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女兒學(xué)校布置作業(yè),要求交出能夠反映家鄉(xiāng)年味的照片或文字。今天是大年初一,正好上午拜完年下午出動,就去文瀛湖和食品街吧。</p><p class="ql-block"> 在太原生活了30多年,說起來也算是地地道道的太原人了,這兩個地方曾經(jīng)不止一次經(jīng)過,但從未細細品過,那今天就靜下心來,好好地看一看、品一品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三子朱棢被封為晉王,對太原城進行了擴建。擴建后的太原府城不論規(guī)格還是規(guī)模都是全國一流的,當(dāng)時城市的大致范圍北至北大街,南至迎澤街,西至新建路,東至建設(shè)路,城墻周長12公里,東西南北共設(shè)有八個門?,F(xiàn)在太原市的公交地名還有大北門、小東門、水西門、大南門,只不過無論是城墻還是城門都蕩然無存了。而此去的這兩個地方,就在府城內(nèi),也曾是老太原的商業(yè)集聚區(qū)。 </span></p><p class="ql-block"> 開車從鼓樓街由西向東進去,這條街以往一向是車水馬龍,今天許是年初一,又是剛過中午,可能人流還未出動,很容易就找到了停車位,而且春節(jié)期間還免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停車場對面有座古色古香的小廟,20多年前單位就在此附近,那個時候怎么不知道有這么個廟呢?</p><p class="ql-block"> 走近一看是叫唱經(jīng)樓,建于明代,大概是公布鄉(xiāng)試前五名(也稱五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從唱經(jīng)樓出來,再往東往南走,準備穿過柳巷,先去文瀛公園。說起柳巷,它曾是太原市歷史最悠久、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即使現(xiàn)在網(wǎng)購盛行的年代,街頭依然是人頭攢動的樣子。街上還有幾家太原人都知道的百年老店,六味齋、認一力、老鄉(xiāng)村,還有老鼠窟,我剛剛工作的九十年代,每逢年節(jié),到老店買食品的隊伍總是排得老長老長了。而今物資豐富、物流通暢,排長隊的現(xiàn)象是沒有了,但太原人對老字號往往還是會情有獨鐘。</p> <p class="ql-block"> 文瀛公園并不大,但卻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園,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了。從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太原城的護城壕,到明代的海子堰,到民國時期的“中山公園”、“新民公園”、“民眾公園”、再到新中國成立后的“人民公園”、“兒童公園”和現(xiàn)在恢復(fù)后的“文瀛公園”,歷經(jīng)千年滄桑。</p><p class="ql-block"> 太原古八大景之一的“巽水煙波”說的就是公園內(nèi)的文瀛湖。但公園地處鬧市,人聲鼎沸,而湖也只有巴掌大,從這頭一眼就望到了那頭,真沒感覺有何美景勝意。但園內(nèi)文物古跡眾多,典故悠遠,游起來到也別有興致。</p> <p class="ql-block"> <b>孫中山紀念館</b></p><p class="ql-block"> 這個樓建于清朝,叫勸業(yè)樓。1912年9月19日,孫中山先生來太原視察,省城各界在文瀛湖畔舉行盛大歡迎會。中山先生曾登上二樓,向與會的山西各界人士宣講三民主義,鼓動實業(yè)救國。所以這座樓開辟為孫中山紀念館,也是辛亥革命活動的舊址。</p> <p class="ql-block"> <b>碑廊</b></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棵古樹,虬曲蒼勁,布滿了歲月的皺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琉璃塔</b></p><p class="ql-block"> 塔建于清朝,矗立在東南面的山上。</p> <p class="ql-block">· <b>省立太原第一中學(xué)舊址(清貢院)</b></p><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是清朝貢院的遺址,也就是參加科考的地方。后來又成為山西省立第一中學(xué),而這所學(xué)校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學(xué)校。共產(chǎn)黨早期黨員和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高君宇、賀昌、彭真等同志都曾在此就讀,并從事革命活動。1924年夏,在高君宇的指導(dǎo)幫助下,中共太原支部在這里成立,標志著山西黨組織的誕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狀元橋</b></p><p class="ql-block"> 要去往貢院參加科舉考試,必須要通過文瀛湖上的這座石拱橋,所以這座橋又被稱做“狀元橋”。</p> <p class="ql-block"> <b>萬字樓</b></p><p class="ql-block"> 這座萬字樓,建于1930年,是時任山西督軍的閻錫山送給父親的壽誕賀禮,借形言意,希望父親長壽健康、吉祥永久,當(dāng)時的萬字樓擬作圖書館,因其父閻書堂,字子明,這座萬字樓也稱作“子明圖書館”。 1937年,萬字樓竣工,子明圖書館亟待開業(yè),太原卻淪陷了,萬字樓還未能行使它的職責(zé)就被迫淪為日本人和漢奸聚集享樂的場所——“日華俱樂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公園并不大,一圈走下來個把小時,但卻滿含著深遠的文化氣息,和厚重的歷史感。我仿佛看到了,趕考的舉子經(jīng)過眼前,跨上狀元橋,走進貢院;也好像聽到了國父中山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講;也被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激情所感染和感動。</span></p> <p class="ql-block"> 食品街在柳巷的西邊,北起府東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對面就是剛剛對外開放的督軍府</span>),南至鐘樓街,寬10米,全長552米。宋代時就是太原市的商業(yè)中心,那會兒的名字叫帽兒巷。想必是以做帽子賣帽子為主的一條街吧。</p><p class="ql-block"> 20多年前,工作的單位就在府西街外文書店樓上,離食品街不遠,經(jīng)常會來。2012年食品街全面改造以后,樓閣牌坊錯落有致,飛檐斗拱古色古香,青石板路厚重古樸。</p> <p class="ql-block"><b> 對面的督軍府</b></p> <p class="ql-block"> 這家楊記灌腸店至少九十年代就開了,那個時候曾經(jīng)光顧過。</p> <p class="ql-block">雪山冷飲廳,也是剛工作時去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讓人垂涎欲滴的山西名吃——碗托。蕎麥面做成,蘸了醬醋調(diào)和吃,那個酸爽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晉綏鐵路銀行遺址,成立于1934年7月1日,是民國時期山西省的地方銀行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樣樣美食,帶來的是舌尖上的歡悅,傳遞的是親情和思念;一個個節(jié)日表達的是美好祝愿,傳承的是歷史文化;家鄉(xiāng)的年味盡在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