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3年的一個夏天,我們幾位影友聽說316國道某古村對面有一個蠻大的磚窯,于是幾車“長槍短炮”直往目的地開去。當(dāng)大家正集中精力拍窯工的時候,我突然被一個孩子的目光驚呆了,于是我當(dāng)即轉(zhuǎn)余目標,把鏡頭對準了孩子。</p> <p class="ql-block">原本想拍辛勤勞作的窯工。</p> <p class="ql-block"> 突然被這個孩子的表情驚呆了:他的目光炯炯有神,驚恐中又透著幾絲陌生與無奈。</p> <p class="ql-block"> 這兩個渾身泥土中只見四只骨碌碌眼睛的孩子,更堅定了我的信心:在這里拍孩子比拍窯工更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看到這個睡得正香的孩子時,我的心不由得發(fā)生強烈的震顫:天啦!這是不是來到了非洲大陸?</p> <p class="ql-block"> 為了進一步接近這些孩子,我單獨去的時候就會帶些飲料、糖果、零錢,這樣他們的表情就自然多了。</p> <p class="ql-block"> 開始,他們堅決制止我拍他們,于是我后來每次都給他們發(fā)點煙,向他們解釋,我們不是記者,只是攝影愛好者,拍著玩的,並保證不到處亂發(fā)表。慢慢接觸多了,我們就成了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又后來從一位當(dāng)?shù)馗G工中了解到,</p><p class="ql-block">這些窯工大多來自云貴川邊遠地區(qū),為</p><p class="ql-block">了躲避計劃生育才來到這里打工。這</p><p class="ql-block">是一支名符其實的“超生游擊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她從這輛豪車邊經(jīng)過的時候,眼都不斜視一下,而是堅定地一直朝前走!</p> <p class="ql-block"> 這里沒有托兒所、幼兒園,孩子子們就在這里“土生土長”。他們的玩具也是</p><p class="ql-block">就地取材。瞧!這就是他們鍛煉身體的“</p><p class="ql-block">單扛”。</p> <p class="ql-block">廢輪胎當(dāng)鐵環(huán),滾得多么開心!</p> <p class="ql-block"> 如今,計劃生育的國策翻篇了,這些孩子都已長大成人了,或許他們正在上著某個大學(xué),或者繼承著父輩的傳統(tǒng)已在打工謀生,但他們滾滿泥土的身軀和那雙洞透一切的雙眼,使我終生難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