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掃黃”“尋古” <p class="ql-block"> 驚蟄過后,大地蘇醒,萬物萌生,我這顆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小心臟也不安分起來,朋友一招喚我立馬響應(yīng),春色正好,疫情漸褪,天時地利人和,開啟2021年首航之皖南贛北掃黃攬勝之旅,Come on?</p><p class="ql-block"> 我們此行的地區(qū)實際是古徽州的一府六縣,即徽州府、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和幾經(jīng)周折如今仍被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現(xiàn)代社會不知道黃山和婺源油菜花的怕是沒有幾人,而隨著時代的進(jìn)步古徽州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和記憶,我如果不是今天去到這個地方,根本不會去翻閱古徽州的歷史,幾天下來對古徽州有了初步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古徽州有“東南鄒魯,禮儀之邦”的美譽(yù),是程朱理學(xué)(朱熹、程氏兄弟)的發(fā)祥地,可別小看程朱理學(xué),它是繼孔子之后在中國思想界影響最深遠(yuǎn)的學(xué)派,影響中國歷史七八百年?;瘴幕渤蔀橹型鈱W(xué)者重點研究的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敦煌學(xué)、藏學(xué)、徽學(xué))。古徽州人杰地靈,孕育出了許多歷代名人,造紙的畢升、宋代理學(xué)大家朱熹、紅頂商人胡雪巖、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近代學(xué)者胡適、教育家陶行知,這些都是我知道的,而明清時期做官的、經(jīng)商的名人更是不計其數(shù)。徽州人執(zhí)商界牛耳數(shù)百年,徽商資產(chǎn)富可敵國,有“無徽不成鎮(zhèn)”“徽商遍天下”之說,可貴的是徽州人長于經(jīng)商,卻尊崇儒學(xué),恪守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重視學(xué)問,所以才形成了“十戶之村不廢誦讀”的社會風(fēng)氣,才有了徽墨、歙硯,才有了徽班進(jìn)京、黃梅戲,才有了自成一派的徽菜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皖南贛北行之登山攬勝</b></p><p class="ql-block"> 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biāo)志,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nèi),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現(xiàn)在的黃山市就是過去的徽州,關(guān)于黃山名字改的是否成功的說法甚囂塵上,這不是我輩小民需要關(guān)注的,黃山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黃山三大主峰。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后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此行從后山進(jìn)前山出,圖中黃色線條是第一天既上山的活動軌跡,藍(lán)色線條是第二天早晨及下山的活動軌跡,標(biāo)示這張圖時自豪感油然而生,要知道黃山風(fēng)景區(qū)總面積達(dá)160平方公里,兩天下來有這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給自己點個大大的贊??</p> <p class="ql-block"> 對黃山的印象來源于國畫,黃山風(fēng)景是國畫中常見的題材,還未識黃山之前就看了太多畫中的迎客松、飛來石,耳聞了黃山四絕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如今真正走入黃山才充分感受了它的松奇石怪。登黃山這天下起了小雨,之前很多天領(lǐng)隊就開始關(guān)注黃山天氣,為此頗費了很多心思,千算萬算仍沒等來好天氣,但眾所周知黃山云雨是常態(tài),煙雨黃山更有情調(diào),水墨黃山更出大片,事實證明果真如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驅(qū)車到黃山腳下時,黃山第一峰蓮花峰從云海中露出真容,多么珍貴的見面禮!</p> <p class="ql-block"> 云谷索道下來,一行人開啟征服黃山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此行八位男士中有四位是職業(yè)軍人出身,使得登黃山倒像是一支小分隊去拿下一個個山頭,第一個山頭始信峰被我們輕而易舉的攻占了,歡呼雀躍?</p> <p class="ql-block"> 云谷索道去往始信峰路上的探海松,看到的第一棵黃山十大名松之一。</p> <p class="ql-block"> 黃山十大名松之黑虎松</p> <p class="ql-block"> 姿態(tài)萬千的松樹頂著蒼勁的枝叉,如傘如蓋,奮力向著陽光的方向伸展。</p> <p class="ql-block"> 距離始信峰與黑虎松不遠(yuǎn),有一對連理松,也是黃山十大名松之一,傳說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化身,所以許多情侶會在此留影,用來見證忠貞不渝的愛情。