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四年級組期中素質(zhì)調(diào)研教師總結(jié)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覺間這一學期已走過了大半的路程,三個多月來,宿城區(qū)龍河鎮(zhèn)中心小學全體師生同心同德,抓管理,研教學,教育教學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績,實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突破。</p><p class="ql-block"> 5月8日中午,四年級全體教師小會議室,舉行了期中教育教學工作總結(jié)暨經(jīng)驗交流大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曙主任主持全會,會議中,徐主任對四年級本次期中素質(zhì)調(diào)研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jié)。</p><p class="ql-block"><br></p> 教師分享教學經(jīng)驗 語文組張倩老師分享自己教學經(jīng)驗 <p class="ql-block">語文組張倩老師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教學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抓好學生的書寫,要讓學生寫規(guī)范字。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揚長避短,繼續(xù)抓好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字、詞、句的積累運用、閱讀、理解、作文練筆上都更上一層樓。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重視“抓兩頭,促中間”,使優(yōu)生更優(yōu),中間生闖優(yōu),后進生前進,在班內(nèi)繼續(xù)采用激勵機制,使每一位學生都充滿自信,使班內(nèi)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加強課外閱讀,堅持寫讀書筆記,讓學生談感想,寫體會,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數(shù)學組張碧婷老師分享教學經(jīng)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規(guī)范的課堂常規(guī),是學好數(shù)學的關(guān)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良好的班風、學風,賞識激勵,使學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認真?zhèn)湔n是前提。整體把握教材與深入解讀文本是數(shù)學教師的基本功,縱向要把握知識脈絡,橫向要溝通知識聯(lián)系。這就要求我們認真專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認真批改作業(yè)。 對于學生作業(yè)的布置,我本著“因人而異、適中適量”的原則進行合理安 排,學生的每次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并做到了全批全改,認真做好錯題類型和做得好的學生和不會做的學生名單記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隨時關(guān)注學生的差異性。有一些學生學得又快又好,而有的同學學得既慢又沒有掌握,有的學習積極、聽課認真、而有的同學不愛學習而表現(xiàn)遲緩。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與學生的個別差異有關(guān)。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按照教學對象的不同提供教學方法和內(nèi)容,是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p> 英語組曹冬芹老師分享教學經(jīng)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樹立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意識,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不斷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加強文化修養(yǎng),拓寬知識面,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選擇和調(diào)整英語教學策略。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要有計劃、持續(xù)地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4、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p> 王保衛(wèi)老師分享教學經(jīng)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將活動“藍本”植入教材,以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以多種欄目來引導學生參加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以卡通兒童來激活、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活動,表達情感共鳴,進行總結(jié)提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教材以大量的留白給學生提供思考和活動的空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注重對學生社會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緊扣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實際。</p><p class="ql-block"><br></p> 備課組長對于本次調(diào)研進行剖析 杜琴琴老師發(fā)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琴琴老師在本次會議中指出本次測驗反應到了語文學習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學習語文要持之以恒,長期積累。同時,測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復習工作以鞏固基礎知識,特別是在書寫的時候一定嚴格把關(guān),試卷上才會出現(xiàn)清晰正確的字跡。</p><p class="ql-block"><br></p> 夏春姝老師發(fā)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春姝老師對于本次期中調(diào)研成績分析中指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立足教材,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讓學生在理解基礎上掌握要領的本質(zhì),并能靈活運用。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精講多練,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是教學中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自覺發(fā)現(xiàn)新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引導學生逐漸認識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結(jié)合信息科技,為學生創(chuàng)設所熟悉的情境,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存在數(shù)學問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時,要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學生用數(shù)學不是靠教師“教會”的,而是學生“想懂”的。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中充分發(fā)揮學生靈活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p> 三位老師對于本班學情進行剖析 <p class="ql-block"> 靳修勤教師以自己幾十年的教學工作經(jīng)歷告訴大家,在教學中要注意:</p><p class="ql-block"> 1、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關(guān)注細節(jié),教學無小事,事事是教育;</p><p class="ql-block"> 2、建立良好的班風,培養(yǎng)良好的學風,教學便會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3、抓住課堂,向40分鐘要效率,認真?zhèn)浣滩膫鋵W生;</p><p class="ql-block"> 4、所有工作要有布置,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jié)。</p> <p class="ql-block"> 吳瑾和肖翌可兩位年輕老師,也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提醒大家:</p><p class="ql-block"> 1、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能力;</p><p class="ql-block"> 2、多向老教師請教教學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 3、教學中還要多發(fā)時間,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p> 會議總結(jié) <p class="ql-block">徐曙主任對本次會議進行總結(jié)發(fā)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四年級全體老師在徐曙主任帶領下共同協(xié)商探討并針對近一階段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舉措,達成以下共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繼續(xù)加強基礎知識夯實。在教學中繼續(xù)履行課改,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學習方法的指導。夯實基礎,精心設計練習題,以加強查漏補缺。努力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加強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這是學生最薄弱的,也是最需要提高的。</p><p class="ql-block"><br></p> 圖文編輯:馬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