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油畫咸蘭光教授</p> <p class="ql-block">《紅奶奶》</p><p class="ql-block">安學(xué)武 趙桂秋 詞</p><p class="ql-block">趙桂秋曲</p><p class="ql-block">陳映如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從遠方來,</p><p class="ql-block">來找紅奶奶。 </p><p class="ql-block">雕像面前三鞠躬, </p><p class="ql-block">革命圣地后人來。 </p><p class="ql-block"> 蒙山松柏長青, </p><p class="ql-block">沂水奔流東海。 </p><p class="ql-block"> 紅色土地故事多,</p><p class="ql-block">一代傳一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從遠方來,</p><p class="ql-block">來找紅奶奶。 </p><p class="ql-block"> 祖輩父輩常教誨,</p><p class="ql-block">革命初心永不改。 </p><p class="ql-block">英雄老區(qū)人民, </p><p class="ql-block"> 豪邁家國情懷。 </p><p class="ql-block"> 追夢路上險阻多,</p><p class="ql-block"> 接力向未來。 </p><p class="ql-block">啊——難忘紅奶奶! </p><p class="ql-block">啊——懷念紅奶奶!</p><p class="ql-block">紅色基因,</p><p class="ql-block">涌流血脈。 </p><p class="ql-block">永遠跟黨走, </p><p class="ql-block">紅色信念人間大愛!</p> <p class="ql-block">智架火線橋</p> <p class="ql-block">詞作者和演唱者</p> <p class="ql-block">陳老師收藏了書法家安寶三楷書的《沂蒙識字班》</p> <p class="ql-block">軍旅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陳映如演唱并主演《識字班》</p> <p class="ql-block">演唱者軍旅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陳映如,她出生在沂蒙革命老區(qū)沂南縣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父親是戰(zhàn)斗英雄、姥姥、二姨及她的母親三位都是沂蒙紅嫂的革命家庭。她十分喜歡這首歌,對作品的理解十分深刻,在演唱中,她用深情大愛和優(yōu)美的歌聲精心演繹和詮釋了這首經(jīng)典歌曲!</p> <p class="ql-block">演唱者《識字班》劇照</p> <p class="ql-block">詞作者和演唱者</p> <p class="ql-block">詞作者看望紅奶奶張淑貞</p> <p class="ql-block">陳映如,軍中百靈祖籍山東原名陳相蘭 1975年3月3日生于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一個軍人世家。</p><p class="ql-block">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其音色有軍中百靈之稱。1995年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shù)學(xué)院,從師衣江風(fēng),現(xiàn)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文工團獨唱演員。</p><p class="ql-block">個人單曲《又見額爾古納河》《人走茶不涼》《守住真誠》等在軍營中廣為傳唱,熱衷投身社會公益事業(yè),將百靈鳥般的歌聲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代表作原創(chuàng)《沂蒙識字班》央視導(dǎo)演拍成MV音樂電視劇受到熱烈歡迎!</p> <p class="ql-block">曲作者趙桂秋</p> <p class="ql-block"> 安學(xué)武,字昱衡(秉文),號林焱。1963年1月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退役軍人,中共黨員、寫毛體,山東臨沂沂南人。現(xiàn)為中國詩歌學(xué)會會員、臨沂市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齊魯網(wǎng)紅色文化研究中心高級書法師、臨沂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沂南縣攝影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臨沂沂蒙民間音樂研究會副會長,沂南縣沂蒙兵媽媽擁軍協(xié)會副會長。</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老碾》獲沂蒙文藝獎并已上央視(朱興明作曲),《沂蒙識字班》央視拍成音樂電視已上央視(王盛華作曲),《沂蒙老扁擔(dān)》,《沂蒙小推車》,《第一書記》(第六屆臨沂春晚節(jié)目作曲孫程禮)《紅嫂頌》(第七屆臨沂春晚節(jié)目作曲趙桂秋)《兵支書》(第八屆臨沂春晚節(jié)目作曲秦丕山)《沂蒙紅》《沂蒙紅哥》《叫一聲兵媽媽》《我曾是你的兵》《紅嫂白了頭》《農(nóng)民豐收節(jié)》《姐姐》《我回沂蒙山》《網(wǎng)格員之歌》等等廣泛傳播。</p> <p class="ql-block">趙桂秋出生于臨沂市沂南縣的一個紅色革命家庭,她的奶奶、媽媽都是老婦救會長、沂蒙紅嫂。爸爸是抗戰(zhàn)老兵、退休老干部。全家人都十分熱愛音樂,奶奶和父親還會彈奏多種樂器。不僅如此,趙桂秋的父親很注重對她的藝術(shù)培養(yǎng),揚琴、月琴陪伴了趙桂秋的成長。因為多才多藝,趙桂秋中學(xué)時被沂南縣文工團選中,在文工團工作了6年。后來,趙桂秋赴山東藝術(shù)學(xué)校繼續(xù)學(xué)習(xí),并于1979年順利從音樂系畢業(yè)。學(xué)成歸來的趙桂秋到臨沂藝校任教,執(zhí)教揚琴、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理論、中外音樂史、名曲欣賞、作曲理論等多門課程。</p> <p class="ql-block">詞曲作者</p> <p class="ql-block">作曲家趙桂秋</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p><p class="ql-block">《紅奶奶》</p><p class="ql-block">作詞:安學(xué)武 趙桂秋</p><p class="ql-block">作曲:趙桂秋</p><p class="ql-block">演唱:陳映如</p><p class="ql-block">編曲:趙桂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