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生命在于運(yùn)動,人到中年的我越來越感到生命在于運(yùn)動的真諦!近年來戶外活動已越來越受大家喜愛,成了眾多人的首選的一種娛樂方式。戶外活動是尊重自然,親近自然,讓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感受自然的無窮魅力。事實上,也許大家跟我一樣,是把戶外活動當(dāng)作一種游玩和放松的方式而巳,在游玩過程中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又可以拍拍照,看看景!春賞桃花秋賞菊,夏戲溪流冬玩雪!讓我們置身在青山綠水中,我漸漸地喜歡上了戶外活動!</p><p>1月24日跟隨福清戶外活動去福州北峰林陽寺和九峰村一日游。</p> <p>林陽寺位于福州市郊北峰之麓,距離市中心20公里左右。林陽寺建于后唐長興二年(931),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為福州五大禪寺之一。</p> <p>林陽寺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山上林木蔥郁,寺前有一個“林陽湖”,也叫“林陽水庫”,碧波蕩漾,湖光山色,從遠(yuǎn)處看,梅花與寺院倒映在這湖水之中,更是一番景象。</p> <p>整座寺廟建筑仿效鼓山涌泉寺,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主體建筑。寺內(nèi)建筑、陳設(shè)具有深厚的宗教底蘊(yùn)和極高的觀賞價值。晨鐘暮鼓,輕煙繚繞,置身其中仿佛心靈都被洗滌過一樣。</p> <p>林陽寺有著世外桃源的景致,最有名氣的是林陽寺梅花,寺內(nèi)寺外,嶺上山前,遍植梅樹500多株。疏影橫斜掩映下的粉墻黛瓦,妝點著這座梵音裊裊的千年古剎。寒冬臘月是林陽寺最美的時節(jié),一進(jìn)山門我們就被一片梅花所吸引,粉的、紅的、白的、黃的,越是寒冬料峭,梅花開得越旺,暗香浮動惹人醉。</p> <p>紅梅凌寒而綻放,花形美麗高雅并且芳香伊人,紅梅的花語是堅強(qiáng),如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嚴(yán)冬時節(jié)不畏嚴(yán)寒獨自綻放,是一種堅強(qiáng)、頑強(qiáng)的精神,盛開之時有著云蒸霞蔚的美麗盛景,讓人凝神注目!</p> <p>寺院內(nèi)最有名的就是梅園的兩棵300年高齡的老梅樹一紅一白。古梅枝干蒼勁清幽,氣質(zhì)超塵脫俗,無愧為林陽寺的梅王。"漫掃白云看鳥跡,自鋤明月種梅花。"鄭板橋自題的詠梅詩聯(lián)刻在寺內(nèi)石柱上。此時正值梅花怒放,寺與花相掩映,成為福州周邊最佳賞梅勝景。</p> <p>綴滿枝頭的花朵,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p> <p>林陽寺的梅花從結(jié)出花蕾之時便與佛對話,也就有了絲絲的禪意!漫步其中,曲徑通幽,古梅古寺馬頭墻相互纏繞,任何角度欣賞都是絕美景致!</p> <p>左邊一棵白梅現(xiàn)在還是含苞育蕾花骨朵兒!</p> <p>臘梅,那金黃色的花朵,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幽香,給身處寂寞冷酷的冬天里的人們一絲溫暖、一絲慰藉、一絲希望!</p> <p>做一個心中有風(fēng)景的人,永遠(yuǎn)是最快樂最美麗的!活在當(dāng)下,生活是五彩斑斕!既有柴米油鹽交織的酸甜苦辣,又有詩和遠(yuǎn)方渲然的詩情畫意,在平凡的生活中平凡起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看想看的風(fēng)景,去見想見的人......</p> <p>艷如朝霞,宛如亭亭玉立的美少女!</p> <p>林陽寺雖然沒有壯觀的萬畝梅林,但梅花卻在寺廟內(nèi),與寺院內(nèi)的朱砂紅墻、殿堂相互纏綿,古典韻味十足!</p> <p>這像是一副油畫!宛如報春的仙女在訴說斑駁老墻歷經(jīng)滄桑的歲月!</p> <p>走在梅花林中,仰望梅花,暗香疏影,沁人心脾,使人心曠神怡!</p> <p>在盛開的梅樹下美人拂袖,絕對驚艷到了你的目光,畫面太美了!只有你親眼目睹,才能體會......</p> <p>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寺不在大有花則盛!不知何時,提起北峰林陽寺,梅花成了寺里的頭號招牌。我們不僅賞了百年古梅凌寒不凋的秀色,而且這兒還藏著許多禪意滿滿的景致和故事!</p> <p>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p><p>盛開在誰的心枝?</p><p>飄落在誰的夢境?