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單位同事和我發(fā)牢騷,說最近煩透了。因為樓上鄰居家有個孩子太鬧騰,天天在家拍球。上去說了幾次,沒有任何改觀。有時實在受不了,就用東西敲敲房頂,以示提醒,也有抗議的意思。沒想到,換來的,是樓上全家跺腳。再上樓交涉,換來女主人潑婦罵街。惹不起,默默忍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這樓都是拆遷戶,雖然住樓房了,但是還是農民習氣,素質沒上去!這么說,我就有點不服氣了,筆者老家也是農村的,在農村老家,鄰里之間真的親如家人,你外出根本不用鎖門,對門鄰居幫你看家呢。鼻子聞到隔壁做好吃的了,不一會就給你送到眼前了!不管誰家菜園子,你要摘幾個黃瓜,拽幾棵蔥。只要不糟蹋,隨便!</p> <p class="ql-block"> 總是聽到住樓房的人抱怨,住到樓里了,住了好久都不知對門是誰?</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棟樓一梯四戶。我們四家,相處的不要太熟哦!過年了,大門一開,走廊擺上一個長桌子。你家有好菜,端兩盤,她家拿手菜也端出來。大人和孩子們歡聚一堂,大聚餐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 要么,就是,今天你家,明天他家,輪著聚!用這邊風俗來說,過年都要輪著daiqie(招待親朋好友的意思)具體哪兩個字。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能把鄰居當親人處,這也算不容易吧!</p> <p class="ql-block"> 我們老家外地的,每年過年要回老家,只要一回去,鑰匙往鄰居家一丟,放心的回吧!家里水電都不用惦記,包括你養(yǎng)的魚蟲花草。</p> <p class="ql-block"> 鄰居們都是本地人,有的老家在周邊縣市農村,老家還有土地。每次從老家回來,新鮮的小青菜,還有玉米,南瓜,香菜啦等等都大把大把給你往家送,熱情的讓你沒有理由拒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段時間,小兒子生病了,我和媳婦一起陪著在省四院看病,輸液。因為就大兒子一人在家,不敢辦住院,只能每天早去晚歸在門診輸液。整整五天,沒顧上老大。樓上鄰居的孩子和兒子同學,放學了直接就一起接回家,吃飯,做作業(yè)。小區(qū)對門的鄰居接孩子時沒看到孩子,專門打電話,讓去她們家吃飯。我和愛人深受感動!</p> <p class="ql-block">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我們生活秩序,因為身處高風險區(qū)封閉管理。危難之時更顯真情,我們鄰居們所有菜品共享,甚至于冰箱里的存貨都羅列出來。春節(jié)臨近,社區(qū)雖有供應但是不能滿足所需。孩子想吃魚了,隔壁鄰居說不用費勁去社區(qū)訂購了,冰箱里還有一條好幾十斤的大魚,足夠我們一起吃的了。就這樣,只要有一家訂購上水果或者蔬菜,大家都能吃上。小區(qū)對門姐姐家里有個小院,地方大儲存生活用品多,隔兩天打電話問缺吃的嗎?缺了就告訴她。趁著下樓做核酸檢測的機會,隔著柵欄硬是給送了一大袋子。回家打開一看,有臘肉,酸菜,瓶裝辣咸菜,猴頭菇等。青椒炒臘肉讓孩子們好好滿足了肚里饞蟲!有這么多好鄰居相助,相信很快戰(zhàn)勝疫情共度難關!</p> <p class="ql-block"> 你家垃圾放門口了,想著等下樓時再捎下去,等你有事下樓時,垃圾早被鄰居給你帶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其實,人與人之間,真誠以待,你會覺得生活幸福溫暖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 還記得孩子舅舅從老家過來,這下成了大家的客人了,大家輪番請客。小舅子也算能喝酒的了,但是畢竟比不上豪氣的藁城人。鄰居們的如火的熱情,真的把他燒懵了,喝大了,接下來就是去KTV吼了。別人唱會歌就醒了酒了。我小舅子醒酒方式特別,散步醒酒,大半夜讓我陪著他樓下一趟趟的轉悠。哎,喝酒不怕,就是他這醒酒方式!</p> <p class="ql-block"> 想起,剛搬進來,互相見到都叫“哥哥,”一來是這邊稱呼方式,二來,是對人家尊稱。后來熟悉了,尷尬的是幾家鄰居中,算下來,就屬我的年齡最大。但是論起喝酒來,我是真的不沾。我對酒真的提不起興趣,白酒更是一滴都不沾,啤酒也就是一瓶的量。每次聚會,因為不能喝酒,感覺有點掃大家興致,略顯尷尬。但是,雖然因喝酒的緣由而聚,論的卻是鄰里如親人般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老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總結下來,還是有個好鄰居實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