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藏有諺稱“那曲最高,阿里最遠,昌都最險,林芝最美”。阿里地區(qū)位于西藏自治區(qū)的最西部,廣闊的30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積只有6萬人口,嚴(yán)酷的自然環(huán)境,高海拔稀薄的氧氣,或許是令人望而卻步的主因。地球的第三極地、極地的心臟,諸神的殿堂—阿里又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藏西秘境,西藏之西,天上阿里”西藏真正的美景都在阿里,這都是很多人對阿里的評價。當(dāng)然,它也是四大無人區(qū)之一。阿里—很多人向往它但內(nèi)心又懼怕,向往它是因為那兒有連綿的雪山、圣潔的措湖、滿山的牛羊,那兒有草原和溪流,有氈房和野花,那兒有虔誠的信仰和壯觀的寺廟,那兒有人詠涌的是普惠大眾的經(jīng)文,那兒的人死后天葬回歸自然不留墓碑,你看到的面容總是那么滿足,笑臉總是那么純潔,對待陌生人總是很真誠。所以在這兒你可以拋棄心中的陰暗和戒備,可以放松自己的緊張,進寺院不用買香燭,可以不捐錢捐物,他們依然微笑的看你,無論你是圣潔的偉大的還是陰暗卑鄙,只要你從此向善,他們會微笑著看著你,你可以不懂他們的語言不了解他們的信仰,但只要你尊重他們你就能和他們?nèi)诤显谝黄?。懼怕它是因為來自這兒的高度,西藏大都分地區(qū)海拔超過3800米,阿里地區(qū)平均海拔4200米,高度上去了生理上的高原反應(yīng)就有了,頭痛、胸悶,感冒了就容易肺水腫,高反引起的腦水腫,嚴(yán)重的可能會丟掉性命。在網(wǎng)上、書本上、在朋友之間把高反說得太可怕,很多人想去卻不敢去。確實不在高原生活的人剛到高原是有可能不太適應(yīng),但如果你開車,從平原到高原,緩慢上升,身體是能受得了的(心肺功能有問題的人除外)我和我兄弟這是第三次進藏上高原,我們的身體狀況都很好。走起…開始我們的第二次阿里之行。</p> <p class="ql-block">9月24日。高原上的人們似乎沒有起早的習(xí)慣,我們在賓館附近找了一圈沒有一家漢式早餐店。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走進了這家藏式甜茶店,不曾想味道還真的是不錯,而且干凈又衛(wèi)生特別是那個油餅和甜茶好吃。吃了飽飽的上路。</p> <p class="ql-block">沿著拉薩河一路向南走。</p> <p class="ql-block">岀拉薩城不久沿著318國道前往今天打卡點—圣湖羊卓雍措。</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另二個圣湖是瑪旁雍錯和納木錯)位于西藏拉薩市山南浪子縣境內(nèi),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公里,海岸線總長250公里,總面積638平方公里,湖水均深20一40米是喜瑪拉雅山麓最大的內(nèi)陸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迤邐在群山之,九曲十八彎。在當(dāng)?shù)氐陌傩罩虚g,流傳著這樣一首民歌:“天上仙境,人間羊卓;天上繁星,湖畔的羊群”。雖然是第二次見你了(第一次是2018年9月20日走219新藏線),但是你的景色依舊那么美麗,依然震撼到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不過羊卓雍措之所以被稱為“圣湖”,據(jù)說主要原因是它能幫助人們來尋找達賴?yán)锏霓D(zhuǎn)世靈童,達賴圓寂后,由西藏上層僧俗官員組成負責(zé)尋找“靈童”的班子,首先要請大活佛打卦、巫師降神,指出“靈童”所在的大方向。然后再到羊卓雍湖領(lǐng)經(jīng)祈禱,向湖中投哈達、室瓶、藥料等。接者主持儀式的人就會從湖中看出“顯影”,指示“靈童”所在的更加具體方位。通過這三種儀式,如果三者所示方位一致的話,便可派出幾路人馬,循所示方位,分頭尋找靈童。</p> <p class="ql-block">中午時間在山南市浪卡子縣城吃過午飯后沿著349國道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沿著羊卓雍錯的湖邊在349國道轉(zhuǎn)入縣級公路行駛到達了今天的第二個打卡點—緊挨著羊卓雍錯的普瑪雍措海拔4980。</p> <p class="ql-block">普姆雍措位于山南地區(qū)浪卡子縣城東南方向58.4公里處,與羊湖相擁,普姆在藏語中是“少女”的意思,所以又名“少女湖”,海拔5010米,面積295平方公里,湖邊有雪山圍繞著的神山庫拉岡日山,每年前往普姆雍措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看普姆雍措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清澈安靜,雪山圍繞著的普姆雍措絕對會讓你眼前一亮,還有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庫拉崗日。由于還沒開放為旅游景點游客非常少,少了其他景點的那種喧囂,可以放空自己靜靜的看著湖發(fā)呆,傻傻的坐在鵝卵石上面慢慢挑你喜歡的石頭和貝殼化石。</p> <p class="ql-block">普姆雍措,那是一片是正在開發(fā)的土地,在嶄新的柏油路上行駛時,她悄然出現(xiàn)你的眼前,仿佛從天而降讓你雙眼為之一亮。