</p> <p class="ql-block"> 李白擲筆落山坳</p><p class="ql-block"> 化作生花一妙筆</p> <p class="ql-block"> 黃山上這樣的松樹特別多,遒勁的老根深扎入石縫中,每每看見都會感動一陣,深深感嘆其堅韌不拔的精神!途中曾跟領(lǐng)隊討論過,鄭板橋的那首《竹石》用來謳歌黃山松感覺更貼切</p><p class="ql-block"> 咬定青山不放松</p><p class="ql-block"> 立根原在破巖中</p><p class="ql-block"> 千磨萬擊還堅勁</p><p class="ql-block"> 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p><p class="ql-block"> 這不正是黃山松的真實寫照嗎?</p> <p class="ql-block"> 黃山十大名松之接引松</p> <p class="ql-block"> 重約360噸的飛來石,歷經(jīng)風(fēng)吹雨打而屹立不倒,民間關(guān)于飛來石的傳說很多,有一種說法是女媧補(bǔ)天遺落在黃山的,87版紅樓夢電視劇開片就是這塊石頭,因為紅樓夢又名石頭記,以這塊石頭開片不得不佩服編劇導(dǎo)演的精心創(chuàng)意。</p> <p class="ql-block"> 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光明頂海拔1860米,相比第一高峰的蓮花峰只低了4米。</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了第二高峰,興奮ing??</p> <p class="ql-block"> 仙人指路石</p> <p class="ql-block"> 盡管沒看到黃山日出,但黃山的奇峰黃山的怪石今天真正的映入眼簾了,還達(dá)不到臨摹的水平,這幅畫跟著老師一筆一筆畫的,挺像,自我感覺良好??</p> <p class="ql-block"> 再上一張國畫大師劉海粟的《黃岳雄姿》吧,劉老非常喜歡黃山,曾十上黃山,畫了很多黃山風(fēng)景,這幅作品是他第九次登黃山后所作,看看大師作品,自我感覺不良好了??</p> <p class="ql-block"> 行進(jìn)在這樣清幽的小徑上,每一步都是風(fēng)景,每次轉(zhuǎn)身每次回頭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幅幅壯麗的水墨山水,有個說法叫無黃山不水墨,深以為然,為在這樣的天氣登黃山而感到欣欣然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云霧繚繞中的黃山更有層次感,山峰巍峨崢嶸,古松蒼翠如黛,令人看同一處風(fēng)景都有不一樣的體驗,我在拍妙筆生花時就感覺它像在和我玩捉迷藏,時而出現(xiàn)在眼前,時而又隱匿不見,駐足于這不加任何點綴與修飾的巨幅山水畫卷前,忽然之間心里就一片空明了。</span></p> <p class="ql-block"> 因為從后山進(jìn)入,對于我們來說最著名的迎客松成了送客松,領(lǐng)隊選擇從后山進(jìn)前山出還是很英明的,因為后山秀麗且沒有前山險峻,我們在體力最佳的狀態(tài)下飽覽了黃山盛景,而在前山親眼目睹對面而行的游人拖著疲憊的身軀艱難攀登,剛剛進(jìn)山就已如強(qiáng)弩之末了,尤其不時有人向我們詢問還有多遠(yuǎn)登頂,更感到慶幸了,我們都快出山了,你說還有多遠(yuǎn)哈哈??</p><p class="ql-block"> 兩天的黃山行程下來,更深的體會了“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話,套用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一句話結(jié)束黃山之旅,“登黃山,天下無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行之前就經(jīng)常聽到把黃山和三清山拿來比較的說法,可能因為這兩座山都屬于花崗巖地貌,同是峰林結(jié)構(gòu),如此多的相似點,人們比較也是在所難免,而且一座在皖南一座在贛北,距離很近,如果不是分屬兩個省份,簡直會親如姐妹兄弟了,也許正因如此不止兩座山存在較量,就連兩省的百姓也爭執(zhí)不下,遇到一位安徽的司機(jī)大哥和一位江西老俵為黃山、三清山哪個更美爭的面紅耳赤,差點打起來,把我們一行人都逗壞了。其實兩座山就像兩個人,千人千面,各具特色,很難說清孰強(qiáng)孰弱,黃山自有它的磅礴大氣,三清山也有它的秀美精致,如果讓我選擇重游,我兩個都選??</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于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其中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懷玉山脈的最高峰,三清山是道教名山,有1600年的道教文化歷史,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自然遺產(chǎn)、國家地質(zhì)公園。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zhì)學(xué)家一致認(rèn)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最經(jīng)典的景致,石柱形似一條碩大無比的巨蟒破石而出,石柱頂端粗就像蟒蛇的頭,中間細(xì)若蛇身,栩栩如生,如果想象力豐富會感覺蛇頭微擺,蛇身搖動,仿佛隨時會怒吼一聲騰空而去,那氣勢令人窒息,所以得名“巨蟒出山”。所有動物中我最怕的就是蟒蛇,提到蛇都驚悚不已,如今看到這么神似的石柱,真正是嚇出一身冷汗??</p> <p class="ql-block"> 三清山另一經(jīng)典景致,東方女神雙手托兩棵青翠的古松,正襟端坐,貌似在凝神沉思。</p> <p class="ql-block"> 和女神合個影,希望我也如女神般的存在,要敢想,萬一實現(xiàn)了呢??