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yǎng)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子思所作。其內(nèi)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p><p class="ql-block">宋代學者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宋元以后,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和社會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1-6章音頻</p> <p class="ql-block">7-10章音頻</p> <p class="ql-block">11-16章音頻</p> <p class="ql-block">17-24章音頻</p> <p class="ql-block">24章音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