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九 〉</p><p class="ql-block"> 〈坦克二十一團南口落戶記〉</p> <p class="ql-block">最近看到一篇介紹坦克六師的文章:〈兵都南口——坦克六師〉感覺史料詳實,敘述清晰,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坦克六師二十一團的歷史沿革,現(xiàn)推薦給喜歡研究軍史的朋友們。</p> <p class="ql-block">上文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坦克21團是一支從戰(zhàn)火硝煙中走來的英雄部隊,是駐守京畿,警衛(wèi)首都北大門的鋼鐵御林軍。</p><p class="ql-block">筆者根據(jù)少年時代的記憶和父輩們的講述,現(xiàn)撰寫出這篇〈坦克21團南口落戶記〉,供研究坦克六師師史的朋友們參考補正。</p><p class="ql-block">坦克21團在坦克六師組建之前是裝甲兵坦克獨立第6團,簡稱獨6團。1958年8月中旬,第二批撤出朝鮮,凱旋而歸?;貒篑v守在張家口地區(qū)的柴溝堡,配屬給第65軍194師(代管)。在柴溝堡駐守時間不長,最后決定駐防選址時,據(jù)知情者講述,時任獨6團團長李森(后升任廣西省軍區(qū)副司令員),是11歲就參加八路軍的小八路,曾做過賀龍元帥的警衛(wèi)員,他在獨6團最后選址落戶北京地區(qū)這個戰(zhàn)略決策上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離開柴溝堡,獨6團第一站移防到北京房山竇店鎮(zhèn)。部隊到竇店后,連像樣的營房都沒有,隨軍家屬都是租住當(dāng)?shù)乩习傩盏拿穹?。記得?960年的秋冬時節(jié),獨6團第二站又從房山竇店移防到昌平南口鎮(zhèn),每家收拾好簡單的行李,乘坐一列悶罐車一路向北開到南口。到了南口后,獨6團暫時還是沒有自己的營區(qū),而是和原工程兵第51師合用一個營區(qū),辦公大樓一分為二兩家共用。工程兵第51師位于南口鎮(zhèn)北部的山腳下,俗稱北山坡。獨6團的老人都愛說在北山坡的時候怎么怎么樣,指的就是這段時間。獨6團調(diào)到南口時,正值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吃不飽挨餓是全國人民面臨的頭等難題。獨6團的坦克連隊還免強,因為軍事訓(xùn)練時相對伙食標(biāo)準(zhǔn)高一些,但總體都是缺油少糧,物資匱乏。團首長就決定讓運輸連到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圍獵黃羊,以解腹饑。據(jù)當(dāng)時去過內(nèi)蒙草原打黃羊的叔叔講,黃羊?qū)偃壕蹌游铮滋鞈?zhàn)士們開車觀察好地形,將晚上黃羊回來過夜的地方圍成口袋形,留出進口。待夜色籠罩,星稀月明,一聲令下,車燈齊亮,成群結(jié)隊的黃羊在燈光中四處奔竄,亂做一團,一陣陣密集的槍聲響過之后,空氣里彌漫著黃羊的血腥味。等到黎明天亮,戰(zhàn)士們就開始打掃戰(zhàn)場,將戰(zhàn)利品裝上車?yán)啬峡跔I區(qū)。</p><p class="ql-block">記得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聽到通知去領(lǐng)黃羊肉,家家拿著鍋盆按人頭分一大盆黃羊肉,于是孩子們好幾天嘴上都油光水滑?,F(xiàn)在回想起那段時光,非常慶幸生在部隊大院,沒有怎么挨餓。到了1963年,獨6團第三站就搬到了距南口西大橋一公里處的現(xiàn)在的營房。獨6團自柴溝堡移防進京,歷經(jīng)“孟母三遷”的三次轉(zhuǎn)場,終于有了自己標(biāo)準(zhǔn)的獨立營房大院,從此落戶南口,駐守京都。可以說,獨6團大院的孩子們,尤其是50歲以上的一代人,都是在南口生,南口長大的一代,兵都南口成了兩代人的第二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有了固定的營房大院,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必不可少。在時任團長梁秉治(后升任總政治部直工部部長,授中將軍銜)的親自指揮下,獨6團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建成了辦公大樓,大禮堂和游泳池。在那個年代,大院里有游泳池絕對是豪華配置。</p><p class="ql-block">獨6團誕生于解放戰(zhàn)爭的炮火硝煙中,建團70多年,從朝鮮回國再最后落戶南口,至今也已經(jīng)62年有余。這支英雄的部隊,戰(zhàn)爭年代金戈鐵馬,屢立戰(zhàn)功,和平年代,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自衛(wèi)反擊,再立新功。正是:</p><p class="ql-block">八千里路云和月,</p><p class="ql-block">軍歌嘹亮馬蹄疾。</p><p class="ql-block">風(fēng)雨滄桑六十載,</p><p class="ql-block">攻堅克難駕鐵騎!</p><p class="ql-block">歲月如歌,光陰似箭。獨6團這座鐵打的營盤,走出了成千上萬的人民裝甲兵官兵,一代代獨6團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譜寫了中華熱血男兒的壯麗詩篇,用自己最美好的生命時光詮釋了什么叫忠誠!</p><p class="ql-block">致敬——獨6團的老前輩和戰(zhàn)友們!</p><p class="ql-block">致敬——從獨6團大院走出來的孩子們!</p><p class="ql-block">問青春能有幾年風(fēng)光?問人生能有幾次輝煌?我驕傲,我自豪,我曾是一名人民坦克兵!</p><p class="ql-block">最后,讓我們再回顧一遍老獨6團那些難忘的歷史瞬間。</p> <p class="ql-block">獨6團子弟的父輩們在朝鮮前線。</p> <p class="ql-block">身穿65式軍裝的團首長們。</p> <p class="ql-block">重回老部隊,再敘戰(zhàn)友情。</p> <p class="ql-block">大院里走出來的軍二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