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銘心的記憶<br>至今難忘三年前,<br>三翁登頂五指山,<br>山路崎嶇風(fēng)光秀,<br>無愧此生到海南。</h3> <h3> 五指山是中國的名山之一,因為她是海南的最高峰,海南島山地的代表,也是海南島的象征。峰巒起伏成鋸齒狀,形似五指,故得名。<br> 五指山保護區(qū)山巒重疊,奇峰秀拔,溝壑縱橫,坡度大,滔滔林海古木參天、藤蔓繚繞、苔蘚密被、溪澗支錯、清泉凜冽、奇巖突兀、斷崖天塹、龍?zhí)讹w瀑、景象萬千。<br> 五指山主峰(二指峰)海拔1867米,比“五岳”之首泰山還高343米。海南島的主要河流昌化江、萬泉河、南渡江皆發(fā)源于此。</h3> <h3>中國民間諺語云:“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在五指山的美好傳說的誘惑下,年齡之和等于230歲的三老翁,于2018年3月29日相約乘座五指山到水滿鄉(xiāng)的第一趟班車(6:30),再轉(zhuǎn)乘小車,開始了遨游五指山之旅。</h3> <h3> 向老先生,當(dāng)年84周歲,為首都北京建設(shè)發(fā)展貢獻頗多,曾經(jīng)是優(yōu)秀的業(yè)余馬拉松和羽毛球運動員。在2018年春節(jié)期間剛剛完成登頂保亭七賢嶺之壯舉。</h3> <h3>這張照片就是七仙嶺頂峰,坡度在75__80度左右,立陡的山峰沒有道路,只能攀鐵索登頂,高度在50米之上,登山者到此十之八九嘆息而歸。向老先生在84歲高齡卻笑傲頂峰。據(jù)我所知,到目前為止,向老先生應(yīng)該是登頂五指山和七仙嶺的年齡最長者。</h3> <h3>張先生退休前是呼和浩特某企業(yè)的教授級電氣專家,當(dāng)時76周歲。如今,張老先生還在為國家的電氣事業(yè)出力獻策。</h3> <h3>本人屆時70歲,為三人團隊中年齡最小者。我在中石油工作到退休,在撫順工作期間和退休后,曾經(jīng)登頂泰山、遨游黃山,也曾徜徉于西藏的三個5000米以上山口……,在兩位老哥的感召下,我豈能懦弱乎?</h3> <h3>五指山景區(qū)游覽線路圖</h3> <h3> 五指山熱帶雨林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印度尼西亞的熱帶雨林是全球僅存的幾塊保存最完好的熱帶原始雨林,是世界保存最好的三大熱帶雨林之一,被國際旅游組織列為A級旅游點。擁有野生維管束植物2146種,野生陸棲脊椎動物289種,昆蟲1700多種,與恐龍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欏以及板根、獨樹成林、絞殺、空中花園、樹抱石、石夾樹等熱帶雨林景觀隨處可見。<br> </h3> <h3>這是攀登五指山的起點,海拔756米。</h3> <h3>途徑仙女譚</h3> <h3>五指山曾是著名的瓊崖支隊的革命區(qū)域,留存的山洞就當(dāng)年部隊休息場所,也是牧羊牧牛人的暫棲息地。</h3> <h3> 登山木棧道是2010年10月開工,2012年建成的。棧道的建成打破了五指山只可遠望不能近攀的歷史,使得人人都能登上五指山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實際只能觀賞五指山的局部)。<br><br></h3> <h3> 上行看到了原國民黨撫黎專員豎立的“折木拂日”碑。不知是否真的有過“折木”的歷史,這里的視野還真的是十分開闊,藍天白云下,莽蒼蒼的青山和山下的田野村鎮(zhèn)直撲眼簾,好一派秀美的景色!</h3> <h3> 沿著棧道繼續(xù)上行,不久便到了“觀瀑臺”。在這里應(yīng)該是“遙看瀑布掛前川”,真正體會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這條瀑布應(yīng)該和下面的“昌化江源頭”那個小瀑是同一條水脈,比昌化江水源瀑布壯觀得多,據(jù)說比廬山瀑布還要壯觀。但是,由于此時是海南的旱季,遠方的瀑布打了很大的折扣。</h3> <h3> 在棧道路旁,有一片桫欏林。這種植物在距今約1.8億年前的侏羅紀(jì),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與恐龍一樣,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biāo)志。桫欏是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也是現(xiàn)存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h3> <h3> 五指山最高峰1867米,棧道修到1280米處,上面就是土路了,非常難走,五指山第一,二峰可以互通,第三峰之間有萬丈深淵。