不同于納木措的雄壯,羊湖的秀美,普姆雍措美得寧靜,美得原始,美得純真。湛藍的天,流動的白云,遠處依稀可見的雪山,坐在湖邊會讓你有種不想離開的沖動。這一刻腦袋已經(jīng)停止思考,心跳也逐漸平緩,思考和過快的心跳顯得多余,只需要這樣靜靜的坐著便足夠了。</p> <p class="ql-block">到觀景臺拍照后沿著來時的路在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翻越斯米拉山埡口海拔4352米。</p> <p class="ql-block">進入了在349國道邊上的卡諾拉冰川風(fēng)景區(qū)??ㄖZ拉冰川</p><p class="ql-block">跨越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來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觀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約有5400米,在山口北面5600米左右的地帶,屬寧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后形成的懸冰川。</p> <p class="ql-block">但是很可惜的是,由于《紅河谷》拍攝時為了制造出真實的雪崩的情境,利用炸藥在卡若拉冰川上炸出了一個三角形的缺口,游人可以在游覽時清晰地看見。而卡若拉冰川作為著名的古冰川之一,這個缺口再也不會被補上。</p> <p class="ql-block">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溫室效應(yīng)的加劇,卡若拉冰川的雪線每年都會上移很大的一段距離??ㄈ衾ㄈ舾赡旰笫欠襁€會存在是讓人十分憂心的一個問題。</p> <p class="ql-block">349國道沿途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進入日喀則市江孜縣城,遠遠的眺望了江孜城堡,我們未做停留繼續(xù)前往今天的住宿地—日喀則市。</p> <p class="ql-block">傍晚時份到達日喀則市,安待好后趕緊的打車到后藏地區(qū)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扎什倫布寺,也是第二次來了。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位于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于明朝正統(tǒng)12年公元1447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后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加以擴建。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jīng),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根敦主與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cè)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cè)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歷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扎倉(經(jīng)院),教學(xué)顯密并重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這是扎什倫布寺巨大的展佛臺。扎什倫布寺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筑有宮墻,宮墻沿山勢蜿蜒迤邐,周長3000多米。寺內(nèi)有經(jīng)堂57間,房屋3600間,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陽,殿宇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和諧對稱。</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辛苦的一天好好的犒勞一下自己。</p> <p class="ql-block">9月25日。早上的日喀則市和拉薩一樣,基本上沒買早餐的地方。也只有藏色甜茶館還有幾家開著,吃飽上路。</p> <p class="ql-block">岀日喀則市區(qū)。</p> <p class="ql-block">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在318國道邊看到藏民在田里忙著收割,一片忙碌景色。</p> <p class="ql-block">本打算在5000公里處拍照留念一下的,因為看到了拍照的人太多,所以就到5001處留個影。但是和我上次2018年走新藏線的時候在318國道上的5000米處有不同,上次的公里數(shù)還在前面,不知道怎么會事?