</p> <p class="ql-block"> 攬勝遍五岳,絕景在三清,三清山,我來啦!</p> <p class="ql-block">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p><p class="ql-block">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仿佛是為了補(bǔ)償我們只看到煙雨黃山的遺憾,今天的三清山碧空如洗,一眼望出去重巒疊嶂,和黃山一樣的山體構(gòu)造,能看到不同的感覺,我們豈不是偏得了。</p> <p class="ql-block"> 形似乳峰的兩塊石頭,所以得名玉女開懷。</p> <p class="ql-block"> 形似馬頭的一塊石頭,看那眼睛,看那大長臉,大自然用它的神來之筆簡直刻畫的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這是塊無名石,我給它取名“八戒懷春”??</p> <p class="ql-block"> 沒注意這塊石頭有沒有名字,姑且叫它“天狗吠日”吧。</p> <p class="ql-block"> 看對面山,像不像一個全身長滿毛的野人。但凡是山,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都會被人們以動物、人物、物件的形象或者民間傳說為藍(lán)本,賦予靜態(tài)的東西以生命和活力,這樣,山也仿佛有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 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我有生之年能把你走遍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皖南贛北行之古村“掃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很愿意跟何哥出行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總能帶你去既小眾又美的讓人驚嘆的地方,此次的“掃黃”行動他帶大家避開了游人如織的常規(guī)景點,慶源、查平坦、汪搓、長溪……一個個古樸的小村落帶給我們的除了視覺上的美與滿足,還有內(nèi)心的一份安然與寧靜。</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慶源古村又名小桃源,建于唐代廣德年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現(xiàn)保存下來的明清民居百余幢,這里地處萬山之巔,是其始祖幾經(jīng)選擇的避亂之地,村口的“別有天”古亭內(nèi)仍留有古人絕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空山隱臥好煙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水不通舟路不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任中原戎馬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桃源深處是吾家</span></p> <p class="ql-block"> 站在古村外的小山坡上,小村落美景盡收眼底,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鑲嵌在一片金黃的油菜花田間,小橋流水人家,好一派靜謐的田園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 一條小溪流蜿蜒流過,兩岸民居依水而建,村中人說小溪叫做桃溪,好詩意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沿著桃溪兩側(cè)的青石板路一路走著,后悔自己這次準(zhǔn)備不充分,不然我也可以撐把油紙傘,做一次戴望舒筆下如丁香般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 桃花紅,梨花白,油菜花兒黃,微風(fēng)吹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深深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看過了青海門源的油菜花海,那真可稱之為海,是一望無垠的一片金黃。而這里的油菜花房前屋后、路邊水畔隨處可見,從我們住的民宿小窗望出去后院就是一片油菜花,遠(yuǎn)離城市的喧囂,白天徜徉于油菜花叢,晚飯吃著慶源特有的荷包紅鯉魚,夜晚聞著花香在原汁原味的徽派民居甜睡,愜意!</p> <p class="ql-block"> 慶源小村民風(fēng)淳樸,古韻悠長,可以說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里名人倍出,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原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以慶源為據(jù)點向周邊的古村落掃蕩,汪搓相對慶源更加偏遠(yuǎn),更加人跡罕至,有點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這里海拔比慶源低,被群山環(huán)抱著,但風(fēng)景和民風(fēng)也更純更美。</p> <p class="ql-block"> 行走千年古道</p><p class="ql-block"> 夢回盛世大唐</p> <p class="ql-block"> 我沒見識過江嶺的油菜花梯田,但能想象出這個季節(jié)江嶺的油菜花田里一定人頭攢動,一定見不到這樣純粹純凈的圖畫。