<br> 在棧道盡頭處,景區(qū)管理處立起一塊告示牌,向游客告之,禁止繼續(xù)向前游玩、登頂。其實我們很清楚,這是園區(qū)免責(zé)自保的手段。通過登頂返回全過程,我們也理解園區(qū)的苦衷,因為道路、環(huán)境過于險惡,出現(xiàn)了安全問題很難安排搶救。<br></h3> <h3> 五指山的登山道分三部分,先是石棧道,再是木棧道,后是樹根野道。木棧道的盡頭被一道蘭色的鐵門隔斷,告示游客不要再前行。若繼續(xù)向上登則需翻越欄桿。到木棧道盡頭距主峰(二峰)還有一半路,全程往返需8小時左右。<br> 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nèi)齻€老翁進入了最艱難旅程。<br><br></h3> <h3> 雨林中最常見的就是植物的“絞殺現(xiàn)象”。有些藤蔓植物,小的時候附著、纏繞在高大的樹干上,然后由于生長迅速,會超過樹枝去掠去陽光雨水。大樹慢慢的枯萎,藤蔓最終將大樹絞殺。有些樹干上生長著寄生的植物,它們卻能和平的相處。<br><br></h3> <h3> 樹根古道距離主峰(二指)的垂直高度大約還有600多米,還有大約1600多米的山路。這1600多米的山路是極其艱難的,坡度極陡,有些甚至達到70——80度。更有一些無法修臺階的峭壁,只能搭建鐵梯子,梯子大約有十幾個。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縱橫交錯,“路”凹凸不平,稍不小心便會崴腳。很多連根倒下的大樹攔在“路”中央,必須手腳并用的爬過去或者從下面鉆過去。整個行程幾乎都是手腳并用,所以這里才是真正的“爬”山。</h3> <h3> 三月末的五指山?jīng)]有酷熱的酷意,山泉淙淙,美不勝收、山谷寂靜、云霧繚繞、林木高聳、遮天蔽日,更顯有些幽暗。仰頭上望,陽光透過樹梢撒進峽谷,仿佛兒時看的萬花筒,光怪陸離。山路上全是裸露的樹根縱橫交錯,真正的盤根錯節(jié),兩旁的大樹高大挺拔,纏在樹上的古藤姿態(tài)千奇百怪。<br><br><br><br></h3> <h3> 路上碰到三伙爬山游客,紛紛申請和向先生合影留念。</h3> <h3>我們到達了仙女洞,海拔1779米,距離頂峰只有185米的路程,勝利在望了,沖向頂峰!</h3> <h3> 三老翁經(jīng)過艱難的攀爬,終于登到了一峰山頂,海拔 1839 米,這里距離五指山最高峰只有28米高程,但恨人的是從一峰還要下行100多米,然后再攀登,才能到達頂峰——二峰。我們?nèi)松塘恐螅恢峦饫^續(xù)向頂峰沖擊!</h3> <h3>不相識的登山客和我們在一峰合影,為我們點贊并加油!</h3> <h3> 云霧幾乎常年伴隨著五指山,或薄或濃的白紗妝伴著神密的五指,詩曰:<br> 云霧繚繞五指山,<br> 青松翠柏欲尋仙,<br> 奇花異草靈芝果,<br> 祥瑞福地瓊州顛。</h3> <h3> 三老翁終于登上了二峰山頂,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盡情的高呼、高唱,享受著久違的快樂,欣賞著海南頂峰的無限風(fēng)光!</h3> <h3>張老先生在登頂五指山后,曾寫詩一首:<br> 力登五指山<br> 三仙老翁登圣山,<br> 氣勢磅礴走泥丸,<br> 爬過二峰盡開顏,<br> 不枉今生來海南!<br>我也在當(dāng)時回詩一首:<br> 和雁嗚兄~力登五指山 <br> 三翁無畏險與艱,<br> 攜手勇攀五指山,<br> 雨林秀色天下絕,<br> 傲立峰巔眺海南。</h3> <h3> 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句老話在以往所攀登過的名山體會不深,因為那些山都有登山棧道和石階,然而在這里,這句老話卻讓人難以忘卻,真可謂“上山不易下山更難”。由于沒有石階,所以不得不坐下來用腳尋找可蹬踏之處,有時還得倒著往下出溜,陡峭難行時索性坐在地上用屁股往前移挪。<br> 但是,上山時來不及欣賞的獨特、秀美風(fēng)光,在返程中盡撲眼底,使我們忘記了疲勞,保持了旺盛的精神狀態(tài)。</h3> <h3>回到了棧道,回到了觀瀑平臺……</h3> <h3>又回到了日月潭。</h3> <h3>傍晚6點終于回到了水滿鄉(xiāng),在即將坐上最后一趟班車返回之際,回望五指山,忘記了登頂?shù)钠D辛,腦海里滿是壯麗的畫卷,這必將是我們每個人的永久記憶。再見了,久違的五指山,我們還會再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