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陽春三月,在都江堰離堆公園清溪園的一隅,極富傳奇的太平花正靜悄悄地盡情開放!</p> 人們關(guān)注她,不是因?yàn)檫@花有多么艷麗,而是因?yàn)樗怯泄适碌幕ā? 太平花原名豐瑞花,最早產(chǎn)于 四川 青城山 中,先后被宋仁宗和 清道 光皇帝賜名:太平花。最初是由后蜀花蕊夫人栽植,宋滅后蜀,隨花蕊夫人遷植 開封 。 <p class="ql-block">后蜀孟昶的妃子,姓徐(一說姓費(fèi)),封為慧妃,青城人(現(xiàn)都江堰市),貌美如花之蕊,故稱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據(jù)說她被虜入宋宮,為宋太祖所寵。</p> <p class="ql-block">蜀主孟昶曾做《洞仙歌》記某夏和花蕊夫人于摩訶池上納涼,詞至宋只傳兩句,大文豪蘇軾補(bǔ)足之,曰:</p><p class="ql-block">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diǎn)明月窺人;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p><p class="ql-block">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shí)見疏星度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但屈指西風(fēng)幾時(shí)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梢韵胍娀ㄈ锓蛉吮∮窆恰⒚裁廊缁ㄖ铮。。?lt;/p> 據(jù)說花蕊夫人被擄至開封后,因思念故鄉(xiāng),命人從青城移植太平花于開封皇宮中廣泛栽植 <p class="ql-block">歷史上的花蕊夫人不僅貌美,而且非常有才,是中國歷史上與魚玄機(jī)、薛濤、李清照等并列的掃眉才子之一,著有《宮詞》百首。后蜀被宋滅時(shí),花蕊夫人曾寫過一首《述亡》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gè)是男兒。在詩中她用“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gè)是男兒”諷刺了十四萬男兒。故國之思、亡國之痛盡在其中,不言而喻。這首詩,對(duì)沒有“不惜任何代價(jià)”血戰(zhàn)到底而妥協(xié)投降的痛徹反思與譴責(zé),其實(shí)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梢娀ㄈ锓蛉瞬粌H貌美、還很有氣節(jié)!魯迅看到這首詩后,用“快哉快哉”4個(gè)字來形容并贊賞花蕊夫人!</p> 金滅北宋后,此花又遷至 北京 。元、明、清三代一直栽培于故宮御花園絳雪軒內(nèi)。 <p class="ql-block">太平花的原產(chǎn)地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山中,但清代以來青城山已經(jīng)沒有太平花的蹤影。南宋大詩人陸游游青城時(shí),看到了青城山中的太平花,曾寫下五絕《太平花》贊美之:扶床踉蹌出京華,頭白車書未一家。宵旰至今勞圣主,淚痕空對(duì)太平花。</p> 2017年,此花經(jīng)歷一千多年的顛沛流離后,又從故宮遷回 都江堰 。有如花蕊夫人芳魂歸來!?。? 太平花,初看并不起眼,有淡淡的幽香,潔白如雪 花蕊最美,也許這正符合花蕊夫人的氣質(zhì),所以令其特別喜愛 仔細(xì)欣賞這花之蕊吧,有淡雅風(fēng)骨,無媚俗之氣 <p class="ql-block">確有: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之態(tài)。。。。。。</p> <p class="ql-block">故宮絳雪軒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軒前原有五顆海棠樹,因每當(dāng)花瓣飄落時(shí),宛若雪花繽紛而降,遂名絳雪軒。后來在清乾隆時(shí)期重修,而后海棠花枯死,晚清慈禧太后下令從河南開封移植太平花,并將其植入到絳雪軒前的花壇中,用其替代枯死的海棠,想借助太平花之名祈求天下太平。</p> 2017年5月23日,此花經(jīng)歷一千多年的顛沛流離后,又從故宮遷回 都江堰 。承載著歷史沉浮的太平花,終于得以返回故鄉(xiāng)。有如花蕊夫人幻化的身影芳魂歸來?。?!<div><br></div> 著名學(xué)者蒙曼曾以“一朵太平花,半部 中國 史”來評(píng)價(jià)太平花的遷徙。(離堆公園清溪園內(nèi)景) 以上圖片于2021年4月9日拍攝于都江堰離堆公園清溪園 <p class="ql-block">謝謝欣賞!?。?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