</p> <p class="ql-block"> 2018年春晚背景取景地,山間云霧,油菜花海,徽派民居,融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p> <p class="ql-block"> 汪搓古村分為里汪搓、外汪搓,里汪搓村里有兩株千年銀杏樹,因為根兒連理,枝叉纏繞,所以人稱夫妻樹。</p> <p class="ql-block"> 有些房屋年久失修,已經(jīng)是斷壁殘垣了,斑駁的老墻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走在古村中,衰敗的氣息迎面而來,到處可見棄置的、坍塌的、被拆到一半的老宅,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徽派建筑正被一點點蠶食、肢解。</p> <p class="ql-block"> 因為比較偏遠(yuǎn),旅游也未開發(fā),感覺經(jīng)濟(jì)相對落后,但民風(fēng)真的很純樸,路上看到擺在路邊一個盆子里裝了一些粽子,而周圍一個人都沒有,走近才發(fā)現(xiàn)盆子旁寫著一行字,“粽子6元一個,掃碼自己付款”,這份質(zhì)樸和真誠山外是不會有的。村里游蕩過程中曾兩次遇到一位老阿婆,她一直想跟我們交流,嘴角囁嚅著卻說不出話,但她的眼神卻流露著善意,當(dāng)時行色匆匆而且注意力都在欣賞美景上,只是問了聲你好啊就轉(zhuǎn)身離開了,回家后卻幾次想起老阿婆那張和善的臉,后悔至少停下來和她說會話也好,她也許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而兒女可能都不在身邊,這里和中國大部分農(nóng)村一樣,村里人已經(jīng)不多了,只有一些老人在留守,她們?nèi)諒?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守著這片家園,我們眼中的原生態(tài)和古樸,對于她們來說就是貧窮和落后,我們在短暫的游歷和賞玩同時,是否該給予她們一些關(guān)注和幫助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在云上的古村落—天上人家查平坦,村中87%都是“查”姓,查平坦海拔約500米左右,上山的路很狹窄很崎嶇,只能容一輛小型車通過,雖然修了柏油路,但有的地方也翻漿了,我們的車在盤山道上跑了很久,可想而知以前的村民出山有多難,取名“查平坦”,可見先民們寄予了多美好的愿望,希望腳下的路平平坦坦,希望村里的人生活的道路平平坦坦。</p> <p class="ql-block"> 在婺源眾多的古村落中,查平坦無疑是比較獨特的一個,它非常偏僻,海拔極高,人跡罕至,遺世獨立,以至于許多人都沒聽過這個名字。</p> <p class="ql-block"> 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因為海拔高,這里的風(fēng)景也顯得與眾不同,云霧繚繞中,蒼黛的遠(yuǎn)山,參天的大樹,眼前金黃色的油菜花,把小村裝點成了仙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皖南贛北行之徽州尋古</b></p><p class="ql-block"> 來黃山市屯溪老街是必游之地,我們就住在了老街里,茶余飯后,把老街暢游了個遍,屯溪老街已經(jīng)有上千年的歷史,宋代就初具雛形了,所以有說法叫“宋城”,老街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建筑風(fēng)格的步行商業(yè)街,仍然保持著明清時代的街市情趣,也是黃山市內(nèi)最熱鬧的所在,老街上店鋪林立,珠寶玉器、文房四寶、特色食品、徽派餐廳,老字號新店鋪基本都是前店后坊的模式,屯溪老街悠久的歷史,繁榮的商業(yè),典型的徽派建筑,展示了中國歷史文化街區(qū)的特有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 跟澡盆一樣大的巨龍歙硯</p> <p class="ql-block"> 中國現(xiàn)代作家郁達(dá)夫在詩中這樣描述屯溪:</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水碧悠悠 </p><p class="ql-block"> 兩岸人家散若舟</p><p class="ql-block"> 幾夜屯溪橋下夢 </p><p class="ql-block"> 斷腸春色似揚(yáng)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徽旅游的標(biāo)志,除了黃山,第二個可能就數(shù)宏村了,宏村無愧“畫里鄉(xiāng)村”的美譽(yù),我們到宏村時,山環(huán)水繞的畫里鄉(xiāng)村已經(jīng)籠罩在一片夜色中了。</p> <p class="ql-block"> 狗狗也見慣了大場面,和好客的主人一樣迎接我們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 宏村和其它古鎮(zhèn)一樣,晚上到處彩燈高懸,燈光反射到南湖水面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 幽深的古巷子里也是彩燈高懸,避開商業(yè)街的喧鬧,取一隅靜地,恍惚間像回到了秦風(fēng)漢韻、唐詩宋詞中了。</p> <p class="ql-block"> 環(huán)抱著古村的南湖浮光掠影,波瀾不驚,遠(yuǎn)處的山脈,近處的徽派建筑盡數(shù)跌落水中。</p> <p class="ql-block"> 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宏村有南湖環(huán)抱,更在古村中央有一灣碧水,因其形狀似半月,所以有了個詩意的名字:月沼。月沼水面如鏡,四周的徽派民居倒映水中,斑駁的粉壁,高高的馬頭墻,在月沼的柔波里蕩漾。這里是電影臥虎藏龍周潤發(fā)章子怡決斗蜻蜓點水的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 宏村大族汪氏宗祠—樂敘堂,古徽州人在繁衍生息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村之中不染他姓的宗族秩序。