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翻開老相冊,思緒一下子回到了那單純而快樂的時代,時光飛逝,流年似水。人生之旅,恍然飄過,還沒來得及體會四季陽光的變幻,便夕陽一抹,我們都終將會老去,珍惜緣分,珍惜生命中令人難忘的這份厚禮一一同學情!</p> <p class="ql-block">兩張時代感的圖片源自施漢生同學</p> <p class="ql-block">畢業(yè)照(1975年7月25日)。我們這些被稱之為工農(nóng)兵大學生的學員,于1972年4月中旬,來自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基礎(chǔ),均能順利完成了高等學業(yè),實屬不易。走上工作崗位后,大多數(shù)同學均由剛開始的專業(yè)技朮人員成了單位的黨政干部,乃至擔任了區(qū)、市、廳級的領(lǐng)導。</p> <p class="ql-block">農(nóng)機專業(yè)部分同學畢業(yè)前夕留念,</p> <p class="ql-block">南通籍同學畢業(yè)合影</p> <p class="ql-block">曹慧芳與第一組同學在教學樓前。后排左一郁長生退休于鎮(zhèn)江某區(qū)政府。左二張永泉同學是組長,退休于蘇州某縣中學。后右一謬世平退休于張家港市農(nóng)機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泛黃的照片透著她的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學校臨江而建,可謂是有山有水,是座難得的風景式校園,地勢呈丘陵狀,地面此起彼伏。有次學校舉辦運動會,班里有幾位同學參加越野賽,陳瑛也參加了。但體力不濟未得名次。周德華同學參加千米比賽竟暈倒,被同學扶著離場。但精神可嘉,重在參與嗎!而我們的班長任文友同學榮獲越野賽校第三名!這是在教學樓前第二學習小組的同學們,瞧,地勢很高!平時從宿舍到圖書館,機械實習工廠及階梯教室,要上下二,三個丘坡。</p> <p class="ql-block">全班同學共30人,其中7位女生。也許是工科機械類原因,女生少。當時,我們是首屆工農(nóng)兵學員,全校300名學生。</p> <p class="ql-block">二組的男同學,前排中間朱仁善任過學員班長,退休于東臺市農(nóng)委。其人如其名仁善。后排右二王業(yè)余同學退休于射陽廣電局。</p> <p class="ql-block">剛?cè)胄r,星期天相約去金山。仔細瞧一下,陳瑛同學當年胸前還撇著一個不小的毛主席像章呢!后排左一任文友,是位樂于助人的班長,退休于清江大型拖拉機廠。</p> <p class="ql-block">陳廣華同學那時在班里算個小胖子,但拿現(xiàn)在的眼光看過去,很真稱不上胖!他是位敦厚低調(diào)的漢子,退休于無錫市新吳區(qū)街辦。</p> <p class="ql-block">6位要好的同學加兄弟,其中前后排中間的兩位,是拖拉機班的同學。有趣的是前排左一和后排右一是退役軍人,其余均是來自江蘇省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屬軍管農(nóng)場,印章帶有“八一″字樣的。)不知當時大家是否認為我們都是軍人兄弟呵!</p> <p class="ql-block">在教學樓前的合影,這攝影師咋不讓他們稍站松一點不行嗎?還是這撥人故意站成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學校沿江而建,范圍較大,有許多空地。這是在校北江邊農(nóng)田。附近有座水塔,聽說曾有位教授文革期在那自盡,我們女生很少去那。</p> <p class="ql-block">大家似乎在看著顧荷蘭同學演示著什么,她退休于射陽質(zhì)檢局。</p> <p class="ql-block">曹慧芳 張永成 施漢生 劉漢林(農(nóng)機一班的劉漢生退休于南通農(nóng)機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校園里的幾人,那時真年輕!</p> <p class="ql-block">特意到照相館照的</p> <p class="ql-block">在南通畢業(yè)設(shè)計的同學,參加了當年南通柴油機??6135新機型的大會戰(zhàn),我們被分在氣缸蓋多軸攻絲組合機床的設(shè)計組,成功的完成了學習實戰(zhàn)任務(wù)。當?shù)弥覀兊某晒酵度肷a(chǎn),并得到廠方的好評,好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好玩的幾個男生,中排右年長點的是位退伍軍人黃國裕同學,退休于泰興市勞動局。當年在班里常很自豪的講,他的女朋友是上海知青。</p> <p class="ql-block">這幾個同學是乘在滆湖農(nóng)場學農(nóng)期間,相約赴幾十里外的善卷洞玩。記得當時也問女生有誰去嗎?呵,不去啦!</p> <p class="ql-block">施漢生 韋光榮</p> <p class="ql-block">施漢生 楊道生這拳姿像那么回事,據(jù)說他倆常在校園里練拳。</p> <p class="ql-block">興趣廣泛的施漢生同學,成為有著巴菲特潛質(zhì)的股神,毫不保留的傳授他的炒股經(jīng)驗,迄今為止,在微信朋友圈??吹剿摹罢劰烧摻稹钡奶?,擁有許多崇拜于他的股民粉絲。</p> <p class="ql-block">開心地交流著,談學習談人生。