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孫建華先生(1940一2018)</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孫建華先生逝世三周年忌日。去年在孫老逝世兩周年時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美篇,一經(jīng)發(fā)出,反應熱烈。大家認為孫建華平凡而偉大,值得紀念、學習。讀者也有提出他怎么能結(jié)識到如此多的美術大師,并得到他們指導,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希望寫得再詳細一點。現(xiàn)重寫,補充些內(nèi)容,并加上圖片。</p> <p class="ql-block"> 我和孫建華相遇,相識,相知完全是一個巧合。2015年4月我倆都住院在仁濟醫(yī)院,我們是鄰床。一天孫老口中在念念有詞:“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排空”……背不下去了。我一聽此詩我很熟,一口氣就幫他背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全文。孫老大喜,相敍甚歡,一定要和我結(jié)為好友,以兄弟相稱。</p><p class="ql-block"> 這里交待一下。我為什么十分熟悉范仲淹這篇“岳陽樓記”呢?是因為我喜歡“岳陽樓記”的作者以物景的變化,聯(lián)系自己的思想的起伏,寫得十分確切,而且還寫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钡那Ч琶?。</p> <p class="ql-block">住院期間作者和孫老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我和孫老相識時間不長。但在短短日里,在和孫老相處交談之中,尤其是在幫孫老整理資料為他出版作品集和為他建立網(wǎng)站的過程中,通過系統(tǒng)地為其整理資料,深深地認識到孫老是一個被埋沒在人群一個奇人;是一個我國現(xiàn)代美術界中的奇才。</p> <p class="ql-block"> 孫老1940年生于上海金山。父親孫壽偉是個畫家。他父親和許士騏是好友,許士騏和徐悲鴻是留法時同學摯友,畫家、實業(yè)家;范志超是一位精通數(shù)國語言的畫家教授,也是孫壽偉、徐悲鴻的好友。</p><p class="ql-block"> 許士騏發(fā)現(xiàn)小建華有很高的繪畫天賦,有意培養(yǎng)他,征得孫父同意把小建華帶到杭卅,托付給他的好友張大千,請張大千大師教小建華繪畫。但這段時間不長,張去了臺灣。這時的許士騏實業(yè)做得很大,沒功夫敎小建華。許士騏和范志超(范見小建華聰明伶俐,取得孫父同意已認小建華為干兒子)商量后,決定把小建華帶到北京,托付給徐悲鴻,住在徐家,和悲鴻兒子慶平作伴,倆人一起學繪畫。</p><p class="ql-block"> 孫老經(jīng)?;貞涍@段快樂的時光,師傅對他倆學習抓得非常緊,從畫線條,投影,素描打基本功開始系統(tǒng)教的他們。師父見他倆學習認真,有進步時就表楊,鼓勵。必竟他倆還是孩子,有時貪玩,作業(yè)敷衍馬虎,老師就嚴肅批評。小建華有時畫得比較好,有些自滿情緒。老師看出后就語重心長對小建華講:“繪畫是一件艱苦工作,它畫形狀容易,要畫出其精神就難,比如你要畫馬,畫它形狀容易,要畫出馬的各種神態(tài),氣勢就難了,不然畫出來的是病馬死馬”。還講:”比如你要畫好馬,你得熟悉馬,了解馬的習性,要馬以馬為伴”。小建華牢記恩師教導,在北京時經(jīng)常去動物園,一去就待在里面一整天,觀察馬的一舉一動。在家里的致細觀察貓的狀態(tài)。以至孫老當兵時也主動要求當飼養(yǎng)員,專職養(yǎng)馬,真正做到以馬為伴。</p><p class="ql-block"> 恩師非常喜歡小建華,孫老高興地回憶起恩師去天津開會回來時帶很多狗不理包子給大家吃的故事。1953年恩師病重,彌留之際,把一幅未畫完的最后一幅馬和恩師最喜歡一枚私章送給了小建華。</p> <p class="ql-block"> 許士騏(1900一1993),發(fā)現(xiàn)孫建華具有繪畫天賦的伯樂、恩師、畫家、實業(yè)家。</p> <p class="ql-block"> 范志超(1906一1988),孫老的干娘,畫家、翻譯家、敎授。</p> <p class="ql-block"> 徐悲鴻(1895一1953)恩師、我國美術巨匠。