</p> <p class="ql-block">岀了拉孜縣城又到了318國道和219國道的分岔路口處。直行就是219國道可以到達新疆的葉城(219國道起點在新疆的葉城,終點在拉孜縣城)。我們是往左拐繼續(xù)行駛在318國道上。</p> <p class="ql-block">放羊的牧民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翻越海拔5200米的加措拉山埡口就進入了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了。我們這次旅行沒有將珠峰納入本次旅行的計劃內(nèi),因為我們2014年和2018年兩次都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過夜,并且都觀看到了珠峰。而且現(xiàn)在觀看珠峰只能停止在絨布寺,離珠峰大本營還有5公里的路程,所以就放棄了。</p> <p class="ql-block">沿途風(fēng)景,在路上寺院的金頂遠遠的就會看見。</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往今天的下一個旅行目的地——希夏邦馬峰。</p> <p class="ql-block">日喀則市的聶拉木縣屬于邊境縣城和尼泊爾毗鄰。公安檢查站要檢查邊防證、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p> <p class="ql-block">準(zhǔn)備翻越前方海拔5126米的埡口。</p> <p class="ql-block">《南亞門戶,希峰故里》大門上的這幾個字,就告訴我們已經(jīng)進入我國和尼泊爾交接的聶拉木縣,此處海拔5126米的拉龍拉山埡口。一般旅行社組團旅行的和自駕游的到這兒打卡后就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在埡口,一覽無余的冰山就在眼前,這也是屬于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冰山被云層圍繞著,時有時無。</p> <p class="ql-block">經(jīng)幡、雪山、冰川。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翻越埡口在國道上右拐彎進入鄉(xiāng)道沿著這山溝溝里的路,到了希夏邦馬峰山腳下的藏族村莊。這個時間點發(fā)現(xiàn)只有我們一個車進入村里。</p> <p class="ql-block">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上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十四,也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級山峰。這里是喜瑪拉雅山脈現(xiàn)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的永久積雪,大多分布在希夏邦馬峰周圍。</p> <p class="ql-block">導(dǎo)航將我們帶到了希夏邦馬峰山腳下的村莊,收獲豐收的藏民正在忙祿著。</p> <p class="ql-block">車開到村莊的盡頭,問了正在背水的藏民才知道希夏邦馬峰現(xiàn)在不是登山的季節(jié),而且登山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只是想近距離觀看一下,那只好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估計到這個山腳下的村莊那么近距離的看希夏邦馬峰的人也只有登山季的人和像我們這種自駕游的人了。跟旅行社肯定不會到這個地方的。</p> <p class="ql-block">前往今晚的住宿地聶拉木縣城的路上,碰到了放牧回家牧民和牛、羊。聶拉木縣城在往前走就是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樟木口岸,也是318國道的終點。因疫情關(guān)系樟木口岸封閉,所以我們到聶拉木后又往回走了。</p> <p class="ql-block">9月26日。聶拉木縣城。高原的7點半縣城還是一片漆黑,我們就上路了。</p> <p class="ql-block">出縣城上路就看見了霞光,預(yù)示著今天又是好天氣。</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景色很美,雪山、草原近在咫尺。停車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高原景色如夢似幻,美不勝收。在平原地帶是看不到如此美景的。</p> <p class="ql-block">雪山被云霧繚繞著如小孩藏貓貓,時有時無。</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風(fēng)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行駛在219國道上。</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走停停,中午的時候來到了位于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與聶拉木縣交界處,距定日縣城250公里的佩枯措。