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禮花源于焰火,焰火源于火藥,我國是火藥的故鄉(xiāng),火藥是我國古代文明之佐證。焰火,也叫煙火、煙花即煙花爆竹。</p><p class="ql-block">隋煬帝有詩云:"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宋朝的"架子煙火"或"盆景煙花",已具相當規(guī)模。每逢元宵佳節(jié),達官巨賈競相比美。從掌燈后不久直至更殘漏盡。詞人辛棄疾曾有“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詞句,便是對它生動而形象的描寫。禮花,或稱禮花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煙火、禮花已形成一門學科。</p><p class="ql-block"> 放鞭炮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當時沒有火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fā)聲,以驅逐瘟神。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爆竿”,是將一支較長的竹竿逐節(jié)燃燒,連續(xù)發(fā)出爆破之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jié)燃燒竹竿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2021年春節(jié)期間,北京五環(huán)外煙花四射,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美輪美奐。祝福2021,驅散疫情,生活美滿!</p> 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天花無數月中開,五采祥云繞絳臺?!魅琐挠印稛熁饝颉? 海上起煙浪,更有奇花次第懸,千枝隨地生?!?汪懋麟《元夜禁中觀放煙火歌》 星辰日月高天際,雪散煙花遍海隅?!毒壸R》宋太宗 獨看煙花綻放,獨守煙花漸涼。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天花無數月中開,五采祥云繞絳臺。墮地忽驚星彩散,飛空旋作雨聲。 火樹銀花、五彩繽紛、萬紫千紅!<br>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不容燈火盡情明,禁絕千家爆竹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