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br><h3>在小說《白鹿原》中,田小娥是個“罕見的漂亮女人”,而且勉強(qiáng)算是出身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清末的秀才。</h3></br><h3>如果放到現(xiàn)在,田小娥定是許多人心中的“女神”。</h3></br><h3>可是,在那個吃人的舊社會里,田小娥被自己的親生父親給賣了。</h3></br><h3>田小娥的第一個男人姓郭,是前清的舉人,也是遠(yuǎn)近聞名的富人,按照書中描寫“下了將軍坡,土地都姓郭”,可見郭家的闊綽。</h3></br><h3> <h3>按理說,嫁到這樣的人家,田小娥應(yīng)該是幸運(yùn)的。</h3></br><h3>可是別忘了,她是被父親賣到郭家的,而且是做小妾。</h3></br><h3>這還不是最可悲的,更令人窒息的是,田小娥這樣一位女性,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希望等來老爺?shù)呐R幸。</h3></br><h3> <h3>卻不料,郭舉人對她年輕姣好的身體有特別的興趣。</h3></br><h3>每天晚上,郭舉人都會讓田小娥將3顆干棗塞到陰部,以陰水滋養(yǎng)。</h3></br><h3>第二天早上郭舉人起來了,田小娥再把棗掏出來、洗干凈了,服侍自家老爺空腹吃下,這就叫“泡陰棗”。</h3></br><h3>這種“泡陰棗”有什么用呢?</h3></br><h3>田小娥自己似懂非懂,她后來的丈夫黑娃,剛進(jìn)郭舉人家做長工時也完全摸不著頭腦。</h3></br><h3> <h3>直到一天晚上,長工頭李相一臉神秘地考校黑娃:</h3></br><h3>“黑娃,你看咱們主兒家六十多快奔七十的人了,啥臉色?紅堂堂;啥身板?硬邦邦;說話像敲鐘,走路刮大風(fēng)。你說人家為啥這么結(jié)實?你要是猜著了,我把一年的薪俸全給你;你要是猜不著,罰你天天晚上取尿桶,天天早起倒尿桶。”</h3></br><h3>黑娃這個沒見識的農(nóng)家娃自然猜不透。</h3></br><h3>當(dāng)頭兒告訴他這是因為郭舉人每天都吃“陰棗”時,他依然無法理解。</h3></br><h3> <h3>就好像他不理解他們口中所謂的“四香”:</h3></br><h3>“頭茬子苜蓿二淋于醋,姑娘的舌頭臘汁的肉?!?lt;/h3></br><h3>不過也不是完全不理解,頭茬子苜蓿很香,二淋于醋也香,臘汁的肉更香,這些黑娃都嘗過并十分認(rèn)可。</h3></br><h3>但“姑娘的舌頭”為什么比這些美味還香?</h3></br><h3>他是想壞了腦袋也想不明白。</h3></br><h3>不僅是黑娃不明白,相信很多同我一樣的讀者也想不明白。</h3></br><h3>至少,我自己在看到郭舉人以黃花閨女田小娥的身體做器皿泡“陰棗”,并且洋洋自得的時候,會忍不住一陣的惡心,這是對女性尊嚴(yán)的嚴(yán)重踐踏。</h3></br><h3>我不知道這種行為是一種地方陋習(xí),還是出于《白鹿原》的作者本身的文人某種以性牟利的惡趣味。</h3></br><h3>為什么會有這種疑問?</h3></br><h3>因為這種事情并非《白鹿原》獨(dú)有,在另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廢都》中,主人公莊之蝶與郭舉人有著類似的癖好。</h3></br><h3> <h3>不過莊之蝶吃的不是“泡棗”,而是“泡荔枝”。</h3></br><h3>更為巧合的是,《白鹿原》和《廢都》描繪的都是陜西地方發(fā)生的故事,他們的作者也都是陜西地方上的人。</h3></br><h3>所以,難免會讓人有這么一個疑問:</h3></br><h3>這種以女性身體為“器皿”泡陰棗、泡荔枝的行為,是否屬于一種地方陋習(xí)?</h3></br><h3>另外,無論是《白鹿原》中的郭舉人,還是《廢都》中的莊之蝶,他們都是當(dāng)?shù)赜形幕⒂械匚?