佩枯措是珠峰保護區(qū)內(nèi)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正前方藍色的湖就是佩古措,畫面下方的公路是219國道。</p> <p class="ql-block">喜馬拉雅山脈北坡內(nèi)珠峰保護區(qū)內(nèi)最大的閃陸湖泊—佩枯湖。</p> <p class="ql-block">佩枯錯是珠峰保護區(qū)內(nèi)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該湖三面環(huán)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湖岸有野馬、藏野驢、藏羚羊、仙鶴、黃鴨、灰鴨等活動。</p> <p class="ql-block">相比納木錯、瑪旁雍錯、色林錯、羊卓雍湖,佩枯錯實在談不上什么名氣。幸好,有了希夏邦馬峰(湖南側(cè)60公里處)的倒影與雅魯藏布江(湖北側(cè)40公里處)的濤聲,這座寶葫蘆形代表著吉利的高山海子便有了讓人去感動、去駐足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游玩暫時結(jié)束,在湖邊準(zhǔn)備做我們的中午飯了。</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高度4500米的地方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兄弟的廚藝棒棒噠!在這兒要感謝我兄弟想的周到、周全,出行前把一切會碰到的問題都提前做好了,才有我們在高海拔的無人區(qū)有熱飯吃。在這兒謝謝了我的好兄弟。</p> <p class="ql-block">湖邊濕地</p> <p class="ql-block">本次上高原后第一次碰到了藏羚羊。</p> <p class="ql-block">吃飽玩好繼續(xù)行駛在219國道上,前往今天晚上的住宿地仲巴縣城。</p> <p class="ql-block">9月27日從海拔4600米的仲巴縣城岀發(fā),踏上219國道。</p> <p class="ql-block">在國道左邊的湖是叫當(dāng)卻藏布。</p> <p class="ql-block">路過帕羊,帕羊是我們2018年曾經(jīng)住宿過的地方,那個時候只有沿著國道邊上的幾幢房子基本上以住宿為主和一個公安派岀所?,F(xiàn)在比那個時候的街景發(fā)展繁榮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美麗的高原草原。</p> <p class="ql-block">一路路況非常好,沿途以高原草原和濕地為主,黃黃的草?在早晨柔和的陽光照射下顯得金光燦爛。219國道在高原草甸上向前延伸。</p> <p class="ql-block">在國道邊上,發(fā)現(xiàn)了一群正在吃草的藏野驢,立馬停車打卡。強壯、優(yōu)雅,臉上總是略帶好奇的藏野驢,是常年生活在海拔3600-5400m的高海拔草場上的優(yōu)勢野生動物。在西藏聶拉木的波榮草原、定日的扎卡河谷地帶、吉隆的配古措草原、巴拉塘嘎等水草豐盈的地方,我們總能用鏡頭捕捉到它們自在撒歡的身影。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p> <p class="ql-block">秋天是阿里最美的季節(jié)。行駛在一望無際的國道上,那個心情只有到了那里你才能體會到。</p> <p class="ql-block">無人機在阿里是最適合飛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國道邊發(fā)現(xiàn)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除繁殖期常成對、單只或家族群活動外,其他季節(jié)多成群活動,特別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數(shù)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葉、根莖、荊三棱、塊莖、水藻、玉米、砂粒為食。繁殖于拉達克,中國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于印度東北部,中國西藏南部、貴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p> <p class="ql-block">阿里的公路,有“中國最美邊界線”之稱,行駛在其中,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遠處的雪山,時而蜿蜒時而平直的公路,九月份遼闊荒涼的草原,還有隱隱約約可見到的高原生靈,一切都在訴說著屬于這片土地上極致的美。</p> <p class="ql-block">藏野驢為高原型動物,棲居于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地帶、營群居生活,對寒冷、日曬和風(fēng)雪均具有極強的耐受力,多半由5、6頭組成小群,大的群體在10數(shù)頭,最大群體可達上百頭,小群由一頭雄驢率領(lǐng),營游移生活。擅長奔跑,警惕性高。