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從軍之夢</p><p class="ql-block"> 徐恒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孩提時起,我就有一個夢想,長大以后要當解放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沈陽市皇姑區(qū)三臺子,那里是我國航空工業(yè)殲擊機的搖籃---沈飛公司前身松陵機械廠的所在地。我從小就住在三臺子土山東邊的417棟,土山的東南角,駐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松陵機械廠警衛(wèi)營的一個警衛(wèi)排。我在學齡前就經(jīng)常和小伙伴兒們相約去警衛(wèi)排看解放軍叔叔們的隊列和刺殺訓(xùn)練。看到叔叔們的英武軍姿,非常崇拜。一九六二年,從父輩們的言談中聽到爆發(fā)了中印邊界反擊戰(zhàn),那是從我記事以后第一次感受到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我們和印度打仗了,并且打贏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那時候,我幼小的心靈里就萌生了長大以后要去當兵的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學以后,我所在的松陵第六子弟小學,座落在松陵機械廠門外,距離警衛(wèi)營大部隊的營房很近,學校組織大型活動都要借用警衛(wèi)營的俱樂部,這也大大拉近了我們和解放軍叔叔的距離。小學階段的后兩年,警衛(wèi)營的叔叔們每年都要來學校指導(dǎo)我們軍訓(xùn),給我們做隊列行進和刺殺戰(zhàn)術(shù)動作表演,教我們隊列訓(xùn)練,用木槍教我們練習刺殺操。叔叔們整齊劃一的隊列動作和精神抖擻的刺殺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更加堅定了我長大了要參軍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三月初,中蘇之間爆發(fā)了珍寶島之戰(zhàn),我軍以劣勢裝備,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頑強精神,打敗了蘇修新沙皇,捍衛(wèi)了祖國的領(lǐng)土完整。戰(zhàn)斗中涌現(xiàn)出的孫玉國、冷鵬飛、于慶陽等戰(zhàn)斗英雄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英勇事跡,深深震撼了我。戰(zhàn)斗英雄孫玉國,早期就是駐松陵機械廠警衛(wèi)營的兵!這更加激發(fā)了我參軍報國的激情。特別是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家鄰居有兩位六八屆大哥參軍了,讓我心里羨慕的不得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我進入松陵中學讀初中了,我們的語文李老師是部隊轉(zhuǎn)業(yè)回來的,隨松陵廠工人講師團進駐學校,他給我講過一些部隊的經(jīng)歷,知道了當兵必須要去武裝部報名。加入共青團后的一天,我約上和我有同樣愿望的同班謝洪棟同學,各自從家里取出戶口本,乘六路無軌電車去了市內(nèi)。我倆鼓足勇氣挺起胸脯躊躇滿志的走進了皇姑區(qū)武裝部的大門,武裝部的同志問我們有什么事情,我倆表情莊重的遞上戶口本,大聲說:我們要報名參軍!武裝部的同志聽了一愣,說:啥?你們要參軍?你們才多大?。吭谀膬荷蠈W?。课覀z大聲回答:我們虛歲十六了,在松陵中學上初中了!武裝部的同志聽了我們的回答并翻看了戶口本之后,笑著對我們說:同學,你們都是好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要參軍報國的愿望是非常好的。但一來你們的年齡才剛剛十五歲,還不夠當兵的條件,二來現(xiàn)在也不是征兵的季節(jié)。眼下你們還是要回到學校好好學習文化知識,等長大以后再來報名參軍吧!我倆懷著失落的心情離開了武裝部。回到學校以后,我向李老師匯報了這次去區(qū)武裝部的經(jīng)過,李老師笑著對我說:有這樣的愿望很好!但當前還是要先努力學習,為將來從事的事業(yè)打好基礎(chǔ)。我的第一次從軍努力就這樣無果而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中的幾年里,我在學校文藝隊任隊長,在排練演出的文藝節(jié)目中,凡是涉及軍旅題材的我都踴躍爭取軍人角色,先后在舞蹈、曲藝、小話劇中飾演過解放軍戰(zhàn)士的形象。我當時就是懷著一種對解放軍的崇拜之情,學習解放軍,飾演解放軍,沒有想到這些經(jīng)歷對實現(xiàn)我的從軍愿望真的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松陵二中文藝隊給我打下的文藝功底,助我規(guī)劃了一生的人生藍圖。