</p> <p class="ql-block">孫老珍藏的徐悲鴻一幅未完成絕筆畫和恩師的一枚私章。</p> <p class="ql-block"> 恩師走得十分突然,小建華第二次失掉恩師了。他十分痛苦,悲傷了很長時間。好在干媽范志超人脈廣泛,朋友眾多。把小建華又托付給了徐悲鴻的大弟子,剛剛接任中央美院院長吳作人,使小建華學畫不中斷,繼續(xù)了下去。</p> <p class="ql-block"> 在眾多前輩們敎誨、指導下, 小建華的畫技提高很快。一天他畫好一幅自己比較滿意奔馬,拿了去醫(yī)院給正在住院的我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顏文樑大師看,顏大師一看,很激動說:“這馬畫得真好,可惜悲鴻還沒簽名”。小建華輕輕說:“顏老師,這是我剛剛畫好的畫”。顏大師大為驚喜,非常高興。在病床上欣然為小建華寫下了“后起之秀”四個大字以之鼓勵。</p> <p class="ql-block">老孫一幅顏文樑大師以為徐悲鴻畫的一幅畫。云間楊遇春在畫上題跋:“良駒覓尋伯樂來蘭翁大方家名震中外,素懷人無傲氣,但必具傲骨,敬佩特給征馬圖章贈,建華畫友深得中央美院范志超,李苦禪教授暨悲鴻親自指點,仲發(fā)揚廣大徐老筆法,并得人大副委員長朱學范及朱孔陽、于謙元、程十發(fā)諸家贊賞,神態(tài)栩栩如生,可見其功力深厚并不多見也,故樂為之題”。</p> <p class="ql-block">顏文樑(1893一1988)的題字。</p> <p class="ql-block"> 孫老雖然拜了國內(nèi)書畫界頂尖泰斗級人物為師,但還是當時有名書畫家如:于濂元,程十發(fā),翁闿運,艾中信,錢君匋,王個簃,任政,蘇局仙,沈邁士,沈家聲,和朱孔陽家里??汀L撔南蚋髁髋蓪W習書法,繪畫技巧。</p><p class="ql-block"> 孫老活動能力極強,能邀請到國內(nèi)眾多的美術界大師巨匠,這是孫老創(chuàng)辦“云間工藝美術廠”開張時到會慶賀的大師們,后排右一為孫建華。這些大伽們當時還留下了寶貴即興作品一一“杞菊延年”。</p> <p class="ql-block"> 在《杞菊延年》上留下墨寶的有:于濂元、朱孔陽、石小石、黃達聰、蘇局仙、任政、吳玉梅、黃毓珍、程十發(fā)、程映川等美界大師、名家。</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畫好一幅畫得滿意的人物去請教沈邁士,沈看后贊揚了一通,高興地表示愿為其題章。沈在題字之前在畫像肚子處輕輕地劃一筆,唷,這人好似動起來了。孫老茅塞頓開,暗暗敬佩沈大師。真是山外有山。從此,孫老下定決心,要勤向眾人討教,學習學習再學習。</p> <p class="ql-block">沈邁士為其題章,還加上一筆的那幅圖畫。</p> <p class="ql-block"> 孫老為了學習書法,詩詞不辭辛勞,經(jīng)常從上海市區(qū)趕到浦東牛橋鄉(xiāng)下拜訪晚清秀才百歲老人蘇局仙,由于經(jīng)常作客,以至蘇老家人對他也非常熟悉。這是孫老在蘇局仙家里的合影。前排左為百歲老人蘇局仙,前排右為孫建華。</p> <p class="ql-block">孫老的書法也很了得。</p> <p class="ql-block"> 孫老寫的詩氣勢磅礴,高雅光彩,句法嚴謹。如為徐悲鴻紀念館開幕寫的詩:</p><p class="ql-block"> 國粹光芒照五洲,</p><p class="ql-block"> 悲鴻藝苑數(shù)風流。</p><p class="ql-block"> 畢生勤奮傲霜雪,</p><p class="ql-block"> 浩氣長存垂千秋。</p> <p class="ql-block"> 由于孫老拜了眾多的名人為師,又能博采眾長,加上自己的努力,其書畫水平達到到了很高水平。對于孫老作品業(yè)界眾大師有高度的評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孫老第二冊作品集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徐悲鴻兒子徐慶平,今日出版社社長為其寫了熱情揚溢序言。</p> <p class="ql-block">徐慶平(1946一),在序言中寫道:“深感建華先生的筆墨基本功扎實、深厚、用墨用色老到,運筆酣暢,造型古樸典雅,風格盡顯清雅富麗。