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歲在辛丑初四,暖陽溫馨,應(yīng)星湖灣陳先生之邀,為其多棵的羅漢松作移植為叢林盆景。</p> <p class="ql-block">盆景是一門獨特的藝術(shù),制作樣式也是很多的,作品的如詩如畫,情景交融,使得我們在依循興趣愛好的實踐活動中,也在敬仰著自然界其它物種的偉大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這是陳先生在大盆子里培植的24棵羅漢松,大小不一,直桿、彎曲的均有。</p> <p class="ql-block">一個160cm長的大理石淺盆,我第一感覺便是制作一個水旱盆景,樹、土、石頭、水域相關(guān)的盆景。</p> <p class="ql-block">先定下水域面積的大小,再依石頭來駁岸立坡,因為我早期從事過很長時間的環(huán)境藝術(shù)設(shè)計和造景,故喜歡用園林造水景的方法來制水旱盆景,不知可否?今獻(xiàn)丑于眾,請大家指點或是一起探討盆景的創(chuàng)作心得。</p> <p class="ql-block">石頭的布局</p><p class="ql-block">配置石頭時,先作坡岸,以分開水面與旱地,然后作旱地點石,最后再作水面磯石。</p><p class="ql-block">水岸線的處理十分重要,既要曲折多變,又不宜從正面見到的太長。</p><p class="ql-block"> 石頭的布局須注意透視處理。從總體看,一般近處較高,遠(yuǎn)處較低,但也須有高低起伏以及大塊面與小塊面的搭配,才能顯出自然與生動。</p><p class="ql-block"> 坡岸輪廓底線盡量避免規(guī)則的曲線或是較規(guī)矩的幾何直線,借鑒大自然中的溪、河、湖、海等坡岸的形式樣態(tài)來進行造景,經(jīng)過有主觀性的取舍而布局,其實水旱盆景的夸張也是建立在以小見大的目的上的。</p> <p class="ql-block">樹木是水旱盆景的主體,加工素材時一般先加工樹木材料。水旱盆景所用的樹木材料,均須在培養(yǎng)盆中,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培育、整姿,達(dá)到初步成型,方可應(yīng)用。在制作水旱盆景時,還須根據(jù)總體構(gòu)思,對素材作進一步的加工。</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審視其總體形狀以及根、干、枝各個局部的結(jié)構(gòu)等等。要從各個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來審視,還須看清根部的結(jié)構(gòu)和走向。 經(jīng)過反復(fù)審視后,如果找出了樹木的精華與缺陷,就可以考慮如何揚長避短,突出精華,彌補缺陷。</p> <p class="ql-block">堆土、植樹,講究的是對樹木從林的主次、大小、虛實、高矮、曲直等對比關(guān)系的處理。先立主樹,再定副樹,其它的輔樹依立意而栽,忌在一條線上的平面化栽植。</p> <p class="ql-block"> 栽樹角度十分重要,有時角度稍作變動,整株樹的精神狀態(tài)就會大為改觀,甚至?xí)硪庀氩坏降暮眯Ч?lt;/p><p class="ql-block"> 在樹木的正面和角度都確定以后,便可進一步考慮主枝的長與短、疏與密、聚與散、藏與露、剛與柔、動勢與均衡等問題,接著可調(diào)整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整體造型。</p><p class="ql-block"> 整姿宜采用攀扎與修剪相結(jié)合。整姿方法與樹木盆景基本相同。</p> <p class="ql-block">駁岸我一般是先定主石,就是最突出耀眼的那塊,再布局坡岸石、擋水石等,土坡上點綴一兩個點石,增加山野趣,或延展空處的橫向視覺,穩(wěn)當(dāng)畫面,協(xié)調(diào)樹木間的呼應(yīng)。</p> <p class="ql-block">岸腳線要自然曲折,蜿蜒有致,掇石要考慮石頭的大小、高矮、疊聚合散、呼應(yīng)等關(guān)系。</p> <p class="ql-block">此《水木清華》盆景的布石示范如圖。</p> <p class="ql-block"> 坡地點石、坡石對地形處理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延展山坡空疏的橫向視覺,有時還可以彌補某些樹木的根部缺陷,要做到與坡岸相呼應(yīng),與樹木相襯托,與土面結(jié)合自然;水面點石可使得水面增加變化,要注意大小相間,聚散得當(dāng)。</p> <p class="ql-block"> 處理地形</p><p class="ql-block"> 在水旱盆景中,地形處理對于整體的造型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石頭膠合完畢,便可在旱地部分繼續(xù)填土,使坡岸石與土面渾然一體,并通過堆土和點石作出有起有伏的地形。</p><p class="ql-block"> 點石下部不可懸出土面,應(yīng)埋在土中,做到“有根”。要做好盆景中的點石,平時宜多觀察自然界的“點石”。</p> <p class="ql-block">以繪畫里的“攢三聚五”法,擺設(shè)樹木和石頭。注重樹的大小、遠(yuǎn)近、間距,以及近、中、遠(yuǎn)的透視關(guān)系。枝片注重左右呼應(yīng)、高低顧盼;小石塊點綴水面,以破大片空白,獲取林深、水遠(yuǎn)、景幽而充滿詩情畫意的視覺效果。</p> <p class="ql-block"> 苔蘚是水旱盆景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可以保持水土、豐富色彩,將樹、石、土三者聯(lián)結(jié)為一體,還可以表現(xiàn)草地或灌木叢。</p><p class="ql-block">苔蘚有很多種類。在一件作品中,最好以一種為主,再配以其它種類,既有統(tǒng)一,又有變化。</p> <p class="ql-block"> 對作品進行最后整理。</p><p class="ql-block"> 先看一下總體效果,檢查有無疏漏之處,如發(fā)現(xiàn)則作一些彌補。然后將樹木做一次全面、細(xì)致的修剪和調(diào)整,盡可能處理好樹與樹、及樹與石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將樹木枝干、石頭及盆,全部洗刷干凈,并全面噴一次霧水。將旱地部分噴透水,并可將盆中的水面部分貯滿水。這樣一件水旱盆景作品便初步完成。經(jīng)過3---10年養(yǎng)護管理,作品會更加完善和自然。</p> <p class="ql-block"> 晉代謝混的《游西池》詩:惠風(fēng)蕩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晨鳴禽集,水木湛清華。</p><p class="ql-block"> 今作《水木清華》水旱盆景,歷時2個多小時,作品的形成,以景遣興,靜待時間的完善吧。</p> <p class="ql-block"> 9棵叢樹依坡而設(shè),或挺立茁壯或臨水迎風(fēng);坡腳岸邊,苔蘚草色;大小山石,側(cè)仰倚臥,相互點綴,自然分布;水面清澈,岸線縈紆,一派水光山色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浪跡山水之間,</p><p class="ql-block">自在逍遙伴陳先生永遠(yuǎn)。</p><p class="ql-block">盆友們新春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