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州是我每次出門幾乎必經(jīng)的地方,也是我每次都要在此刻意逗留的地方。青州城市雖小但歷史悠久。古代九州之一。</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個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縣轄博物館里有什么寶貝吧。這里有全國唯一的狀元卷。這里居然有三件元青花,還有魏晉南北朝及唐宋時代造型優(yōu)美的佛教造像,這里還有完整無缺的鈞窯瓷器,汝窯、定窯、龍泉窯、越窯、磁州窯等窯口瓷器。簡直太令人驚艷了。</p> <p class="ql-block"> 本文采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在封建社會的中國,通過科舉考試,一共產(chǎn)生了638位狀元,按照道理來說,就應(yīng)該有638份狀元卷,可是清朝留下的幾張狀元卷,目前藏在臺、北的故宮中,而大陸卻一份狀元卷都沒有。1983年的時候,青州的鄭母村發(fā)現(xiàn)了一份狀元卷,可是青州的文物工作者難辨真假,這份狀元卷被直接送到了北京,京城的專家用了“特別”三招,只用一個小時,就鑒定出這份狀元卷的真假,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經(jīng)過,那就讓小編給您揭秘吧。</p><p class="ql-block">當時,青州市文物管理所的所長姓魏,這位魏所長經(jīng)人介紹,來到了鄭母村村民趙煥斌的家中,準備購買他家祖?zhèn)鞯囊环恢纼?nèi)容的字畫,趙煥斌正在生病,生活困難,可是他臨時變卦,又不想賣了。</p><p class="ql-block">魏所長就開始和他拉關(guān)系,并給他買藥買吃的,最終用誠意,感動了趙煥斌老人,趙煥斌就將一幅“明代”的卷軸,以800元的價格,賣給了魏所長。</p><p class="ql-block">魏所長得到了卷軸,就好像得到了寶貝,他回去后,組織本市專家對這件卷軸進行鑒定,這些專家們有的說這幅卷軸上面寫得是一幅治國之策;有的指著禮部大印說,這應(yīng)該是禮部的一份文稿。最后一位老專家,給出了一個比較正確的方向,他說:這幅卷軸開頭的紙上,寫著朱批第一甲第一名,朱批在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用,這應(yīng)該是一份狀元卷。</p><p class="ql-block">青州的其他文物工作者聽到狀元卷這三個字,他們?nèi)笺蹲×恕R绹鴥?nèi)是有過幾份清朝的狀元卷,可是這些狀元卷目前都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目前連個比對的“樣品”都沒有,怎么鑒定這份狀元卷就是真跡?</p><p class="ql-block">魏所長最后決定。那就是帶著這份狀元卷去一趟北京,也許故宮的文物專家會有更好的鑒定方法。魏所長說干就干,他將這個卷軸裝進一個木盒子,木盒子被放進一個普通的手提袋,然后坐上火車,直奔京城而去。</p><p class="ql-block">他在京城文物局一個熟人的幫助下,手拿著裝有狀元卷的木盒子,來到了故宮的文管所,文管所的所長領(lǐng)著幾位專家,熱情地接待了他。</p><p class="ql-block">魏所長打開木盒子,幾位專家看罷這份狀元卷,竟都不說話了,因為大陸還沒有其他可供參考的狀元卷真品,故此,哪位專家,都不敢貿(mào)然判定這件“寶貝”就是真的。但他們卻對這份狀元的裝幀,紙質(zhì)還有卷軸上絲綢的磨損程度,給出了一個中肯鑒定,那就是這份狀元券確實是明朝留下的老東西。</p><p class="ql-block">故宮文管所的所長絕對是專家中的專家,他將這份狀元卷看了一遍,說道:“雖然國內(nèi)還沒有真品狀元卷可供參考和比較,但我們卻可以從另外的方向和角度,鑒定出這份狀元券的真假!”</p><p class="ql-block">這份狀元券上,一共有四樣?xùn)|西,第一:(疑似)趙秉忠書寫的共2460字的文章,闡述了“實心先立”、“實政繼舉”的主張,他還列舉了如何改善吏治、興邦治國的對策。</p><p class="ql-block">還有(疑似)萬歷皇帝的“頂天朱書”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字。下面鈐著(疑似)萬歷皇帝彌封關(guān)防的長印。后面還列著(疑似)張位等9位讀卷官以及1位印卷官的職銜與姓名。下面還蓋有(疑似)禮部大印。故宮文管所的所長的意思是,萬歷皇帝的手書,關(guān)防在檔案館的明朝檔案中,應(yīng)該可以找到。趙秉忠、張位等10幾名明朝官員的奏折,也有可能留存,而明朝禮部的大印,也可以拿來比對,只要有幾處比對成功,就可以斷定這份狀元券不假。</p><p class="ql-block">幾名專家覺得這個辦法不錯,紛紛去保存明朝檔案的檔案館去查資料。一個小時后,有三名專家回來了,他們找來了三個證據(jù),1、明朝奏折上原禮部大印的印痕。2、萬歷皇帝手書朱批。3、萬歷皇帝彌封關(guān)防的長印的原件。</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比對,這三個地方完全吻合。要知道,不管多么高明的造假者,都不可能將原禮部大印的印痕,</p><p class="ql-block">萬歷皇帝手書朱批,還有萬歷皇帝彌封關(guān)防的長印造得一點破綻都沒有,故此,可以斷定,這份狀元卷絕對是真品……</p><p class="ql-block">明代趙秉忠的狀元卷現(xiàn)藏青州博物館,可稱是一級文物,絕對是件值得一看的寶貝!</p> <p class="ql-block">源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鈞窯,即鈞臺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fēng)格基礎(chǔ)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fēng)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shù)發(fā)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xiàn),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xiàn)技術(shù),至今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xué)的影響,反應(yīng)在瓷器上就是規(guī)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guī)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茍。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建窯,耀州窯,鈞窯,作為中國傳統(tǒng)瓷文化正宗,歷史悠久的風(fēng)格傳承至今。放大鏡觀察,蚯蚓走泥紋,用氣泡一個個串連一體呈立體的爬行狀,青蛙卵紋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還有牛血紋,血色深紅暗沉殺氣騰騰,莊重威嚴等等,難以一一敘述。北宋官窯鈞瓷的發(fā)色和紋理大小和分布,都難以做到人為控制而恰到好處,是北宋瓷藝的最高工藝水平的體現(xiàn)。這批鈞瓷工藝早已失傳,而窯址也隨冰凍積水而下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梢姰敃r鈞瓷產(chǎn)生的轟動效應(yīng)。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窯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領(lǐng)。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棟,考古窯口不計其數(shù),因都未見過這批北宋官造鈞瓷,也只能是管中窺豹了。</p> <p class="ql-block">源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趙秉忠狀元卷(青州博物館)為明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卷,是目前大陸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該卷是目前大陸唯一的殿試狀元卷真跡(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宮廷檔案中含有幾份清代狀元卷),價值連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