左一韋光榮有著老黃牛吃苦耐勞的可貴精神。退休于淮陰區(qū)國土資源局,左二楊道生私企老板。左三能說會道的周德華退休某市政府。右一施漢生退休于南通機械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兩周的軍訓,記得描杷了好幾天,最終是否實彈射擊了嗎?劉運發(fā)同學當時因是現(xiàn)役軍人,學校讓他配合軍訓教員工作。退休于南通大學。右一是陳瑛同學,印象深的是那時天氣較寒冷。</p> <p class="ql-block">在校軍訓時,借了把真槍照個“愛武裝"過把癮!地面及樹梢上積著白雪呢!</p> <p class="ql-block">陳瑛同學特想當兵,大概是借的劉運發(fā)的軍裝。退休于南通市總工會。</p> <p class="ql-block">前排右二陳瑛同學喜歡體育運動,是校女子排球隊員。后排右一是體育老師(女)兼教練。記得當年約有40好幾了,但她的單雙杠,運球等特棒!</p> <p class="ql-block">在揚州參加省高校排球賽,攝于瘦西湖五亭橋。后排右三是我們的體育老師。</p> <p class="ql-block">在那年代,能擁有一只照相器機是很不易的。感謝施漢生同學為同學們照了許多照片,留下了這些珍貴瞬間。前排右徐素珍同學,是位努力刻苦為單位作貢獻的技術(shù)干部,退休于沭陽縣農(nóng)機技術(shù)推廣站,在職時被評為省級勞模。后排右一郭彩玲退休于省農(nóng)機研究所。后排左一顏蘇蘭同學退休于東海縣住建局。</p> <p class="ql-block">周明干 曹慧芳,周明干退休于鹽城鹽都區(qū)政協(xié);曹慧芳退休于上海機場。</p> <p class="ql-block">真像《那些年我們正年輕》的劇照。</p> <p class="ql-block">曹慧芳同學在校時的照片。是位品學兼優(yōu)的好同學。女生中文化基礎(chǔ)最高,女生常羨慕她睡眠時間比大家長,因她學得輕松。但畢業(yè)后的她一路艱辛,為上海的航空事業(yè)作出了很大貢獻,曾經(jīng)由她負責上海浦東機場竣工后的啟航。</p> <p class="ql-block">周明干嗓音很好,帶著家鄉(xiāng)音的國語特好聽像山歌。</p> <p class="ql-block">陳瑛在校時的學生證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學校江邊的留影,那時女生的服裝特簡單,極少敢于艷麗著裝的??钍絾我?,襯衫及春秋衫均是清一色的一字領(lǐng)。顏色不是白就是藍的灰的,更談不上有啥顏值了,連現(xiàn)在的村姑都不如。</p> <p class="ql-block">教學樓前的菜園地,那時食堂的蔬菜常出自學生之手。由學校分配好各班種菜的地域及菜種。</p> <p class="ql-block">學生住宿樓頂</p> <p class="ql-block">周明干 陳 瑛</p> <p class="ql-block">農(nóng)機實驗室外</p> <p class="ql-block">攝影師同學導演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陳瑛同學在南京汽車總廠發(fā)動機分廠實習期間照。</p> <p class="ql-block">部分在南通畢業(yè)設(shè)計的同學與李宗豪老師在嗇園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與實習老師在上海一大會址</p> <p class="ql-block">馬文舉當時是寧夏農(nóng)學院在職教師,因進修插到本班成為同學。</p> <p class="ql-block">周明干同學</p> <p class="ql-block">要畢業(yè)啦!在宿舍放開海喝!</p> <p class="ql-block">畢業(yè)后首次相聚在學校</p> <p class="ql-block">喜相逢的仨同學</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同學相聚在無錫,中排左三學霸林朝平同學,是班里最有書生氣且較儒雅的男生。退休于常熟理工學院。后排左二陳太生退休于省教委教育器材部門。后排右二沈國慶同學退休于蘇州新聯(lián)物業(yè)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相聚在淮陰的同學合影。</p> <p class="ql-block">曹慧芳 顏素蘭 徐素珍</p> <p class="ql-block">郁長生 周明干 任文友</p> <p class="ql-block">曹慧芳 郭彩玲 徐素珍多漂亮,比上學那時顏值高嘞!</p> <p class="ql-block">第四次相聚在浙江長興</p> <p class="ql-block">由于班長任文友的熱心、辛苦努力,能將全班原30人,聯(lián)糸了解到28位同學的近況。并把失聯(lián)多年的20位同學組建了同學微信群。讓大家一下有種歸隊感,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終生難忘的同學時。不幸的是我們已失去了5位同學摯友,大家倍感生命的珍貴,友誼的珍貴。愿老同學們快樂幸福安康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感謝漢生等同學提供的珍貴照片,因本人水平有限,尚待完善。向同學們敬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