賞讀其臨摹的作品及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著實體現(xiàn)出扎實深厚的功力,充分展現(xiàn)了畫家對事物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表現(xiàn)力,而這是一般書畫家難以達到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在討論作品集清樣,左一今日出版社社長沈惠民,左二孫建華,左三孫建華夫人葉桂香,右二(站立)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 本人被沈惠民社長聘為該作品集的藝術顧問。</p> <p class="ql-block"> 民國畫家、詩人、長期擔任上海畫院院長程十發(fā)的老師于濂元為孫老題寫筆名“飛鴻”兩字,并作了精劈的注釋。能用師傅名字的排名作筆名,在藝術界一件無上榮光大事。</p><p class="ql-block"> 于謙元的題字:”飛鴻 建華藝友業(yè)余從事繪畫 風格得范志超教授 程十發(fā) 任 政等諸法家贊賞 因以飛鴻兩字為其筆名 題此以留紀念</p><p class="ql-block"> 壬戌三年春云間于謙元識時七十又五”</p> <p class="ql-block"> 程十發(fā)大師觀賞了孫老畫的“仕女山水”圖,在畫上欣然題跋:“甚似仇英畫風,今不多見也”。仇英,唐伯虎的老師也!</p> <p class="ql-block"> 郵票向來是一個國家的名片,由于孫老國畫水平杰出,2017年在美國出版了孫老作品的8枚郵票。</p> <p class="ql-block"> 孫老在美國出版的郵票,“奔馬”。</p> <p class="ql-block"> 孫老在美國出版的郵票,“北方山林”</p> <p class="ql-block"> 孫老在美國出版郵票,“上山虎”。</p> <p class="ql-block"> 孫老美國出版的郵票,</p><p class="ql-block">“春日同和”。</p> <p class="ql-block"> 孫老在美國出版的郵票,“奔馬圖”。</p> <p class="ql-block"> 我七十歲生日時孫老給我畫了一匹馬,我十分喜歡,一直掛在我家里。這匹馬一改孫老過去畫馬的風格:四腳騰空,奮力前奔,兩眼睜圓,鼻子噴氣,威風凜凜。而這匹馬是剛狂奔下來,放慢了腳步,還很不甘心地轉(zhuǎn)首回望后面趕來的馬奔,暗視了我以前一直是奔在馬群前面的一匹駿馬,現(xiàn)在老了,要休息了。孫老對我講:“你己拼博幾十年了,該休息休息了。不要做奔馬了,做一匹健康快樂的老馬吧”?,F(xiàn)在仔細看來,畫得太逼真了,畫出了意景,我佩服。難怪孫老作品數(shù)量少,他畫的每幅畫有著特定的含意,有靈魂,使人產(chǎn)生無窮地遐想,這匹馬從下第一筆到結(jié)束用時不超過十分鐘,但竟然藏著如此多信息量,這是一般畫家難以達的崇高境界。但我想為畫這幅馬,孫老肯定化了不少時間打腹稿。</p> <p class="ql-block"> 孫老在書畫界里能得如此高評價,除了自己的天賦,自身刻苦努力,還得益于拜到眾多名師。這里也不得不說三個母親對他的關懷,提攜。</p> <p class="ql-block"> 貝聿玿(1908一2010),著名畫家,美籍華人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姐姐,許士騏的夫人。始終支持丈夫培養(yǎng)小建華,小建華在北京時,許夫人不但照顧小建華日常生活,而且也關心,指導小建華學業(yè)。</p> <p class="ql-block"> 范志超,培養(yǎng)孫老的總規(guī)劃人,在孫老人生各個階段,總是出主意,拿辦法,為孫老人生作規(guī)劃,為其尋找名師。親自指導孫老繪畫技巧。伴隨孫老一生。甚至孫老在松江創(chuàng)辦“云間工藝美廠”時,她從北京專程趕往上海親臨指導,為其站臺以示支持。</p> <p class="ql-block">在“云間工藝美術廠”成立會上,左二為范志超,右二為孫建華。</p> <p class="ql-block"> 廖靜文1923一2015),在生活照顧小建華,繪畫上協(xié)助丈夫指導檢查小建華作業(yè)。始終關注孫老成長,支持孫老工作。得知孫老事業(yè)有進展,題字鼓勵。</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三年,師母廖靜文特寄條幅一幅給孫老,“迎風新柳舞,涉水小魚親”,以表相互牽掛,母子情深。</p> <p class="ql-block"> 孫老雖然生不逢時,幼小時吃盡頭,但也是幸福的,在他藝術成長道路上有這么多的名家大師指導他、幫助他。因此孫老在飛禽走獸,人物山水,樹木花草、書法上樣樣精,尤其畫馬,神形具佳。