、有見識的上流人士,卻為何會有如此糟糕的癖好?</h3></br><h3>帶著這種疑問,我去查了相關(guān)的資料,結(jié)果驚奇地發(fā)現(xiàn)。</h3></br><h3>原來古書上還真有記載這類行為,只不過,都是出自神話傳說,以及小說家言。</h3></br><h3>“陰棗”還有個學(xué)名,叫做“牝甘”。</h3></br><h3>比如東晉《拾遺記·周穆王》中就有記載:</h3></br><h3>西王母拿出“陰岐黑棗”“千年碧藕”等珍奇款待周穆王。</h3></br><h3>另外,清代小說家的作品《夜雨秋燈錄》中講了一個“巫仙”的故事,也提到了強(qiáng)盜的女人自稱“喜食牝甘”。</h3></br><h3> <h3>如此看,《白鹿原》田小娥給郭舉人泡“陰棗”,《廢都》中莊之蝶喜歡吃“泡荔枝”算是有出處的,屬于傳統(tǒng)封建思想的遺毒,而并非陜西一地的陋習(xí)。</h3></br><h3>作家陳忠實與賈平凹不約而同地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繪這種封建糟粕,我相信也并不是因為所謂文人“以性牟利”的惡趣味。</h3></br><h3>更多的應(yīng)該是出自對遭到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戕害女性的同情,從而控訴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h3></br><h3>所以,在書中田小娥對自己不公的命運(yùn)進(jìn)行了反抗,這就是詮釋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h3></br><h3>一開始,田小娥的反抗只是表現(xiàn)在對“陰棗”本身。</h3></br><h3>她趁郭舉人不備,悄悄地把陰棗掏出來,扔進(jìn)裝滿尿液的盆里。</h3></br><h3>不知就里的郭舉人,反而夸她這“陰棗”泡得好。</h3></br><h3>當(dāng)這種小小的報復(fù)得逞之后,田小娥又有了進(jìn)一步的動作。</h3></br><h3> <p>她開始大膽追求自己的幸福,追尋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但是欲望往往沒有節(jié)制,故而除了郭舉人之外,她與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幾個男人都有牽扯。</p><p><br></p><p>于是,黑娃終于知道了,為什么“姑娘的舌頭”比臘汁的肉還要香。</p><p><br></p><p>只可惜,在《白鹿原》小說中,美麗的田小娥雖然逃離了郭舉人家,嫁給了珍愛她的黑娃,最終卻被公爹用一把梭標(biāo)結(jié)束了她短暫又悲慘的一生。</p><p><br></p><p>因此,有人把《白鹿原》稱作一部民族史詩,它不僅控訴傳統(tǒng)禮教吃人的真面目,更展現(xiàn)了時代變革中新一輩對老一輩的挑戰(zhàn)與決裂。</p><p><br></p><p>由此發(fā)生的一系列悲劇,讓人既難過,又著迷,讓人讀后久久不能忘懷。</p><p><br></p><p>現(xiàn)在未刪節(jié)的完整典藏版《白鹿原》上架百度,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點(diǎn)擊下方商品卡即可獲得!</p><p><br></p><p>同《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的慘死相比,《廢都》中為莊之蝶“泡荔枝”的女人們又會有怎樣的結(jié)局呢?</p><p><br></p><p>賈平凹的《廢都》因為描述過于露骨,雖在短時間內(nèi)引起轟動,但隨后就面臨了出版困難,多番刪改之后,終于在沉寂了十幾年之后再次面世。</p><p><br></p><p><br></p>