我這輩子都要感恩我的文藝隊老師唐鑑榮老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四年秋,我從沈陽市松陵二中畢業(yè),來到遼中縣老觀坨公社后老薄大隊第三生產(chǎn)隊成為一名插隊知青。當年冬季農(nóng)閑時節(jié),全國都在大講特講“以階級斗爭為綱、綱舉目張、三要三不要”,同時全國農(nóng)村學習“小靳莊經(jīng)驗”,大力興起群眾賽詩會、群眾文藝活動、占領(lǐng)農(nóng)村文化娛樂陣地,上級號召各級積極組織開展群眾娛樂活動。我在學校文藝隊打下的文藝功底在農(nóng)村有了用武之地,我回學校找到我的恩師松陵二中文藝隊的唐老師借了幾件樂器,有手風琴、幾種銅管樂等,回到青年點和新老知青加上當?shù)氐纳鐔T組織起文藝演出隊,開始了我的知青“文藝青年”的生涯。就這樣鼓搗了大半年,我從大隊到公社,從公社到縣里,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一九七五年秋季,老觀坨公社的肖慶桐宣委推薦我參加了縣里舉辦的農(nóng)村業(yè)余文藝作者學習班,吃住在縣里的那段時間,我抽空找到了縣武裝部,了解到了一些關(guān)于知青參軍的規(guī)定。那時的政策是,知青必須要在農(nóng)村勞動滿兩整年才有資格參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年冬季,遼中縣武裝部組織縣民兵團搶修因年初受營口海城地震損壞的遼河、渾河、太子河堤壩,當時叫“三河會戰(zhàn)”。民兵團在我們后老薄大隊設(shè)立一個“渾河指揮部”,組織指揮幾個公社民兵營修復(fù)渾河大堤工程??h武裝部政工股的劉明棠股長任總指揮,公社武裝部張吉龍部長為副總指揮。我十分榮幸的被選調(diào)到指揮部任劉總指揮的通信員,負責照顧領(lǐng)導(dǎo)的生活起居、給各大隊民兵連下達通知、收集整理各連每日工程進度情況、向民兵團部報送每天工程進度報表等工作。在渾河指揮部工作的二十多天里,我把幾項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條,領(lǐng)導(dǎo)們對我的工作表現(xiàn)非常滿意,我們之間也結(jié)下了友誼。劉明棠股長是四川人,待人和藹,講話很有水平,干工作雷厲風行。張吉龍部長是部隊轉(zhuǎn)業(yè)干部,年輕干練,說話辦事嘁呲咔嚓。在日常接觸中,我向他們提出要參軍的愿望,劉張兩位領(lǐng)導(dǎo)都表示支持,但都說今年冬季征兵還沒有動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新年剛過,我隨大隊民兵連到楊士崗子排水干渠工地施工,在連部負責放廣播,和幾位縣里來的干部住在一起。其中有一位縣醫(yī)院的陳大夫,他跟我透露說今年春季征兵馬上開始了。我一聽心里就毛了,馬上搖電話到處打聽情況,并且讓陳大夫先給我量血壓聽心肺指壓摸肝渾身上下初步檢查了一遍,他說我的身體沒問題。我又從公社武裝助理石玉成那里得到確切信息:因插隊滿兩年后大部分知青都超齡了,從今年起,知青勞動滿一年即可報名參軍,我有資格報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聞訊后,我立刻起身去縣武裝部找到劉明棠股長,請他務(wù)必幫我如愿。劉股長當著我的面給公社張吉龍部長打了電話之后,笑著對我叮囑道 : 你趕上了好機會,今年起知青勞動滿一年就可以應(yīng)征。但知青參軍必須要經(jīng)過知青點的群眾評議,最近一段時間好好表現(xiàn),別出啥毛病?;厝シe極參加勞動注意安全,準備報名吧!從武裝部出來,想到終于要有機會實現(xiàn)我的從軍夢了,我心里頭那個美??!連走路都有要起飛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當年的征兵政策規(guī)定,農(nóng)村當?shù)貞?yīng)征青年與插隊知識青年兵員比例是六比一,按規(guī)定,全公社每個大隊只能有一名知青應(yīng)征。我所在大隊七個生產(chǎn)隊總共近三百知青,男女各半,有三分之一超齡,剩下的就得百里挑一了。男同學中很多人都有從軍的愿望,競爭是相當激烈的。我能順利的被列入體檢名單,除了有縣和公社武裝部的關(guān)照,我要特別感謝大隊民兵連長張偉利、大隊治保主任劉憲春、知青帶隊干部張慶友、大隊黨總支書記李天金、公社武裝助理石玉成等,他們在初選階段都為我說了很多積極舉薦的話,使我得以在全大隊知青隊伍中脫穎而出,順利通過民主評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各大隊民兵連應(yīng)征青年名單報到公社武裝部之后,接兵部隊的帶兵干部就介入了。負責我們公社的是一位張排長,個子不高,很敦實,一口河南話不緊不慢的聽著很親切。