像我們?nèi)サ降膽c源詹姓、查平坦的查姓、還有呈坎的羅姓,都是當(dāng)?shù)氐拿T望族,都在村中占有很高的比例。</p> <p class="ql-block"> 下榻的民宿提供的漢服,我和閨蜜如獲至寶,童心大發(fā),玩的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 龍溪河水清悠悠</p><p class="ql-block"> 斯人獨立畫橋東??</p> <p class="ql-block"> 這服裝雖然有點不倫不類,和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有點不搭,但自己安慰自己,不是現(xiàn)代裝束就行,拍照時還刻意將現(xiàn)代元素都擋在鏡頭之外,現(xiàn)在想想有點得不償失,就顧著得瑟了,都沒有好好品味古村風(fēng)韻,沒進(jìn)到祠堂里細(xì)數(shù)歷史,也沒到南湖書院浸染一番書香,留點遺憾下次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對于宏村的超人氣和過度商業(yè)化,呈坎顯得更寧靜古樸,充滿了歷史和生活的氣息。呈坎原名龍溪,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村子周圍八座大山環(huán)抱,自然形成八卦的八個方位,所以別名“八卦村”,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處宋、元、明、清等歷史古建筑,其中有21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枕山面水三街九十九巷,像一個大大的迷宮,“走呈坎,一生無坎?!边@種頗具美好寓意的語句,無論是一個千年古村落的傳承,還是今人的附加,都是直抵人們心底的向往:讓來過的人心中安寧,讓尚未來過的人心生渴盼。宋朝理學(xué)家朱熹更是給予“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的美譽(yù)。</p> <p class="ql-block"> 你在橋上看風(fēng)景,卻成為了別人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龍溪河宛如一條玉帶,呈S形從北向南穿村而過。</p> <p class="ql-block"> 寶綸閣—呈坎著名的羅東舒祠中最精華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明清建筑鱗次櫛比,粉墻黛瓦錯落有致,河埠石階爬滿青苔,古老街巷幽深綿長,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我喜歡的女作家畢淑敏在來過呈坎后,這樣寫到:中國最應(yīng)該去的地方就是呈坎。我也相信,在不遠(yuǎn)的將來,呈坎會如宏村一樣名滿天下。</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徽州古城墻雄偉壯觀,徽州古城是古徽州府治和縣治的所在地,是至今保存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其它幾座分別為四川的閬中古城、山西平遙古城、云南麗江古城。</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內(nèi)的全國唯一的一座八腳牌坊,建于明萬歷年間的許國大學(xué)士牌坊,舉世矚目,被譽(yù)為“東方的凱旋門”。</p> <p class="ql-block"> 緬懷革命先烈,回顧戰(zhàn)爭歷史,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安徽涇縣云嶺鎮(zhèn),在舊址的基礎(chǔ)上設(shè)立了新四軍史料陳列館,詳實的記載了新四軍從1937年成立之初到1947年撤銷番號10年間的艱苦戰(zhàn)斗歷程。</p> <p class="ql-block">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p><p class="ql-block"> 看今朝老兵新風(fēng)貌</p><p class="ql-block"> 致敬所有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而英勇獻(xiàn)身的先烈們!人民不會忘記,共和國不會忘記!</p> <p class="ql-block"> 徽派建筑是古徽州極具特色的一個代表元素,為了保護(hù)古建筑,從上世紀(jì)八十年代開始,國家和當(dāng)?shù)卣凑铡霸鹪?、集中保護(hù)”的原則,將散落于歙縣和徽州境內(nèi)民間且不宜就地保護(hù)的明清古建筑進(jìn)行集中保護(hù),建成潛口民宅古建筑專題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徽派民居集徽州山水之靈氣,匯中華風(fēng)俗之精髓,成為古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極簡的顏色組合是中國水墨畫的靈感來源,天井式的設(shè)計既有實用性又寓意深刻,木雕、石雕、磚雕精美絕倫,沉睡在悠長歷史中的祠堂述說著一個家族的榮辱興衰。</p> <p class="ql-block"> 十天的旅行結(jié)束了,這是一次尋美訪古之旅,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蘊(yùn)結(jié)合的如此完美。因為篇幅有限,太多的美景沒有一一展示,太多的感觸無法盡付筆端,但經(jīng)歷的人、事、物都深深烙印在腦海中了,最快樂的事就是,在未來的某個時日翻撿出這些文字時昨日重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