喜歡吃茅草、苔草和蒿類一種大型草食動物。</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門樓,我們2018年來的時候還沒有?!啊辈匚髅鼐嘲⒗餁g迎你”我們又來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8年走新藏線的時候因下大雪你被云霧繚繞著沒有見到你的真顏,以為沒有機會再見到你了。這次你真真的在那里終于了卻了一個心原。神山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峰形似金字塔,又神似佛塔,四壁非端稱,是藏傳佛教中的四大神山之一,同時也是世界公認的神山,相傳雍仲苯教發(fā)源于此,印度教認為它是濕娑的居所,耆那教認為它是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無量幸福。然而,盡管岡仁波齊被稱為“萬山之王”“阿里之巔”,但其實它的海拔也只有6656米,比起鄰近的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都低很多,但這并不影響它在信徒中至高無上的神山地位。據(jù)古書記載,人們對于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它周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發(fā)育出了四條河流,這些河流所孕育的文明和宗教沿河上溯均以岡仁波齊為精神之源。人們用四種天國神物命名這四條河流即馬、獅、象、孔雀,岡仁波齊以東為馬泉河,是西藏的母親河雅魯藏布江的源頭;以南為孔雀河,是印度教的圣河恒河上游源頭之一;以西為象泉河,其下游稱為薩特萊杰河是巴基斯坦;以北為獅泉河,是印度河的正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崗仁波齊并非這一地區(qū)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下午時分我們開車從國道219轉(zhuǎn)入207省道,大約行駛半小時左右,向左邊的一個山坡上有一個不大的寺廟叫基烏寺。</p><p class="ql-block">車子開到上次住宿過的基烏寺山腳下的村里面想再次住宿在圣湖邊上,可惜這次要收取瑪旁雍措景區(qū)的門票錢了,在加上住宿費不劃算。并且我們2018年的時候己經(jīng)呆過了。和兄弟合計一下決定去普蘭縣城而且住宿條件也好。</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藏地三大“神湖”之一,它的東邊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圣湖瑪旁雍錯是這四條河流的發(fā)源地。瑪旁雍措藏語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據(jù)說11世紀(jì)在湖?進行了一場宗教大戰(zhàn),結(jié)果藏傳佛教噶舉派大勝外道黑教,“瑪旁”就因勝利得名,藏民認為瑪旁雍措的水像珍珠一樣,喝了以后能洗脫百世罪孽。</p> <p class="ql-block">在觀景臺上遠眺圣湖瑪旁雍措。圣湖瑪旁雍錯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nèi),岡仁波齊峰南約20公里處,海拔4588米,面積412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可達7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我國第二大淡水湖。</p> <p class="ql-block">湖邊的風(fēng)很大,吹得人都要站不住。</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藏語為“不可戰(zhàn)勝的碧玉之湖”。佛教徒認為瑪旁雍措是最圣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予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中的煩惱和孽障。它與納木錯、羊卓雍措一起被稱為西藏三大圣湖,所以同岡仁波齊一樣,每年也會有許多的信徒前來轉(zhuǎn)湖朝圣。據(jù)說這里也是唐朝高僧玄獎在巜大唐西域記》中稱為“西天瑤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朝著那木那尼峰方向?qū)绨l(fā)。</p> <p class="ql-block">在207省道上拐彎后進入眼簾的就是納木那尼峰和“鬼湖”拉昂措</p> <p class="ql-block">“鬼湖”拉昂錯位于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境內(nèi),海拔4573米,與圣湖瑪旁雍錯僅一堤之隔,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微咸水湖。拉昂錯藏語的意思是有毒的黑湖,湖中之水人畜皆不可飲用,湖岸周圍幾乎寸草不生,更因如此而被稱為“鬼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39, 40, 42); color: rgb(1, 1, 1);">納木那尼,藏民稱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納木那尼峰位于瑪旁雍措和納昂措以南,是喜馬拉雅山西段的最高峰,海拔7694米和岡仁波齊??