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font color="#9b9b9b">---記伊犁州何菲菲中學歷史教學能手培養(yǎng)工作室寒假線上交流、學習活動</font></i></b> <h3> 2021年1月6日下午,何菲菲中學歷史教學能手培養(yǎng)工作室召開了新學年工作會議。何菲菲老師就新學年工作室的工作目標、活動開展提出了要求,并做出了具體安排。2021年度,工作室本著“輻射引領、示范指導、共同進步”的理念,展開以下三類活動:一、利用網絡平臺,同學共進,促進成員自身素養(yǎng)提升;二是以課題研究為抓手,促進教師思考、學習、前進;三是以優(yōu)質課、各級各類比賽課為依托,進一步推動集體備課向縱深發(fā)展、主題教研活動得到進一步提升。</h3><h1><b><br></b></h1><h1><b><br></b></h1><h1><b>一、讀書分享 思維碰撞 促成長</b></h1> <h3> </h3><h3> 為了更好地傳達所讀書籍中最核心的理念,同時激發(fā)各位同仁的讀書熱情。本次活動中每位分享教師都對所選書籍進行了反復研讀、梳理,以飽滿的熱情,認真的態(tài)度,積極向大家分享自己讀書心得。</h3> <div> 王翠玲老師向大家分享的書籍是《人類簡史》,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人,為何今天卻只剩下我們自己?從認知革命到農業(yè)革命再到科學革命,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我們過得更加快樂嗎?王老師圍繞著這些問題,將作者的獨到見解一一展現(xiàn)給大家,引發(fā)了大家的思考。</div> <div> 何菲菲老師通過尤瓦爾.赫拉利的另一本暢銷書籍《未來簡史》向大家分享了作者的更多獨特視角和新銳觀點,令人震撼,使大家認識到傳統(tǒng)思維模式已經不適應未來的發(fā)展,我們必須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探索教師行業(yè)發(fā)展的未來。</div> <div> 《萬歷十五年》是史學大家黃仁宇先生的代表作,王海燕老師梳理了本書的脈絡,以理性的思維和視角解讀了黃仁宇先生想要傳達的觀點:中國兩千年來,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為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發(fā)人深省。</div> <div> 為了進一步幫助歷史教師拓展學術視野,王雷英老師向大家推薦了《張海鵬論近代中國歷史》一書,以管窺豹,王老師以本書第一部分:世變之亟——近代中國之沉淪為例,展現(xiàn)了張海鵬老師獨到的學術視角、研究方法,值得“歷史人”學習。無論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師,我們都需要成長。</div> 常少武老師結合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以第一章為側重點,向我們展示了《與孩子并肩的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老師們紛紛表示在聽讀書分享的過程中激發(fā)了思考、促進了自身成長。<br><h1><b><br></b></h1><h1><b>二、 線上學習 同學共進 促提升</b></h1> <div>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不僅要向書本學習、向身邊優(yōu)秀的老師學習,更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學習先進的理念、方法,更好地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寒假期間,工作室成員利用ahakid平臺,聆聽了《非常歷史課》,并認真撰寫了聽課筆記。課程輕松易學,完整呈現(xiàn)歷史輪廓,建立時空觀、史料實證的科學觀念,引領教師進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br> 寒假活動已落下帷幕,相信經過假期的學習和提升,工作室各位老師能以更好的狀態(tài)迎接新學期的各項活動,輻射、引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br><br></div> 圖文:何菲菲初中歷史教學能手培養(yǎng)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