第一次在公社武裝部見到他,就覺得我們很投緣,我向張排長表露了自己要求入伍的迫切心情。還有一位張指導(dǎo)員,負責三個公社的征兵跑面總負責。他們二位在公社武裝部得知了我有文藝特長,張指導(dǎo)員當即就和張排長騎著自行車十多里趕到我們大隊專門考察我。我在大隊部見到了兩位部隊領(lǐng)導(dǎo),問我啥我就回答啥,張指導(dǎo)員問我會不會識樂譜,會不會指揮(打拍子),會不會樂器,我都一一做了回答,并現(xiàn)場做了演示。張指導(dǎo)員還問我這些都是如何學會的,我就把在學校文藝隊多年和畢業(yè)下鄉(xiāng)以來積極參加開展學小靳莊活動的經(jīng)歷都說了一遍。最后,我說了從小就迫切想?yún)④?,在學校文藝隊凡是有解放軍的角色我都要爭取到一個。兩位領(lǐng)導(dǎo)聽了以后,相視會心一笑。然后叮囑了我?guī)拙渚妥屛一厝チ恕K麄冏吆?,治保主任劉憲春對我說 : 部隊兩位領(lǐng)導(dǎo)對你很滿意,告訴大隊要抓緊對你政審,體檢中有什么情況及時跟他們溝通。我聽了以后非常高興,從心底感謝兩位帶兵干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終于等到了上站體檢的日子,我一路順利過關(guān),在外科體檢室見到了工地上認識的陳大夫,我在他的指令下做著各種動作,完成的很規(guī)范。陳大夫笑著對部隊的軍醫(yī)說:看看吧!我們送的兵就是有模有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體檢通過后,就剩社會調(diào)查家庭走訪了。因我在家讀書時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好,我家所在居民委員會主任曹大嬸給我說了許多的好話,居然把我弟弟曾勇救落水兒童的事兒也說到我的頭上了!(兩年后我弟弟參軍的時候曹大嬸把這事兒又說了一遍)我父母親深明大義,更知道我從小就有參軍的愿望,向部隊領(lǐng)導(dǎo)表示大力支持兒子參軍。我離實現(xiàn)愿望越來越近了。定兵以后在等待入伍通知的當口,想到一旦入伍短時間見不到親人,我就抽空趕回家向父母和家人辭行,只在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臨出門的時候,我聽到母親的叮嚀,心里一熱猛然回頭跪在地下給媽媽叩了個頭,起身含淚離開了家。幾天以后,武裝部發(fā)放了新兵被服,沒想到的是,我換上新軍裝當天,父親單位的領(lǐng)導(dǎo)派車把我父母親和我大姐夫送到遼中青年點,來給我送行,大隊和民兵連給予了熱情接待,短暫的送行宴結(jié)束后,親人們就返回沈陽了。我們這些即將入伍的新兵,全部集中到公社后院,在一個大屋子里,門窗堵上,一場接一場的給我們放電影,記得有《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南征北戰(zhàn)》、《英雄兒女》、《小兵張嘎》等。我至今還清楚的記得公社武裝部張吉龍部長的話:先讓你們享兩天清福,等到了部隊小夾板套上,就有得苦吃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月二日,終于到了新兵起運的日子。早晨我們早早起床打好背包,集合點名登上縣里派到各個公社的大客車向沈陽開進。上午九點多到達沈陽站,當年,接兵部隊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直到這時候我們才得知部隊駐地是在錦州。站臺上集合候車的時候,我在新兵隊伍中欣喜的見到了幾位在其它公社插隊的同學,自從下鄉(xiāng)插隊后我們之間就一直沒有聯(lián)系,有我的發(fā)小欒向東、學校文藝隊同學徐陽、還有同學劉偉志、韓冶等人。得知我們將去往同一個部隊,當時都高興的跳了起來!十點多鐘,我們登上了開往錦州的列車,一路歡聲笑語,異常興奮!我終于當上兵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天下午到達錦州站,列隊出站以后,被告知要徒步走到營房。我心里盤算著,能走著去的地方不會太遠的。果然,向北走出城區(qū)不遠,在一處山坡上張排長指著東北方向的一片平房說,那就是我們部隊的營房。下了這個坡,過了一條干河道,就聽到了營房里的歡迎鑼鼓聲響成一片!隊伍進了營門,感受到了部隊老兵們的熱情,帶隊的張排長一個勁兒的給夾道歡迎的官兵們敬禮,我們也感到心里熱乎乎的。初入軍營,就感受到了軍隊大家庭的溫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達部隊以后,張排長和張指導(dǎo)員就分別歸建和我們分手了。全團的新兵統(tǒng)一組成一個新兵營,當天我分到了新兵三連三排九班,班長是七三年從安徽濉溪縣入伍的名叫魏文章,我們新兵三排長也是安徽濉溪縣七三年入伍的名叫牛家榮,我的新兵連長是七一年上海入伍的名叫李建國,副連長是六九年黑龍江尚志縣入伍的叫馬樹田,新兵連指導(dǎo)員也是七一年入伍的叫熊尚榮。