè)計很重要,問題設(shè)計的有梯度、有深度就會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從而進行思維參與。三位老師的課上問題設(shè)計都比較直接簡單,相比而言朱媛媛老師的問題比較有深度、有層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課堂效度方面,課堂效度直接的反映就是目標達成度。如何提高目標達成度從而提升課堂效度?目標設(shè)計的是否科學、具體、可操作是關(guān)鍵。三節(jié)課,王芳老師采用大單元教學,將文本重組整合,提取主題,非常棒的體現(xiàn)了大概念引領(lǐng)下的大單元教學。也正因為如此,本課時的目標有點多,一節(jié)課的時間這樣的目標設(shè)計不夠科學,目標過多導(dǎo)致評價任務(wù)多,活動多,造成了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夠扎實充分,極大的影響了目標達成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相比之下,朱老師與孟老師的目標設(shè)計比較的符合一節(jié)課的學習,不同之處是朱老師的任務(wù)更有梯度和深度,有運用能力與遷移能力的目標,而孟老師的目標制定略低于學情,過于簡單。因此孟老師的目標達成度是最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二)合作評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根據(jù)專家要求,老師們分組討論,進行評課。我們小組從“學習目標的制定與達成”“評價任務(wù)的設(shè)計與實施”“評價標準的使用”三個方面對比了三位老師的異同之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根據(jù)分工,我從“評價任務(wù)的設(shè)計與實施”“評價標準的使用”兩個方面進行了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評價任務(wù)是為了落實學習目標,并通過任務(wù)鏈的設(shè)計與實施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學習信息即評價信息從而指導(dǎo)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三位老師的評價任務(wù)都指向?qū)W習目標,都采取了多個任務(wù)對應(yīng)一個目標的設(shè)計方式,王芳老師介紹2035年的自己作為一個大的任務(wù)首尾呼應(yīng),孟老師課堂開始就呈現(xiàn)了本節(jié)課的最終任務(wù),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評價任務(wù)的設(shè)計有清晰、指令要明確,這一點孟老師的課堂上做的是最到位的。評價任務(wù)的設(shè)計不管多少都要有層次性與遞進性。通過有深度、梯度的問題設(shè)計形成任務(wù)鏈才能引發(fā)學生們的深度思考與思維參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3.時間分配與把控。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三位老師在時間分配上都有欠缺,王芳老師因目標過多,任務(wù)多,很多活動蜻蜓點水,四次小組合作最長3分鐘,最短不足1分鐘;而朱老師4個目標,前兩個目標用了30分鐘,后面的運用反而匆匆結(jié)束,孟老師同樣在文本處理上花費太多時間,后面的拓展深度不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評價標準與評價任務(wù)不能分開a,對評價任務(wù)的評價要貫穿整個學習活動中。三位老師都采取了表現(xiàn)性評價的方式,都有相應(yīng)的評價標準,但是評價沒有體現(xiàn)層次,而且評價標準都沒有落到實處,僅僅是有,更沒有評價前置提前告訴學生這些評價標準將會如何使用。其次,對于評價任務(wù)催生的評價信息都缺乏及時的反饋,比如goes三單的錯誤時常出現(xiàn)老師沒有及時的點出并糾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提幾點自己的困惑智慧共籌:①文本如何針對學情選擇恰當?shù)姆绞竭M行處理?②拓展視頻等資源是否越多越好?如何取舍?③summary環(huán)節(jié)如何引導(dǎo)學生用英文表達?如何能夠引發(fā)學生自我思考、發(fā)散思維真正的說出自己的所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反思自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培訓(xùn)即將接近尾聲,通過這一天多的培訓(xùn)學習其實還為消化吸收,需要帶著專家的智慧對接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專家的指導(dǎo)也讓我反問自己“你做好面對挑戰(zhàn)的準備了嗎?”如果說以前我只是一個不錯的一線教師,只需在課堂實踐中落實課標要求,今后我需要努力讓的理論解釋自己的教學實踐,甚至是用理論去指導(dǎo)課堂實踐。我能做到嗎?如何做?從教學評一致性的角度我想給自己制定以下幾個目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通過讀書、聽報告、寫反思等方式,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理論認識,能夠順利完成課題開題報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通過不斷的實踐、學習、再實踐、再學習,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能夠具備課程意識,完善學校課程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3.通過合作、共同研究的方式,課題能夠順利開題并能夠順利開展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4.通過兩年的研究實踐,能夠順利完成課題中期匯報、順利結(jié)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期待我們共同收獲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Keep learning??</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壽光市鳳華小學蔣文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這幾天,很榮幸能參加濰坊市小學英語新時代領(lǐng)軍人才培養(yǎng)人選專家入濰培訓(xùn)指導(dǎo)活動。昨天下午的課題培訓(xùn)讓我感受到了專家們的高屋建瓴,并且讓我對課題有了全新的,正確的理解,今后,我將會細細鉆研兩位教授的每一個建議,將課題盡全力做完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今天聽了三位老師精彩的同課異構(gòu),給我提供了滿滿的干貨知識。通過聽課,我近距離地領(lǐng)略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雖然三節(jié)課的風格各異,但每一節(jié)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下面就談?wù)勎业囊稽c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教師要站得高,看得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俞教授告訴我們,作為一名英語老師,不僅僅要致力于上好每一節(jié)課,還要心存課程意識。這就要求我們要具有自我建構(gòu)意識,把握整個教材的目標體系,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等。在第一節(jié)課上,我們就看到了王老師的課程意識比較強。她對整個模塊的知識體系重新建構(gòu)與整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有趣味性。我認為教師看得遠還體現(xiàn)在,多去蹲下來和學生聊一聊,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真正需求,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這樣才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投入感情,而不是跟著老師的設(shè)計,被動接受知識和活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二、真正的生本、生動才能有助于生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學生作為課堂真正的主人,他們應(yīng)該有足夠的思考和分享的機會。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不要過分的講解,而是拋出問題或者話題,學生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zhì)疑,在合作、交流、質(zhì)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第二節(jié)課中,朱老師就很比較大膽放手學生,學生進行了聽、說、讀、寫、演繹等多種感官形式參與課堂,最后的生成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我課堂上,很多時候不放心學生去演繹,使之失去了嘗試和鍛煉的機會,也在某種程度上,澆滅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從情境中來,到生活中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情景中理解語言知識和內(nèi)容能使難點化易; 在情景中講解語言知識能突出重點難點; 在情景中進行操練能提高學生實踐的量和質(zhì)。這三節(jié)英語課都采用了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shè)情景和充分利用英語教學本身的真實情景進行教學。比如第三節(jié)課,孟老師在課堂上,抓住每一次語言情境,重現(xiàn)語言點,讓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語言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非常值得我借鑒學習。我認為,語言的學習還應(yīng)該回歸生活常識,學生學完這節(jié)課,是否能夠把所學知識遷移到生活中新的情境下,是否能解決所遇到的新問題,這是學習語言的最終極目標。我們的課堂離終極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意識到了,就總有實現(xiàn)的那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學習的路上總是充滿了荊棘,但更多的是幸福,滿足和充實。我要緊緊地抓住這次學習的機會,讓這三年的學習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參加培訓(xùn)的骨干教師也在群內(nèi)分享了自己兩天的學習所得,大家真切的、收獲滿滿的體會更是從側(cè)面反應(yīng)出此次培訓(xùn)的充實與知識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次培訓(xùn)是一次理論的大提升、觀念的大轉(zhuǎn)變,“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痹诮窈蟮难芯窟^程中,我們將不斷的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dǎo)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把科研和教學結(jié)合起來,努力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