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兒教育是根的教育,培根固苗才會有豐碩的收獲!家庭是幼兒成長的沃土,學校教育是幼兒發(fā)展的播種者、耕耘者、守護者。</p><p class="ql-block">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幼兒教育的參與者、支持者與合作者。為進一步加強家園聯(lián)系,增進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了解,轉變家庭教育的觀念,真正達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yǎng)孩子的目標,2021年3月24日—26日,救兵鎮(zhèn)中心幼兒園根據(jù)幼兒年齡段不同,連續(xù)三天依次召開了大班、中班、小班春季家長會!</p> <p class="ql-block"> 為了確保家長會安全、有序、圓滿的開展,家長會前一周,蘇雙梅園長組織全體教職員工召開了本次家長會的籌備工作會議。從安全防范、入園檢查、會程分工、會議形式、會場確定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p> <p class="ql-block"> 為增強本次家長會的實效性,教學園長汪蘭芳帶領全體教師共同研究自己所帶班級年齡段幼兒的教育目標和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分別梳理出本次家長會大、中、小班的主題,要求老師制作PPT,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圖、文、聲、情并茂,激發(fā)家長的學習興趣和欲望,使家長們更加直觀、清晰的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拉近家長與幼兒園的距離!</p> <p class="ql-block">為了使本次家長會達到最好的“家園共育”實效,各學齡班組的兩位老師相互研究探討,確定本學齡班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關鍵性問題,梳理成幼兒發(fā)展的重點條目,制作成能夠直觀展示的PPT模板和配套的文本詳稿。</p> <p class="ql-block"> 會前,各位老師精心布置會場,調試設備。</p> <p class="ql-block"> 三天的會議,家長們都提前在園所外等候,準時有序地進入會場。</p> <p class="ql-block"> 家長會正值孩子們午睡時間,家長們在老師的歡迎和引領下,輕聲慢步進入二樓會場。</p> <p class="ql-block"> 家長們安靜地進入會場后,有序地簽到。</p> <p class="ql-block"> 本次家長會在教學園長汪蘭芳的主持下拉開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蘇雙梅園長就幼兒園的園所文化和辦園理念與家長做了分享與交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家長們“唯文化知識是教育”的傳統(tǒng)的教育觀、“智育第一”的育兒觀受到了沖擊,與會家長被蘇園長專業(yè)化、直觀生活化的幼兒教育理論解讀深深吸引,為全新的幼兒教育理念動容。</p> <p class="ql-block"> 大、中、小三個學齡班組的六位班主任老師結合本學齡班的幼兒年齡特點和保教側重點的不同開展了不同主題的班會交流活動。</p> <p class="ql-block">大班孩子即將開啟小學生活,如何盡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成了大班幼兒的當務之急,大班班會的題目設為《如何做好幼小銜接》。</p> <p class="ql-block"> 大二班姜淘宇老師從“如何做好幼兒習慣和能力的銜接”入手,闡述了“幼小”習慣、能力銜接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幼兒園保教活動是如何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孩子習慣養(yǎng)成和能力提升的。同時對家長提出了“家園同步做好‘幼小銜接’”的具體要求和指導性建議。</p> <p class="ql-block"> 大一班韓曉紅老師以專業(yè)化的理論為支撐,結合幼兒園探究式領域教學和園本教學的知識的涵蓋、隱性的教育契機,圍繞“如何做好大班幼兒知識的幼小銜接”和幼小銜接家園共育兩方面與家長交流。</p> <p class="ql-block"> 4—5歲是幼兒成長的一個跨越階段,這一時期孩子的知識認知、能力提升都是一個飛躍階段。中班兩位老師擬定了題目為《家園共育促發(fā)展》的家長會材料。</p> <p class="ql-block"> 中二班的班主任劉瑩老師結合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借助幼兒日常生活圖片資料向家長解讀如何在生活活動中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飲食、衛(wèi)生、學習、文明禮儀習慣和生活自理、自護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中一班的程慧老師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向家長解讀了幼兒園探究式學習活動的“領域”化特點,同時通過教育實例的分享讓家長了解了五大領域教育活動“各有側重點”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發(fā)展的特點,打消了家長對幼兒園教學模式的誤解與疑慮。</p> <p class="ql-block"> 小班孩子懵懵懂懂,離開溫馨的小家庭進入陌生的大家庭,恐慌、焦慮、煩躁、哭鬧,家長既擔心又充滿期盼,為了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引導家長正確的對待幼兒園教育,小班兩位班主任老師開展了主題為《做一名智慧的家長》的家長會活動。</p> <p class="ql-block"> 小二班趙莉坤老師針對小班家長對幼兒園小班教育教學只是“看孩子、哄孩子、什么也不學”的偏見,圍繞班級管理(以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入園焦慮盡快適應并喜歡幼兒園生活為側重點)、家園共育、探究式領域教學三個方面進行了交流。有效的交流使家長打消了顧慮(不一味心疼、溺愛孩子,下定決心陪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明白了自己教育觀的狹隘(認為教育就是多計算,會拼音,多識字,會閱讀等),懂得了“教育”的寬泛廣博(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提升、認知擴大、習慣養(yǎng)成等等都是教育)。</p> <p class="ql-block"> 小一班的劉皎老師結合幼兒園“一日生活流程”和各環(huán)節(jié)幼兒活動圖片與家長分享了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劉皎老師圖文并茂地講解各個環(huán)節(jié)如何進行能力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知識滲透,使家長了解了幼兒園一日生活時時處處是教育,同時也明白了該如何配合老師和園所開展“共育”活動。</p> <p class="ql-block"> 各學齡班組的家長會結束后,各班又分別在分會場召開了本班級的家長會,就本班幼兒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和家長進行了互動式的深入交流溝通。</p> <p class="ql-block"> 蘇園長在小班會議結束后與對孩子初入園“各種不放心”的家長進行交流,引導家長正確對待孩子的入園焦慮情緒,用積極的心態(tài)同孩子一起早日適應幼兒園生活。</p> <p class="ql-block"> 汪老師在分會場與中、大班家長對幼兒園班級管理,一日生活,教育教學等方面進行探討,聆聽家長的建議。</p> <p class="ql-block"> 社會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教育無止盡,為了不斷提高保教隊伍的業(yè)務能力,三天的家長會活動,全園班主任老師全程參與,專注聆聽,認真記錄,互學互鑒,會后反思研討,以期共同進步。</p> <p class="ql-block"> 連續(xù)三天的“午間家長會”得到了家長們的全力支持與配合,各學齡班老師抓住學齡班發(fā)展關鍵點確立的會議內容解決了家長的困惑,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全方面的了解,拉近了家長與老師,家庭與幼兒園的距離。</p> <p class="ql-block"> 不行春風,難沐春雨,幼兒是新苗,扎根沃土,教育是春風、陽光、雨露!親愛的家長,可敬的老師,趁春光正好,讓我們家園攜手,為我們的孩子“行春風,沐春雨,播灑陽光雨露”,陪伴孩子享受快樂童年,守護孩子健康成長!</p> <p class="ql-block">撰稿:汪蘭芳</p><p class="ql-block">攝影:姜淘宇 趙鳳娟</p><p class="ql-block">審稿:蘇雙梅</p><p class="ql-block">單位:救兵鎮(zhèn)中心幼兒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