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山西省靈石縣夏門鎮(zhèn)北山頂上有個村叫文殊原。相傳文殊菩薩坐化于此故名,這里有精美的雕刻、古老的槐樹、勤勞的人民,更是一片紅色沃土。1936年紅軍東征部隊(duì)曾在此駐扎,不少熱血青年踴躍報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張書文、張文福兄弟便是其中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文殊廟</p> <p class="ql-block">大將徐海東曾在此指揮革命</p> <p class="ql-block"> 張文福(1929——1982)夏門鎮(zhèn)文殊原村人 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 1954年轉(zhuǎn)業(yè)曾在介休張?zhí)m郵局、文殊原、英武、蕩蕩嶺、南關(guān)供銷社工作。1982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張書文(1916——1941)又名張銀全。夏門鎮(zhèn)文殊原村人 。張文福的二哥1937年參加革命,1941年在長辛店戰(zhàn)役中犧牲年僅25歲。</p><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張書文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一、二哥報國身先去</p><p class="ql-block"> 1936年紅軍東征來到靈石,徐海東率領(lǐng)的紅十五軍團(tuán)駐扎在文殊原村。紅軍在本地宣傳革命主張,發(fā)動群眾抗日,在靈石西山地區(qū)掀起自愿參加紅軍熱潮。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靈石全縣自愿參加抗日區(qū)分隊(duì)、縣大隊(duì)、決死縱隊(duì)、洪趙支隊(duì)、陳支隊(duì)等正規(guī)軍和地方武裝的青年達(dá)兩千余人,張書文和同村的王福生、關(guān)九齡等一同報名參軍走向了抗日救國的主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 張書文參軍后被編入八路軍冀南軍區(qū)。1941年秋,八路軍第129師冀南軍區(qū)在司令員陳再道、政治委員宋任窮指揮下,為打破日偽軍對冀南抗日根據(jù)地的分割、“蠶食”,于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相繼進(jìn)行了三次破擊日軍交通線的作戰(zhàn)。三次破擊戰(zhàn)共破壞鐵路150公里,斃殺日偽軍2590余人,俘虜日軍10人,攻克據(jù)點(diǎn)147處,繳獲各種槍支1690支,擊毀汽車5輛,挫敗了日偽軍的企圖。在長辛店戰(zhàn)斗中張書文不幸犧牲。</p><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張書文故居</p> <p class="ql-block"> 張文福的遺屬任寶玉回憶張書文片斷。</p> <p class="ql-block">靈石英烈傳</p> <p class="ql-block">張書文</p> <p class="ql-block">二、三弟參軍過大江</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剛滿20歲的張文福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張文福隨所在的68軍304師跨過鴨綠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先后在山炮營任偵察兵副班長、班長、副排長。</p><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張文福與戰(zhàn)友們合影</p> <p class="ql-block">兵疫證</p> <p class="ql-block">張文福家人珍藏的抗美援朝紀(jì)念冊</p> <p class="ql-block">三、保障供給建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1953年張文福從部隊(duì)轉(zhuǎn)業(yè)先后在介休張?zhí)m郵電局、夏門鎮(zhèn)文殊原供銷社、英武供銷社、蕩蕩嶺供銷社、南關(guān)供銷社工作,1982年突發(fā)疾病在工作崗位上因公殉職,時年53歲。</p><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張文福在文殊原供銷社期間與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張?zhí)m工作時的結(jié)婚照</p> <p class="ql-block">參加工作后的張文福</p> <p class="ql-block">歷史資料</p> <p class="ql-block">歷史資料</p> <p class="ql-block">張文福曾經(jīng)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張文福的孩子們</p> <p class="ql-block">張文福長子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張文福的遺孀 任寶玉 1934年生</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年89歲的張文福遺孀任寶玉</p> <p class="ql-block">張文福的妻子在張文福故居前</p> <p class="ql-block"> 張書文離開我們已70多年了,張文福逝世也近40年了,但他們?yōu)槊褡濯?dú)立、國家富強(qiáng)所做的貢獻(xiàn)將會永遠(yuǎn)留在共和國的記憶中成為鼓舞后人前進(jìn)的不竭動力!</p> <p class="ql-block"> 本期美篇得到了趙雷、宋建忠等同志的大力支持與協(xié)助,在此致以深深的謝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