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yè)家座談會指出:“愛國是近代以來我國企業(yè)家的光榮傳統(tǒng)。清末明初的張謇是愛國企業(yè)家的典范?!睘榱撕霌P張謇文化,尋找紅色足跡,展現(xiàn)巾幗風彩,2021年3月7日由大豫鎮(zhèn)關工委、鎮(zhèn)教育關工委、鎮(zhèn)社區(qū)教育中心、鎮(zhèn)文化站組織“五老”志愿者代表,少先隊員代表50多人,赴海門常樂“張謇紀念館”,南通“濱江公園”等參觀游學。</p> <p> 代表們冒著綿綿春雨,走進碧水廊橋曲徑通幽的張謇紀念館,巨大的石屏風上刻著:“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能遺留一二有用事業(yè),與草木同生,即不與草木同腐?!薄 ?</p><p> 參觀者深切感受狀元公滿懷救國救民的慈悲之心。張謇紀念館中,張公事跡陳列館的人和事,無不讓每一位參觀者心懷崇敬,熱血沸騰!實業(yè)救國的心、實業(yè)救國的志、實業(yè)救國的事……</p> <p> 張謇: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yè)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yè)救國!”他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為中國民族紡織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生創(chuàng)辦了20多個企業(yè),370多所學校。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中,歷朝歷代共出649個狀元,唯有常樂鎮(zhèn)的張謇被稱為“狀元實業(yè)家!”這是怎樣的一個先賢!</p> <p> 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張公祠的張公雕像前深深躹躬。張公眉目慈祥,笑意殷殷。是的,張公“實業(yè)救國”的心愿已了,張公在后代人的心中己成佛!一天一地一人一佛! </p><p> 張公祠前的景觀河中,碧波蕩漾,一金鰲駝著一少年。這是根據(jù)少年張謇與老師趙菊泉的對聯(lián)而塑造的。那老師上聯(lián):人騎白馬門前去。張謇下聯(lián):我踏金鰲海上來。當時的張謇只有十二歲?! ?</p><p> 再看張公紀念館中的那株參天銀杏,已有270年歷史,上面被朝訪者系滿了吉祥的紅綢帶。人們將心中愿望寫在紅綢帶上并系在銀杏樹上,祈禱能得張公護佑。</p><p> 參觀代表步出紀念館都懷著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情,在大廳前合影留念。豫人閱讀會的代表也拉起了“品讀張謇志在實業(yè)”主題讀書活動的橫幅,拍照留念。他們紛紛表示:立足本職崗位,傳承張謇精神,抒發(fā)家國情懷。</p> <p> 下午,“五老”、少先隊代表一行去領略“濱江公園”風景。途中由鎮(zhèn)關工委徐愛平主任,鎮(zhèn)教育關心下一代負責人張駿,鎮(zhèn)文化站王小兵副站長等,為大家組織了知識搶答活動,試題內(nèi)容緊緊圍繞張謇生平事跡與建黨一百周的歷程。題目簡潔而風趣,豐富而凝煉,大家積極參與,將旅途氛圍推向高潮。</p> <p> 濱江公園是免費開放的公益性休閑場所,一進門就看到一排排整齊挺拔的大樹,參觀者頂著毛毛細雨沿著路標前行,步行不遠就到了“親水平臺”?!坝H水平臺”臨江而建,可以接近長江,這時江水還沒上漲,站在親水平臺上,俯看,長江就在腳下,可以看到一堆巨大的石頭,邊上還有一片青草地。遠眺長江,天連著水,水連著天,水天一色。一艘巨大的輪船在江上緩緩航行,一片繁忙景象。濱江公園水青樹綠,空氣清新,是放松休閑的好地方。在濱江公園里,一句友情提醒給全體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記憶什么也別帶走,除了腳印什么也別留下”。是啊,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不然我們就是毀滅自己的禍首。</p> <p> 下午三時許,大家興致盎然地在濱江公園廣場拉起橫幅——尋紅色足跡,走強國之路!以示留念。歸途中是一路歡歌笑語,集體高唱《歌唱祖國》,少先隊代表也表演了自己的特長節(jié)目。大家表示:不虛此行,受益良多。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挖掘潛力,發(fā)揮自身特長貢獻社會,為中華民族騰飛奉獻終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