有讀者提出,徐悲鴻是馬圣,那孫老可稱為馬神。象這樣的奇人.奇才在我國美術界能找出幾個!</p> <p class="ql-block"> 孫老畫技精湛、高超,他對作品創(chuàng)作嚴謹,質(zhì)量要求高,求質(zhì)不貪量,因此他的作品被鄧小平.顏文樑和有關博物館收藏。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幅“奔馬圖”以8.8萬元人民幣被日本收藏家拍走,這相當今天市值要1800多萬左右人民幣。孫老把拍得的錢全部上交國家,支援祖國建設。</p><p class="ql-block"> 孫老還把自己的作品和收藏的包括有徐悲鴻、齊白石等名人書畫200多幅無償捐獻國家,價值無以計量。</p><p class="ql-block"> 這樣孫老作品流入社會的不多,因此他的字畫難似求得,其作品顯得極為珍貴。</p> <p class="ql-block"> 孫老年輕時在部隊為了救戰(zhàn)友,自己身受重傷,曾獲二等殘廢軍人稱號,腰彎至近直角,病痛折磨了他的一生。但他還做了許多好事,善事,展現(xiàn)一個革命命軍人的崇高境界。為了解決殘疾人士的工作,他創(chuàng)辦了“云間工藝美術廠”;為了使傷殘軍人有一技之長,在求得魏文伯,朱學范,巴 金,廖靜文,程十發(fā)領導、社會名流八十多人簽名支持下,創(chuàng)建了“中華殘疾軍人藝木學?!?。一個平民,佝僂著身子,自費奔走全國,敲開多少大人物家的大門,俟個訴說,求支持,其毅力可想而知,是一個十足的現(xiàn)代武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為籌建中華殘疾軍人藝術學院,孫老干辛萬苦,奔走全國各地,求得八十多位領導,大師,社會名流簽名支持。該墨寶現(xiàn)在成為各大博物館爭相收藏的國寶。</p> <p class="ql-block"> 孫老愛祖國,愛人民,努為向上。工作積極認真,為社會作最大貢獻,尤其是因公負傷后,以堅強毅力支撐著傷殘之軀,做了常人也難以能做的事,他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人。他服役過的部隊,南京軍區(qū)政委杜平(1908一1999)為他題字:“身殘藝精”。</p> <p class="ql-block"> 上海畫院院長程十發(fā)(1921一2007)題字:“精忠報國”</p> <p class="ql-block"> 吳作人((1908一1997)恩師,原中央美院院長 題字:“無我”。無我!恩師最了解學生,這兩個大字用在孫老身上最確切不過了,高度概括了孫老一生。他時時為國家利益考慮,處處為他人著想,唯獨沒為自己考慮,為人民貢獻一生,而自己清平一世。</p> <p class="ql-block"> 孫老是個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人。文革中孫老雖然身處逆境,還念念不忘落難中師娘廖靜文,竟偷偷到從上海到北京探望師娘。2015年師娘廖靜文病故。病重中孫老得到消息后悲痛萬分,堅持要到北京送師娘最后一程。他的舉動感動了無數(shù)人?!爸袊鴷嫾覉蟆庇谜麄€版面題為“千里赴京城,深情送師母”為題報導了孫老到北京奔喪經(jīng)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廖靜文追悼會當天,孫老早早來到八寶山公墓。推車者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孫老在師母追悼會上,瞌頭跪拜、痛哭流涕,感動無數(shù)人。</p> <p class="ql-block"> 每逢清明節(jié),孫老總是要上教導、提攜過他的恩人墓上祭掃。圖為孫老在程十發(fā)墓前。</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紀念孫老,要學習他胸有大愛,愛國為民,毫不利己,甘作貢獻,專門為人的精神;學習他藝術上刻苦鉆研,虛心謹慎,博采眾長,精益求精;學習他居功不傲,不求名利,甘于清平,始終牢記恩師徐悲鴻的教誨:“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在當下社會上追名逐利成風,浮躁之風盛行情形下,來學習孫老其意義更顯重要。</p> <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五月四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