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師也要學會偷懶</p><p class="ql-block"> 偷懶”的境界——高效。 忙,累,是當前很多教 師 一 種普遍的感受。每天要面對糾纏,面臨課改,面臨探索,面臨校規(guī),這會讓很多教師感覺到心力交瘁。</p><p class="ql-block"> 做一個老師就真的應(yīng)該這樣忙,這樣累嗎?</p><p class="ql-block"> 近日利用假期我拜讀了全國優(yōu)秀語文教師常作印老師的書《 做一個會 “偷 懶” 的教師》,讓我對教師的工作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作者以宏大的視角、深邃的思考、典型的案例、 優(yōu)美的文字形象而生動地告訴讀者 “ 偷懶”是科學,是藝術(shù),是智慧。作者在書的開篇就開宗明義的點明了“偷懶”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做一個懶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有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師。一旦有了思想、理想和追求,你就會在教育的道路上幸福地奔跑,在奔跑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懶教師的秘訣和看家本領(lǐng)。在探索的過程中就能找到教育的幸福,找到偷懶帶來的愉快。</p><p class="ql-block"> 教育發(fā)展到今天,在素質(zhì)教育與應(yīng)試教育糾纏不清的時候,教育還真希望多出一點這樣的懶教師,少一些特別勤奮的兢兢業(yè)業(yè)的教師。教育太勤奮,不僅累人也累己,甚至費力不討好。唯有學會偷懶,放手讓學生自己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實踐、學會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才能真正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思維的主人,成為自我發(fā)展和成長的主人。但是要達到這種境界就要有方法,有能力,所以作者說“懶”要“懶”的有成效,“懶”的有水平,“懶”的有收獲,“懶”的有方法。自然只要有了方法,成效,水平和收獲就都會有的。</p><p class="ql-block"> 要“懶”的有方法就要走出教育的誤區(qū),從忙與累的工作中脫離出來。怎樣才能脫離忙與累的誤區(qū),首先自己應(yīng)該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有一種忙叫“瞎忙”,作為教師要做工作的主人而非工作的奴隸,不少教師的累,累在盲目,累在妄想。教師的教育力是有限的,教師的工作也是有邊界的,有些事管不了,有些事情根本就不應(yīng)該管,教師不是救世主,舍掉一些無謂的忙碌,時常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調(diào)劑一下平淡乏味的生活,會使工作更高效起來。</p> <p class="ql-block"> 讀作者的這些話,讓人醍醐灌頂,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沒有必要那么忙和累,“閑暇出智慧”,尋找?guī)卓|閑暇,安然坐于湖畔山邊看夕陽落下,看朝陽升起,悠然而飄逸,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山云卷云舒,作者描繪了做老師的最美妙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怎樣可以走出忙于累的誤區(qū),有時我們真的感到時間的緊缺,怎樣在有效的時間里邊完成眾多的工作呢? 那就是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把十分有效的時間用在刀刃上,發(fā)揮時間最大的功效,善于利用邊角余料時間,成為時間的富翁。作者從觀點到方法技巧,用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理論,大師的金言一層一層闡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偷懶”是給學生施展才華機會的靈丹;“偷懶”是給教師創(chuàng)造休閑、放松心靈、擺脫倦怠、提高生命與教育質(zhì)量的妙藥。</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都來做一個會“偷懶”的教師,享受生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p><p class="ql-block"> 2016-7-25日寫于育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