遙遙相對,系由前寒經(jīng)變質(zhì)巖系組成的孤立山峰,峰頂終年積雪。傳說納木那尼峰是喜馬拉雅山脈五座最著名的神女峰之一,主掌的是智慧和福壽。又因其與瑪??雍措相鄰,千百萬年來相依相守,不離不棄,而被人們譽為是一對忠貞不渝的戀人。</span></p> <p class="ql-block">湖邊打卡。</p> <p class="ql-block">9月28日。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城。從縣城沿著昨天來時的207省道上往回走,前往今天的住宿地—阿里首府獅泉河鎮(zhèn)。</p> <p class="ql-block">早晨的光影照射在納木那尼峰上。</p> <p class="ql-block">隔著拉昂措遠眺神山岡仁波齊。靜靜地站在湖邊,遠眺對面的神山岡仁波齊,山峰被白雪緊緊包圍著,山體似橄欖,山尖直插云霄,峰頂如七彩圓冠,周圍如同八瓣蓮花四面環(huán)繞,山身如水晶砌成,宛如技高絕頂?shù)挠耔偙?。腳下的拉昂錯安靜婉約,一泓像深深的海洋一般湛藍的湖水,湖面無風(fēng),波瀾不驚,一平如鏡。</p> <p class="ql-block">那湖水透徹的藍色,世間少有;高原耀眼的陽光,好像能射入湖底,又從湖底反射上來,使湖面像一塊碩大的藍寶石,熠熠發(fā)光。湖水沒有海水的洶涌波濤,但有自己獨特的寧靜與和諧,淺的透明深的淡藍。就像一位智者,遠遠的等你造訪;又如一位優(yōu)雅的女子,靜靜的等你側(cè)目。</p> <p class="ql-block">在空中觀看神山岡仁波齊、拉昂措和納木納尼峰。207省道沿著湖邊一直向前。</p> <p class="ql-block">湖邊遠眺納木那尼峰。</p> <p class="ql-block">鬼湖拉昂錯與圣湖瑪旁雍錯相鄰。不知為何將湖水同樣藍得醉人、同樣美麗的拉昂錯打入另冊,大約出于湖水人畜不能飲用的實用心理。抑或從拉昂錯的字面意思來理解,藏語中“拉”的意思是“山”,“昂”的意思是“五”,當(dāng)?shù)乩习傩湛谥械睦哄e多為“五座山那么深的湖”,就是形容拉昂錯湖水的深不可測。</p> <p class="ql-block">這種未知的深度,使人們對其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畏懼,而不愿親近。忽而狂風(fēng)大作的時候,呼嘯而過的風(fēng)聲和獵獵作響的經(jīng)幡在天地間肆掠,大風(fēng)掠過的湖面波濤翻涌,一浪趕著一浪拍打著湖岸,偌大的湖區(qū)不見一人一畜,仿佛傳說中的羅剎王就要現(xiàn)身。據(jù)傳,拉昂錯是羅剎王的主要聚集地,印度古代《羅摩衍那的故事》中誘拐美女斯達的九頭羅剎王就住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一路前行一路玩,這就是自駕游的優(yōu)點。</p> <p class="ql-block">在207省道上我們向左轉(zhuǎn)往巴嘎方向走,再次回到了219國道上。</p> <p class="ql-block">路過在神山腳下的小鎮(zhèn)——塔爾欽,背倚著巍峨壯美的神山岡仁波齊,一眼望去便是平靜安詳?shù)睦哄e,湖水溫柔恬靜、瀲滟湛藍,猶如鑲嵌在天地間的一塊藍寶石。那般寧靜,那般平和,恰如嵇康所言:“疎肅肅以靜謐,密微微其清閑”。</p> <p class="ql-block">藏羚羊,它們才是高原真正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再望一眼納木那尼峰。</p> <p class="ql-block">在神山岡仁波齊的山腳下開??做飯,試問人生能有幾次在神山腳下開飯的,我們滿足了。</p> <p class="ql-block">神山永遠的在那里,我們只是過客,人生短暫,開心過好每一天。再見了…</p> <p class="ql-block">翻過海拔4785米的獅泉河達坂前方就到獅泉河鎮(zhèn)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39, 40, 42); color: rgb(1, 1, 1);">獅泉河在地圖上稱噶爾,一座現(xiàn)代化的小城,以其所依傍的獅泉河而得名。獅泉河是印度河上游支流,源于岡底斯山北麓,藏語稱“森格藏布”,意為“獅口河”,藏語為“帳篷、兵營”。因為當(dāng)年舊西藏噶廈政府抗擊克什米爾軍隊入侵時,蒙古大將曾率兵在此處扎營。這里也是阿里地區(qū)首府,街道筆直,路邊樓房、平房錯落有致,看上去還算整潔。“藏西秘境,天上阿里”我們來了……過了這道大門,就正式進入西藏阿里地區(qū)了,之前嚴(yán)格來說都是屬于日喀則地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獅泉河鎮(zhèn)上的街景,比較我們2018年9月份來的時候又繁榮了不少,食品、物資基本上什么都有,和內(nèi)地的縣城差不了多少。問了當(dāng)?shù)厝苏伊诉@家新疆人開的餐廳打了下牙簽。從明天開始我們再次踏上317國道,從獅泉河往那曲、拉薩走,開始“一措再措”之旅(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