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緣起 <p class="ql-block"> 一場春雨過后,幼兒園里到處彌漫著清新的空氣。在帶孩子們散步的時候,濕濕的地面上躺著幾條蚯蚓,“快看,這有蚯蚓!”幾個孩子的歡呼聲引的大家立刻都圍了過去?!斑?,蚯蚓怎么爬出來啦?”“不錯,它們是從哪爬出來的?”“他們的家在哪呀?”“這條大的是蚯蚓媽媽嗎?”“快看他們動了動了!”“這是昨天下雨淋出來的嗎?”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們對于這個新朋友非常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 鑒于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我們決定因勢利導,一起探究更多關于蚯蚓的秘密,于是我們《探秘小蚯蚓》的主題課程故事就開始了。</p> 蚯蚓的那些事兒 蚯蚓的家在哪?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科普時間:</b></p><p class="ql-block"> 蚯蚓的糞便在地表很容易看得見,一團團,一粒粒很像是泥土的樣子,但顏色和泥土還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在一些植被茂盛、潮濕之地,經??梢钥吹胶芏嗪芏嗟尿球炯S,蚯蚓的便便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肥料,被稱之為有機肥之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科普時間</b><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p><p class="ql-block"> 蚯蚓是生長在地下的動物,主要分布在潮濕陰暗、安靜且有機質含量較多的土壤中,一般在花園和菜地中比較常見。</p> 問題一籮筐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熱情的把小蚯蚓帶回了教室,在和小蚯蚓的近距離接觸中,孩子們腦中的小問號越來越多……</p> <p class="ql-block"> 問題是激發(fā)孩子們繼續(xù)探究的動力,教師要做好支持和引導。對于孩子們提出的發(fā)現(xiàn)與疑惑,我們向家長們申請了園外協(xié)助,請小朋友們帶著問題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借助網絡資源、書籍、親身實踐等方法去了解查證更多關于蚯蚓的秘密。</p> 搜集和探索 <p class="ql-block">調查后發(fā)現(xiàn):為什么下過雨之后,蚯蚓會爬到地面上?</p><p class="ql-block"> 蚯蚓的皮膚具有呼吸功能,土壤里有許多空隙,平時有水分吸附在土里周圍,空隙里充滿了空氣,大雨過后,土壤里的空隙注滿了水,空氣被排擠岀造成土壤里的溶氧量減少,于是蚯蚓呼吸困難,紛紛出洞。</p><p class="ql-block"><br></p> 科學實驗探秘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們的疑問:</b><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蚯蚓有兩頭,一邊尖尖的,一邊圓圓的,哪一邊是頭,哪一邊是尾巴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猜測</b>:你認為那邊是頭,哪邊是尾巴?說說理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驗證</b>:做實驗驗證我們的猜測。在瓶底放一層石頭,再上面鋪一層沙子,再加土層,再加沙層,再加土層,重復后,最后在表層放葉片和腐爛食物,放蚯蚓,觀察蚯蚓爬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結論</b>:蚯蚓向下鉆的是頭。尖尖的是頭,圓圓的那邊是尾巴。</p> <p class="ql-block"> 教師思考:科學真理的探究很多是先猜測后驗證得來的。在不知蚯蚓頭尾的情況下,我們先鼓勵大家猜測頭尾,然后再借助科學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觀點。我們對孩子的支持,不光是教會孩子解決一個問題,而是幫助孩子學會一種科學的解決問題的方法。</p> 表達與表現(xiàn)(一) <p class="ql-block"> 小蚯蚓是怎樣爬的?孩子們通過想一想,說一說,學一學,把小蚯蚓怎么爬的表達與表現(xiàn)了出來。</p> 表達與表現(xiàn)(二) <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起動手,做些可愛的小蚯蚓吧。</p> <p class="ql-block"> 我做的小蚯蚓可愛嗎?</p> 生命教育 <p class="ql-block"> 小蚯蚓被帶到自然角,孩子們照顧的很好??墒且惶煸缟希⒆觽冇^察自然角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只干癟的蚯蚓。</p><p class="ql-block"> 他怎么干干的了?</p><p class="ql-block"> 它死了嗎?</p><p class="ql-block"> 它會不會是渴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孩子們圍著這只死去的蚯蚓議論紛紛。</p> <p class="ql-block"> 通過在網上,書上查閱資料,我們知道,蚯蚓喜歡濕潤的土壤,不喜歡干干的土壤。原來我們的蚯蚓是渴死了。 我們快來給土壤噴噴水吧。通過之前的調查我們知道土壤里的水也不能太多,蚯蚓也不喜歡水太多的泥土,那樣它就沒法呼吸了。</p> <p class="ql-block"> 那么,死了的蚯蚓怎么辦?</p><p class="ql-block"> 經過大家的商討,最后決定把死了的小蚯蚓放進自然角蠶豆花的盆里,并做上記號。孩子們戀戀不舍的說:“再見了,小蚯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69);"> 教師思考:在不斷研究小蚯蚓的過程中,孩子們已經和小蚯蚓成為了好朋友,好朋友的突然離世讓孩子們很傷心。于是我們安慰了孩子們,讓孩子們感受到別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想法,并且學會了安慰。在此基礎上,我們給孩子們進行了一場生命的教育,通過這場生命教育的活動,孩子們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一樣。生命對我們來說很寶貴,對動物來說也一樣,我們要愛惜生命。</span></p> 繪本里的蚯蚓 <p class="ql-block"> 通過繪本《蚯蚓的日記》,讓幼兒感受蚯蚓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幫助孩子們了解蚯蚓的習性特點。</p> 第一次寫日記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嘗試向小蚯蚓一樣寫日記,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發(fā)展了書寫的意識,知道圖畫代表一定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幼兒的表征</p> 發(fā)現(xiàn)分享時間 <p class="ql-block"> 在探索蚯蚓的過程中,我們借助資料查閱,實驗等方法,發(fā)現(xiàn)了許多蚯蚓的小秘密,以下是寶貝們作為調查員的集中科普時間:</p> 探秘學習桌 <p class="ql-block"> 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索提供支持的環(huán)境,可查找的資料,有用的工具和材料支持幼兒探索,從而進行深度學習。</p> <p class="ql-block"> 對于小蚯蚓的探索活動并沒有結束,孩子們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秘學習桌上繼續(xù)探索之旅……</p> 課程感悟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與一條小蚯蚓的奇妙邂逅演變成一場有意思的探究活動。孩子的發(fā)現(xiàn)就是課程的開始,在本次活動過程中,我們將科學、語言、藝術等各個領域相結合,圍繞蚯蚓展開了不同類型的探究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了對</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蚯蚓身體結構以及生活習性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認知經驗,更重要的是在探索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孩子們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以及對孩子們的情感教育。</span></p> <p class="ql-block"> 孩子天生對大自然充滿興趣,當孩子們探秘自然時,對大自然的觀察遠比我們想象的敏銳和細致,我們要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自然,用自己的語言去闡述自然,在不斷的體驗和探索中,感受自然的奧秘,<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然的觸發(fā)與深化與自然的情感聯(lián)結,在不斷發(fā)現(xiàn)的驚喜中書寫</span>自己與自然的美妙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