我們這個新兵班有十四名新兵,分別來自遼中縣,沈陽市,湖北恩施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三個月的新兵集訓(xùn),我分配到四十軍高炮團一營高機連指揮班當上了一名偵察兵,正式開始了我的軍旅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把我接到部隊的張赤忠指導(dǎo)員,幾年后升任團政治處組織股長,我在高機連提干當排長幾個月后,他把我調(diào)入政治處在組織股做青年干事工作,后來他升任政治處主任,始終是我的直接領(lǐng)導(dǎo)。張書獻排長幾年后當過連隊指導(dǎo)員、營教導(dǎo)員。這兩位是親手把我接到部隊幫我穿上軍裝的老領(lǐng)導(dǎo),在我的人生之路上對我有著深深的知遇之恩。他們在我的成長進步道路上,時時處處都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和鼓勵,使我在軍旅歲月中一步一個腳印的大步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年和我一起懷揣戶口本去皇姑區(qū)武裝部要求參軍的謝洪棟同學,也和我同年入伍。他沒有下鄉(xiāng)插隊經(jīng)歷,是按政策留城參加工作后從沈陽市直接參軍到68軍202師606團2營5連服役,圓了少年時代的從軍之夢。</p> <p class="ql-block">兒時的從軍之夢,激勵著我鍥而不舍的追求夢想。當歷盡曲折坎坷夢想終成現(xiàn)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成為了我新的人生追求。</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一年剛?cè)氤踔械奈覀?,都以擁有一頂“軍帽”為榮。</p> <p class="ql-block">初中的幾年,我在學校文藝隊任隊長,學演解放軍幾乎成了我的隊內(nèi)專利。這是在舞蹈《蘋果豐收了》中飾演小戰(zhàn)士。</p> <p class="ql-block">教師節(jié)里唱一首《老師我想你》。我的恩師唐鑑榮老師為我手風琴伴奏。</p> <p class="ql-block">和我的恩師唐鑑榮老師在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唐老師從我小學三年級開始對我音樂啟蒙,我升入初中后他也調(diào)到初中,繼續(xù)教我直到我畢業(yè)下鄉(xiāng)插隊。曾從沈陽騎著自行車到遼中知青點看我。唐老師是改變我一生境遇的恩師。</p> <p class="ql-block">我的恩師唐鑑榮老師,退休多年了。年近八旬仍活躍在老年合唱團擔綱指揮。歌唱祖國,歌唱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年接我到部隊的張書獻排長,在科長任上轉(zhuǎn)業(yè)回河南老家。如今退休在家含飴弄孫頤養(yǎng)天年。這是老首長佩戴著光榮在黨五十年勛章的英姿!多么和藹可親!</p> <p class="ql-block">我的老首長,接我到部隊的張赤忠指導(dǎo)員,任政治部主任職務(wù)轉(zhuǎn)業(yè)到地方工作,如今也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年近八十歲的人了依然精神矍鑠。</p> <p class="ql-block">從部隊退休以后,我還是經(jīng)常參加軍旅題材的文藝演出活動。這是《長征組歌》演出之前。</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我在錦州市退役軍人服務(wù)中心紅星管樂團任團長,帶領(lǐng)著我們的團隊為弘揚社會正能量繼續(xù)努力發(fā)揮余熱!</p> <p class="ql-block">紅星管樂團是以退役軍人為主組建的管樂團,多年來活躍在軍休中心和社區(qū)院校等單位,為弘揚正能量積極做出奉獻 。</p> <p class="ql-block">我由衷感謝在我的圓夢之旅一路上所有給予我熱心幫助的領(lǐng)導(dǎo)、老師、同學、戰(zhàn)友們。我會永遠銘記你們!</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當年和我一起為當兵勇闖武裝部的謝洪棟同學。當年他本已按政策留城參加了工作,但為了圓兒時的從軍夢,毅然放棄了城里的工作報名參軍。經(jīng)過軍旅生涯的淬火錘煉,他先是進入沈飛工作,后憑自己的實力考上電視臺當了記者,干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我家小孫子。又一代有著從軍夢的娃娃在成長。</p> <p class="ql-block">2020年秋帶著小孫子參加兒童抗戰(zhàn)題材電視劇拍攝,在外景地拍下一張八路戎裝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