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明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zhǔn)備年貨,干干凈凈過個(gè)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dá)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zhǔn)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zhǔn)備干干凈凈過個(gè)好年,表達(dá)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年的由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年的習(xí)俗</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吃糖瓜</b></h3> 在北方,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是為給灶王爺嘴上抹的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在小年必吃的零食。在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貼窗花</b></h3> 剪貼窗花是北方盛行的民俗活動。窗花圖案一般有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貼上窗花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吃餃子</b></h3> 北方的每個(gè)節(jié)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fēng)面”。山區(qū)多吃糕和蕎面。晉東南地區(qū),流行吃炒玉米的習(xí)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jié)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沐浴理發(fā)</b></h3> 北方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沐浴理發(fā)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后進(jìn)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祭灶王</b></h3> 民間傳說,每到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bào)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shí),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掃房子</b></h3> “二十四,掃房子......” 小年這天起,人們便開始忙忙碌碌打掃家務(wù),表達(dá)著辭舊迎新的美好寓意。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一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shí)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家家戶戶這幾天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理各種器具,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和爸爸媽媽一起玩</b><br></h3> 小朋友們在小年這一天,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包餃子,體驗(yàn)濃濃的年味。 還可以和家里的大人們學(xué)習(xí)剪窗花,把漂亮的窗花貼在家中裝飾?! ?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臘月二十三,灶王上了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糖瓜祭祭灶,歡喜過小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年貨齊齊備,窗花對對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羊來開泰,孔雀戲牡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蓮年魚常有,和合二喜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至縣沙河幼兒園全體教職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你們歡歡喜喜辭舊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開開心心迎牛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策 劃:程 怡 劉旖娜</p><p class="ql-block">編 輯:程 怡 劉旖娜</p><p class="ql-block">審 核:張丹丹</p><p class="ql-block">供 稿:周至縣沙河幼兒園</p><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