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倫蓋蒂位于坦桑尼亞境內(nèi),與馬賽馬拉是同一大草原,一條馬拉河分開,其中百分之九十在塞倫蓋蒂。2017年8月我們游完馬賽馬拉又驅(qū)車塞倫蓋蒂。從馬賽馬拉進入塞倫蓋蒂連本可越河而過,但要顛簸五個小時去往邊境過關(guān)入境進入坦桑尼亞才能進入塞倫蓋蒂。這里無論草場和動物都和馬賽馬拉大同小異,只是更大更多。 巨大金合歡樹是少見的,它們是大象的最愛,從小樹苗就被啃食。常見一片金合歡樹碗口粗的都被大象撞倒啃食樹葉細(xì)枝。 <h1>草原狂野</h1> 塞倫蓋蒂在馬賽語中是“無邊的平原”。她有著大地奉獻給人類最大規(guī)模的動物群落。感謝非洲的先民和今天的非洲人民為我們和后代保護了這一偉大的遺產(chǎn)。導(dǎo)游老莫一路都對我們說,這里本是動物的家鄉(xiāng),我們是客人,草原要動物優(yōu)先。 塞倫蓋蒂保護區(qū)入口。 大象一家集體行動。 行走路線似乎有規(guī)矩有目的。 所謂動物大遷徙是以年為周期的,具體一兩周也就是圍著一片草場來回吃。馬拉河也是來回過。 獨往獨來者要有實力。 <h1>維多利亞湖</h1> 維多利亞湖是世界最長非洲第一大河尼羅河的源頭,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第二大湖泊,足有69000多平方公里。提起非洲我們往往先想到的是撒哈拉大沙漠,豈不知維多利亞湖與我國全部淡水湖總面積相當(dāng)。 塞倫蓋蒂一處修建在巖石夾縫中的賓館,通往賓館的路保持原生態(tài),沒有四輪驅(qū)動還開不上去。 路遇坦桑尼亞人取親。 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峰遠(yuǎn)眺。 <h1>再遇馬拉河角馬渡河</h1> 馬拉河彎彎曲曲,角馬群追逐草場有時往返跨越。 岸邊的車輛都是在等候觀看角馬過河,但大多都缺少耐心失望地離開了。 我們導(dǎo)游經(jīng)驗老道,選擇了好幾處河岸,車停灌木叢后面偷窺,待領(lǐng)頭角馬走到河中間再開車到岸邊,天堂之渡的激流就盡收眼底。 <h1>恩戈羅恩戈羅</h1> 恩戈羅恩戈羅火山200萬年前還是一個噴發(fā)巖漿的火山口。如今是一塊近200平方公里的火山盆地。這里四面環(huán)山,自然封閉,自成小氣候,風(fēng)調(diào)雨順?biāo)莘拭溃驗闆]有旱澇,角馬斑馬也就沒有了季節(jié)性的遷徙。所有食草動物都是常住民,肉食動物則成為自然平衡的維護者。 這是較少可以下車休息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的資深導(dǎo)游老莫,上世紀(jì)70年代留學(xué)在上海學(xué)過中文,他的同學(xué)們官運亨通當(dāng)上高官者一定不少,我問老莫為什么沒走仕途,他說自己運氣不好。 盆地內(nèi)有湖泊,有濕地。 河馬成堆,沒水可不成。 獅子在這里不用長途跋涉追逐獵物。 這只獅子打到獵物吃飽了,又不想讓小狗來蹭吃。 獅子吃飽就睡,不餓是想不到出獵的。 這是兩只攔著我們的路秀恩愛的獅子。 美麗的天堂鳥。 濕地的火烈鳥與角馬互不干涉。 阿魯沙國家公園 我們離開恩戈羅恩戈羅上路,感到有些遺憾,此行沒有好好看過火烈鳥。老莫指揮司機去往阿魯沙國家公園。 離開草原是狒狒一家來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