</p><p> 不妨你猜一猜</p> <p>寺院內(nèi)的千年羅漢松</p> <p>林陽寺:古稱林洋院、瑞峰院。據(jù)《三山志》記載:后唐長興二年,置林洋院。后晉 天福元年創(chuàng)寺。開山祖師是志端 禪師。明朝初年,林陽寺廢弛。明末謝肇浙過寺時賦詩一首描述了它的荒涼景象:叢林一片掩垂藤,敗鐵生衣石闕崩;夜雨孤村聞斷磬, 春畦隔水見歸僧。山荒荊棘無鄰近,嶺隔桃枝少客登;寂寞茅茨余四壁,霜風(fēng)時打佛前燈。明朝末年,大淵法師在這里重建佛堂。清康熙十二年,又予以修復(fù)。現(xiàn)存寺廟是清光緒年間古月、圓朗等募資重建。1981年,林陽寺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重新開放?,F(xiàn)殿堂雄偉壯觀,佛像莊嚴(yán)肅穆,寺院四周,峰巒疊嶂,古樹參天!</p> <p>中午吃飯餐廳走廊處擺放著許多壽山石。清有人賦詩:“天遣瑰寶生閩中”,所謂“瑰寶”就是產(chǎn)于壽山的、古人稱之為可以讓“他山之石皆卑凡”的葉蠟石,因其產(chǎn)于北峰壽山,又叫壽山石,它是雕刻的佳品。</p> <p>有“世外桃源”稱號的九峰村,幾年前還是一個道路閉塞的偏僻空心村,由于道路的修通和鄉(xiāng)村的建設(shè),如今是福州美麗鄉(xiāng)村旅游景觀帶上的一顆明珠。來到村口,景色豁然開朗,白墻灰瓦、石基、一間間石樓木屋依山而建,溪水清澈,青山環(huán)抱,小橋流水,青山屋舍倒影在溪流之中!隨處可見的汀步,有山有水有文化底蘊(yùn),自然就多了幾分仙氣,因此,游人絡(luò)繹不絕!</p> <p>雙拱石頭古橋即雙溪橋,在平緩清澈的溪水下,鋪滿了光滑的鵝卵石,溪流之中,還有許多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巖石,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錯落有致的散布在溪流兩側(cè),白墻灰瓦的民居與四周的樹木相互映襯,形成一幅美麗的鄉(xiāng)村畫卷!周末約上三五好友在溪邊閑坐,是多么愜意呀!</p> <p>山里人家,一派田園式的鄉(xiāng)村生活,是我們休閑度假的好地方。</p> <p>沿著溪邊棧道,我們一伙人行走在山水的靜謐中,一路上,山路蜿蜒曲折,景色清幽,看草木蔥綠,聽水流汨汨、鳥語蟲鳴,我們的視野得到了開闊,精神得到了超脫,心靈得到了渲然,心境得到了沉淀,靈魂得到了升華!只要我們用心用眼去聆聽感悟,在我們的周圍,處處是美景!</p> <p>青山與綠水總是自然為一體!溪流兩岸都是連綿著小山嶺,目之所及都是翠綠的,它們雖然沒有桂林的山那樣秀奇,卻有自己的風(fēng)采!四季輪轉(zhuǎn),春來讓樹木發(fā)芽,夏來讓樹木蔥翠,秋來讓黃葉飄零,冬來讓樹木歷練,一季季,一年年讓世間萬物在其懷中演繹著它們的故事,也讓我們陶醉在負(fù)氧離子爆滿的環(huán)境中凝神靜氣,好好享受!</p> <p>蓮蓬潭:原名“臉盆潭”,古水期時,深潭碧水,色彩斑斕,整個溪潭呈圓形,臉盆狀。豐水期時,流水從南陽村奔騰而來,形成瀑布撞擊著涌入開闊的溪潭,像極了盛夏荷塘搖曳的朵朵白蓮。</p> <p>路途中,高低落差的山勢形成了數(shù)道瀑布,現(xiàn)正值枯水季節(jié),再加上今年干旱,瀑布變成細(xì)水長流,有的甚至斷流!</p> <p>溪流岸邊、古橋旁有幾棵大樹,不知是什么樹種,葉子落光了,蒼老挺拔的樹干枝條光溜溜的,任憑寒風(fēng)呼嘯,也在默默地等待著春天那溫暖的陽光,慢慢地在積攢著力量,冬去春來,再次給人們帶來燦爛的世界!</p> <p>每一段路都有它獨特的風(fēng)景,每一處風(fēng)景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就像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軌跡一樣。以致于我每一天都期待能背起行囊走在自然的美景中,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河水、溫暖的陽光、快樂的伙伴......不但身心上得到鍛煉,而且心情愉悅倍增!</p> <p>九峰山中峰最高,相傳九峰連體,形似一尊盤腿而坐的大彌勒佛,九峰寺恰如建在彌勒佛的腹臍上,九峰寺始建于唐大中二年,比鼓山涌泉寺還早60年,寺四周滿目松濤竹海山川形勝,風(fēng)景十分迷人!現(xiàn)正值修繕,有點雜亂!后院幾棵茶樹花開正艷!</p> <p>三個志同道合的姐妹在美麗山村留下難忘的倩影!</p> <p>賞紅梅,觀禪寺,穿峽谷,登古道,過竹林,真讓人心曠神怡!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四點半全休隊員在領(lǐng)隊的帶領(lǐng)下乘車啟程回家!有緣千里來相會,期待來日再相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